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天下(下)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燕公子第八十四章 天下(下)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六月盛夏午时,天气很是炎热。 在亲和殿的案桌之上,平铺着一张纸张,占据了整个案桌的整面。 姬康站在桌前,正在提笔作画。 桌旁,韩非与侍官令王从二人,静静站立着。 墨笔丹青,如行云流水般行绕在素白的纸张上面。不一会,一匹昂首阔步,长嘶鸣叫奔腾的矫健战马,跃然在了韩非与王从的眼前。 偶尔作上一幅画,下上一盘棋,是姬康为数不多的爱好。 就画风来说,与前世相比,姬康现在的画风大开大合,潇洒豪迈,已改变很多。 韩非站在一旁,看着姬康持笔书画着的骏马,不觉心有所触。 一个王朝,在开拓之际,其气势就如年轻君王笔下的战马一样,必然一往无前。 看了下正在作画的君王,感觉到当下的姬康,气质已与起初在辽地,初次见面之时有了很大的不同。可仔细一看,又觉得并没有什么变化。 这种感觉,让聪慧的韩非也甚感迷惑。 想了一想,明白过来。做为一国的君王,特别是致力于天下一统的君王,其心胸、胆魄自然会与当时不同。尤其是当下,燕国刚刚挫败了中原各国的数十万联军。 姬康并没有韩非那么多的想法,只是聚精会神完成自己的这幅作品。 不一会,这幅骏马图已经画完,姬康看了看,很是满意。 放下笔来,接过王从递过来的绢巾,擦拭了下面部和双手,又仍还给了王从。 抬起双臂,微微活动了一下肩膀。 看到桌前的韩非,正在欣赏着自己桌上的这幅画,并且不时点头赞叹,心中也很是愉悦。 对着韩非开口道:“韩非。” “啊!王上,臣在。” 韩非怔了一下,当即回过神来,对着姬康躬身言道。 “喜欢这幅画吗?”姬康问道。 “启禀王上,臣很是喜欢。”韩非答道。 “既然喜欢,这幅画就赏赐给你了。”姬康笑着对韩非道。 “多谢王上。” 韩非对着姬康,是深深一躬,面露喜悦表情,看来是真心喜欢此幅画。 “韩非,方才进殿之时,你对寡人言说,监督院与情报局来报,这两个多月,有十几股魏国与韩国的势力,潜入到了我燕国了么?” 姬康放下作画的话题,提到了正事。 “是的,王上。监督院院长姬茂与情报局局长黄勇,因臣对韩、魏两国的世家比较熟悉,都来咨询过微臣该事。” 韩非表情肃穆,对姬康答道。 “世家吗?”姬康不由开始沉思起来,接着问道: “你刚才说,这些韩、魏两国的世家,来我燕国,居于蓟都与襄平者居多,是么?” “启禀吾王,是此等状况。” 不说蓟都,就说襄平城所在的辽地,那也是姬康的根基所在。 姬康虽然来到了蓟都,但对襄平城的管理,一点都未曾松懈过。 燕国西部的“三都”,东部的襄平、阳乐等地,可是当下燕国最为繁华的城邑。 有外地势力进入,姬康并没有感到多少意外。 但这么多的他国势力进来,并且开始按燕国的律制,在这些地方开始置办产业,购置房舍、田产,在这敏感的时期,不能不让姬康有所警觉。 “韩非,汝看这些韩、魏世家来我燕国,意欲何为?” 姬康又问韩非道。 韩非一笑,躬身对姬康言道:“王上,以臣看来,此乃好事。” “好事?” “是的,王上。来我燕国的这魏、韩两国世家,有几家臣也熟悉,都乃两国的大户人家。此等世家,臣认为,皆乃看好我燕国的未来。故才举家迁来,落户到我燕国。对此,王上不必过虑。” 韩非对姬康详细地阐述道。 姬康背手,在殿内走了几步,沉思片刻后,对韩非道: “韩非,传寡人之诏,此事让监督院与情报局再仔细查查。如果如你所说,此事对我燕国来说,确乃好事。但若是抱着其他目的而来,就要好好敲打敲打了。” “王上圣明,臣遵诏。”韩非躬身言道。 就在此时,一个侍官进来禀报:“启禀吾王,鞠武大夫求见。” 姬康笑了起来:“哦,让鞠武进来吧!” 这个进殿的侍官称诺退出,前去传唤鞠武。 不一会,姬康看到鞠武兴冲冲地走进殿内,来到姬康面前,躬身启奏道: “王上,天下图历经数年,已经完工了。现在此图,已陈列于军机阁内,剧辛、粟腹等几位阁相,让臣来禀报王上。” 姬康闻听,心中大喜,高兴地道:“好,太好了。走,看看去。” 殿内的韩非、王从二人,此时得知此消息,脸上也露出了笑容,非常喜悦。 无怪乎姬康他们如此高兴。 鞠武口中的天下图,是包括了中原各国,乃至北地草原的地图。 在这个时代,没有卫星,更没有先进的勘测手段与设备,能绘制出一幅燕国详细的地图,就很不容易了,更何况鞠武口中所言的天下图。 对于详细的地图,就是在姬康的前世,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更何况当下。 中原各国包括北地草原诸国,朝堂之内都设有专门与地图有关的官职。 地图的重要性,在《周礼》之中,就有多处记载。 《周礼·土训》中:“土训掌道地图,以诏地事……说地图九州形势,山川所宜,告王以施其事。” 《周礼职方氏》中:“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乃辨九州之国,使同贯利。” 《周礼·大司徒》中:“司书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九职、九正、九事邦中之版,土地之图,以周知入出百物。” “大司徒之职,掌建邦之土地与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扰邦国。以天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而辨其邦国、都、鄙之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 从以上就可以看出,地图在这个时代意义非同小可,不但可以用于军事作战,还可指示位置,描绘山河,指导农业生产,水利工程等。 一个国家向另一国家,呈现本国的堪舆图,就代表着这个国家归降了。这也是齐国、扶余、箕国等归降燕国之时,各国的君王都要把各自国家的堪舆图,呈现给姬康的缘故。 燕国的这幅天下图,是姬康在辽地之时,就已派情报局人员、商人等到中原各国,草原各部落等地,给予绘制的,可谓是下了功夫了。 等姬康等众人来到军机阁后,剧辛、粟腹等几位阁相早已等候。 众人脸上都面带笑容,一起参拜道:“参拜吾王。” 姬康把手一摆道:“几位阁相免礼,都随本王到地图室,看看我燕国绘制的天下图吧!” 来到军机阁右方的地图室,在正面的墙上,悬挂着绘制好的天下图。 姬康上前,仔细看着墙上的这幅地图。 在与脑海记忆中的华夏地图,不断对照,脸上露出了痴迷之色。 先看向了地图上燕国包括齐地的位置,接着,目光缓缓转移,看向了中原的赵国、魏国、韩国、秦国、楚国,最后抬头又注视到了北地草原的匈奴、东胡、月氏等国。 鞠武在旁对姬康介绍道: “王上,此天下图是我燕国千辛万难,历经十年搜集,才于今日终于绘制完成。已经囊括当下天下诸国的城、关、隘,道、水,虽有残缺,但已大致成形。” 姬康摇了摇头,笑着对鞠武言道:“是有很多的残缺,但此残缺之处,不是凭工匠们的笔墨能描绘出的,需用我燕国的铁骑、刀剑才能描绘详尽。” 看到自家君王如此胸怀壮志,殿内众人一起上前道: “恭喜我王,贺喜我王。” 姬康一笑,对众人道:“众卿同喜。” 阁相剧辛上前,对姬康言道: “王上,我燕国历经十年之久,今日终于绘制好了。本来臣以为,天下之大,难以一一见识,描摹清楚。但现在看到此图,今生再无遗憾了。” 姬康不以为然,微笑着对剧辛言道: “剧相,待我燕国威加海内之日,寡人会随同众卿亲赴八方,把这天下看他个清清楚楚。众人都看过地球仪,知道这天下很大。” “我们的目光不能只局限于这幅地图之上,我们还要到更远的地方。高山大河,江海湖泊,不管有多少险阻,我们都要前去。即使我们这一代人去不了,我们的后代也要前去。” 看着眼前的这幅天下图,姬康情不自禁地,充满深情地对众人言道: “这天下图是我等能看到的地方,在此之外,还有许多我等看不到的地方。我华夏一族蒙上天眷顾,不能固步自封,更不能裹足不前。” “当今世上,不止我华夏一族文明灿烂。就在此时,我华夏西部高原的南端,一个信仰佛教的国家正在扩张;而在我华夏大陆的最西端,此刻一场浩大的战事也已持续数年。” “我华夏的天下,该统一了,也必须统一了!等到统一之后,我们要用我华夏的铁骑,来丈量地球仪上的每一寸疆域;要用战舰跨过大海,前往我们从未到过的土地。” “到了那时,我华夏大地再无蛮荒之地,也再无化为之民,条条大道皆通往我蓟都。我华夏一族必然会屹立于世,那时我华夏会成为真正的中国,我华夏一族才乃为真正的中华民族,再也不用受到任何的屈辱。” “也许,我们殿内的众人,至死都看不到那一天的到来。但是寡人坚信,我们的后人,一定能遵循我们的遗愿,会完成我们这一代人的期许的。” 众人此时看到,自家年轻的君王,在讲到这里的时候,双眼噙满了泪花。 (第六卷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燕公子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燕公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燕公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燕公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