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金泽宝库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宋胆第104章 金泽宝库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赵维不知道谁是谢国明,更不知道他回到中原做了什么。 数日之后,当北条时宗已经向北方的陆奥撤退的时候,赵维也回到了位于石川城下的伯颜军中。 “我看那老小子就没打算归顺,所以丞相,该怎么打就怎么打吧!” 伯颜看着北条时宗的回函暗自一笑,这是最好的结果。 抬眼看着赵维,“那...天皇那边呢?” “天皇?”赵维咧嘴,“我特么要是敢往京都城下站,那个劳什子天皇就敢爬着出来请降!” 甩手道:“丞相不知道,幕府那边和天皇一脉向来不合,那个后宇多天皇老早就想摆脱幕府专权了。所以,现在还不去,万一他降了,咱们的好日子不就到头儿了?” 伯颜一皱眉,赵维的话多了。 这些事儿心照不宣最好,你懂我懂就可以了,说出来,却是日后要成麻烦。 板脸道:“宁国侯这是什么话!?若东瀛天皇肯降,我大元皇帝仁德治世,当然是欢迎的,怎可怠慢?” “行了行了。”赵维抽抽着鼻子,左右看看,都是伯颜的部下,“又没外人,丞相这官腔打的却是无趣!” “你!!”给伯颜气的啊,怎么就摊上这么个浑人呢?狗屁不懂! 想要继续呵斥,却不想,赵维一步靠到身边,用几乎所有人都听得见的“低语”道:“实话和丞相说吧,我会不知道这话不能说?但是不说不行,不拖也不行!” “为什么?” “这趟别的收获没有,但却探明了石川城为何有重兵把守。” “为何?” “那是北条时宗的匠城,城中有供应九州前线的军械造匠,还有得宗家的御用刀匠。” 伯颜听罢,恍然大悟,“这就说得通了,难怪小小石川竟有五万守军。” 赵维咬牙切齿,“这还不算呢!据我所知,城中新造有数千把东瀛宝刀,还没来得及送到前线,就被丞相围了。” “我要是去了京都,万一天皇真降了,这仗就没得打了啊!那几千把宝刀咱还有份吗?” “......” 伯颜倒没怎么,一众副将却是眼珠子都直了。 数千把东瀛宝刀?那得值多少钱? 要知道,东瀛刀、大马士革花纹刀,这是当世最珍贵的神兵利器。对于尚武成风的蒙古人来说,更是无可替代的宝物。 原因嘛,大马士革的制刀工匠之前说过,都被忽必烈强征为匠户,关在保定专门制刀。 也就是说,所有的大马士革刀都是朝廷的公产,只有忽必烈可以赏赐调配。 那问题来了,什么人能让皇帝亲自赏刀啊?都得是封疆大吏,身份显赫之辈,普通人有钱都得不到。 而东瀛刀虽然样式与元人的弯刀有不小的出入,但贵在锋利、美观,所以也是抢手货。 在大都,看一个人的身份只要看他的配刀就可以了。 配大马士革刀的,千万别惹,不是皇族就是朝廷大员。 配东瀛武士刀的,地位低些,可能没有什么显赫的身分,但绝对是有钱人。 因为这是市面上唯一可见的最好的武器,可谓千金难求。 当然,这个‘千金’还不至于是一千两黄金,而是一千斤铜钱。 反正随便一把东瀛刀值个400贯左右的铜钱吧,换成中统钞则是1200贯。 现在赵维告诉他们,石川城里有数千把刀?还是得宗家御用匠人所制的精品宝刀?所有人眼珠子里都是小钱钱。 这时,连伯颜都心生贪念,打起官腔道:“这么说来,我们更要加紧攻陷石川城,谨防这批军械流入九洲前线。” 余下副将无不应喝,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 废话,拿下一个石川,那可比抢一堆奴隶更为划算。 当下,伯颜便定下明日攻城,十日之内,一举拿下石川的方略。 赵维在一旁冷眼看着,待诸将离去之后,这才贱嗖嗖的凑到伯颜身边,“丞相,本侯这回立了大功吧?” 伯颜看了他一眼,下意识往后仰了仰身子,他是不想离这个烂人太近,嫌弃! 敷衍道:“侯爷放心,待石川告破,自有候爷的好处。” 不想,赵维咧嘴摇头,“嘿,宝刀不宝刀的,咱还真不稀罕。不过嘛......” “不过什么?” “丞相你也看见了,特么这一路上,本侯就抢了几个东瀛娘们儿,什么油水也没落下。这回...刀都给你们,能不能把里面的刀匠给我?我回大都开个东瀛刀剑坊!” “你说什么?”伯颜以为自己听错了,“都,都给你?” 赵维一苦,一副怂怂的样子,“丞相息怒嘛!不都给也行,让我挑点总行了吧?” “呵呵。”伯颜表情怪异,看傻子似的看着赵维,“行!怎么不行?你想挑多少,就挑多少。” 赵维眼前一亮,“真的!?” “真,真的吧?”伯颜脑子有点不转弯儿了,“只当我没听见侯爷说的话。不过嘛,侯爷抓人的时候,咱也一定看不见。” “那就好!”赵维一拍大腿,心满意足。 对面的伯颜同是暗自阴笑,这真是个不怕死的哈!敢要刀匠?这得是多蠢才能说出这种话啊? 刀匠!伯颜当然知道,有了刀匠,要多少东瀛刀都不是问题。刀匠肯定比刀值钱得多。 但你看这屋里有一个算一个,谁打过刀匠的主意吗?没有吧? 废话!谁敢动这个心思?谁就是不要命了。 大元朝敢养刀匠的只有一个人——忽必烈。 别人藏两个刀匠试试?要干嘛?私造兵械,要造反呗? 别看忽必烈纵容手下贪财抢杀,可是绝对不能越线。而赵维动的这个歪心思,就是越线。 不得不说,伯颜也是够阴险的,这是要让赵维把黑锅背到底。 如果说之前延误军机还不一定死,那这回沾了军械匠师,可就算死透了。 他当然想不到,赵维现在都要美死了。 提这么一嘴,只是抱着试探性的心理。这几千工匠怎么运出东瀛,他已经做好了费些周章的准备。却没想到这么顺利,几句话就搞定了。 现在唯一的难题,就只剩下金泽本愿寺里的佛经了。 这也是赵维所好奇的。他实在不相信北条时宗虔诚到这个地步,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也要带走佛经? 本愿寺中到底有什么,也只有等到元军攻破金泽之后才知道了。 而这一等,就是两个月之后。 当元军付出五万伤亡,全歼三万守城武士之后,终于踏进了这城几乎被轰平的弹丸小城。 而赵维搀扶着谢叠山,也终于站在本愿寺后山一座有如宫殿般的高楼前时,老少二人彻底震惊了。 叠山生先全身颤抖,缓步入楼,一双老目激动的泪花闪动。 先生慢慢地走着,满是皱纹的老手抚摸过高楼的每一个角落。 “东瀛...千年所藏...尽收于此!” 赵维则是掐着腰,满眼的阴郁。 “先生啊,这可不是什么千年所藏那么简单啊!这是东瀛文启之宝库,此后千年立世之根本!这还是个借鸡生蛋的摇篮,借我华夏的鸡,孵东瀛的蛋!” 说到这里,赵维都有些哭笑不得,小声嘀咕: “他奶奶的,算你倒霉,让爷给遇见了。 我看你们还叫嚣什么‘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还怎么大言不惭地吼叫说中华正统在东瀛? 老子今天就算一把火给你烧了,也不给小鬼子留!” 叠山先生那边,前面没听见,却听着最后一句。 一听赵维要一把火烧了,登时吓的六神无主,“烧不得,烧不得啊!这是祖宗留下的宝贝,烧不得啊!!” 那这本愿寺后山到底是什么啊?让谢叠山和赵维都如此失态? 是.——书! 成千上万,甚至十数万册之多的古书。 这是东瀛自汉朝开始,历魏晋南北朝,再到唐宋两朝,万里迢迢从中原之地运回到东瀛的古代典籍。 这其中,有秦之前的春秋古卷,也有魏晋两汉的贤士著作,还有唐宋大家学说。 不仅仅有儒释两教的传世之学,甚至天文地理、农工医匠,无所不包。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乃是在中原都已经失传的孤本绝册,其价值无法估量,就好像叠山先生此时抱在怀中不肯撒手的《群书治要》。 这是唐初,李世民命当世大儒、虞世南、魏征、褚遂良等人整理资政史料,汲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编纂成的一部鸿篇巨制。 可是,唐末乱世使之失传于中原,甚至未留下半片纸墨。多少宋儒宁愿以命相抵,也要换来一观此书全貌。 没想到,竟在东瀛人手中。 ...... 。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宋胆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宋胆》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宋胆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宋胆》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