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长安危机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唐如意郎第870章 长安危机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李德从来不强调,他知道有时候不是他实力太强,全都是同行衬托,若是李渊没有这肚量,即便他不做什么,那些势力早晚会与之产生嫌隙。 李密最终没能相处办法,让单雄信白高兴一场为了此时他还特意去找了徐茂公。 开会没有见到徐茂公,李密的解释就是徐茂公的公务繁忙没有时间。 单雄信一开始也怀疑过,但是眼见为实,徐茂公的工作真的是堆积如山。 工作越来越多,让他看了都觉得脑仁疼。 徐茂公并没有说什么,对于李密来找他并不奇怪,因为徐茂公从二贤庄开始就是做着谋士的工作。 所有需要动脑出主意的事情都是他来做。 “当前可能很长时间没有战事。”李密道。 “三万精锐可是有幽州雇佣兵的关系,平定那些小的势力,不仅能够获得大量战利品,也能够从幽州那里获取好处,为什么要停下来。”单雄信说道。 徐茂公知道单雄信是因为瓦岗精锐的实力底气很足,可是他们能够选择的对手已经没有合适的。 要是硬来可能会自毁根基。 “单兄,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为以后的战斗做准备。” 徐茂公已经明确告诉单雄信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不会有战争,但是需要备战。 单雄信从徐茂公的府宅离开后虽然不清楚其中的情况但是他直接按照徐茂公的话做就行了。 果然李密在之后就没有提过出征的事情。 农忙时节全都在种植粮食哪里有时间浪费。 然而春雨迟迟不来,各地的百姓都慌了,南方的情况很好,司徒恩到了南方之后守护橡胶园的同时按照幽州的计划已经开始购置土地种植粮食。 因为不知道干旱的情况会到怎样的程度,李德动用全力来预防。 春雨迟迟不来,情况比预计的更糟。 蓬莱城的李世民已经开始从南方收购粮食了,大势力都在行动,然而这种事情对小势力影响不大。 本身他们现在的情况跟山匪无两样,他们是不缺粮食的,因为手下兵马的数量太多他们都没有意识到,当他们抢不来那么多的粮食,结果可想而知。 当然这就要看李渊是否能够为他们提供那么多的粮食了。 可是说这次旱灾对几大势力有很大的影响,是真正比拼底蕴的时候。 幽州势力的农耕是受到了影响的,好在有大量的地下水勉强支持,预计今天会减产。 损失目前无法统计,需要等粮食成长后才知道。 比起幽州其它的州府的情况就更糟了,百姓们会用井水用来浇灌,只能勉强支持。 减产是肯定的,苦的是百姓。 粮食价格在中旬就已经开始上涨了。 为了养兵,与幽州有合作的势力纷纷发出购粮申请,用铁矿和真金幽州没有拒绝。 都是分批供应的,并没有一次好满足需求。 他要防止够粮的势力拿幽州的粮食倒手高价专卖,李德才不会给别人做嫁衣。 幽州的出售粮食消息都已经传播开了。 洛阳的李渊不得不有限支援他拉拢的势力,但最终很多与他交好的势力也都开向幽州购买粮食。 李德是来这不拒但是非签署合作协议的势力购置粮食的价格就贵了很多。 便宜不仅占不到还要付出很多财富,有了粮食依然能够让他们维持现状。 李渊提供的粮食不仅价格更高,在数量上根本就满足不了他们,为了不让他们的势力因为粮食瓦解,只能购置足够的粮食。 大部分的钱都让幽州赚去了。 幽州势力内的干旱情况是比较严重的,但是有了提前预防效果很好。 几十台蒸汽动力的抽水泵利用地下水进行浇灌可比人工效果好多了。 减产是一定的,经过目前的粮食的成长情况或许会减产到以往的七成。 然而这七成好有其他州府田产收益的几倍产量,因为还有很大一部分田产没有使用幽州的化肥。 这是根本原因。 李德对于农业是非常重视的,别看好开垦的面积大,实际上在幽州早就聚集了精通农业的人。 他们的工作就是进行粮食的试验,各种试验田最终的目的就是培育出高产的粮食。 经过几年的时间是有效果的。 不仅农业,在养殖业也是有很大进进展的,就比如对猪的培育优秀的品类,经过几年的时间品种越来越好。 经济价值越来越高。 这次旱灾都以为幽州会挺不过去,但让很多惦记的人失望了。 幽州的粮食价格依然稳定,甚至一分钱都没有涨,对外出手的粮食价格倒是提升了不少,总体来说是在百姓能够承受范围内的。 借着这个事情幽州的报纸开始大做文章,鼓励百姓到幽州落户,好百亩良田分配房产,若是愿意落户提供工作等等福利。 通过宣传,受到旱灾影响的百姓开始投奔幽州,中旬正是灾荒最严重的事情,很多百姓自家的田产都不顾了。 他们知道就算继续维持也无法满足他们以后的生活,扣除税后他们剩不下多少。 甚至拿不出交付的粮食他们还要赔钱,没钱就是罪过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如今幽州给出了活路他们都想要把握住。 大量百姓迁徙幽州,对各个州府都有影响。 李渊很不想见到这样的事情发生,都知道百姓越多幽州的势力越强,怎么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很多势力在幽州购买粮食,结果就是李渊想要动用极端的办法去对抗幽州的计划全都无法实现。 李渊不得不佩服李德的不但不会为竖敌还借用这次旱灾招揽了大量的人口。 李渊是何等人物,他对幽州是关注的话,那么对长安就是虎视眈眈了。 就在所有势力都在关注旱灾的时候,李家从洛阳出兵直取长安。 靠山王一直都有防备,只是受到旱灾的影响长安的情况很不好。 长安的情况一直都出于地少人多,作为都城大部分粮食都是靠漕运和外地供应。 靠山王毕竟还一个王爷,他能够做的就是坐镇长安,一旦遇到旱灾这种事情是需要有底蕴来应对的。 换句话说,长安现在就是一个象征,实际上只是一个孤城,李渊抓住了最佳的时候。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唐如意郎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唐如意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唐如意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如意郎》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