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云起(下)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燕公子第十章 云起(下)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庞煖派来的这个校尉,一走进殿内,就单膝跪倒,高举绢帛,向赵王丹禀报道: “启禀我王,现有武垣令缚豹以及其副将王容、苏射率领部下,于前几日,叛逃到燕国。此乃庞煖将军的急报,请我王审阅。” 听罢这位校尉的话后,赵王丹心中大惊,从侍官手里接过,庞煖写给自己的急信。 看罢后,双手都颤抖起来。 这个燕相粟腹真是该死呀!这个燕国也真是该死呀! 就在这个时候,秦国准备发兵攻打赵国之际,燕国果然又跳了出来,继续对赵国开始发难。 不但陈兵代郡与赵国的北部边境,伺机南下。 而且燕相粟腹,还趁机挑唆武垣令缚豹,以及其两个副将王容、苏射三人,对赵国的不满,率部叛逃了赵国。 对赵国来说,现在这个时候,本就是赵国最危难的时刻。 而燕国如此动作,让赵国代郡和北部边境的两处赵军,根本就不敢南下支援邯郸。 此番,秦国大军已经准备压境,再加上燕国这么一闹,对赵国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 年轻的君王怒不可遏,一拍身前的桌子,大骂道:“燕国,欺人太甚!” 随即对身旁的侍官道:“传平原君赵胜,速来面见寡人。” 待平原君赵胜,来到王宫后。 赵王丹把庞煖的信,让人递给平原君,自己闭上双眼,一言不发。 平原君赵胜,仔细看完庞煖的来信,然后看了看赵王。 沉思了片刻,对赵王道:“大王,不必愤怒!当前我赵国,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要抗击秦国的入侵。此事,可暂时放在一边。” 听罢赵胜的话后,赵王丹睁开了眼睛,对平原君道: “平原君,寡人现在忧虑的,不是缚豹等人的叛逃。而是燕国现在大军陈兵边境,看其欲与秦国南北夹击我赵国,我赵国该如何应对呀?” 赵胜又沉思了片刻,对赵王道:“大王,现今我赵国可向燕国派遣使者,不追问缚豹等人的事,只言愿与燕国时代友好,看其燕国朝堂的反应。” “另外,现在王上之外甥辽城君,据微臣所闻,在燕国声望极高。王上可亲笔书信一封,给公主与辽城君两人,让其劝阻燕王上下,不可莽动。” “对了,王上。现在我赵国上下,急缺粮食和军资等物。而我赵国从其他国家,仍然不能得到。目前看来,也只有辽城君能支援我赵国了。” “王上可在信中,要求辽城君再继续向我赵国,提供粮草、军资等物,我赵国可以用金购买。” 赵王点了点头,对赵胜道:“目前看来,也只有如此了。” 说罢,没有耽误,对旁边的侍官道:“拿笔墨、绢帛来。” 当着平原君赵胜的面,亲笔给姬康乃至姬康的母亲姬赵氏,写了两封信。 然后,对赵胜道:“平原君,现在时间紧急。汝可按刚才与寡人所议,尽速派人前往燕国与辽地。寡人马上前往老将廉颇府,请廉颇将军出来,主持邯郸防务。” 赵胜抱拳躬身道:“诺。” 赵王丹来到廉颇府上,看着亲自前来迎接自己的老将廉颇,亲挽其臂。 对其道:“老将军,长平之战,寡人错了。此番秦国大军三十万,在王大夫王陵的带领下,又来犯我赵国。老将军,可否再愿出来,为我赵国而战?” 老将廉颇,听罢赵王的话后,哽咽而不能自止。 对赵王丹道:“王上,廉颇身受我赵国恩惠,岂有不愿而战之理!请大王放心,廉颇必竭尽全能,率我赵军,保我邯郸不失。” “大王,廉颇必击败秦军。为我赵国长平之战中,战死沙场的四十五万将士报仇。” 赵王丹看着面前,这位头发胡须全白的老将。 虽然以前受了很大的委屈,但在赵国极其危难之际,毅然而然地又出来担负起了,赵国给予的重任。 赵王的眼眶湿润了,退后一步,双手抱拳,深深对廉颇一躬。 对其道:“如此,一切都拜托老将军了。” 廉颇见赵王如此,泪流满面。 在廉颇的提议下,赵王接受了廉颇的意见。 亲自又去拜访了原相国田单、望储君乐毅,听取了他们对秦赵两军的看法乃至做法。 随后,赵王丹任命乐毅的亲族晚辈乐乘,做为廉颇的副将。 赵孝成王七年,燕武成王十三年,八月。 赵王丹重新启用任命老将廉颇为赵军的统帅,任命乐乘为副将。赵国上下动员,准备与王陵所带的三十万秦军,决一死战。 消息传到刚刚归顺燕国的缚豹、王容、苏射等人耳里,几人私下暗暗后悔。 八月中旬,辽南郡郡府平顺城,王宫。 姬康在偏殿内,看罢情报局黄勇让人从蓟都传来的消息后,又仔细看了遍自己的舅舅赵王丹,给自己的亲笔信。 看罢后,姬康自己考虑了下,对身旁的侍官道:“传剧相、邹衍、鲁仲连、四位先生前来。” 待剧辛等四位先生来到殿内,坐定后。 姬康把蓟都的消息,以及赵丹的亲笔信,让侍从们给这四位先生传阅。 看到四位先生看完后,姬康缓缓而道:“四位先生,大家对此有何建议?” 苏代站了起来,躬身对姬康道:“君侯,现在秦国又派大军,攻伐赵国。从我辽地乃至燕国的利益来看,绝对不能让秦国把赵国灭了。” “现在,我燕国大军陈兵燕赵边境,说真话,我燕国朝堂,此番处置的极为欠妥。如此,只能让秦国得利。” 鲁仲连也站了起来道:“君侯,对于苏代先生刚才所言,臣是赞同的。” “此番,赵王来信,说是愿意用金购买粮食、军资等赵国急缺之物资,看来是不愿用人口换了,我辽地也可以答应的。” 听罢鲁仲连的话后,姬康和众人都笑了起来。 邹衍笑着,对姬康和众人道:“赵国与秦国连年大战大战,国力空乏,再加上前两次,我辽地已经用粮食、军资等物,换取了赵国近四十万人口,不能再索求过度了。” 剧辛站了起来,也面带微笑对姬康道:“君侯,我辽地现在设立辽南、汉城两郡后,原先缴获箕地的青铜武器,铠甲,箭矢等可不少。” “我辽地的建设兵团和预备役军,所有的武器铠甲,也是我辽地“制式”钢制的装备。这些武器装备,对我辽地毫无用处,” “我们可以答应赵王的建议,让他们能用金来购买。如此,也省得我辽地再把这些武器,重新融化了。” “君侯,刚才几位大人的话,臣以为是妥当的。我燕国朝堂,此番对于秦赵两国之战的处置,是欠妥的。” “摆在燕赵边境的燕军,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在朝堂有心人的操弄下,南下进犯赵国。如此,必然会打乱我辽地,对于燕国将来的走向和安排。” “公子,我辽地必须发挥在燕国的影响力,制止此类事件的发生。确保我辽地乃至燕国的利益。此乃老臣之愚见,请公子明鉴。” 随着姬康年龄和威望的逐年提高,这些姬康旁边亲近之臣,现在愈发的对姬康客气。 一段时间下来,让姬康感到很不适应,但也无他法。 听罢四位先生的话后,姬康半天无语,心中翻江倒海,滚动着无数的心思。 在姬康的前世,燕国大军可不是,最终没有忍耐住么? 在明年正月,在秦军大举进攻邯郸的同时。在秦国的鼓动下,燕赵边境的燕军四十万,也随即南下,配合秦军南北夹击赵国。 结果呢?结果就是四十万燕军被赵军击败,并被人家给俘虏了二十万。 还有这个什么归顺的缚豹、王容、苏射这些人,能靠得住么?这些人都是老将廉颇的部下,跟随廉颇多年。 原先也是看到老将廉颇,不再被赵王重用。而赵国在长平之战中,四十五万大军全军覆灭,这才无奈之下归顺了燕国。 最后等廉颇重新被赵王启用后,这些归顺之人,都纷纷充当起了赵国的内奸。有在其后,决定燕国生死命运的两次燕赵大战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一次是把粟腹带领的六十万燕军的军事计划,泄漏给了廉颇和赵军,导致燕国又大败,粟腹被杀。自此,燕国可以说元气大伤。 另一次,就是把剧辛所带领的二十万燕军的军事计划,又泄露给了赵军。结果主帅剧辛也被杀,大将武阳靖被射杀。 经过这两次战役后,燕国的精锐之军,几乎全军覆没。 就像苏代老先生所言的那样,燕赵两国是“鹬蚌相争”,而秦国最后是“渔翁得利。” 最终秦国,把燕赵两国都给灭了。 想到这里,姬康看了看剧相剧辛,把老头剧辛看得是一脸“懵”。 自家公子这是怎么了?怎么用这种眼神看老夫? 君相剧辛很可怜,自然不知道姬康内心的想法,脑袋上不断冒出“何为”两字。 想到这里,姬康站了起来,慢慢走下殿阶,来到殿门口,看向了殿外。 过了一会,姬康转身,对四位先生道:“四位先生,刚才你们所说的没错。我们辽地绝对不能让燕国朝堂,破坏我们辽地乃至燕国的未来。” “我们辽地,一方面支持赵国的抗秦,这也是我们为了辽地乃至燕国的将来;另一方面,则要对燕国朝堂现在的做法,进行干预,绝对不能让他们鼓动我燕军南下。” “对于燕国朝堂的某些人,我们先劝导;再诱导,可以答应他们的部分利益;” 说到这里,姬康顿了顿,看着四位先生道:“最后,对于实在听不进我们辽地话的人,我们也不要啰嗦了,直接除掉。” “我们绝对不能让这些人,坏了我辽地乃至燕国的大事和未来。” 听罢姬康的话后,剧辛、邹衍、鲁仲连、苏代四人相互看看,都点了点头。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燕公子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燕公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燕公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燕公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