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谋定(上)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燕公子第九十三章 谋定(上)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五月中旬,齐地临淄城,王宫。 在大殿之上,姬康坐在王位之上,左侧为阁相鲁仲连、监督院院长姬茂等文臣,右侧为昌国君乐间、大将王石、薄望等武官。 在临淄城的姬康,此时已经拿到了燕国与赵、魏、楚三国的盟约。 看到与赵、魏、楚三国的盟约内容,达到了伐齐之前,自己与阁相们的谋划事宜。 放下手中情报人员传递回来的讯息,姬康对殿内的鲁仲连、老总管姬茂等人道: “众卿,我燕国已与待赵、魏、齐三国签定了盟约,待这三国的使者到临淄之后,就签定此盟约,盖上国玺,与赵、魏、楚三国交换国书吧!” 熟悉齐地的阁相鲁仲连,已经被姬康提前诏令,来到了临淄。 如同在辽地阁相邹衍的角色一样,主持负责齐地战后的各项事情。 姬康此话一出,大殿之上文武官员中,站出应诺的官员居然聊聊无几。 站出答应姬康诏令的,都是文武官员中的高层官员。大多数的中低层文武官员,都低头不语,尤其是此番出征齐国的武将们。 这种情形,在姬康登基以来是很少见的。 姬康见此,都愣了一下。这是何故? 这众多官员都不表态,看来是对燕国与赵、魏、楚三国签定盟约,很不认同呀! 随即再细想一下,马上就明白过来,这些默不作声官员,内心真实的想法。 年轻的君王,简直乐了。 “众卿,尔等是何想法?都给寡人说出来,不要憋在心里不说。众卿畅所欲言,言无不禁,寡人是不会怪罪诸位爱卿的。” 被姬康提拔为上将的武阳靖,是个“直筒子”,马上站出,抱拳躬身对姬康道: “王上,我燕国数十万将士,历经了浴血奋战才占据了齐地。这些齐地的城池,都是用我燕国将士们的鲜血换来了,可谓是来之不易。” “现在王上,要与赵、魏、楚三国签定盟约,这个末将并不反对。但是居然把这么多的城邑,无偿割让给此三国,这个……这个末将就想不明白了。” 说到这里,武阳靖居然有点哽咽,对姬康又道: “王上,家父与末将大哥的尸首,在二十多年前,就已埋葬在了这片土地之上。这几十年来,我燕国为了这片土地,死亡的将士尸骨,高达数十万之多。” “可以说,这片大地之上的每一寸土地,都侵染着我燕国将士们的鲜血。现今我燕国历经磨难,才占据了这片土地。” “可是,王上……王上居然要用我燕国将士鲜血换来城邑,给予他国,末将真的是想不通。难道以我燕国如今兵戈之利,还怕此三国么?王上,末将……末将请我王三思呀!” 老总管姬茂,是最无条件拥护姬康的人。 听罢武阳靖的话后,马上站出呵斥武阳靖道: “大胆。居然敢质问王上?” 武阳靖一下跪在了地上,对姬康叩首道: “末将不敢。末将只是代表我燕国的将士们,说出自己心中的疑问。” 刚才没有应诺的文武官员,此时都跪了下来,一起道: “臣等请王上解惑!” 见到此种情形,阁相鲁仲连,昌国君乐间,大将王石、薄望等燕国高层,都如老总管姬茂一样,非常生气,都站出来,准备呵斥这些官员。 姬康则笑了起来,摆了摆手,制止了阁相鲁仲连等这些高层官员的呵斥行为。 从王座上站起,拾阶而下,来到上将武阳靖的面前。 亲手把武阳卿搀扶了起来,言道:“武将军,寡人没有责怪你的意思,你起来吧!” “多谢王上。”武阳靖躬身站起。 姬康又对其他跪着的众官员道:“众卿都起来吧,寡人这就给尔等解惑。” “多谢我王。” 年轻的君王看了下文武官员,在殿内迈步,缓缓而言: “寡人曾闻: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为国之臣,有利国之言而不进言君王者,不是忠臣;若有所思,却不查核审度便夸夸其谈者,会误国。” “寡人刚才见我燕国朝堂,众官员敢如此直谏。寡人没有丝毫责怪众卿之意,心中唯有高兴。我燕国官员均为如此,我燕国该当大兴。” 拾阶而上,来到王座旁,姬康转身,把头看向了韩非与鞠武二人,言道: “韩非、鞠武,如今我燕国朝堂众多官员,对于我燕国与赵、魏、楚三国结盟,割让齐地之城邑给予此三国皆不解,汝二人可代替寡人,与众卿解惑之。” 韩非与鞠武二人听罢姬康的话后,相顾一视,一起站出躬身道: “臣遵诏。” 姬康坐定,看到韩非对众官员言道:“诸位大人,我燕国此番出兵齐国,占据齐地,此举对天下各国而言,既非合纵,又无连横,乃我燕国独自横强之举。” “横强者,必盟他国以强我燕国。此谋必需邦交为先,伐战为辅。当今天下,我燕国与齐国被世人并称为世之七强。七强者,对峙数百年,就是强秦,也无能力灭其一国。” “但是,现在,唯有我燕国出兵灭掉了齐国。天下列国齿牙交错之势,一国灭,他国危。若不给列国许以好处,列国定群起而攻之。那时,我燕国危矣!” “故此,我燕国与接壤赵、魏、楚三国结盟,许以齐地之城邑化解此危机,乃为上上谋。此乃我王为我燕国长远之谋略,韩非服之!” 韩非讲到这里,对姬康深深一礼,退了下去。 武阳靖等刚才请姬康解惑的众多官员,都露出了沉思之状。 鞠武站了出来,对姬康躬身一礼,言道:“各位大人,盟分三种,一为接好之盟;二为停战之盟;三则就是韩非大人,刚才所言的横强之盟。” “鞠武曾听我王言:接好之盟总无善终;停战之盟难止刀兵;唯有横强之盟,才能近可取地,远可取势啊!这其中最关键一字,就是这个“利”字。” “我燕国大军数十万大军兵临齐都临淄,临淄唾手可得。但我王却命我燕国大军,不攻打临淄。请问各位大人,此乃何故?” 不待众官员回答,鞠武继续言道: “各位大人,就因若我燕国强占临淄,齐国契约未定,户籍未交。若我燕国强占,必引起齐国各地民变。如此,我燕国所占的齐地,内有民变,外有诸侯窥伺,我燕国危矣!” “现今,田建已为我王之臣,奉国玺,户籍、山川图册等于我燕国。我燕国俱此,占据齐地才乃合情、合理、合法之举,他国就再无任何说辞。” “我燕国再与齐地接壤之赵、魏、楚三国结盟,此乃横强之盟。分齐地少许城邑,而给其三国。三国不费一兵一卒,而得其城、其地,必不能形成连横之势,伐我燕国。” “王上曾言:版图消长不能得寸进尺,得寸进尺者是谓“豪夺”。秦国版图就乃豪夺,豪夺者,虎狼之态尽现,天下各国惧而防之。此举,我燕国不为之取。” “我王又言:取天下者,必懂“舍得”之道。有舍才能得,有舍才会得。我燕国此番伐齐,已得七寸,再舍两寸,算一算,我燕国尚得五寸,我王称之为“蚕食”之策。” “凡取天下者,必懂“舍得”之道,必取“蚕食”之策。如此,我燕国才能谋略天下;如此,我燕国才能一统华夏。此乃我王所述,鞠武转述于各位大人,请各位大人三思。” 鞠武讲完,躬身退下。 在临淄王宫大殿上的燕国众多文武官员,听罢韩非与鞠武的话后,方恍然大悟。 大伙都不由“嘶”地一声,吸了口凉气。 这伐齐之战,居然有如此众多道理在内,居然有如此众多的谋略在内。 恐怖,太恐怖了呀! 再看着王座之上的满脸微笑的年轻君王,众人肃然起敬。 所有的官员,包括武阳靖在内,皆纷纷拜倒,齐声道: “我王圣明。”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燕公子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燕公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燕公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燕公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