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鲁西南危局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抗战最牛路霸第二百五十五章 鲁西南危局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姜小妹、张全、杨炯和王占奎等人都很熟悉高九,认识他这么久以来,从来没有见他这么紧张过。 姜小妹受到了高九情绪的感染,她紧张的问道:“九哥,出什么事儿了?鬼子的主力真的是去了桃花山了吗?” 张全也紧张了起来,他说道:“九爷,咱们的桃花山现在就只有三当家的的第二中队,再加上警卫队还不到100人,两千多鬼子他们实在是挡不住啊。咱们赶紧回去吧。” 杨炯和王占奎也都表示要一起去救援桃花山。 高九摇头说道:“情况比这严重的多,鬼子的主力没有去桃花山,他们去了知远县城。” 众人还是有些不明白,用疑惑的目光望着高九,王占奎问道:“九爷,不大可能吧?” 高九说道:“鬼子第115联队的主力,不来打桃花山,一定是去执行更重要的任务。你们大家想想看,他们宁可舍弃山口这个步兵大队,而要去执行的任务那有多么重要? 在鲁西南地区,还有什么事情值得他们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王占奎有些疑惑的说道:“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新编第187师人马众多,背后又有我们41军的第69师,原来日军第63联队驻扎在卢县的时候,就一直跟792团对峙,没有去进攻知远县城,就是因为他们实力不足。 如今鬼子第115联队就只派出两个大队去打支援县城,可能性不大呀。” 高九说道:“不仅仅是第115联队,而是整个第128旅团。你们来看,电报上说第128旅团并没有停留在泰安,而是继续南下了。” 在高九的资料中,日军第114师团没有参加武汉会战,第128旅团一直就在鲁西南一带活动,他们没有南下徐州的道理。 在鲁西南地区,日军能够动用第128旅团这么大规模的部队,不可能是针对一个小小的桃花山游击队和姜小妹他们的独立营,他们的目标不言而喻。 高九说到这里,他从背包里取出了地图。 他指着泰安与枣庄方向之间的一个小车站,说道:“你们看,如果日军第128旅团从这里下车,沿着这条公路,途经元瑶、定宁等县,沿着大青河,就可以绕到新编第187师的背后,只要占领大青河大桥,就可以切断第69师的援军。 第128旅团的主力从知远县城的背后发起攻击,第115联长从东北面进攻,正好可以形成对知远县城的包围。” “哎呀,还真是这样,这可太糟糕了。”王占奎焦急的说道。 他心里很清楚,如今的新编第187师刚刚组建,战斗力正是在最虚弱的时候。日军第128旅团的兵力跟新编第187师相当,在同等的兵力情况下,新编第187师绝对不是鬼子的对手。 这件事情对于王占奎来说十分重要,他如今的根基都在新编第187师,第187师垮掉了,他和骑兵营的弟兄们的前途也就完了。 高九在某种程度上,比起王占奎来说,还要紧张。 高九的桃花山游击队,之所以能够在桃花山区站稳脚跟,固然是因为他自己费尽心机,营造了桃花山周围一个相对安定的小环境。 但是这个小环境是建立在整个鲁西南地区大环境的基础上的。 王金栋的新编第187师,是鲁西南地区最大的抗日武装。他的背后还有强大的第41军。因此,日伪军对于鲁西南地区的控制,才相对的松懈。 假如没有了王金栋的新编第187师,整个鲁西南地区就完全陷入了日军的势力范围。他们就可以从容不迫、全力以赴地来对付桃花山游击队。 那样的日子会苦不堪言的。 不仅如此,没有了在知远县城王金栋的新编第187师,桃花山与大后方联系的通道就被完全切断了。以后再想从大后方运送物资前往桃花山,困难要比现在大得多的多。 无论如何,也要保住王金栋的新编第187师。 姜小妹和杨炯,如今都是独当一面的指挥员,他们对整个鲁西南地区的局势,也有着基本的判断。再加上高九跟他们多次讲过鲁西南铁三角的重要性,他们也感到问题十分严重。 想清楚之后,高九定下了决心,他马上命令电台开机,亲自给王金栋发去了电报。 知远县城。 作为一支正规的野战部队,新编第187师师部机要科里面的电台,随时都会有人值班。高九发出的电报,立刻就被接收到了。 高九和王金栋之间的电报往来,新编187师的电台报务员可以接收到,而且根据电报抬头的标注,他们知道,这是桃花山高九发来的,但是内容必须要王金东亲自来翻译。 电台报务员看到电报后面标注的加急符号,急忙叫醒了机要室主任,机要室主任赶忙就去向王金栋报告。 现在是早晨5:30,王金栋被紧急的敲门声叫醒了,机要室主任在外面喊道:“师座、师座,有桃花山九爷的紧急电报。” 王金栋从梦中醒来,听清楚了机要室主任的话,他第一感觉就是桃花山遇到了危险,来向自己紧急求援的。 他心里有些郁闷,对于桃花山他可是大力支援的了,他已经让王占奎这个新编第24团的团长,亲自带领原来骑兵营的主力,去救援桃花山了。即使那里再出现什么问题,他恐怕也帮不上什么忙了。 他接过了电报,让机要室主任到门外等着,从书架上取下了一本康熙词典,就开始翻译起来。刚刚翻译出了第一行字,王金栋的脑门儿上就冒出了冷汗。 他加快速度翻着康熙词典,终于翻译出来了整个的电文。他的手一哆嗦,电文就掉在了桌子上。 他一边穿衣服,一边把候在门外的机要室主任和副官都喊了过来,他让副官去通知在城里的营长以上的军官,到师部作战室开会。 让机要室主任给兰溪县城的第23团的部队发电报,通知他们加强防御。给第69师发电报,让他们赶紧派兵救援大青河大桥。 师部作战室。 187师的军官们都很紧张的来到了作战室里,王金栋拿出了高九的来电,对众人说了电报的内容。 军官们如今对高九也十分信任,马上开始商讨对策。 就在这时,知远县城南面15里的北环村打来了电话,那里有792团的一个连。 连长发现了敌情,按照规定他应该向营里报告,然后营里再向团里,团里再向师里逐级报告。可是他发现,通往营里的电话线路已经被人切断了。 这里有一条原来国民政府时期,山东地方军队留下的一条埋设在地下的通信线路,这时派上了用场。 王金栋接过电话,就听到里面传来了枪炮声,那个连长慌慌张张地说道:“报告师座,东南面发现了大批日军,已经朝着村子里攻上来了。” 王金栋问道:“敌人有多少人?什么番号?” 连长说道:“不清楚,鬼子太多了。他们……轰!” 他还没有说完,电话里就传来了猛烈的炮弹爆炸声,电话就断了。 几乎就是在同时,驻守兰溪县城的第23团的一个营,营长也打来了电话,说城外出现了大批的日军,整个县城已经被包围了。在电话里同样能够听到激烈的枪声和爆炸声。 王金栋说了一句:“死守县城,坚守待援。”随后就挂了电话。 情况十分紧急、混乱,敌情不明,187师的军官们都很紧张,他们都望着王金栋,等待他的决断。 王金栋毕竟是一员经验丰富的战将,看到手下的军官们一个个紧张的样子,他深吸了一口气,首先让自己镇定下来。 他说道:“不要慌,日军出动了整整一个旅团,兵力庞大,咱们现在所能够做的就是坚守待援,立刻命令各个部队原地死守。 鬼子尚未到达是远县城县城,还有时间加强防御。立刻命令县城周边部队全部收缩回到县城附近,依托县城四周的防御工事,进行死守。 如果外围阵地丢失,万不得已,部队撤入城中,死守县城。 立刻向军部报告,同时给69师的宋师长发电报,让他们派兵前来增援。” 王金栋发出了一连串的命令,看到军官们一个个紧张的样子。他笑道:“ 诸位不要害怕,鬼子没什么了不起的。刚才高九兄弟和王团长发来的电报里说,他们已经吃掉了日军第115联队山口步兵大队,歼敌千人。” 军官们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果然精神为之一震。他们相信,在这个时候把这个好消息传达给手下的官兵们,一定会大大的提高官兵们的士气。 王金栋看到军官们的士气振奋了起来,感到很满意。他继续鼓励道:“弟兄们!高兄弟他们能够打败鬼子,咱们187师也不是好欺负的,咱们就在这里跟鬼子拼上一场,让他们知道咱们中国军人的厉害。 时间紧张。马上开始行动吧!” “是!”军官们接到命令,匆匆的离开了。 看到军官们离开了,刘参谋长有些但心地说道:“师座,鬼子这次长途奔西,是有备而来,宋师长他们的援军恐怕是指望不上啊。” 王金栋叹了口气,说道:“你说的没错。我刚才故意隐瞒了,日军可能会提前夺取大青河大桥的消息,就是不想制造恐慌。好在咱们第187师的主力大部分集中在知远县城周围,应该能够坚持一段时间,至于如何夺回大青河大桥,增援知远县城,只能靠宋师长他们了。” 刘参谋长说道:“还好,咱们187师跟桃花山游击队建立了联合作战体系,高兄弟他们不会袖手旁观的。” 王金栋梁欣慰的说道:“你说的没错,这也就是我决定坚守待援的主要原因。我相信,咱们只要能够守住知远县城,高兄弟和占奎兄弟他们赶到以后,咱们里应外合,一定会有办法的。” 就在这时,高九的电报又到了,电报是高九和王占奎联名发来的,电报上说,请王金栋趁着日军第115联队尚未到达临川镇,把驻守在临川镇的,王占奎的24团的两个营的兵力撤回知远县城,加强知远县城的守备力量,防止敌人各个击破。 王占奎的骑兵营、高九的桃花山游击队和姜小妹的独立营,正在全力来援。 看完了电报,王金栋笑道:“高兄弟就是一员福将,我相信咱们一定会转危为安的。” 刘参谋长也感到心中安慰,苍白的脸上恢复了一丝血色。 敌情很快就明朗了起来: 日军已经包围了兰溪县城,主力部队正在向着知远县城合围了过来。 69师宋师长发来了电报,说日军已经占领了大青河大桥,他正组织了两个团的兵力,等到夺回大青河大桥后,立刻增援知远县城。 刘参谋长庆幸地说道:“幸亏高兄弟及时发来了电报,为咱们争取了加强防御的时间,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这时,41军军部转来了一封电报,看完了电报的内容,王金栋的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抗战最牛路霸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抗战最牛路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抗战最牛路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抗战最牛路霸》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