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非常不同寻常的数字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规则系学霸第四百零八章 非常不同寻常的数字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王刚摘下了眼镜,用力揉了揉眼睛,再睁大眼看了过去,“就是赵奕?” 他还是有些不确定。 把手用力支在讲台上,身体向左侧倾斜,仔细的看上一眼,再把身体向右侧倾斜,仔细的看上一眼,左看右看,上看下看。 “没错!” “的确是赵奕!” 王刚有些滑稽的动作让教室里的学生们忍不住发出笑声,但是他一点儿都不在乎,而是走下了讲台,拉到了赵奕身前,仔细盯着他的脸,开口道,“赵院士?你这是……” 他的语调有些悲伤。 其实赵奕也是很烦恼的,他有时候就去课堂上听讲,但因为都是生物科学的课程,两个班里每个同学都很熟悉,他们早就已经习惯,就不会有一大堆人围过来。 现在来到机械系的课堂上就不同了,好多同学都不认识、没见过,他们对赵奕的到来感到惊奇,赵奕本来是在坐在最后排的,他也习惯了坐在最后排,不引人注意的地方。 结果一大群学生围过来,还有好几个用手机拍照,抢着坐在赵奕的身边。 当听说赵奕是真来听课后,他们就簇拥着赵奕去了第一排,还解释道,“这个位置最好了。王老师讲课可有意思了!” “赵奕,你可是来对了!” “王刚老师,是我们系最好的老师了,他的课我从来不逃……” 赵奕想低调已经低调不了,也就光明正大的坐在了第一排。 当听到王刚的问话以后,赵奕点头道,“王老师,我最近对机械相关的专业知识很感兴趣,听说你的课很有意思,就来听听。” 王刚被捧了一下,顿时有些飘飘然,但想到赵奕在台下听讲,还是感觉非常的郁闷。 赵奕、赵院士啊! 这样的一尊大佬坐在台下,还坐在了第一排中间位置,还怎么正常讲课呢? 王刚发现赵奕的态度很诚恳,也没办法继续说什么,只能带着郁闷说道,“谢谢!赵院士能来听我的课,真是荣幸。” “您客气了,叫我赵奕就好。” 王刚和赵奕客套了两句,但到最后也没叫‘赵奕’,因为他和赵奕不像是周立、胡志斌那么熟悉,直接称呼名字觉得很别扭,不管怎么说,他还是只能回到讲台上,说道,“今天我们……”他犹豫了一下看向赵奕,还是继续道,“继续上次的内容。” 王刚确实是很优秀的老师,机械系的学生对他的评价都很高,他的课程不是照本宣科,会根据书里的知识点进行拓展,讲解一些实用而有趣的例子,他也会调动课堂的气氛,让学生积极的回答问题。 同时,他对于课程进度的把握非常出色,学生会感觉每堂课都没有讲多少东西,但距离考试两、三个星期,书本上的知识点都刚好讲完。 这节课就是继续上节课的内容,讲机械设计的逻辑和概念。 王刚准备了几个过去发明的小故事,发现赵奕在课堂上以后,他就没心情说什么故事了,而是思考着一个问题,“怎么才能让赵奕觉得,我的课程没什么意思呢?” 如果能达成这个目标,赵奕也许就不会来了。 否则…… 赵奕觉得他讲课很有意思,以后每一堂课都来听,就真是郁闷透顶了,他可不想步理学院、生命学院老师们的后尘。 王刚仔细思考着想到了办法,学生们觉得他的课程有意思,是因为他确实用功做了准备,再加上授课的经验,自然就会变得有意思了。 “如果我照本宣科的讲,就按照书里的内容说,就没什么意思了吧?” 王刚思考着觉得可行,至于其他学生怎么想,他已经不在乎了,反正就是一堂课而已,讲不好也就讲不好,并没有多大影响。 接下来他就开始‘念书’。 其实也不用一句句的念,书里有什么知识点他都清楚,他就一个个的讲解知识点,不进行任何的拓展,也不和学生进行互动。 这样讲课速度就非常快了。 谈下的普通学生根本跟不上,成绩好一些的也感觉很困难,感觉课程都快变成了背诵,能跟上背的下来就能听得懂,中途有一些没‘背下来’,后面就可能听不懂了。 一节大课,一个多小时。 王刚只是让学生中途休息了五分钟,其他时间都在快速讲解知识点,都感觉是考试之前的复习,而不是最开始的讲课。 他能发现学生大多听不懂、跟不上,有些学生干脆都快睡着了,但依旧没有改变讲课方式,他已经想好下节课,就把这节课的内容补回来。 反正…… 一定要让赵奕感觉没意思才行! 这也是王刚感到郁闷的地方,大部分学生都听不太懂,有些学生则直接睡觉了,而赵奕则听得精神奕奕,似乎对内容很感兴趣的样子。 “什么情况?”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讲的自己都觉得没意思,可赵奕怎么这么精神?” 终于。 课程结束了。 王刚长呼了一口气,强烈出笑容问向赵奕,“赵院士?怎么样?有不懂的地方吗?” “您讲的很清楚了,我都明白了。”赵奕很满意的笑道,“您真是很优秀的老师,下节课我还要再听听。” 他的话音似乎发自内心,还带着了赞叹的语调。 王刚愣在了原地,回忆着刚才的课程,怎么也想不出有什么‘优秀’的地方。 …… 下课。 王刚抱着课本儿走出教室,楼梯拐角处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以极快的速度走下了楼,他下意识喊了一声,“老胡?胡志斌?” “啊?” “蹬、蹬、瞪。” 胡志斌在楼梯口探出头,摸了一把脑门上不存在的汗水,打着哈哈笑道,“王刚啊,我来找赵奕,他没在教室了吧?” “你怎么知道赵奕在我这边?”王刚带着疑惑问道。 “听说的……听学生说的。”胡志斌仔细解释道,“我以为他在理学院的办公室,后来又去了医所,结果有人说,他好像来这边上课了,我就奇怪呢,就过来看看。” “是来了。” 王刚叹着气走过去,“也不知道赵奕是怎么想的,竟然来上我的课。” “我也是奇怪啊!”胡志斌也跟着叹气,马上感兴趣的问道,“怎么样?有大院士听讲。” “别提了。” 王刚郁闷道,“最郁闷的是,他说下次还要来听。” “说明你讲得好啊!”胡志斌高高竖起大拇指,“咱们学校都知道,你讲课讲的好,公认的啊!学生们都对你评价很高,我估计啊,赵奕也是听说了,就来听听。” “但是我的课是机械……” “这个我知道。” 胡志斌道,“我这几天看赵奕,好像一直研究工学,什么动力学、工程、机械之类的,估计他也是打听了一下……” “他跟谁打听?”王刚忽然意识到有些不对劲,他用怀疑的眼神看向了胡志斌。 胡志斌赶忙摇手,嗓门变大了一些,“王刚啊,这你就不对了,这件事和我可不知道,咱们什么关系,我还能劝赵奕专门来听你的课?你那是机械的专业,赵奕研究的是数学、是医学……” “也对,但是你刚才不是说。” “是啊!” 胡志斌的嗓门更大了,“他最近是在看机械的书,所以才来你这里听课啊,我说啊,你也别向东想西的,赵奕选择来你这里听讲,就证明了你的水平,对吧?” “那倒也是……” 王刚被捧了一下,心里舒服了一点,但马上皱眉道,“可他说下次还来。” “这说明你讲得好。” “我实话跟你说吧。”王刚叹着气把刚才估计快速讲知识点,没有去引导学生的事情说了出来,说完继续道,“然后,他说我讲的不错。” 胡志斌听着直摇头。 王刚不解。 胡志斌解释道,“你想啊!赵奕是什么人?天才,超级天才!直追爱因斯坦、欧拉,不对,超越爱因斯坦,超越欧拉……反正很厉害,像是咱们这种普通人,能理解他吗?不能。所以你不要用你的思维,去试着理解赵奕的思维。” 王刚听罢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对啊! “所以说,我以为讲的差,也许在赵奕看来就是讲的好?反之,我以为讲的好,也许……” “对!” 胡志斌用力点头。 “谢谢,老胡,还是你够意思,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胡志斌梳着不存在的胡子,说出了四个字,“孺子可教……” “滚!” 胡志斌说的没错。 赵奕的评价标准和普通学生不同,因为他的‘需求’和普通学生不同,他是想用‘听课’来代替‘自己看书’。 王刚一直在说知识点,中途没有浪费任何时间,就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讲。 赵奕很轻松的全都听明白了,而且还记在了心里,他发现胡志斌说的是对的,来听课真是个正确的选择,比自己看书的理解速度还快,树上有好多没有用的那种,像是一些简单的题目、例子,对他来说都没有什么意义。 王刚的课程刚好帮助他‘精简’了内容,听课不用太费脑子,比自己看书的速度还快。 挺好! 赵奕回到理学院办公室,再拿出书本看了起来,坚持了半个多小时,也感觉很没意思,还是放下了书,继续做粒子数学的研究。 昆仑发动机研发小组的‘特聘教授’,毕竟只是一份‘兼职’工作,有心情的时候就看看、学学,再研究研究,不用投入全部的精力,另外,基础知识的积累也不是一蹴而就。 这个还是要慢慢来。 粒子边界理论引入质量的研究,去环安市的科研基地前,就已经有进展了,再拿出来看看也许有新的思路。 赵奕翻阅着原来的研究记录,仔细的思考起来,但很长时间还是没有进展。 “究竟哪里是突破口呢?” “该怎么去思考?” “为什么很长时间都找不到思路?为什么?”之前的研究一直顺风顺水,就算偶尔思路被卡住也只是小问题,感觉继续耐心的做研究,肯定能找到新的思考方向。 现在不同。 赵奕发现完全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去思考,因为已知的路,都好像已经被堵死了,就好像是现实人类,不能理解四维一样,怎么去思考也没有意义,只能用数学的方法来表达。 “三维,不能理解四维,是因为周围不存在四维,没见过、不知道什么样子,不能理解……” “换句话说,不存在,所以没思路……” “难道粒子能量理论是错误的,又或者……基础没打好?” 赵奕猛然瞪大了眼睛。 现在一切有关粒子边界理论的研究,都是在最初假设的数学逻辑基础上的,而最初的数学逻辑就算不是错的,也不敢肯定涵盖了所有,比如能量结合方式就是个问题。 粒子外围是能量点排列成,而能量点为什么会被固定位置?能量点和能量点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禁锢的力? 这些只能去发挥想象,因为最基础的粒子,是不可能拆分的。 赵奕紧皱着眉头思考着,感觉似乎想到了什么,但还是没能直接抓住,他干脆叹了口气,到旁边的大办公室,找了几本最新数学杂志看看。 周立给他找了好几本,“新一期的《数学新进展》,有个很有意思的证明,和你有关。” “和我有关?” 赵奕带着疑惑翻开了《数学新进展》,就知道周立说的是什么了。 弱化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 《数学新进展》发布了Y国数学家摩尔金,对弱化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但他没有能继续缩小‘两个素数距离246’,而是用了另外一种方法,证明了‘存在无穷个小于等于246的素数对’,也就是和赵奕的证明得出了一样的结论。 一样的结论,不一定的证明方法?! “难道Y国数学家有优待吗?完全没意义的新证明,过程还有复杂一些,竟然能发表到《数学新进展》。” 赵奕扫了几眼摇了摇头,他觉得大概自己的要求太高,平心而论,新的证明方法也很有意思,也等于是找到了一种新的思路。 它存在的意义是,“也许用新的证明方法,就能继续缩小246呢?” 赵奕倒是没什么兴趣,他就要把杂志放在一边,动作忽然就停住了,紧皱着眉头自语着,“孪生素数,应该是一种素数的特性吧?” “那么素数有没有其他特性?” “有没有哪个素数,或者哪些数字,在和素数关联上,有特殊的性质?” “这样,能找到和素数有关新的规律,或者新的划分方法……” 赵奕脑子里才刚出现想法,就想到了一个非常不同寻常的数字-- 2。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规则系学霸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规则系学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规则系学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规则系学霸》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