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军机阁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燕公子第四十二章 军机阁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十一月五日,蓟宫,秘书殿。 姬康放下手中情报局从秦国传来的讯息,轻轻一叹。 殿下就座的燕相粟腹、亚卿鲁仲连、苏代、將渠四人,见姬康如此,相顾而视。 鲁仲连站起,对姬康躬身道:“太子,不知为何而叹啊?” 姬康看了看殿下几位燕国重臣脸上的表情,知道众人迷惑。 就对众人道:“几位大人,你们刚才也看到了,秦国蜀郡的“湔堋”,我称之为都江堰,被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上月初步建成了。” “因为这个都江堰的修筑建成,秦国的元气,自明年起就可迅即大复;秦国的实力也会因此,迅速跃升为一个新的台阶。” 粟腹等四人听姬康如此一说,面色都严肃起来。 现在燕国的朝臣,蓟都的官员也就罢了。但是从辽地而来的朝臣,都知道自家太子的刚毅果断,都知道自家太子是以统一天下为己任的。 他所重视的事情,非同小可! 姬康自然知道,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建成,意义太重大了。 其不但是水利史上的“奇迹”、新纪元。 更是让巴蜀大地,真正变成了“天府之国”。 姬康的前世,秦国之所以能够灭掉六国,统一天下。 在姬康看来,有两个秦国的水利工程至关重要。 那就是都江堰与随后关中的郑国渠,这两个水利系统功不可没。 不过姬康,此时也毫不惧怕。 因为自姬康前往辽地的十年里,辽地的众多水利工程从来没停过。 辽地修建的大大小小水库、渠道,灌溉田亩的面积之广,足可以媲美中原各国的任何一个国家,就是秦国也比不上此时的燕国。 亚卿將渠,此时还没有深刻地意识这个都江堰建成,对于天下各国的意义。 將渠不以为意,对姬康道:“太子,秦国不过修建了一个堰坝,能有多大的作用?我燕国不说辽地,就是自去年太子来蓟都后,不是在新设的几个郡县内,也组织我燕国的军民,建造了很多的库坝,修筑了众多渠道,而灌溉田亩了么?” 众人也是同样的想法,听亚卿將渠这么一说,都看向了姬康。 姬康一笑,对將渠及众人解释道: “各位大人,我燕国是在各郡县修库建渠、灌溉田亩不假!但这个都江堰与我燕国修筑的众多库渠,不能比较之。这个都江堰,对于秦国乃至天下,可以说是影响很大。” 说到这里,姬康拿起桌上情报局人员,汇总而来都江堰的讯息,对四人道: “各位大人,李冰父子修建的这个都江堰,可谓是建造合理,布局精密呀!按我的话来说,就是很科学。可谓是修筑水利的典范。” 燕国现在朝堂众臣上下,现在已经能充分理解、明白姬康口中所说“科学”二字了。 姬康继续对众人道: “从情报上来看,这个都江堰,它的设计是四六分水、二八分沙,既能防洪灌溉,还能防止淤积。你们看看,这个都江堰初步灌溉田亩就达五百万亩,以后灌溉的田亩会越来越多。“ “各位大人,巴蜀大地,自此由旱涝灾害频繁发生之地,而成为水旱从人的沃野千里之地,会成为秦国富庶的粮仓和稳定的大后方。” “我在这里毫不讳言地讲,李冰父子修筑的这个“湔堋”,也就是都江堰,可谓是功在秦国,利在千秋呀!不管怎么说,李冰父子都是我华夏的功臣,而且是大功臣。” 众人听罢姬康对都江堰的解释,也不禁纷纷感慨起来。 尤其是燕国现在朝堂官员,在姬康的影响下,已经把秦国做为“敌国”来看待了。 此时听到这个都江堰,初期居然就能灌溉田亩五百万亩。 在秘书殿内,在座的四人都不禁吸了口“凉气”。 这个时候,一个侍官进来向姬康禀报: “启禀太子,大将荣蚠派人前来禀报,言明日辽地众官员就可到达蓟都。” 姬康闻之大喜,不假思索地对这个侍官吩咐道: “你传话来人,让他回去告知君相剧辛,以及大将荣蚠等辽地官员。就说我明天会亲自前去东门,迎接他们的。” “诺。” 待这个侍官走后,姬康想了一会,对燕相粟腹等四人道: “各位大人,我欲在我燕国组建“军机阁”,军机阁人员,由在座的四位大人,包括明日来蓟都的君相剧辛与大将荣蚠,共计六人组成。” “你们六人所组成的这个“军机阁”,可处理我燕国所有的军政以及参议之事。国之大事可禀报于父王与我处理,一般事情就由你们六人商议裁决处理,无需禀报。” “这个军机阁,可以说是我燕国,处理军事与政务等事宜的最高权力之所在,阁内的成员权力、地位平等,处理事宜采取少数服从多数之原则。” “如果对某件事情,你们六人看法各占一半,就交予父王与我裁决。” “今后,除军队、监督院、情报局,由父王与我直接管理外。我燕国其他的事情,军机阁均可以表决处理。” 对于成立这个机构,姬康是仔细考虑过的。 姬康深深知道,一个人的精良是有限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不可能万事独裁! 不可能万事都处理的很好! 更不可能万事英明! 燕国今后占据的地方肯定会越来越大,处理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多。 而如何让燕国这台国家“机器”良好的运作,并且提高其运作的效率,自上而下不产生滞碍呢? 就必须责任到人;就必须分权。 前世姬康所在的国度,对此事就有很好的处理原则。 这个原则就是“民主集中制”。 这种制度,在前世已经得到了实践的充分检验。 可以说是独步全球啊! 这种“民主集中制”的体制,处理国之大事的效率与效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如果说是第二,没有别的体制敢说第一。 在姬康的前世中,不管是抗倭之战,还是国内与国外战争,甚至是发展国内经济等诸多方面,这套体制都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从姬康前世的国度来看,只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时期,国家各方面就发展的很快,也很好;但只要破坏了“民主集中制”这套体制的时期,国家各方面的发展就会出现阻碍,甚至是倒退。 姬康现在建立的这个“军机阁”,就是参考前世的这种制度而成立的。 在座的燕相粟腹等四人听罢姬康的话后,都深思起来。 秘书殿内一片寂静。 粟腹、鲁仲连、苏代、將渠都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精英中的精英,反复思考,都很快反应过来,心中不禁连连赞叹。 鲁仲连老先生首先站了出来,对姬康道: “太子,这军机阁的设立,对我燕国朝堂乃是好事,臣赞同!” 剩下的粟腹、苏代、將渠三人听鲁仲连这么一说,也都反应过来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要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而不是考虑个人得失的其他事情呀! 就如太子殿下经常说的那句话:“我们燕国所有的官员,一定要政治正确。” 粟腹等三人也一起站起,一口同声的对姬康道: “太子,鲁大人刚才所言极是,臣等赞同!臣等附议!”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燕公子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燕公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燕公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燕公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