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挂红灯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燕公子第二十五章 挂红灯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武成王十三年即将要过去了,而武成王十四年也朝人们迈步而来。 中原大地,亦然是战火纷飞。但辽地的民众,却平静异常,又准备要过上一个安详而热闹的新年了。 进入到十二月份中旬,忙碌了一年的辽地民众,终于歇息了下来。 各地的民众,都开始了忙着准备年货了。辽地各郡县,乡村的集市上,每天人潮满满。这个时候的商家是最开心的时候,每个商家都赚得金盆满钵。 现在的辽地,对人的利用到了极致。除了痴呆之人,几乎没有闲人。残疾人都被官府安排从事他能从事的工作了,你还指望看到象其他地方有乞丐、流民那样,门都没有。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民众的荷包,兜囊中都有几个闲钱了。 姬康发现,我华夏一族喜欢攒钱的习惯,在这个时代已经形成了。 男人们往日出工劳作,妇女们在家给官府缝制点东西,官府给发的钱,没有多少人愿意大手大脚,大部分的人都把铜钱给攒起来了。 现在随着辽地金行的推广开来,官府每月都把民众劳作的工钱,给予他们官府的凭证,让他们到金行自行提钱。 这也是辽地的一项政策,想现在就多给民众灌输点金融意识。 金行的功能现在也很简单,一就是存贷业务,存款给利息,贷款收利息;二就是配合官府发行国债,国债分一年、两年、三年期,五年期的国债现在都不敢发。 民众们最初每几个人愿意把钱存到金行的,都是把钱领回来,放到家中。但后来发现存在金行中还有利息,就把钱陆陆续续存到金行。 再到最后,发现这个国债的利息比存款高许多。 虽然时间长点,但有官府担保,怕什么?相信金行就是相信官府,相信自家的君侯。这么多年来,自家的君侯可是说话算数,从来没让民众们失望过。 因此,就有人开始也购买国债了,现在每天购买国债的人,愈来愈多。看到这种状况,姬康的内心感到非常欣慰。 想培养这个时代,百姓们一点金融意识。太不容易了呀!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百姓们平时还舍不得消费,但这年关了,总要让自家人高高兴兴、欢欢喜喜地过个年吧! 谁不愿意看到,自己父母脸上满足的表情! 谁不愿意看到,自家婆娘脸上满意的笑容! 谁不愿意看到,自己儿子脸上欢喜的表情呢! 看见漂亮的布匹,卖!看到漂亮的瓷器,卖!发现自家孩子看到街旁的点心等零食,卖!看到牛肉、羊肉、猪肉、鸡、鱼,以及众多的海鲜食物等,还是一个字,卖! 随着辽地的发展,许多过去民众没见过的东西,都出现了。譬如随着纸张在辽地的普及,用红色纸张书写的春联,就代替了过去的桃符;还有用红色纸张,所做的灯笼等。 这些新式过年的东西,一经推出,就掀起了民众的购买热潮。 在集市上转累了,走,带着全家人到饭馆里去“下馆子”去。 到下午时分,全家人兴高采烈,推着的独轮车上,载满了年货,欢声笑语地返回在回家的路上,准备回家过年。 中原大地各处,战乱不断,饿殍满地;再看到辽地的民众,就如仿佛活在仙境一般。 外地来的商家,与今年刚迁徙来辽的民众,看到辽地此番情形,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自己,宛如在梦中,接着就感慨连连。 辽地的君相府,曾做过一个统计,凡是来过辽地的商家,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商家,最后都带着全家来到辽地,在这里安家置业。 十二月十五,是姬康规定的辽地“国民宣誓日”。 也是辽地规定,放年假的第一天。 辽地各郡县、乡,里、村的官府,都准备好宣誓场地以及用红纸写好的“宣誓词”。 从今年开始,辽地规定,凡是满十六岁的男女辽地民众,以及归顺辽地的民众,必须在这一天,集体宣誓,才能成为辽地正式的国民。 这个时代,誓言对民众来说,可是非常神圣与庄严的!尤其是在燕国。 没有人敢随便违背自己的誓言,就是性命不要,也要维护自己所发的誓言! 燕国民众,此时讲究的是,誓言一出,九死而不悔的! 姬康穿戴着五旒冠服,站在队伍的最前方。 与君相剧辛、邹衍、姬茂、荣蚠等襄平城官员,聚集在君侯府的大殿上,庄严地举起右手,向大殿前方屏风之上,所挂的一面红色凤旗,宣誓如下: “我在这里庄严宣誓:我完全放弃我对以前所属任何君主、国家以及部落民众的资格及忠诚,我将支持及护卫辽地的律法及条令,对抗辽地内和辽地外所有的敌人。” “我将真诚地效忠辽地。当辽地律令要求时,我愿为保卫辽地拿起武器;当辽地律令要求时,我会为辽地做非战斗性之军事服务;当辽地律令要求时,我会在官府官员指挥下为辽地做重要工作。” “我在此自愿宣誓,绝无任何心智障碍、借口或保留,请上天监督我的誓言。” 誓词很简单,也很朴实,百姓们也都能听得懂,也没有任何心理障碍。 你在辽地过这么好的生活,享受辽地的各项福利,让你遵守辽地的律令,这不过分吧! 但这个时代,大多数的民众都很淳朴,他们也没想过这么一个问题:就是律令的制定与解释权,永远是掌握在当权者、以及一小部分人手里的。 不过,姬康表示,这在任何时代,都是如此,不是吗? 至于姬康所要求的改其言、换其装、移其俗等要求,也是在辽地律令的范围内的。 宣誓完毕誓词后,按礼部的安排,大家一起唱了《千里长城永不倒》这首歌。 完后,气氛就轻松下来。 君相邹衍站在大殿内,对众多官员笑着道:“大家下去后,把君侯发的的‘祭肉’和福利都拿回家,今年的‘祭肉’每个人还若往年一样,是双份。” “另外,今年的奖金也已经统计出来了,大家也把奖金凭证领下,俸禄按君侯吩咐,多给大家发两月的。大家领了凭证,到金行自己去取吧!” 众官员都满脸堆笑,一起躬身对姬康道:“多谢君侯!” 姬康也面带微笑,躬身对众官员道:“大家今年都辛苦了,在这里给大家拜个早年!” 大殿内,顿时掌声、笑声响彻一片。 殿外,这个时候。突然传进来一阵轻快的锣鼓声。 随即一首欢快的、大家没听过的乐曲响起。 姬康一听,这不是自己前两天哼过的《挂红灯》么? 只记得当时,看到民众都在家门口,开始挂起来红灯笼,随口轻唱了下,恰好被高渐离听到。 这就被高渐离拿了出来,谱写成曲谱并演奏出来了。 姬康与君相剧辛等众官员,都走出殿来。 就发现在君侯府的广场之上,高渐离正组织着自己的“文艺团”,用这个时代的乐器,在演奏着这首欢快的民间歌曲,几个文艺团的男女也在齐唱着: 正月那里来是新年, 纸糊的灯笼挂在门前, 风吹那灯笼呼噜噜噜噜转, 我和我那三哥三哥三哥过新年。 曾巴一巴一巴曾巴曾巴曾, 咳红花一花一花红, 红花一花一花红花红花红, 咳绿个茵茵, 张生你哟是你是妹妹小情人。 二月那个里来是春分, 我爱我那三哥三哥三哥好后生, 马兰那个开花根连根, 我和我那三哥三哥三哥一条心。 曾巴一巴一巴曾巴曾巴曾, 咳红花一花一花红, 红花一花一花红花红花红, 咳绿个茵茵, 张生你哟是你是妹妹小情人。 三月那个里来杏花白, 一对对的蝴蝶把花采, 杏花那个桃花我都不爱, 单爱我那三哥三哥三哥好人才。 曾巴一巴一巴曾巴曾巴曾, 咳红花一花一花红, 红花一花一花红花红花红, 咳绿个茵茵, 张生你哟是你是妹妹小情人。 张生你哟是你是妹妹小情人。 …… 看着广场上,随着乐曲漫步起舞的众人。姬康身后的官员,嘴巴都长的老大。 这乐曲,是真的很好听!这唱词,也真的……也真的是很直白呀! 姬康看了看身后众官员的表情,洒然一笑,对众人道:“这唱词真乃符合,先贤所著《诗三百》中“国风”篇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意境呀!” “而且,这曲乐也符合新年喜庆的气氛呀!不错,真的是不错!” 在这个时代,《诗经》还不叫这个名称,而是被人们称为《诗三百》等名称。 众人一听,反应过来,纷纷大声称赞,谀词如潮。 姬康听罢身后众人的称赞,脸色一红。 没办法呀!如果不给这首乐曲“正名”,如果被众官员知道,这首乐曲中的唱词是自己唱出去的,这还了得! 而姬康身后的官员,在看到众人前方英俊的自家公子时,心里都冒出了无数的“红心”。 看来自家的君侯,终于到了“窈窕淑女,寤寐思服”的年龄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燕公子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燕公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燕公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燕公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