第三百八十一章 这也是一种本事呀!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规则系学霸第三百八十一章 这也是一种本事呀!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国际数学物理界都在讨论‘粒子的边界理论’,还有以‘粒子的边界理论’为基础,完成的超对称问题的论证以及最新的‘质能结构理论’。 很多顶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都感到震惊。 一方面是理论成果。 ‘粒子的边界理论’带来对粒子新的理解角度,以能量排列为基础的构造,是对粒子进行了精细的解析。 在没有论证超对称问题、完成‘质能结构理论’前,‘粒子的边界理论’描述的再华丽,也不过是一种新的视角、新的想法,就好像是穿着一套华美的外衣,外表看起来很吸引人,但没有‘内涵’也只能个皮囊而已。 现在则等于是完善了内在,拥有了吸引人的芯核,再加上外表的华美,就变得让人望而却步,忍不住真正的探究一番了。 另一方面,顶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也惊讶于赵奕的完成速度,就像是邱成文接受采访时说的,他一个上午、下午的报告,等于完成了好几个顶级学者,十几年、二十几年的工作。 超对称问题的论证还是其次。 赵奕在报告会上完成了‘质能结构理论’,以粒子的能量排序为基础,联系到了质量并完成了构架,并当场就直接做了报告。 这是非常令人震惊的事情。 理论物理的研究可不是一道数学题,顶尖的理论成果伴随着极高的难度,其复杂程度想理解都不容易,就像是一套复杂的计算机程序,最开始建立体系、构架、定义,再去做推导、做算法包,利用主程序把整体联系在一起,再运行…… 肯定会出现一大堆的BUG提醒! 这是必然的。 复杂程序的后期改错、调试,比程序本身的设计还要耗费时间,就算制作的软件都已经上市,都会发现很多的BUG,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及时做修正。 理论物理的成果也类似,因为牵扯到很多的定义、构架,再加上复杂的数学算法,多数研究绝不可能完美。 赵奕当场完成了‘质能结构理论’,并在下午就做出了报告,中途还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用‘奇迹’来形容。 当很多人下载了学术报告的视频,观看了赵奕做报告的全程后,也只能惊叹于他的天才,“天才,超级天才!” “他天生为数学而生!” “真是比不了啊!好多逻辑很复杂的地方,他似乎完全都不用考虑,就直接给出了答案。” “所以他能取得那么高的成就,也是有道理的。” “……” 世界学术界都在讨论‘粒子的边界理论’,都在为赵奕的数学能力惊叹,也让赵奕的生活变得忙碌起来。 一大群人过来恭喜他的成功。 赵奕的电话似乎一直不停的在响,还有好多人干脆直接找了过来,连躲在家里都有人来拜访,只是有人拜访也就罢了,还有好多媒体记者纷纷赶来采访。 有的采访真是推不过。 比如首都电视台的采访,首都电视台一直对赵奕很支持,还做了学术报告的现场直播。 中-央台的采访也没办法推,因为是要上黄金时间新闻的,而且中-央台的报道也代表了上面的重视,有时间还是要认真一点。 赵奕连续接受了两拨采访,才刚准备休息一下,放松放松到体育场运动一下,结果感到体育场门口,就发现采访记者又回来了,随行的还有好几个学校的领导,也包括副校长唐修容。 “赵奕啊!恭喜,恭喜!” “恭喜啊!” “恭喜!” “这是……”远远听到一大堆的恭喜声,让赵奕有些没反应过来,“恭喜什么?怎么了?” 唐修容迈着和年龄不符的轻快步伐,过来热情的拍的赵奕的肩膀,甚至都有点半搂的姿态,“从今天开始,就可以叫你赵院士了!” “咱们大学又多了一个院士!” “这还不值得恭喜吗!” “赵院士!赵院士……” 一大群人围了上来说个不停,赵奕才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是学部主席团的评审有了结果,他通过了最后的审核,正式成为了数学物理学部院士。 科学院的官网公开了学部新增院士的名单:年度共计新增32名院士,其中数学物理学部只有2名,分别是燕华大学的赵奕和南城大学的黄钟。 这个结果引起了热议。 科院公布的名单是按照年龄排序的,黄钟还排在赵奕的前面,想不被注意到都不行。 “数学物理学部就只有两个人,实在太可怜了吧!” “据说今年是因为赵奕参加,好多准备参加增选的教授,都干脆直接放弃了,这在学术也不是秘密!” “赵奕果然是大牛!” “这个黄钟有没有人科普一下?是不是名字写错了?那个老当益壮、手持弯弓射大雕的黄忠?” “黄忠拥有摧枯拉朽的力量,当选院士不是理所当然的?” “他可以教导我们人生经验……” 在一大堆调侃的声音中,也有人专门来介绍黄钟,黄钟是南城大学著名的教授,知名度还是有一些的,“黄忠是非常优秀的教授,他做的是粒子数学的研究,今年只有49岁,也是今年新增院士中年龄第二小的。” “只不过……” “他的成果我看不懂!” “赵奕刚刚完成了粒子数学成果,但他是以解析数论进行的院士评选,所以黄钟的粒子数学成果赶得上赵奕吗?” 言外之意就是‘赵奕的额外成果都比同期院士强’。 这大概就是其他人放弃参加增选的原因,和赵奕同一期选上院士绝不是什么好事情,个人成果都被挖出来,很容易就引起舆论争议。 赵奕接受采访的时候,记者的提问中也有黄钟。 记者问了下他是否认识黄钟,希望他能做一下点评,赵奕点头说道,“我是在江州大学认识黄教授啊,他是非常优秀的粒子数学专家,在微观粒子的电磁力场、磁力关系方面的研究非常独到。” 他说完还补充了一句,“国内做粒子数学研究的学者很少,更少有在粒子间磁力的理论研究上,能和黄教授比肩的。” 这个评价很高了。 记者都惊讶于赵奕的高评价,连忙追问了一句,“那么和您相比呢?” “我比不上。” 赵奕说的很肯定,他笑道,“我也研究粒子数学,但学科与学科、方向与方向之间是有分界线的。如果你了解我的报告,应该知道里面根本没牵扯到力,最少到现在还没有。” “当理论物理的研究牵扯到四大力是非常复杂的,我的下一步计划是在理论中加入引力,而黄钟教授的研究是粒子间的磁力,我们不是同一个方向,而在粒子间磁力的理论方向上,他站在国内乃至于国际最顶尖的行列中。” 这个评价其实并不过分。 国际上做粒子数学研究的有很多,但粒子数学是一个偏门学科,其中包含了各种研究方向,粒子间磁力的研究是方向之一,能在这个方向发表世界级的成果,肯定是站在了粒子间磁力的理论研究顶端。 …… 赵奕终于应付完了采访,说是‘应付’一点不过分,持续一个多星期,他都是在祝贺和采访中度过的。 他赶紧回宿舍休息一下,连门都不想出了。 当走到教职工宿舍楼二层的时候,正巧碰到了下楼梯的钱虹,钱虹抱着一叠书脸上满是喜悦。 她似乎在想事情,都没有抬头看人。 “钱虹姐?”赵奕喊了一嗓子打了招呼,调侃道,“这是怎么了,这么高兴?难道有人追了?” 钱虹喜滋滋的表示很无奈,“(追姐的人)能排成一个长队。” “现在的人真没有眼光。” “你滚!” 钱虹不满的瞟了他一眼,嘟着嘴道,“还不是因为你?” “我?” 赵奕指着自己进行着逻辑思考道,“我?我的新成果?让你高兴成这样?可是……我成功了,你为我高兴,这话虽然说出来很对,但现实里基本都是口头上吧,还是说……” 他指了指钱虹,又指了指自己,随后惊讶的张大了嘴,“表白?” “去你的!” 钱虹暗骂了一句,解释道,“是你的书,你的书啊!” “什么书?” “粒子理论啊!”钱虹笑道,“刚才出版社那边儿的负责人发消息了,说你的书订购量大增,国内高校和机构在订购,海外版也卖的很好,光是来自普林斯顿的订单就有几百册。” “是吗?” 赵奕倒是并不意外,但自己的书大卖确实是好消息,所以钱虹高兴的原因是……钱? 也对! 其实国内卖书赚不了多少钱,订购量要在几十万数量级,版权费才会比较可观。 国外不同。 《粒子的边界理论》的英文版发行价是的90美元,只要售卖超过一万本利润就很可观了。 这是因为国内外的书籍市场不同。 国内并太重视版权问题,技术类书籍也很难卖到高价,一本专业的技术书籍,和厚厚的国外名著,水字数和图片的儿童故事,放在普通人眼中也没有太大区别,大多觉得成本就是印刷书籍的纸张和墨水,售价太高就很难卖出去了。 国外的专业书籍售价很高昂,技术类书籍动辄过百美元,90美元的定价还真是有些良心了。 “看来以后还要多些专业的英文技术书籍。” “这才是赚钱的门路啊!” “尤其还是找人代笔,根本不需要做多少工作。”赵奕喜滋滋的想着也觉得很高兴。 很快。 赵奕对新书卖的好就没多少感觉了,因为他想起了生物医学研究所的工作,和医药专利分成相比,卖书赚钱速度实在太慢了。 “对!” “也差不多该去实验室了。” “就当放松一下!” 生物医学实验室的工作对赵奕还真是放松,因为根本不用费多少脑细胞,过去查看一下实验数据、过程就可以了。 这些天的时间里,都在不断说理论物理,说数学构架、逻辑,真是感到非常的头疼,去换换思路也很不错。 他去了研究所。 赵奕才刚走到门口的时候,就碰到戴天庆穿着一身白大褂出来。 戴天庆仿佛是专门迎接他一样,热情的过来握手说道,“欢迎国际著名物理学家,新晋的科学院院士赵奕教授来参观,蓬荜生辉啊!” “欢迎之至,欢迎之至!” “您一定要对我们的工作多多指导啊!” 赵奕脸色发黑的看着戴天庆,赶紧把胳膊抽出来问道,“别来这套!你这是要去干什么?” “微生物(实验室)那边儿,拿样本。” 戴天庆总算是恢复了正常,说道,“前一段时间,不是再说医学科学中心的事情,咱们所妥协了,他们也肯定要出点儿东西吧?有合作了,有的材料干脆就由微生物(实验室)那边供应。” 他说的材料、样本,指的是病毒样本。 微生物技术实验室专门研究细菌、病毒,有足够的技术和设备去培养细菌、病毒样本。 赵奕了然的点头,顺带问了一句,“你们的研究怎么样?” “肯定有进展啊!” 戴天庆非常自信的说道,“我们已经挑选了好几种脊椎哺乳动物,用来做实验研究,并且都申请下来了。现在已经开始了实验,我这不是正准备去拿样本,多做做准备,估计过不了几天就可以正式进入实验观察阶段了。” “啊……” 赵奕愣愣的说道,“这就是你说的进展?”他感觉和自己理解的不一样,进展一般指的是‘研究有发现’,结果才刚开始做研究,甚至研究都还没有开始。 这叫什么进展? “别着急啊!” 戴天庆摆出经验丰富的样子,以教育的口吻道,“做研究最重要的就是,能达成想要的实验状态。只要实验环境、条件能符合预期,就很容易能出成果,像是我们这种能一口气申请下来,对好几种脊椎哺乳动物一起进行观察研究是很困难的。” “你想想,一起进行观察,一起进行检测分析,能直接做对比,有什么异常状况都能……” 赵奕都没有听完,赶紧打断道,“加油!” 他还配合着竖起大拇指。 本来戴天庆的研究方向就是‘碰运气’,结果‘碰运气’的研究连开始都没有,还美滋滋的说有了进展,大概是连自己都忽悠过去了? 这也是一种本事呀! 戴天庆没有听出赵奕话里的意思,还觉得是真在给自己加油,连忙说道,“赵奕啊,你真不考虑来我们小组一起吗?调组的事情,和阎所长说一下就行。” “不用了,不用了!” 赵奕连忙摇头,很诚恳的说道,“我来研究所的次数少,就不噌你们的成果了。你们加油,反正咱们都是一起的。” “加油啊!” 他说完赶紧走进了楼门口。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规则系学霸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规则系学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规则系学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规则系学霸》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