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寄语辽城风日道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燕公子第四十六章 寄语辽城风日道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三月初的辽地,嫩绿的枝叶已悄悄发芽。辽地正时春播季节,勤劳的人们,又开始了在田地里的忙碌。 邹衍,鲁仲连等一行刚进入到辽西郡令安县,明显感到了辽地民众,与齐国和燕国其他地方耕作民众的不同。 做为这个时代的人们,对于耕作,更是比姬康前世的人们有深切的重视。邹衍和鲁仲连等众人都从厢车上下来,看着田地里繁忙的景象,脸上都露出陶醉的表情。 鲁仲连看着比燕地其他地方更为宽阔的官道,用脚跺了两下,点了点头,露出满意的神色。邹衍做为这个时代的农业专家,更是急不可待的进到路旁一块田地里。 跑到一个正驱牛用曲辕犁耕作的老者面前,看着老者的操作,邹衍眼睛瞪得老大。而老者看来已经见怪不怪了,没理会站在旁边的邹衍,继续驱牛前行。 看了一会,邹衍声音颤抖着,对这位农户道:“请问老者,这所用何物呀?” 老者看了邹衍一眼,停了下来,对邹衍道:“这位先生,是刚来我们辽地的吧?” “是的,老者。我们刚到辽地。” “这叫曲辕犁,是我们家小君侯去年来辽地后,制做出来的。这可是好东西,耕作的速度可是比过去快四五倍。” 这个时候,鲁仲连也来到了邹衍身旁,闻听此言,声音也颤抖道:“快四五倍?” 老者对此种情况,看来已经见的很多,笑道:“这是我这个不中用之人的耕作速度,你看那边我儿子的速度比我还要快。” 邹衍和鲁仲连看了下,不远处一块田地里正耕作的一个年青人,速度果然比这老者快上许多。 邹衍等众人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眼圈都红了。这要多耕作多少田地,多产多少粮食呀! 众人一下就围在了这个曲辕犁旁边,把耕作的老牛都吓了一条,“哞哞”地叫了两声。你们这么多人要干什么?我已经很勤劳了呀! 邹衍摸着曲辕犁,仿如在摸着绝世珍宝。 “敢问老者,你们辽地如今都是用这种曲辕犁耕作么?” 老者笑了起来:“众位先生,我们辽地据我所知,都是用这种曲辕犁在耕作。我们家小君侯来辽地后,去年命令辽地官府在春播前,抓紧制做了这曲辕犁。 让官府挨家挨户进行发放,所用的钱财官府先给予垫支,然后在三年内才让收取完这些垫支的钱财,你想多交都不行。 这耕作的好东西,咱们农户谁不想要呀!这不,我就让村里的木匠,按此给我家又打造了一个,我儿子用的就是。” 鲁仲连继而又问:“这位老者,你们所交赋税是多少?” 老者更加开心,笑了起来:“我们燕国本来规定的赋税是交五成给官府,但我们家小君侯来了后,去年就减为四成。 今年更是免除了一切苛捐杂税,就是劳役也给发放钱财。就连家里的婆娘们,也被官府发下布匹,所做的一些衣帽等物,按件给予钱财呀!几位先生,实不相瞒,我也活了五十多岁,从未见过此种做法。 现在家里钱粮不缺,这才是我们小君侯来辽地一年多的时间。村里的老者们都说,这以后的日子照此下去,会越来越好的。我们家小君侯。不亏为天上星宿下凡之人呀!” 邹衍大吃一惊:“什么?发放布匹。难道你们辽地布匹就多到如此地步么?” 老者更是哈哈大笑道:“众位先生,这有什么奇怪的!我们家的小君侯,据百姓们说,都能取水造盐,一点布匹算什么?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家小君侯又下令,凡我辽地百姓,都可凭借官府登籍入册的证明,到各商家每人每月可以用两明刀购买一斤食盐,成人每年可用四十明刀购买两匹布匹,没成人的可以用二十明刀购买一匹。 众位先生,你们别看我现在还穿带补丁的衣服,可家里还有过年所做的两身新衣,和两匹布匹呢!现在附近的郡县的乡亲们,谁不羡慕我们辽地的百姓!” 邹衍和鲁仲连听罢老者的话后,脸上都泛起了红色。 鲁仲连更是喃喃自语道:“居然如此厉害!取水造盐,取水造盐!” 转身对同样惊呆着的邹衍道:“我真想现在身插双翅,飞往襄平,去看看老者口中的小君侯是何当模样了!” 告别老者后,坐在厢车内的邹衍和鲁仲连,内心都平静不下来,还没从刚才老者告知的讯息中缓过劲来。 睁开闭着的眼睛,鲁仲连看了下对面仍闭目沉思的邹衍,顺着窗口,朝着官道两旁田地里,正在操劳的众民众望去,听着民众们欢声笑语。 自言自语道:“这才来了一年呢!居然就能让辽地的百姓们如此殷实无忧,这是何等的人物,难道真的如百姓们所说,是天上的星宿下凡?” 在辽东襄平城的姬康,已经得到了情报局上报的消息,知道了邹衍和鲁仲连来到的消息。 小脸上的笑容就没间断,不顾旁边还坐着姬茂和黄勇,一下就扑到坐在椅子上剧辛怀里,声音哽咽道:“剧相大人,你把邹衍和鲁仲连邀请来了。你辛苦了!这太好了,这太好了。” 这个时代,人才是流动的。不但是君选臣,而且还是臣择君。特别是优秀的文臣武将无不遵循“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的这个原则,来选择所谓的明主。 天下人看你,是不是好的君王?百姓们看你,是不是好的诸侯?就要看你手下有没有能够让人称赞的人才。没有!对不起!你就不是一个好的君王,你就不是一个好的诸侯。 君相剧辛自然知道与自己齐名,被当今世人称之为燕国“四大名臣”的邹衍,以及被当今世人称为“国士”的鲁仲连。两人的到来,在这个时代,对当前辽地和公子姬康所代表的意义。 看着扑在自己怀里,如自家孙儿般的正在哽咽的小君侯,慈爱得轻轻拍了两下。也眼圈泛红,缓缓说道:“公子,来了,终于来了。我这就放心了。” 姬茂和黄勇看到此景,也满心欢喜。 站起来,上前一步,姬茂对姬康道:“公子、剧相,是不是沿途安排人,照顾好邹衍和鲁仲连等先生一行?” 姬康抬起头来,看了一下剧辛道:“剧相,你的意见呢?” 剧辛想了想,摇摇头道:“公子,不必如此。就让邹衍和鲁仲连等一行众人,让他们自己在我们辽地随便走走、看看。我们不派任何人与他们接触,这样会更好。” 姬康点点头,对姬茂和黄勇说道:“姬伯、黄勇,就按剧相的话去做,我们不做任何安排和接触。让邹衍、鲁仲连这两位先生随意吧!” “诺”。 门外春意盎然,春风轻轻吹着君侯府屋檐的铃铛,发出悦耳的“叮当”声音。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燕公子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燕公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燕公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燕公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