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858节 四武灭佛…富可敌国(第一更)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葬元第857、858节 四武灭佛…富可敌国(第一更)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也先帖木儿正要下令不计代价的增加攻势,忽然看到关河防线对面出现了大队兵马,数量怎么也有几万,还都是骑兵。 唐军援军! 也先帖木儿的一颗熊熊燃烧的战斗之心,顿时如同猛然沉入冰窖。其他元军将领也呆若木鸡。 区区几万唐军硬是把十五六万大元兵马阻挡在关河防线一个月,己方死伤好几万也没能取得突破进展,如今又来了几万唐军援军… 这仗,特母亲的还怎么打? 他们,根本不知道来的不是唐军,而是战斗力比唐军差了一大截的梁军大理军。 云南王,这个一向骄傲的男人,顿时进退维谷起来。 继续打?还是撤军? 继续打,很明显已经很难攻入恒北了。撤兵,又怎么甘心? “混账!”云南王气的骂了一句蒙古国骂,抽出弯刀狠狠砍在傍边的树上。 “大王,怎么办?”部将们都没了主意。 云南王看着随着唐军援军到来士气明显下降的波斯战士,望着对面欢呼的唐军,苍狼般狭长的目光阴沉的要滴出水来,腮帮子咬出两道棱子。 “暂停进攻,让勇士们先歇歇吧。”云南王无语望苍天,良久才无奈的下令修整。 而对面的唐军大将瞿世,却哈哈大笑。 他和五倍于己的精锐元军血战一个月,部队早就疲惫不堪,已是强弩之末。再强的兵,也是血肉之躯啊。他自己也不知道还能守几天。 可突然喜从天降,援军来了三万骑兵,虽然不是大唐精兵,但梁军大理军战力也不差。有这三万人,起码能再坚持一个月。 “梁王,好样的!本帅一定向陛下替你好好美言一番!”瞿世很是高兴的上前迎接萧隐,接下腰间的高级武士紫鞘唐刀,“此刀,送给梁王!” “好刀!”萧焱抽出唐刀,赞叹不已。他早知道唐刀锋利精美,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名刀,却一直无法仿造出来。 “那就谢过瞿节帅了。他日,陛下赐孤唐刀,孤也送给瞿节帅。”萧焱说了一句场面话。 瞿世笑道:“梁王客气了。说起来,本帅和梁王也算早就相识。五年前,唐梁联合抗元,本帅就知道梁王是当世人杰。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辛苦在一边摇头道:“好了,瞿帅,援军我已经送到了,这关河防线就交给了你们了。” 瞿世拱手:“辛寺卿请便。” 辛苦也不啰嗦,她也不懂战阵,当下带着护卫离开。 萧焱的援军一到,元军士气大挫,原本岌岌可危关河防线,顿时重新稳固起来。 而此时的恒北各郡县,局势也重新稳定起来。 随着几万梁军大理军参与镇压教民作乱,数以万计的天竺暴民被剿灭,数以万计的天竺人沦为奴隶。 残酷铁血的手段,一下子将原本愈演愈烈的叛乱镇压下来。 整个恒北,叛乱越来越势微,之前隐藏起来的大量反唐分子,都在这次暴露后被清理。 事实上,这场席卷整个恒北的土著作乱,损害的不光是唐廷恒北都护府,同样也损害了大量天竺人。短短几天功夫,光是因为奸淫和抢劫被处死的天竺人,就超过万人。 之前猖狂无比、以为唐廷无计可施的暴民,此时终于尝到了被残酷镇压的滋味。 又过了将近半个月,第一批唐军援军一万六千人,终于赶到恒北。 恒北局势彻底稳定下来。 ………… 转眼到了金秋十月,崔秀宁终于到带着江陵朝廷,要迁都洛阳了。 江陵城外,崔秀宁和文武大臣整装待发,江陵父老哭声一片。 “皇后陛下,江陵百姓舍不得朝廷啊。”很多人痛哭失声。 崔秀宁站在凤辇上,望着熟悉的江陵城门,以及面带戚容的百姓,不禁热泪眼眶。 在这江陵,在这皇宫住了三年多,终于还是要离开了。 当年,离开海京洛宁,百姓不舍;离开南京临安,百姓也不舍。如今离开江陵,还是如此。 这是统治者的荣耀,也是统治者的遗憾。 “父老请起。”崔秀宁虚扶道,“陛下和朝廷虽然迁都洛阳,可陛下和朝廷永不会忘江陵,本宫也不会忘记。” 皇后这么一说,百姓们就更加伤心了。 从今以后,他们江陵百姓就再也不是天子脚下之民了啊。 崔秀宁只能祭出杀招:“陛下已经下旨,以江陵为中京。江陵皇宫,为我大唐行宫。” 这话一出来,江陵百姓连呼万岁,又再次露出喜色。 这并不是崔秀宁故意安慰他们,而是早就定下的方案。 大唐计划实行空前绝后的九京制,寓意“九鼎”,“九州”。除了长安洛阳,还要有其他七个京都。 如今已经有了京师长安,东都洛阳,海京洛宁,南京临安,这时又多了中京江陵。 类似于后世的直辖市制度。 九京,全部是重镇,要么是军政重镇,要么是经济重镇,要么是文化重镇。 这江陵,就是军政重镇。 江陵成为中京,就能辐射荆楚三湘,结束古代荆楚大地长期没有中心城池的历史。不但能提升荆楚的综合实力,也能强化荆楚的军事防御。 崔秀宁宣布江陵为中京,就下令起驾,在江陵百姓的山呼送别中离开江陵,渡江北上洛阳。 上船过江时,小太子李征,望着渐行渐远的江陵城,忍不住开口吟道: “沾巾泣楚人,挥泪别中京。滔滔一江水,萧萧满离情。” 旁边的颜铎不禁抚须微笑。征儿此诗,虽然简单直白,却也不差了。八岁虚龄,能有此作品,当真算是聪颖过人了。 而且征儿的书法也像模像样,能骑小马,射小弓,也越来越明白事理。 甚好,甚好。征儿太子之位无虞,老夫无忧矣。 ………… 洛阳。紫微宫。 唐主李洛观赏完龙门石窟,留下一副墨宝,就回到宫中。 洛阳的历史古迹实在太多,这段日子,李洛去了不少地方。一为游览,二为实地考察。 考察的结果,颇让人心酸。 洛阳城周围百里,到处都是废墟荒村,甚至白骨露於野,在秋风中很是凄凉。 自金末以来,中原的人口损失实在太大。金宋全盛时,光河南就有将近两千万人口。自古以来,豫州就为宇内第一大州。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河南人口只恢复了三分之一。徐州,兖州,青州,扬州等地人口损失同样很大。 任重而道远啊。 “传诏,为河南百姓,提供低息贷款一千万银元,三年还清,可用粮帛偿还。”李洛随即下了一道惠民诏书。 李洛明确用存款利息向河南江北百姓贷款。需要贷款的百姓,直接向乡村公所申请。利息只有两分,而且不复息计算本息。 这不但能恢复民生,还能向民间放出银元,迅速使银元在中原地区流通。 “诏河南江北江北百姓,鼓励守寡女子再嫁,以为增口之计。诏地方有司,收回寺院八成度牒,勒令大半僧尼还俗,多余寺产,一体没收,回馈百姓,是谓佛家之慈也…” 河南江北这些年僧尼越来越多,如今有多少呢?不下二十万! 六十人当中,就有一个不是和尚就是尼姑。 就这洛阳白马寺,竟有僧人千余,简直太多了。 这么多僧尼,其实大多数都不是真的堪破红尘,皈依佛门,而是为了逃避赋税,或者为了不劳而获,或者为了吃口饱饭。 问题是,他们不事生产,不但增加百姓负担,还减少了世俗人口,影响国家税收和社会风气。 “陛下,强制八成僧尼还俗,在佛门眼中,可是灭佛之举。这佛门之非议,必不利于陛下。”起草诏书的韦素提醒道。 “三武灭佛,利国利民。朕也做得。为了天下,朕还怕一些和尚非议?”李洛笑道。 韦素笑道:“陛下年号洪武。那这后世史书,就是四武灭佛了,倒算一桩佳话。不过,陛下之洪武,远超太武帝和周武帝,却让他们沾光了。” 韦素没有提唐武宗。因为唐武宗是先唐皇帝,这么说不敬。 君臣数语之间,中原佛门就遭遇“灭顶之灾”。 诏书一下,数以万计的假和尚假尼姑被勒令还俗为民,大量的寺庙土地被没收,使得均田令更加彻底。 河南江北增加了十几万在册人口。 十月二日,南陵寺寺主妙昙诋毁天子,被明正典刑,寺庙僧侣发配恒北,为天竺传法。 十月五日,泰合寺方丈空海放火自焚坐化,坐化前口绽一句偈语曰: “四武灭佛日,释家应劫时。堪得天下破,苦海无人过。” 地方有司闻之,大怒,以诅咒之名,废空海法号,合寺僧侣逮捕,奏报天子裁决。 李洛不悦,准地方官之奏,并将泰和寺僧侣也发配恒北传法。 短短数日间,数以千计的僧人被早有预谋的唐主发配恒北。 又两日后,令李洛等了一个月的莫度奏章终于到了。 曲阜的莫度在奏章中说,查抄孔府土地七十二万亩,山林水泽三十六处,马场一个,盐场两个。兖州青州各地房产别苑五十七处,店铺一百二十八间。 还有粮食十七万石,食盐两万一千余石,黄金十八万四千七百余两,白银五百八十七万余两。其中很多金银,还是隋唐皇帝赏赐。 除此之外,还有珍宝古玩,字画古籍难以计数,根本无法统计。 初略估算,孔府所有财产,折合估价四千万两白银以上!(含田产) 李洛看到奏章,久久不语。 四千万两白银以上的身家!大唐一半的国库收入! 真的很吓人啊,是蒲寿庚的几倍。 千年世家积累的财富,当真非同小可。 李洛肯定,孔府绝对就是东方最富有的家族,而且扔了第二名很远。除了大唐皇室和大元皇室,任何一个家族的财富,都不可能超过孔府。 另外十二家世族的所有家产,加起来折合白银三千多万两! 这就是七千多万了。 真是有钱啊。 按照圣旨,莫度等人给孔家和十二家族留下了一成财产,其余九成,全部充公。其中浮财全部运完洛阳,田产收为国产,店铺北苑等发卖。 光运完洛阳的浮财,就有白银八百多万两,黄金三十二万多两,珠宝古玩字画古籍等装了上百辆马车! 可惜啊,全部便宜了唐主李洛。这些超级世家千百年的积累,竟然为人做了嫁衣。 孔府跌倒,洪武吃饱。 李洛算了算,他这次打倒孔府和十二家族,起码发了三千万的浮财。 这男人有点激动的放下奏章,就赶紧给崔秀宁写信,“媳妇儿,我们又发财了啊…” 可才写了几句,男人就自失的一笑,将信撕了。 女人马上要来洛阳了,还写什么信? 李洛心情很好。 觉得很幸福。 半个中原收回了,雍州保卫战也胜了,刚收到消息益州也大败了吐蕃诸部联军,还打倒了孔府,发了一笔大财。 也就是恒北,还让他放心不下。 李洛没兴奋多久,就冷静下来,并且皱起了眉头。 的确发了横财,可是战争开支呢?更大。 之后,李洛就下了一道赏赐和抚恤诏书。抚恤这次战死将士,赏赐参战将士。 赏赐并不多,也就是一个季度的军饷。可抚恤,就海了去。 五万多阵亡将士,平均每人抚恤三百银元,就是一千六百万银元!伤残退役的,平均每人要抚恤一百元,这又是八百多万元。 还有参战宋军的赏赐和抚恤。还有其他各项开支。 等于说,从孔府和十二家族抄没的财产,要全部填进去。 事实上,古代像李洛这样大方的抚恤战死将士的,根本就没有。这也是唐军之所以悍勇敢死的重要因素。 而且,大唐领先于古代的税收财物制度,也保障了丰厚抚恤得以实施。 不过,李洛还抄没了元军大营的财产,抄没了一些寺庙的财产。算来算去,这次北伐还是小赚。 打仗就像打算盘。要算赢,不管要战术战略上赢,还要尽量经济上划算。能赚钱最好,赚不到也要少亏。 几道诏书下来,唐军军心更加旺盛,可国库中的银元,就要哗啦哗啦的海水一样往外淌了。 李洛不是个花钱大手大脚的人,可他不心疼。 天子,无私! ps:第一更到!为盟主九天炎羽大人加更!昨天争夺月票百强,实在是太刺激,太激烈了,最后有赖大家的支持,终于拿到全站月票百强,连接干掉好几个大神甚至白金。作晚,不少书友大大都通过打赏产生新月票来支持我。不是感谢,是感动!大家对我太好了。第二更晚点到!今天比较忙。 清逸文学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葬元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葬元》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葬元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葬元》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