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纪元1年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文明的救赎(超维科技纪元)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纪元1年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2017年1月11日。 新人类计划完成,内地全体人口13.86367116亿人全部完成生物计算机植入工作。 另外香江有577.6943万人、澳境有64.2637万人、大员省有1349.6730万人完成新人类改造。 剩下没有改造的人,其中的原因已经不言而喻了。 而人类联盟一共完成新人类改造的人数,刷新到573.6943万人。 幽冥府结束了年度会议之后,决定将2016年命名为新人类纪元元年,简称为新纪元。 而2017年在新人类内部正式启用新纪元,2017年即为新纪元1年。 这意味着旧时代的公元纪年正式成为过去式,人类历史迈入了崭新的一页。 …… 黄明哲下线之后,站起来伸了伸懒腰,拿起一旁的高能营养液,补充一下体能。 打开办公室的门,他此时依旧在纳米机器人研究所里面。 来到来到实验室里面的测试场中。 何世秉正在操纵着纳米机器人,现阶段的纳米机器人已经接近成熟,唯一的不足之处,或许就是操作者的外挂设备方面。 只见何世秉头戴着一顶科幻感十足的银灰色头盔,这是一顶集成了脑波感应、中微子通信、内置生物计算机、多功能眼镜的头盔。 纳米头盔主要是为了操纵纳米机器人,也可以辅助操纵者战斗和工作。 另外就是一个12公斤的电池背包,里面包含了:有一块储能24千瓦时的10公斤高能电池,充电范围150米的无线充电器,电池管理系统。 测试场中,一些银灰色团时隐时现在空气或者地面上。 由于纳米机器人的直径只有480~510纳米左右,通常粒径在10微米(PM10)以上的尘埃会因为静置(也就是风力不再抵抗重力)而下沉。 而更小的尘埃颗粒物就无法自然下沉,只能通过过滤或下面提到的电场方式收集。 因此纳米机器人可以直接悬浮在空气之中,它们可以利用自身静电场实现快速移动和聚拢。 在测试场一旁,黄鸿达正在操纵着各种电磁干扰、激光干扰、声波干扰设备,不断地干扰着纳米机器人的操纵。 黄明哲点开他们的测试报告,发现纳米机器人还是存在不少缺点。 比如能耗非常大,一单位(一千克)纳米机器人,在高强度运转状态下,一小时需要消耗15~17千瓦时的电能。 其实这个能耗不是纳米机器人本身的能耗,而是无线充电器的消耗,无线充电器释放出去的电能,最多只有15%被纳米机器人接收到。 第二个弱点是操控范围,从目前的一系列测试来看,纳米机器人的极限工作范围只能达到3.4公里左右。 但是实用范围只有400米左右,因为这涉及到精控、充电距离的限制。 这还是新人类有生物计算机辅助,普通人来操纵纳米机器人,估计翻不出100米。 当然这个缺点还是有一些解决方案的,比如使用中微子原子成像仪,就可以精确控制3.4公里范围内的纳米机器人。 问题是中微子原子成像仪,最小都有45公斤,可以覆盖3.4公里的中微子原子成像仪,重量要达到150公斤左右。 这个重量对于单兵使用极大不利,只能适用于装甲车之类。 不过就算是有这些缺点,纳米机器人的用途依旧非常大。 何世秉操纵着纳米机器人,将一块上百公斤重的高强度合金钢板,在短短十几分钟里面给啃成一堆粉末状。 蓝星上,再强的东西都扛不住从原子层面上的破坏。 纳米机器人启动铁原子吸附功能,将一颗颗铁原子从合金钢里面移动出来,合金钢根本没有办法抵抗这种摧残。 纳米机器人的功能部件中,可以实现对于22种常见元素的搬运,显然人类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都难以避免使用常见元素。 就算是钛合金,也含有碳和其他元素,这是一个无解的攻击。 比如纳米机器人在攻击生物体的时候,直接对于生物体的碳元素下手,哪怕是蜥蜴人也要跪。 纳米机器人目前只能使用来破坏,搭建物品方面的功能还没有设计完成。 搭建物品功能,必须和中微子原子成像仪一起配合,不然难以精确。 黄明哲知道自己必须改进中微子原子成像仪,将这个设备小型化,最好压缩到10公斤以下。 而能耗问题,暂时只能采用加大电池能量密度,或者直接采用微型核聚变反应炉,因为无线充电技术的浪费问题,这是先天性缺陷。 又观看了一会纳米机器人的自我修复和自我复制功能。 由于考虑到纳米机器人的自我修复和自我复制需要,纳米机器人的制造材料都是常见的元素。 尽可能避免使用少量和微量元素,免得在外面找不到原材料。 在复制速度上,最快可以达到186秒增殖一倍。 黄明哲和何世秉等人商量之后,决定对于纳米机器人的分裂繁殖功能进行限制。 根据纳米头盔的生物计算机运算力上限,设定单机纳米机器人最多为50单位。 原始纳米机器人只能分裂繁殖500次,500次分裂繁殖使用完,便自动锁死分裂繁殖功能。 二代纳米机器人不具备分裂繁殖功能。 如果该纳米机器人的认证使用者死亡,或者剥离纳米机器人,纳米机器人将在72小时之后,进行自我解体。 而纳米机器人的使用者,必须每年到纳米机器人管理中心进行一次重新认证,特殊人员可以延长至三年一次。 显然黄明哲在预防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 与此同时,随着国内逐步进入了战时机制。 一月份,秘密动员令下达各地,征召1500万新人类入伍。 另外各地的民兵机制激活,对于一部分工厂、农场、农村合作社的工人,进行民兵训练。 外太空的凤凰卫星越来越多,意味着新人类和G组织决一死战的时间越来越靠近。 一架架战斗机器人、一台台外骨骼装甲、一艘艘白起级或者行省级正在快速服役入列。 幽冥府也连续进行了好几次演习,面对蓝星上的G组织,黄明哲等人还是有一些把握的。 但是在月球上面的G组织总部,情报信息相当模糊,为了以防万一,他们只能尽可能增强己方的筹码。 比如刚刚可以量产的纳米机器人,就急匆匆推出了三个型号,开始大规模生产服役。 黄明哲讨厌战争,却又不得不承认,战争是科技的催化剂。 人类目前在使用的很多科技,很大一部分都是二战时期奠定基础的。 蓝星和人类命运的下一个分叉口,正在逼近之中,等待人类的命运究竟是什么?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文明的救赎(超维科技纪元)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文明的救赎(超维科技纪元)》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文明的救赎(超维科技纪元)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文明的救赎(超维科技纪元)》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