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国战(六)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燕公子第六十三章 国战(六)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高唐城的军议会议结束之后,胡归良与自己的卫队返回城外第三军的驻地。 第三军按军令,马上要奔赴聊城一带。 军令如山,又至此大战来临,胡归良不敢耽误。 此时,从辽东郡开拔过来,由准将马良带领的辽东郡预备一师,已经进驻到范城。范城令宋绍,此时已经带领范城的乡绅,迎接出来。 对于燕国的军政体制,做为准将的马良是非常熟悉的。 在这个时代,中原各国都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那就是占领一座城邑容易,但是治理起来,相对来说就比较困难了,只能依靠当地的大家族来治理。 大家族一般都只考虑自己家族的利益,“墙头草”居多,想让他们真心实意来帮你,等着吧!所以要真想让把占据的地方理顺,最少需要十年或数十年的时间。 燕国则不同,从辽地开始,对于新占之地,燕国已经制定了完善的律令来加以治理。不但是军队参与,朝堂的各部乃至地方各郡县,都在参与,特别是吏部。 对于新占之地,降官基本上都降级使用,并且调离一半原官员,到其他地方任职或到学院学习,留任部分真心投靠燕国,熟悉当地状况,没有什么家族背景的官吏为副职。 而燕国事先准备好的、有地方治理经验的一套官员班子,则随同大军马上进驻本地,依托军队,开始对本地进行治理。 这样一来,一般只需半月,就可平定掌控新占据的城邑。 这么多年执行下来,这套非常高效的制度更加完善。用阁相鲁仲连在齐地的话来说,就是“自古以来,未有之策矣。” 辽东郡预备一师进城之后,师长马良在县令宋绍的陪同下,视察了范城。 范城是一座不大的城邑,城墙是夯土修筑,与帝丘乃至高唐等城相比,可以说是简陋之极。西与帝丘的卫城城邑戚城相邻,北部接壤赵国,东靠济西郡,南部是魏地占据的陶邑。 昌国君乐间所率的大军,在占据了范城之后,没有在此地过多的驻留,对于范城城邑也是让工兵简单修筑了下,就挥师西进。 但是此时,随着燕国主力与联军主力,即将在帝丘城下展开会战,范城的地理位置就处于了一个十分重要位置。此地,是燕军前阵主力联系后方的唯一通道。 目前来看,范城周边并没有过大的威胁。北边廉颇率领的赵军,意图进攻高唐;南部陶邑的魏军,更是很少,没有北上范城的能力。 燕军能让一个预备役师驻守范城,可谓是对范城相当的重视了。 马良此时也没有过多的想法,只是巡视完范城后,对于范城的防卫不甚满意。 对身旁陪同自己的县令宋绍问道:“宋县令,按我燕制,凡我燕地城邑,防卫必须完善。此范城城墙之上,许多防卫并不完善,甚至残破,乃是何故?” 宋绍赶紧对马良道:“启禀将军,范城我燕国刚收复一月有余,现在又因战事之故,抽调了众多的民夫,支援帝丘前阵。故此,尚未时间对城邑进行修复。” 马良沉思了片刻,对宋绍道: “范城此地,现在已是联系前阵大军与后方的重要通道,我等不能麻痹大意。宋县令,本将即可下令所辖官兵,对范城进行修筑,也希望你能抽调部分民众给予配合。” 宋绍也知道马良所言,按燕制来说,是合理的要求。 躬身对马良道:“将军所言极是,本县令这就组织民众,配合将军修筑该城。” 马良转身,对身后的一个传令官道:“传本将之令,通知全师官兵,暂时不要休整了。马上开始修筑范城城墙,待完成城墙的修筑后,我部再好好休整。” “诺。”这个传令官躬身答道。 随即下城,骑马带着几个传令兵,朝城内驻军营地而去。 马良怎么也没有想到,就是自己的这一个命令,却成为了此次国战的关键之举。 就在燕国为应对此次中原大战,而积极调兵遣将之际。 楚王熊完与春申君黄歇二人,已经在返回楚国的路途之中。 在熊完所乘坐的厢车之内,熊完朝对面坐着的黄歇问道: “看来这次五国连横伐燕,这秦国是出了“血本”了。一方面是主动出兵,一方面又是供应各国大军的一半粮草,而且还承诺不要所占燕国的一寸土地。” “春申君,寡人思来想去,不知道这秦王嬴稷如此做,乃是何故呀?这……这在寡人看来,简直是匪夷所思之事呀。” 黄歇思索了片刻,对熊完道:“大王,此事不难理解。以臣分析,秦王嬴稷对燕国的崛起,甚为恐惧。吾王想想这燕王康的年龄,就知道了。” “大王,此番五国连横伐燕,不管其他各国在秦王嬴稷的鼓动下,是不是真心伐燕?但我楚国还是要按我等来洛邑之时,商定的那样,虚以应对就是了。” “对我楚国来说,燕国败,我楚国也能拿到伐燕的利益;若联军败,我楚国也没有过分的得罪燕国,对我楚国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 说到这里,黄歇抬头看车内没有他人,但仍悄声对熊完道: “大王,可派人告知我楚国前阵的大将景阳,让其秘密派使者前往燕地,让其与燕军达成默契,不要真正的厮杀,对峙就行了。” “此事谈妥后,吾王一定要告知大将景阳,让其务必守口如瓶,决不可泄露丝毫的口风。其后,我楚国再视联军与燕国的战事而定。此乃臣之拙见,请我王明鉴。” 楚王熊完愣了愣,“哦”了一声,对黄歇道: “春申君,你的意思寡人明白了。不过,按汝之策,我楚国真的能获得更大的好处么?” 春申君黄歇,面带微笑对熊完道: “吾王想想,如今魏、韩俩国已经对秦国唯命是从;而赵国又是中原之大国。若我楚国此番,真心与列国一起出兵伐燕的话,以我楚国当前的国力,怕是争不过诸国呀!” “燕国胜利自不必说,就是燕国败了,联军占据了燕地。对于联军所占城邑,我楚国若同各国抢夺,也是不如的。十之八九,列国会一拥而上,把占据之地分个精光。” “王上,以臣所见,结果就是中原列国,连一点油渣都不会跟咱楚国剩下。既然我楚国吃力不讨好,何不等诸国攻入到燕地之后,我们再出兵燕国不迟。” “甚至我们还可以趁机答应燕王康,不灭其国。这样一来,燕国对我楚国,肯定是感激涕零,弄不好还会把所占据的齐地,交予我楚国。” “王上,我楚国这么做,可以说是左右逢源。是用最小的代价,换取了最大的利益,我楚国何乐而不为呢?大王,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黄歇的一番话,把楚王熊完说的是心花怒放,对黄歇的建议满意极了。 不由自己,在车内是“哈哈”大笑起来。 对着春申君黄歇,那是眉飞色舞呀! 连连夸奖黄歇道: “春申君此策甚妙、甚妙呀!正合寡人之意。我楚国就按此策进行吧!春申君,寡人即可派人告知景阳,让他按此策进行,秘密派人前往燕地,与燕军达成默契。”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燕公子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燕公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燕公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燕公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