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 唐且,我他么谢谢你!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第七百七十九章 唐且,我他么谢谢你!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项燕的话让朝堂上哗然一片。 不战而退? 而且是退出要塞??? 顿时有人说道:“大司马如此送地,那秦军势头不是更加汹涌澎湃,一旦秦军进了腹地,我军士气再弱不说,岂不更加难以周旋,一旦秦军四散而开,整个楚国大地,必然血流不止,这如何可行。” 昭氏说道:“大将军此计也太冒险了些,以我看,不如派遣大军抵御在汝阴,只需等上两月,我等后续辎重便可抵达,何须送地?” 景氏说道:“一旦将淮北送给了秦军,那整个寿春岂不是暴露在秦军的眼皮底下,这?” 项梁此番听到众人的议论,顿时怒从心起,说道:“莫非诸位,忘记了秦将李信的计划!” 项梁的话无疑是提醒了众人。 李信是打算,截取众人的退路,一处是南,一处是江夏故地。 项燕对着李园说道:“秦军强盛,楚军弱散,若无安陵,断然不能正面交锋,唯一的办法,便是以秦军正面摆脱战场决战,臣有一计,必让那李信入我瓮中,此计甚大,不足以当众言说,若是令尹相信项燕,便让项燕行事,若是令尹觉得项燕的话不足信,那此番抗秦大任,可另寻他人。” 楚国的朝堂,和秦国的朝堂有着本质的区别。 此番,项燕坚持自己的说话,不惜直接逼宫。 说到底,他是从心底上很恼怒这些贵族的。 在楚国的贵族中,项氏是属于后起之秀,声势上确实不如另外三大贵族,但此番军争大事,三大贵族又真的岂敢站出来扛鼎? 此刻被项燕一攻。 顿时不在说话。 李园也是无可奈何,问道:“那大将军此计,有多少把握。” 项燕想了想,说道:“十成!” 项燕本来只想说七八成的,可如今楚国毕竟示弱,不这么说,难以振奋朝堂啊。 一时间。 果然,朝堂顿时热闹了起来。 李园也是大喜不已,说道:“将军并非那大言之辈,楚国社稷,便交由将军之手!!” 当此之时,楚国朝野震恐,楚军将士也同样紧张不安,唯有项燕胸有成竹。 然而。 一道王令下达! 让整个楚国上下,惊恐了。 第一,楚国国都开始提前南走,并告诉百姓在四野相传,表面上看,这么做的目的,必然是因为熊启当初告诉他们,秦国会堵住他们的去路,至于是否有其他的原因,无人知晓。 其二,项燕直接下令,让汝阴,平舆,寝城三地将本已屯好的辎重粮草,民众,全部撤空,只留下两支千人的守军在城中。 其三,下达命令,一旦秦军来攻,让三城的守军必战而降。 对! 必战而后降。 如此部署,可谓是大违用兵之道,谁也不知项燕想做什么,抗秦而降秦,本身便是自相矛盾。 且有不战而降和必战而后降之分? …… 安陵幕府之中。 安陵君,唐且,李信,章邯,杨端和等人聚将在此。 此时,乃是有一件大事,需要商议。 其一,整个安陵的仓储,壁垒,在二十万人的协力之下,已然可以用于军用,这无疑是大喜之事,也就花了不到半个月。 已然让安陵之野,成为了一片军事重地。 秦国,如今以安陵为枢纽,东南可去楚,东北可去齐。 可进可退。 道路平坦。 一时,全军振奋不已。 苦等了数月,终于可以进攻楚国了。 今日这幕府聚将,便是为了商议具体的攻楚之事。 李信主持,率先说道:“淮北平野漠漠,山峦低缓,最有利于骑兵驰骋突击,本将决定,用铁骑分割淮北,歼灭项燕主力,两战攻克寿春。” 两战攻克寿春? 一时,让众人的心思一抽。 首次参加秦军军议的唐且和安陵君,也不由愕然,暗道这秦国打仗,当真是非同一般。 偌大楚国,两战决胜? 然而,李信说的两战,便是,第一战,大败项燕,第二战,攻打寿春,是为两战。 众将纷纷点头,杨端和道:“恳请将军细说,末将等按军令行事。” 这份细策,乃是李信和章邯一同商议出来了。 随即,章邯说道:“此番灭楚,我等大军分为两路,全部由步骑混编,李将军率军十二万,由安陵直下汝阴,随后攻下平舆,另一方,有本将率领八万人马,由安陵沿鸿沟大道南下,一举攻占寝城,这两座城池东西相距百里,正是将淮北分割为二并压迫整个汝阴要塞的最佳地带,之后,两军立刻会师于城父,于项燕决战,歼灭其后,便可城区直入抵达寿春。” “甚好,甚好!!” 就在此时。 忽然,幕府之外,脚步声骤起。 只见辛胜一脸喜色,无论如何也抑制不住,进门便道:“楚军出事了。” 幕府中的一干人,纷纷站了起来。 随后辛胜将楚国汝阴要塞的一干城池出现的异动说了出来,众人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了,直到辛胜一而再再而三的确认,这才哗然起来。 李信顿时一皱眉,随后慢慢舒展起来,在幕府中大笑。 众人看来。 李信顿时说道:“果真如此,项燕当真是神乎其神!” 众人不解,问道:“李将军以为,这其中有诈。” 李信说道:“非也,非也!” 杨端和说道:“大体,因为楚国力弱,不敢于我军敌对?” 唐且蓦然说道:“终归,谨慎为上,此次燕国仓皇而逃,莫非不想于秦国决战?或者,是项燕不想于秦军决战?” 李信看了唐且一眼说道:“不错,一泻千里倒能寻求决战,岂非滑稽,莫非,众位不知,楚军辎重不足,便导致军心涣散,岂敢于我军敌对。” 章邯说道:“种种迹象,有些可疑。” 李信挥手说道:“章将军狐疑也,确然,举凡大军战场,惑人耳目之迹象多多,否则,兵家何有‘示形’之说?评判诸般消息之唯一凭据,在国力,在大势,而不在就事论事,楚国分治已久,庙堂浮华世族败落,寻求决战岂非痴人说梦?这项燕自然也算是名将,会做这螳臂当车之举?据实评判,项燕所谋只有一途,巨首汝阴之南迟滞我军,以给寿春南逃云梦泽之机。” 众人一听。 顿时说道:“有理!若是能探清寿春是否南逃,便可知其真伪,说到底,将军口里的国力,不正是楚国分治而辎重补给不及时啊。” 李信的话语,一时让人心悦诚服。 诚然,李信有一种坚实的一举,那就是国力,士气,也就是时才所言的大势。 章邯说道:“当此之时,我军完全可以彻底占据汝阴,平舆,寝城!到时,整个汝阴要塞便尽数落入我等手中,便可直下寿春,楚国便当灭亡。” “机不可失。” “恳请将军下令。” 唐且,安陵君在一边旁听,这秦国的军政,自然不可能是他们两人做主,他们二人充当的角色就是秦国的后援。 李信看着一干将领跃跃欲出,也正和他意。 刚要下令。 忽然,帐外马蹄声顿起。 众人看去。 这等幕府大帐,谁敢靠近。 人未进帐,帐外的声音已然传来,道:“秦王诏令!!李信接诏!” 众人,不敢耽搁,连连走了出来,只见来人人风尘仆仆。 眼中闪烁着些许疲惫。 使者并未废话,而是说道:“秦王诏令,北方战乱,恐中原出现弥乱,特命李信建造秦国第五处大营,南阳大营,以止中原疏乱之绸缪,大营建造完毕后,再行伐楚,将军接诏。” 众人顿时心头如被泼了一盆冷水。 要知道,这现在,真是伐楚的大好时机啊,机会不用一兵一卒,便能,攻下三城。 见李信呆立当场,半天没说话。 使者再次催促。 李信这才接诏,等众人再次回到幕府之中,一个个直接面色苍白。 唐且也是万般感叹道:“南阳大营,乃中原之中央也,大王为了治理天下之安,又不得不停止伐楚,当真可敬可佩啊。” 安陵君也道:“此番,本君亲眼所见,当知秦王之性情。” 李信深深的皱眉。 心中是万般挣扎,千般挣扎。 众人不清楚的是,李信需要一战,彻底的证明自己,当初,在朝会之时,李信谋划的灭除方略无疑是被秦国上下都认可的,所以,在主力大军南下之前,两路偏师早就到位了。 然而,李信明白一点,那就是方略再好,也得取决于具体的战场谋划。 只有战场谋划,才能体现一个将军是否具有统帅的资格。 方略之谋是洞察之能,战场运筹是实战之能,无论二者关系多么紧密,也无论二者如何在诸多大家身上交融生辉,期间,还是有巨大的差别的。 李信需要证明自己,王贲固然是将才,他李信更是将才。 在秦军的新锐的大将之中,王贲居首,随后,便是他李信,辛胜,杨端和,并称四大主将。 灭代赵,杨端和和辛胜皆相继任了苏劫和王贲的副将,没有缺失,也未见光华,可谓好中见平,然而,在灭燕之中,他李信立下了最为让人称道的长驱千里追击燕军残部,逼得燕王献出了太子丹的首级。 也就是说,这四个人,他李信是最后一个以统帅身份出场的。 也是秦国朝野乃至天下都最为关注的一个。 因为这一次,连堂堂国公苏劫都是放手让他来做。 此战是攻灭楚国,楚国最大,也是唯一可以抗衡秦国的国家,如果他成功了,统帅之功将会千古垂于青史,这样的功勋,何等海量。 此次攻楚。 可谓是跌宕起伏。 都没有消磨他李信的耐心,因为他知道,这是何等机会。 楚国的疆域足以和西周相比。 这一封诏令,固然是为了天下人,可是,他李信却失去了这样的机会。 “这?!!” 李信蓦然说道:“本将军决定,攻楚!!!” 李信的话终于让人变色。 大王的诏令都不听了? 章邯等人顿时望去,不敢插燕。 唐且,安陵君心中也是特别的惋惜,这又怎么办呢。 杨端和也是咬牙,不敢的说道:“将军可是想着,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但,但是……” 李信站起,看着大帐之外,说道:“不错,本将知道杨将军的意思,但也要看现实而论。” 众人不由纷纷看了过来。 李信问道:“倘若大王知道,楚国淮北出现这样的乱局,可会下达这样的王令?” 众人纷纷一亮。 对啊。 大王不知道楚国的情况啊。 李信接着说道:“战场变幻,一时万千,此时既然我等可以明确的知道,大王一定会于我等一样的心情,可若是我等派出使者前往咸阳,这路途千里万里,岂不是耽误了如此千古难逢之良机!” 一时间。 帐内重新燃烧起了火热。 李信说道:“大王秉性,大家应该都清楚,我等吃饭虽然违背王令,但也是事出有因,灭楚之后,大王岂会怪罪。” 顿时。 杨端和等人纷纷拱手道:“我等愿听将军之令!”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虽然多来被人模棱两可的运用。 但此番,即便安陵君和唐且在场,都知道,这么确实没有问题的。 因为楚国这个机会,真的太难得了。 可以少死多少人。 等南阳大营建好了,那楚国一看秦国走了,岂有不重新安顿国人的道理,那个时候,又是何等局面。 主要是所有人都认为,秦王若是知道这样的局面,岂有不心动。 就在此时。 唐且蓦然站了起来,拱手道:“将军,秦王的王令,虽然迫不得已,但南阳大营,同样重要,我有一法,可双全。” 李信顿时看了过来,激动的道:“先生有话直言。” 唐且看了一眼安陵君,微微欠身,这才对众秦将道:“唐且深受秦王大恩,对秦王心性由衷敬佩,此前,拦着秦国未能如时伐楚,已然是日日耿耿于心,如今,大好的伐楚时机已然到来,若是再行失去,唐且心中愧对大王,是以,这南阳修建大营之事,恳请将军交给我唐且,我唐且愿意号召安陵军民,前往南阳,替将军,替秦国,替秦王,担此重任,以报秦王之恩!” 说完,唐且深深的拜了下去。 安陵君见状,连连拱手道:“此事,亦是本君所想,恳请将军答应安陵的僭越之举。” 此事。 帐中秦将,纷纷肃然起敬! 然而,这其中,最为激动的便是李信。 李信睁大双眼,几步走了上来,激动的扶起了唐且和安陵君,说道:“先生和安陵君说的什么话,秦国于安陵本就一心,我,我怎会见怪,真要说,是本将应该谢谢你们。” 看着李信激动的样子。 唐且和安陵君终于安心下来。 唐且道:“我安陵终于找到了报答秦国的机会啊。” 众将顿时肃然稽首,道:“我等多谢安陵君,唐先生大恩大义!” 李信说道:“既然如此,那我等定不负安陵之助,以灭楚祭我二国永世之邦!!” “善!” “甚善!” 李信接着说道:“章将军,麻烦你派遣使者,将楚国之事送入咸阳,定要写清楚,安陵君和唐先生对秦国的恩德,灭楚之后,我等必要为他们表功!” 章邯大笑道:“此事,将军便是不说,末将也要去做啊。” 大帐中,一扫阴霾,仿佛拨云见日。 …… 十余日后! 嬴政和苏劫看着面前的书信。 两人是目瞪口呆!!! 嬴政的嘶吼划破了咸阳宫:“唐且!!!我他么谢谢你!!!”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