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援赵(下)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燕公子第五十二章 援赵(下)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在邺城魏军的中军大帐内,在力士朱亥锤杀了魏军主将晋鄙后。 信陵君魏无忌,见众将领都听从了自己的号令。 不由地对帐内魏军的众将领,大声说道: “好。各位将军,出兵邯郸,救赵之急,迫在眉睫。无忌此举,实在是万不得已。” 说到这里,魏无忌语带哽咽,对魏军的众将领道: “各位将军,晋鄙将军有功于我魏国,德高望重。本公子这样处置他,实在是……实在是于心不忍啊!” 说罢,魏无忌从帅桌后走出,缓缓来到老将晋鄙的尸体旁,单膝跪地,向晋鄙请罪。 朱亥也双膝跪在魏无忌的身后,向老将晋鄙的尸体谢罪。 众将见此,又一起单膝跪地,齐声道:“愿听公子之令。” 信陵君的几个门客上前,把魏无忌与朱亥两人搀扶起来。 一个门客对魏无忌道:“公子,现在不是感伤的时候。请公子以国事为重,即可下令,出兵邯郸,救援赵国吧!” 魏无忌点了点头,转过身来。 对帐内的魏国众将领大声喊道:“众将听令。” 帐内众将领,一齐躬身对魏无忌道:“末将听令” 魏无忌看着帐下的众将,大喊道:“各位将军,此番我魏国大军出兵邯郸,救援赵国,是要同暴秦血战。此战若不击败秦军,我魏无忌在此发誓:必不生还。” “传我命令:凡我将士,父子同在军营者,父归;兄弟同在军营者,兄归;有伤残者,不留;是家中独子者,不留。” “凡归国将士,领三月军薪,即日归国。留下精兵勇将,即可束装整备,准备出兵邯郸,不得有误。” 帐内的众将领,再一次躬身领命道:“诺。” 魏无忌的军令传达到下面后,众魏军齐声欢呼,赞扬信陵君的举措。 驻留在邺城的魏军经过整顿后,只剩下八万魏军,归国的魏军有两万。 但留下的八万魏军,均斗志高昂,准备前去邯郸,与秦军决一死战。 不几日后,魏王魏圉接到邺城前阵军变的消息,简直不敢相信。 对前来禀报的校尉道:“什么?信陵君掌握了军权?老将晋鄙被杀?” 这个校尉双膝跪地道:“大王,是的。现在邺城我魏军的军权,已归信陵君所有。” 魏圉听罢这个校尉的话后,一拍身前的桌子,大声骂道:“这个……这个,无忌……无忌竟然如此大胆。寡人……寡人……” 骂到这里,魏王魏圉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居然放声大哭起来。 这个时候,魏王身旁的一个侍官,对前来禀报消息的校尉道: “无忌公子,是如何掌握兵权的?” 这个校尉匆忙回禀道:“公子无忌,拿着大王给予的兵符呀!” 魏圉听罢这个校尉的话后,才反应过来,又一拍桌子,大喊道:“什么?兵符?” 说罢,匆忙站起,急匆匆地向后宫走去。 还没走到后宫,就见一个侍官过来向魏王禀报:“大王,如姬……如姬夫人,她去世了。” 魏王听罢这个侍官的话后,脚步一下停了下来,呆呆地道:“这……这是为何呀?” 魏圉来到如姬的所居的宫殿,看到如姬静静坐在桌前,与生前一般模样,只是嘴角有一缕血迹流出,染红了桌上的绢帛。 看罢如姬所书的绢帛后,魏王仰天大哭道: “你们都求仁得仁,求义得义。如此,你们将寡人置于何处?” 信陵君魏无忌,在率领八万大军,奔赴邯郸的路途,接到了如姬与候嬴两人的死讯。 魏无忌什么都没说,只是下令道:“命令我军,尽快前往邯郸城下,与楚军汇合。” 随即,骑马狂奔。 这个时候,一直紧随信陵君身后的力士朱亥发现,骑在马上的信陵君,泪水随风而飘。 就在燕国辽城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命令各自的大军准备救赵时,邯郸城内已经粮食彻底断绝。 仅有储备的一点粮食,也只能勉强维持守城的赵军。 百姓们实在没有办法,许多人易子而食,用人骨做炊。 邯郸城已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刻。 赵王丹以及平原君赵胜、老将廉颇等,对此都十分焦虑,但毫无办法。 这个时候,赵国礼宾馆内有个官吏的儿子李同,看到此种情形,前去拜见赵胜。 李同一见平原君后,就对赵胜道:“平原君,汝不担忧赵国灭亡吗?” 平原君听李同这么说,很不高兴,对李同道:“汝说的是什么话?赵国灭亡,我做为赵国的王室成员,不是要作秦国的俘虏,就是要被秦军被杀,在下怎么可能不担忧呢?” 李同就对赵胜道:“平原君,邯郸的百姓,已经开始拿人骨当柴烧,交换孩子当饭吃,可以说危急至极了。” “可是以在下看来,平原君的府上,现在姬妾侍女数以百计,侍女穿着丝绸绣衣,精美饭菜吃不了。而百姓却粗布短衣难以遮体,酒渣谷皮吃不饱。” “百姓困乏,兵器用尽,有的人削尖木头当长矛箭矢。而平原君家中的珍宝、玩器、铜钟、玉罄照旧无损。” “假使秦军攻破赵国,平原君你怎么还能有这些东西?假若赵国得以保全,平原君你又何愁没有这些东西?” “现在如果平原君,你自己以身作则。果真能命令夫人以下的全体成员,编到士兵队伍中,分别承担守城劳役;把家里所有的东西,全都分发下去供士兵享用。士兵正当危急困苦的时候,是很容易感恩戴德的。” 平原君赵胜听了李同的话后,深以为然。 就把家中的粮食、财宝全部拿出,散发给了全城的百姓,从百姓中又招募到敢于冒死的士兵三千人,让李同带领。 李同率领着这三千敢于死战的队伍,奔赴邯郸城外同秦军决一死战。 俗话说:“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 秦军主帅王龁怎么也没想到,邯郸城内出来的这三千人,个个都不要命,疯了一般向攻城的秦军杀来。 就是倒下,都要抱着秦军的腿,用牙齿去咬。 在邯郸城外的赵国骑兵,也趁机对秦军进行了攻击。 随后城内守将主帅廉颇,见此,命赵军趁机出城掩杀秦军。 此战结束后,李同率领的三千敢于死战的队伍,所剩无几。 而李同也战死在了沙场,赵王念李同之勇,封其父为“忠义侯”。 秦军又一次被赵军打败,退后了三十里。此战过后,也给了邯郸城赵军喘息之机。 秦军的士气经历此战后,士气极端低迷。 秦军主帅王龁没有办法,只得把前线秦军的状况上书给秦王嬴稷,要求秦王嬴稷继续派遣援军,增援邯郸城下的秦军。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燕公子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燕公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燕公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燕公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