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灭赵(一)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燕公子第四十九章 灭赵(一)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昌国君乐间见到自家的君王,首肯了自己的意见,躬身对姬康道: “王上,如按臣之建议,我军伐赵时间,可能要推迟十天左右。其实刚才军部所制定的军事计划,已经很周详了,我部纵然伤亡,也能给予执行。” 现在燕军在邯郸周边部署已经到位,数十万的人马每天在前阵,各种耗费都是一个天文数字。乐间想了下,也害怕因自己的主张,拖延了伐赵战事。 姬康摇了摇头,在殿内徐徐迈步,对着众人道: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任何一场战争准备的越充足,死伤的将士越少,在寡人看来就愈好,更何况是灭国之战。” “寡人欣慰的是,尔等都能从大局着想,而没有考虑自己的一己之私。乐间将军率部从飞狐陉转道向南,拖延的时日不算什么,因为攻伐邯郸的主动权,已经被我燕国牢牢掌握。” 众人一想,确实如此,伐赵的主动权确实在燕军手里。 姬康转身又问乐间道: “乐间将军,你部转道飞狐陉,需要多长时间?” 乐间抱拳躬身道:“启禀王上,去年攻占晋阳后,在晋阳只驻守了一个军,按军部计划,攻伐邯郸的三个军,皆在代郡侯命,转道飞狐陉南下,尚需七日。” 姬康点了点头,对众人道: “我军计划本来是三月一日,各路大军全面对赵国发起攻击,现在就改一下,等到乐间将军率部从飞狐陉过来之后,于三月十五日再统一对赵发起攻击。” “会议结束之后,尔等就尽快赶回各自的驻地,尽心组织,准备攻打邯郸。” 殿内众人一起站起,齐声领命道:“遵王上诏。” 等众人走出殿外之后,姬康把阁相鲁仲连叫住。 “鲁相,这么多年来,你在齐地辛苦了。” 鲁仲连躬身对姬康道:“王上,臣不辛苦。臣在齐地也学到了,许多地方上的治理经验,臣能为自己的家乡,实实在在地做点事情,臣非常满足。” 此番鲁仲连来下都,周子在齐地主持政务。 姬康又来到地图旁,看了地图半天。 转过身来,对鲁仲连道:“鲁相,伐赵之战,非比寻常。寡人担心的是,中原各国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我燕国,再行吞并赵国,恐会出兵干涉。” “你回齐地后,寡人给你诏令,齐地的陆军第十二军,海军第二军、第三军,包括齐地的所有预备役军,皆受你节制。” “战役打响之后,齐地做为我东路、南路大军的基地,责任异常重大,不但要密切关注南方楚国的动向,还要随时准备支援前阵。” 鲁仲连知道这场战役的重要性,双手合拢,欠身对姬康道: “臣遵王上之诏。” 燕军在邯郸周边的调动部署,赵国朝堂也时刻在关注着。 赵王丹也知道,赵国这回是真的到了亡国的边缘了。 到了此时,赵王丹才发现,自己的身旁,居然无人可以商量此事。 老将廉颇率军驻守南线长城,庞煖所部在滹沱河南岸同燕军对峙。自己的王叔,平原君赵胜,身体确实病得厉害,已经无法上朝,在家养病。 赵王丹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在得知燕军马上要出兵的消息后,亲自来到了平原君赵胜的府上,询问对策。 赵胜看到赵王丹来到自己的榻前,挣扎着想起来行礼,被赵丹制止。 看到自己王叔消瘦的脸颊,赵王丹赶忙上前两步,亲自扶着赵胜,靠在了榻上。 “王叔,万万不可如此。本来王叔身体欠安,寡人也不想此时来麻烦王叔。但是,现今燕军各路大军汇聚,随时准备对我赵国发起攻击。” “王叔你也知道,自长平之战后,我赵国国力日衰,燕军已于去年占据了,我赵国的北疆四郡,故都晋阳也落入到了燕国之手。” “至此国家危难之际,朝堂之内也无人,可以替寡人分忧。寡人无奈,只能来王叔府上,询问对策。寡人打扰王叔养病,请王叔不要见怪。” 赵王丹的声音,此时有点哽咽。 平原君赵胜,此时已经知道自己的身体,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了。 看着自己侄子难过的表情,赵胜咳嗽了两声,轻声对赵王丹道: “王上,此番燕军大举进犯,意图已不言而喻,就是想灭我赵国。我赵胜身为赵国王室成员,本应为国分忧,却累王上亲自来府,臣愧不敢当。” 赵胜说到这里,又连连喘了几口气,对赵王丹道: “王上,恕臣直言,当下我赵国单凭一国之力,是无法抵抗燕军的,我赵国必须要获得外援,方能躲过此劫。” 赵王丹闻此,对平原君赵胜道: “王叔,寡人去年已经派使臣到各国去了,除秦国因秦王嬴稷去世,没有答复寡人外,楚国、魏国、韩国三国君王,皆答应了出兵,援我赵国。” “不过,楚、魏、韩三国,也都希望我赵国,能在邯郸城下拖住燕军,时间越长越好,能给他们各自在国内调集军队的时间。” 赵胜靠在榻上,点下了头,对赵王丹道: “俗话说:唇亡齿寒。楚、魏、韩三国如此,也在臣预料之内。但是,王上,当前最主要的还是能让秦国答应,出兵帮我赵国。” 赵王丹眉头微皱,对赵胜道: “王叔,寡人去年是让亚卿郑朱前往咸阳的,但是秦国以秦昭襄王刚去世为由,没有答应我赵国的要求,如之奈何?” 赵胜沉思了下,对赵王丹道: “王上忘了一人,只有此人出面,秦国肯定出兵。” 赵王丹一愣,忙对赵胜道:“王叔,请告知寡人,此乃何人?” “王上,就是原先在我赵国,为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 赵胜继续对赵丹道:“据臣所知,公子异人从我邯郸逃回咸阳之后,被华阳夫人认为儿子,现今很受秦王赢柱的宠爱,很有可能会被立为秦国的储君。” “王上,最为重要的是,公子异人的夫人和长子,都还在我赵国邯郸城内。王上可厚礼对待他们,并主动安排他们返回咸阳,交好公子异人。” “如此,再让公子异人禀奏秦王赢柱,让其派兵援我赵国。臣想,只要公子异人答应了此事,秦国肯定会派兵帮我赵国的。” 赵王丹恍然大悟,对平原君赵胜感激地道: “王叔此策甚好,寡人马上回宫,派人前往咸阳,让郑朱按此办理。王叔,你要好好在府调养身体,寡人不日再来看望王叔。” 赵胜仔细端详了下赵王丹,脸上露出了微笑: “王上不用担心微臣,微臣会把自己身体调养好,再给我赵国出力的。” 等到赵王丹走了之后,赵胜叹了一口气,眼睛缓缓闭了起来。 “父王,儿子马上就要来看你了。儿子辜负了你的期待,辜负了我赵国……” 二月中旬,名扬天下的平原君赵胜,病逝于邯郸。 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赵雍的儿子,赵惠文王赵何的弟弟,赵王丹的叔父。先后三次担任赵国的相国,历赵惠文王、赵王丹两朝二十余年。 他礼贤下士,门下食客数千人,因贤能而闻名于世。 在他主政赵国前期,对内力行改革,振兴国力。 对外参加合纵运动制衡秦国,主动与齐国、燕国、魏国结好,发兵击败楼烦残余势力,使赵国的周边环境大体保持安定。赵国的国力也日渐强盛,与秦国一起,被世人称之为“世之两强”。 遗憾的是,在其执政晚期,却犯了个战略性的错误。 在决定赵国国运的“长平之战”中,赵胜在赵国没有充分准备好的状况下,没有采纳虞卿等朝堂众臣的意见,盲目建议赵王丹接受了上党郡。 并且在赵军与秦军对峙的过程中,又建议赵王丹撤换了主将廉颇,致使赵军惨败,几十万赵军被秦军坑杀。赵国也因此由盛转衰,直至亡国。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燕公子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燕公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燕公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燕公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