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纯粹的英雄(二合一,求订阅)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宋胆第178章 纯粹的英雄(二合一,求订阅)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大庆殿内扑啦啦拜倒一片,虽说各自的出发点不同,但都是想回宋入蜀,开创天地的。 对此,陈宜中比谁都急。 你们都跟着添什么乱?没有人比我更适合归宋! 可是,看着扑啦啦拜倒一片的满朝文武,帘幕之后的杨太后却是傻眼了。 什么情况啊?你们都要回大宋,那扶桑这边怎么办? 再说了,你们到底是要回大宋,还是要投奔宁王啊?这是要把我们孤儿寡母架空的节奏? ...... 也不怪杨太后这么想,她虽然喜欢赵维这孩子,但是身处朝堂之中,个人喜好又算得了什么,有些事不得不去想。 赵维此番取得的功绩太大,赵昺却才十四岁,刚刚开始接触朝政。 说难听些,就是有点功高震主了。 现在又都想着回宋,投奔宁王,那扶桑怎么办? 再说了,老赵家有这个传统啊! 祖宗赵大就是夺了后周孤儿寡母的天下,被人暗地里骂了三百年。 到了德佑年,大宋的孤儿寡母,谢太后和恭帝又让元人给赶下了位。 如今,杨太后带着小赵昺又是孤儿寡母。你让她一个妇道人家怎么能不多想? “这......”杨太后于帘幕之后一阵为难,“尚需商议,诸卿莫急!况且,诸卿皆归故土,让陛下如何是好?” 好吧,她也不是什么铁血太后,更不是能玩转权谋的狠角色,只从五年前让赵晔代功赵维那件事就看得出来,杨氏其实水平有限。 能说出来的也就这么多了,而且说的还不怎么样。 下面的一众文武一听,就炸了。 啥意思啊?这是?这是指责我们轻视官家,投奔宁王? 底下个个都是人精,什么小话儿听不出来?一想就透。 可关键是,没人这么想啊! 宁王是宁王,陛下是陛下。 如今危亡之际,偶尔使点小性子,添加一些个人好恶已经是顶天了。 大伙儿能跟官家走到现在,哪个不是忠心可照日月!? 哪个不是一心为宋?抛弃个人得失?你怎么能这么想? 杨太后说出这话,其实是有敲打之意,让大家别忘了,谁才是皇帝。 但是,如果底下的人真有这个歪心思,那兴许还有些用处。但是,偏偏下面都是身正不怕影子斜的。 而大宋文人抗上那是传统,别说你个太后,除了赵大那个惹不起,从赵二起往下数,哪个官家没被臣子喷一脸唾沫腥子?怕你这个? 好在杨太后是个女人,但凡换个“带把儿”且成年的坐那,这帮人就敢把他从帘幕后面拉出来,喷个痛快。 如今不好发难,不好与女人一般见识,但是,坚持还是要坚持的。 你这么说了,那我更要坚持,时间会证明我的忠心和清白。 结果,不说这话还好,此言一出,陈宜中干脆一调头,面西而跪。 “老臣之心,天地可鉴!誓要回国,匡扶赵氏祖业!” 其他人有样学样儿,扑通一声跪了一地。 “吾等忠心,天地可鉴.....” 完了,杨太后还没法收场了。 啧啧啧啧,赵维看着这一幕直砸吧嘴,心说,老嫂子,你跟他们起什么劲呢? 大宋这帮士大夫,一个个都是熊孩子,打不得骂不得更杀不得,只能是顺毛摸索,哄着来。 看了眼文天祥,意思是,还是你来吧,要不收不得场了。 文天祥也是无语,太后怎么还当真了呢? 出班上前,“臣有本奏!” 杨太后本来就是骑虎难下,已经彻底慌了,文天祥一出来,那个歪心思又不知道动哪去了,心说,这也是个和宁王一伙儿的? “文卿,有何要奏?” 文天祥,“臣以为,归宋备战势虽说在必行,可也用不到这么多人,只拣选精干主事之臣二三便可!” 杨太后一听,登时一喜,文公与宁王不是一伙的? 文天祥又道:“臣举荐二人,可为先锋归宋,不知太后可肯听天祥一言?” 杨太后都快站起来了,“文公速速讲来,哀家无有不从。” 文天祥:“......” 文天祥都惊了,心说,哪有这么说话的?还无有不从?我说出那两人,你直接就答应? 也难怪这几年被他们管的乱七八遭,这个杨太后...唉! 言道:“臣举荐...陆相与江帅!” 杨太后:“......” 脸子一拉,还是和宁王一伙儿的! 恨恨暗想,你怎么不把陈与权和张太尉也算进去呢?那哀家身边的实权人物不都让你调走了? 可是,杨太后不喜,却不代表别人也不喜啊! 陆秀夫和江钲听此举荐,先是一怔,随之狂喜。 没忍住,回头看了一眼赵维,眼神满是感激。 他俩还以为,是赵维授意文履善说的这话呢。 给力啊!开朝之前托付的事儿,朝还没散就给办了?宁王够意思啊! 赶紧山呼大喝,“臣陆秀夫!!” “臣!江钲!!” “定不辱大宋威名,殚精竭虑,至死报效!” 得,也是两个狠人,根本就不给杨太后说话的机会。 这种表态一出来,杨太后想说不行也不行了。 其实,也怪杨太后自己,这些毛病都是她这些年怪出来的。 有什么事儿,她也不敢做主,相公说什么是什么。时间长了,就成现在这样儿了,都会抢答了。 杨太后在那都快哭了,没你们这么欺负人的啊!? 那边,陈宜中也快哭了,谁能看我一眼?我也要回去啊! 看了眼赵维,见那混蛋小子正老神哉哉的往那一站。 心说,这是宁王的意思啊! 别忘了,之前他在扶桑还没回去的时候,就和陆秀夫、江钲关系好,这是沆瀣一气了啊! 可是我怎么办?我怎么办啊?我自己出去再自荐一下?有点掉价了吧? 可是不出来...那就都让宁王安排完了啊! 正是左右为难,沮丧至极之时...... 谢叠山那一想,好像到我的戏份了吧?对,到我了! 赶紧抢前一步,“臣,有本奏!” 杨太后如丧考妣,魂儿都丢了,心说,你爱奏什么奏什么吧! “讲!” 谢先生嗷一声:“臣以为,单陆、江二相回宋,尚且不够。如今,巴蜀之地局势复杂,极缺良臣,臣再举荐一人!” 杨太后差点原地爆炸,还来!? 刚要发飙,老虎不发威,你不知道我是母的啊? 结果,谢先生都没让杨太后开口,“臣举荐...陈与权!陈相公!” “嗯!?” 陈老爷那正酝酿眼泪呢,听了谢先生这话,真是柳暗花明啊!登时就精神起来了。 那边杨太后二次爆炸,好啊,弄走了陆秀夫和江钲,有如去哀家一臂。现在,你们又惦记上陈宜中了?这是连另一臂也不给哀家留啊! “谢......” 暴起而喝,“谢枋得你大胆!”都含到舌根子上了,结果,那边陈老爷嗷的一声。 “臣宜中!!定不辱大宋威名,殚精竭虑,至死报效!” “谢太后隆恩!!!” 呵呵,陈老爷有样儿学样儿,跟陆秀夫、江钲一个揍性。 “我....”杨太后....眼泪水在眼圈儿里打转.... 太欺负人了...你们太欺负人了! 杨太后算是看出来了,赵维那小王八蛋几年不见,已经不是那个赵维了。 这是要把扶桑宋廷架空,等大宋那边局势一稳,便可顺理成章的黄袍加身了啊!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孤儿寡母,就是孤儿寡母! 颓然坐了回去,已成事实,她没办法改变,也不可能改变。 接下来,就是议论详责。杨太后已经是浑浑噩噩,成了个点头机器。 陆秀夫领太傅之职,暂卸扶桑朝务,统领归宋全务。 江钲、陈宜中各封少保、少师,处理归宋细务。皆是脱产准备,其中包括准备巴蜀所需物资、人员等等。 朝堂一下去了三位相公,自要提名补缺,而且没什么悬念。 陆、陈二人是文官,一个是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另一个是左仆射参知政事。 江钲是武臣,殿前司都指挥使。 走了这三人,剩下的文臣之中,也就苏刘义有资格补位。 所以,苏相公捡了个大漏儿,成了同平章事,也就是大宋宰相。 而武臣那边,驸马杨镇接替江钲,统领殿前司。 至于参知政事,本来有好多人盯着,也可以补位。 但是,也不知道是宁王授意,还是怎么的,文天祥和谢叠山提名了一个几乎不可能的人物——张简之! 杨太后那本来已经破罐子破摔了,你爱怎么搞就怎么搞。可是一听张简之的名字,还是心头一跳,那可是赵维的老师啊! 杨太后这才猛然醒悟,江钲、陆秀夫,还有陈宜中一走,现在又来了个张简之,再加上成王赵与珞,那赵维不光在中原大宋如鱼得水,在扶桑朝廷也是举目近臣。 杨太后要疯了,你还有完没完!? 刚要出声反对,却是晚了。 坐在前边一直当吉祥物的赵昺,赶在太后之前来了一句,“准奏!” 杨太后眼前一黑,这倒霉孩子,谁让你说话的!? 殊不知,赵昺之所以开口,还真是有人让他说话的。他敬爱的皇叔正在底下挤眉弄眼的,让他赶紧准了。 那赵昺还等什么?皇叔可是好皇叔,自是要准的。 完了!杨太后心说,彻底全完了! ..... 下朝之后,赵与珞黑着脸,怎么看自己儿子怎么不顺眼。无缘无故的怎么就那么想揍他呢? “和你预谋的分毫不差,这回你满意了!?” 赵维也看来出来了,亲爹这是起了杀心啊! 嘿嘿陪笑,“还行吧!” 正说着,陆秀夫和江钲靠过来,上来就给赵维、文天祥一个大礼。 “多请宁王!多谢文公!我二人铭感五内!” 赵与珞:“......” 没一会儿,陈宜中也靠了上来。 “多谢宁王!多谢叠山先生!宜中...定不辱命!” 赵与珞:“......” 一帮二傻子! 结果,还没完,苏刘义和杨镇也靠了过来。 没上礼,还面色不善。 “宁王,不地道!” 赵维一乐,“我怎么不地道了?” 苏刘义:“居然不举荐我等回宋,宁王...不地道!!” 赵与珞:“......” 乱了,全乱了! 被坑的千恩万谢,因而得利的反倒没了好脸色,你说这叫什么事儿? “走!!”恶狠狠地瞪了赵维一眼,“跟我去见太后!” 赵与珞还是个君子,刚刚在殿上,杨太后那个窘态他都看在了眼里。 再不去解释清楚,杨太后估计就快拉着俞太妃和赵昺上吊了。 父子二人移步后宫,求见太后。 结果,杨太后那气还没消,直接给怼了回来。 “不见!” 没办法,两人干脆在养心宫外晒太阳。 你不见,那我不走了。 都没过一盏茶工夫,就有大监来传旨,“太后有请!” “你看看......”赵维苦笑着直摇头。 杨太后可真不愧是谢老太太选出来的妃子(杨氏在谢道清降元之前只是淑妃),跟谢老太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仁善有余,韬略不足。 主理后宫那绝对没错,可是让她垂帘听政,简直就是难为她。 刚才气成那个样儿,这才晒了一小会儿,就绷不住了,赶紧叫人来请,哪有一点女主天下的狠绝? 父子二人进了养心宫,就见,不光杨太后,俞太妃和赵昺也在。 赵昺一见赵维,还是一脸兴奋。自打皇叔回来,他还没到近前好好说过话呢! 可是,杨太后和俞太妃却是一脸苦大仇深。其中,俞太妃的神情还有几分不敢相信。 刚刚她没在大庆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都是听杨太后回来和她说的。 她当然有不信,赵维可是她看着长大的,那孩子野了点,但可不至于要夺权吧? 此时,赵维来了,俞太妃欲言又止,有话却不能说。 倒是杨太后,一脸恨恨,“你还来做甚!?看着我们孤儿寡母在此为难,你心里好受是吗?” 赵维苦笑,刚要说话,杨太后那边又说话了。 “赵维!哀家知道,你出息了,本事大了,想要的也多了......” “哀家也不拦你!但有一样,将来不管你做不做皇帝,不可对昺儿有半点歹意!否则,哀家做鬼也不放过于你!!” 赵维:“......” 赵维都无语了,这个嫂子...戏精啊? 不过,想想也怪自己,事办的太急,没来得及和杨太后通气。 而赵与珞那边实在绷不住了,上去就给赵维一脚。 “混账东西,还不和太后、太妃把话说清楚?” “我......”赵维被踹懵了,“我说啥啊?” 看亲爹那副要吃人的样子,赵维服软了,“行行行行,我错了!我说还不行吗?” “我的嫂子啊!” 赵维哭丧着脸,“今天这事儿怪我,我没考虑到您的感受,也没想到嫂子会多心。更没想到,本来挺好个事儿,把您两位吓够呛。” “直说吧!”赵维这回可不敢卖关子了。 “今天这遭,是针对陆相公三人的。嫂子把心放肚子里,我赵维想篡位?这事儿真有点扯。嫂子千万别多想,天下到什么时候都是咱大侄子的。” “这......” 这话把杨太后和俞太妃都说懵了。 可是,赵维已经说的不能再直白了,不想篡位,皇帝还是赵昺的。 “可是......” “这么说吧!” 赵维发现,这事儿好像还不好解释了呢? “嫂嫂一定觉得,把陆相公、江殿帅,还有陈相公调回大宋,是架空了我大侄子。” 赵与珞那边一瞪眼,“叫官家!!” “好好好,叫官家!”赵维无语,“嫂嫂是这么以为的吧?觉得把人都弄回大宋去了,扶桑这边就没人管了?” 杨太后,“难道不是吗?” “当然不是!”赵维一拍大腿,“这么好一个块地方,傻子才放手呢!” 特么老子开了挂才把十几万人弄到美洲来,脑瘫啊?呆几年就走了? “走是永远都不可能走的了。 ”赵维看着杨太后,“收复中原失地,因为那是祖宗地!祖宗交到咱们手里是什么样儿,咱们传给子孙的时候,就得是什么样儿。只能多,不能少!” “而扶桑这块地也是咱们的地!咱们占下了,就绝没有再退出去的道理!” “而且,只现在这么一小块儿...还远远不够!!” “咱们交到子孙手里的时候,起码也得南北占上几万里,才好意思往下传吧?” “现在才刚开个头儿,怎么可能把人都弄回中原去?不要地了?也不要嫂子了?” “嫂子放心,扶桑是不可能不要的,我大侄子将会是......” 赵与珞:“嗯!?” “不对!官家将会是大宋历代君王之中,所拥疆域最广的一位。今天那一出,坑的是陆相公他们,因为他们这几年毫无建树,他们那套让礼官在玛雅城邦传道理学的套路不好用!” “和他说道理又不一定说得通,所以,得让他们先下去冷静冷静!” 杨太后:“......” “原来是...这么回事?” “嫂子。”赵维正色起来,“大侄子!” “可能我现在说什么,你们都有怀疑。” 结果,赵昺那来了一句,“皇叔说什么我都信!” 赵维一听乐了,给赵昺竖了个大拇指。 转向杨太后,继续道:“我知道嫂子不信,那个万万人之上的天子之名,谁不动心?” “可是说实话,我不动心!真不动心。如果嫂子还能想得起从小到大的赵维什么样儿,应该也会相信赵维不会动心。要不是国家危亡,我一准还是那个吃喝享乐到死的混蛋!” “让我天天操心这个操心那个,还不如杀了我痛快些!” “可是没办法,国运至此,逼着我,还有赵孟禧,这样的混蛋做回了人。” “但是,在我心里,最顺意的时光,就是当混蛋的那段日子。多大的事儿都可以用拳头解决,不累。” “如果有一天,天下太平,我也肯定还当回那个混蛋,把几辈子没享过的福,都补回来!” “所以,嫂子放心,放一百二十个心!我是想当英雄,可我心里的英雄是纯粹的那种。掺一点杂念,都对不起‘英雄’那两个字。” “你可以信我,也可以继续不信我,我没办法,改变不了。因为,以后还会有先斩后奏的情况,甚至比今天更加出格的事发生。事急从权,我要先救宋,才能救己,安他人。” “但老话说的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嫂子只要看着,看我赵维是不是谋朝篡位的小人!到时,嫂子把实话刻在我的墓志铭上,让后人来评说!” “但是现在,我需要掌权,需要主导国运,因为没时间了!” “没时间给他们浪费,也没时间让嫂子相信我是忠还是奸!” !!! 一番话说完,不但杨太后、俞太妃呆若木鸡,连赵与珞都出了一身的大汗。 三人怔怔地看着见赵维,回想着他那句,“国运至此,逼着我这样的混蛋做回了人......” 想着他那句,“我心里的英友是纯粹的,掺不得半点杂念.....” 那句,刻在墓志铭上,让后人评说...... 良久。 赵昺嗷的一嗓子,“太帅了!” “皇叔你太帅了吧!?” “呃.....” 杨太后又开始头疼,这熊孩子什么时候能长大点啊? 但是,赵昺的插科打诨,也是惊醒了杨太后。 赵维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她还能说什么呢? 赵维已经有了夺位的实力,甚至只差一步。他没必要再说这样的话,可他还是说了。 说的真诚,说的让人不敢不信。 因为赵维是英雄,掺杂半点杂念就亵渎了他心中的英雄。 起身来到赵维身前,矮身一拂,“哀家...错怪小叔了。” 赵维则是露出一个一如从前的憨笑,“嫂子客气了不是?” “可是......” 杨太后也知道,这事儿不能再提,再提伤感情,“可是,你把陆相等人架空,又要如何接手呢?” “商量呗!”赵维道,“大伙儿一起商量着来了呗!” 说完,诡异地看了一眼赵昺,“官家在大庆殿过过夜吗?” 赵昺小脸儿一愣,随之苦脸:“没有。以前想在成王府过个夜,母后都不肯,只许睡福宁宫。” “呵呵。”赵维再笑,“那陛下马上就会体验在大庆殿过夜是什么感觉了,我保证你会想念福宁宫的床。” 杨太后不由打了个冷颤,他要干啥? 只见赵维回身对赵与珞道:“爹,回家洗个澡,顺道把咱俩的铺盖带过来!” 赵与珞也是一哆嗦,混蛋儿要干啥? 亲爹有种不好的预感。 事实上,赵与珞的预感很准嘛! 就在赵维见过太后之后不久,新宰相苏刘义、殿前司指挥使杨镇、太尉张世杰、参知政事张简之,还有文天祥、谢叠山、福王赵与芮,都接到了官家口谕。 大庆殿议事...马上! ...... 。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宋胆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宋胆》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宋胆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宋胆》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