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胜利(上)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燕公子第六十七章 胜利(上)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六月一日,秦都咸阳,王宫大殿。 今天是秦国的大朝之日,但是大殿内气氛却凝重无比。 秦王嬴稷坐在大殿的王座之上,阴沉无比。 嬴稷看着殿下的众臣,发现相国范雎没来,心中烦躁无比,就对众臣道: “各位爱卿,现在你们也知道了,我秦军在邯郸的消息了吧!我秦国该如何处之?” 朝堂众臣,都已知道了秦军在邯郸大败的消息。尤其是大将蒙骜与司马梗两人的死亡,郑安平的投敌,更是让秦王愤怒。 大殿之上,众人无一人敢言。 这个时候,殿门口突然传来一声:“罪臣范雎,请我王治罪!” 众人闻此声,都朝门口瞅去。只见相国范雎袒露脊背,身背荆棘,从大殿门外一步一步向殿内走来。 在殿门口一跪,进殿后再一跪,又喊道:“罪臣范雎,请我王治罪!” 看来到殿前面还是要跪的。三跪而谢罪,此乃大罪呀! 秦王嬴稷与朝堂众臣,都惊讶地看着相国范雎。 范雎进殿,来到殿前,果然不出众臣所料,“噗通”一声又跪倒在地。 叩首向秦王嬴稷请罪道: “大王,按大秦律法:“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今郑安平乃臣推荐之人,没想到其居然投敌叛国,臣罪无可恕,请我王治罪。” 嬴稷眯着老眼看了下跪着的范雎,发现其背已被荆棘,刺得满是血痕,鲜血直流。 秦王嬴稷有点心疼,就对范雎道: “相国,郑安平之事寡人已知晓,乃情有可原,相国这是为何呀?” 范雎闻此,嚎啕大哭道:“大王,罪臣举荐郑安平领军伐赵,不管何种原因,都不该举兵叛国,此乃臣之过也。也违背了我秦国的律法,请王上治臣之罪。” “另外,按我秦国律法,凡阵前叛国者,当夷三族。罪臣与其同罪,也应当夷三族。臣请我王,按秦律治臣之罪。” 说罢,范雎把头叩在殿内的地板上,深深不起。 嬴稷看了看众臣,发现居然无一人,出来给范雎求情讲话的,心中更是愤怒。 缓缓说道:“相国,郑安平乃是你的恩人,对你有救命之恩。汝举荐该人,乃人之常情。再说,郑安平投敌,事有原因,非他一人之过。” “现在我秦军在邯郸城下大败,不知有多少人再看寡人的笑话。寡人再治了你的罪,寡人身旁还有何人?” 秦国众臣一听秦王嬴稷如此说,都赶忙躬身,齐声道:“臣等不敢。” 范雎大哭,抬起头来,对秦王道:“我王恩宠范雎!但如此,让臣如何面对朝堂之众臣,乃至我秦国的百姓。请我王治臣之罪,以全我秦国之律法。” 嬴稷摇了摇头,对旁边的近侍下令道:“来人。传寡人之诏,郑安平投敌叛国,按其其罪,诛灭三族,马上下去执行吧!” 这个近侍忙躬身道:“遵诏。” 范雎听罢,痛苦地摇摇头,但不能再说什么。 嬴稷从王座上缓缓站起,踏着御阶而下,一步一步来到了范雎的身旁。 俯下身来,伸出双手把范雎搀扶起来,把范雎背后的荆棘解开。 转身对另一个近侍道:“去,给相国拿件衣服来。” 过了一会,秦王嬴稷从近侍手中接过衣袍,亲自给范雎披上。 对其道:“相国,以后不必如此。你是寡人的相国,如此模样,成何体统?郑安平这事就如此处理了,众人今后不必再提。” 众臣一看,妈耶!降敌之事,在秦国可是大事,就这阳,说没事就没事了。 这……这相国范雎恩宠不绝呀! 都一起应声道:“臣等遵诏。” 嬴稷又下令道:“来人,赏赐相国五百匹上好的布料。” 范雎闻此,痛苦流涕。又跪倒在地,对秦王道:“王上,臣愧不敢当呀!” 嬴稷摆摆手,对朝堂众臣道:“据寡人所知,寡人赏赐相国财物珍宝甚多。但相国却把众多的财物,送给了帮过他,乃至咸阳城内的穷苦之人。” “相国自己的内衣俱有补丁,做为我秦国的相国,居然简朴如此。朝堂之人,谁敢站出来说,自己比相国还简朴?” 秦国众臣,已再一次齐声道:“臣等惭愧。” 说到这里,嬴稷又把范雎扶起,对其道:“相国,现在我秦国大军在邯郸城下大败,蒙骜与司马梗两位将军,均死于辽军之手,寡人与辽地那个小儿,誓不两立。” “相国,现在我秦国离不开你呀!面对如此局面,你可有什么话对寡人说么?” 范雎对于国之大事,还是很慎重的。 思索了一会,对秦王嬴稷道:“王上,现在我军在邯郸城下虽然大败,但王龁将军已率军从南突围而出,我军现在应尽快撤回函谷关内。” “王上,现在中原诸国联手,合纵抗我秦国,我军不可力敌。可暂时让我军撤回国内休整,待中原各国之大军解散后,我秦国再行出兵,各个击破。” 嬴稷听罢范雎的话后,大叫一声:“善。甚合寡人之意,就按相国此策办理。” 此时,在襄平城君侯府,姬康刚从大朝之会上下来,就与剧辛、邹衍、鲁仲连三人来到了军事阁内。 姬康来到墙前的地图旁,看着中原腹地,有点沮丧,对剧辛等三人道: “三国联军还是如我们所料,没有在武安城堵住秦军。现在秦军突出了重围,已向南而去。看这样子,是想转道魏、韩两国,退回秦国了。” “我军虽历经大战,但损失不大。三位先生,我军能不能从上党南下,进入魏、韩两国境内,再打击下秦军?” 鲁仲连赶忙对姬康道:“君侯,不可呀!我军上党的南部,山区过多。我辽地大军都是骑兵,此地不利于我大军与敌交战。” “若在此地势下,强行与敌激战,我军损失就大了。君侯,不可勉强呀!此乃臣之愚见,请君侯明鉴。” 邹衍也对姬康道:“公子,鲁大人所说,臣附议!公子也不必沮丧!现在我军南下,已全歼秦军十五万,击杀秦国大将蒙骜与司马梗等众多秦将,已远超过战前想象。” “君侯,俗话说:“刚过易折”。当前,我辽地不可操之过急,应缓而图之。” 君相剧辛也站了起来,对姬康道: “公子,刚才鲁大人与邹大人二位所言,臣附议!现在我军从三月开始集结南下,到现在已经三个月了。我军已完成了战前计划,不能勉强。” “我辽地当前最重要的是,赶紧把俘获的近九万秦军,乃至愿意迁至我辽地的十二三万百姓,给迁徙到我辽地来。另抓紧落实赵国战前的承诺,把灵寿等五城交给我辽地。” 姬康看了看自己的三位重臣,眨巴眨巴了眼睛。 又看到军事阁内左侧角落内,一个史官正奋笔疾书,记述着刚才众人的谈话。 心道:“我只是感慨了下!至于这样么!” 但也知道,现在自己的这三位重臣,已经把自己当作王上乃至天子来对待了。 所谓“君无戏言”!自己随便一句话,现在都要让人琢磨半天,更何况军之大事! 姬康点了点头,言道:“三位先生,就依尔等之言。” 六月中旬,王龁率领着秦军,逃窜数百里,来到了垣雍城。在此,与张唐所率的秦军汇合。 没想到这个时候,韩王然此时看到秦军在邯郸城下大败,被联军追杀。也终于“雄起”了一回,派兵加入了联军行列,对秦军进行追击、阻拦。 秦军无法,只得强行突破了韩军的拦截,放弃了垣雍城。 转而向西,向秦国河东郡而去。 赵、魏、楚、韩四国联军,紧随其后,苦苦追击秦军不放,想逼迫秦军与之决战。 六月下旬,秦国丢失了占领韩国的河内郡;七月中旬,河东郡被联军收复,秦相范雎的另一个亲信,河东郡守王稽被迫逃回咸阳。 秦军主帅王龁无奈,在粮草、军资等皆无的情况下,不敢与联军决战。 一路溃逃,于七月末,率军返回了秦国的函谷关。 这三载来,秦国出征邯郸的大军,带上张唐的五万大军,总共为六十万。 但回到函谷关的秦军,只剩下了近二十五万,剩下的三十五万大军皆战没于此战之中。 四国联军,紧随其后,追之函谷关前,准备攻打函谷关。 秦国上下,一片惊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燕公子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燕公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燕公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燕公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