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本殿许你见太平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开局就杀皇帝第一百四十三章本殿许你见太平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殿下往何处去?” 百晓生看着徐闲迈步的方向有些愣神,也不知为何方才只觉得一股子滔天杀意一闪而逝莫名的让人心寒。 “去等一个人。” 清朗的嗓音在长街的尽头响起。 “殿下,那个人很重要吗?” 百晓生远远看着聚贤楼的方向有些焦急,算算时辰代郡三大粮商也差不离到齐了,这可是南征后勤粮草的大事,实在想不出这个节骨眼上有什么事情比这个还要重要。 “嗯。” “很重要!” 身穿黑金蟒袍的少年郎回身, 沉思了片刻后,很是认真的点了点头。 “可粮商那边怕是已经到了。” “于我而言那人比代郡三家绑在一起还要重要许多!” “可……” “便让他们侯着吧。” “诺!” 百晓生苦笑着点了点往徐闲的方向跟了上去,在自己的认知中这满朝文武除了秦相外便没人值得起这个价值,可眼下殿下既然说了那便放下手里的事且去看看。 “讲到底他是人屠啊。” 徐闲仰头望着城门的方向低声自语道,这趟没有骑马而是靴底踏在青石板上一步一步往城门的方向走去,永乐长街与城门的距离很长,这个过程中自己还有很多记忆需要梳理一下。 上京北垣有三门分别为,洛城门,厨城门,横门,七日之前破城正是从洛城门而入,如今再度看去烈火猛油烧火的焦黑痕迹依旧分明,上方箭簇撞上的刻痕依旧明了,不过几场春雨倒是把城楼冲刷了一遍血腥味淡了不少。 城楼上驻守的凉州兵卒望清来人后,俱是下意识的停止脊背,便是手中的兵刃也是握紧了几分,如果是徐武是他们心中的神祇那么这月余做的事已经一步步迈向神坛。 “见过殿下!” “末将于禁,奉命驻守洛城门!” 城楼上的驻守的校尉理了理身上的甲胄迈步走到徐闲身前单膝跪地拱手道,这是凉州军中最高的礼节同样也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于校尉请起,不必多礼!” “近日有那些入京的队伍可曾报备其中?” 徐闲看着眼前高耸的城墙突兀的开口问道,脑海中的那道身影出自城外,而如今上京城本就处于管制当中,无论是进城还是出城都需要提前往上京报备方可。 “禀殿下,近几日朝中递下的册子里看从洛城门出入的便只有雍州郿邑郡的公孙家了,听说是举族迁往上京已经获批,算算时日差不多也就是这两日的功夫了。” 那校尉从怀中掏出一本名册恭恭敬敬的递到徐闲手中,说是举族细细看去那名册之中不过十余人名。 “为何一族人丁却如此之少?” 徐闲沉声道。 “末将,不知。” 那校尉摇了摇头。 “禀殿下,郿邑郡的公孙家臣倒是晓得一些。” “公孙家在雍州当初也算是显赫一时,可时过境迁近百年无比落寞,传闻中最后一任家主过世后便彻底衰败下来,后人以最后一任家主名为姓,取了那个白字,此后雍州郿邑郡便只余下一个白氏,在无公孙一脉。” “想要入京投诚,自然要报出祖上的名号。” “名册上的公孙,如今想来便是臣口中的白氏了。” “难不成殿下所等的便是这白氏中人?” 百晓生沉吟道,自己原本在江湖中便号称事事皆知,当初在凉州殿下把凉州谍报司交给自己后更是恶补了无数古籍,因为自己的眼光早已经不在局限于江湖之中,可也正是因为了解得多了,才心生疑惑,实在想想不出这落寞至此的白氏有什么人值得殿下在这个节骨眼上等待。 “如此说来,便是了。” 少年郎迈步往城楼上走去,想起上辈子的记忆中白起的身世有很多种说法,其中《白起王翦列传》有言:“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 《战国策卷二十·赵策三·平原君请冯忌》中同样有言:“吾欲北伐上党,出兵攻燕,何如?”冯忌对曰:“不可。夫以秦将武安君公孙起乘七胜之威……” 如今算来这趟系统安排的身份还是极为贴合记忆中那个人的,不过家世还要落魄许多。 已至午时三刻, 身穿黑金蟒袍的少年郎依旧站在城头,四周驻守的兵卒也是伸着脖子往城外看着同样好奇值得殿下如此等候的人是什么模样,三头六臂还是刀枪不入? “殿下,要不歇息片刻在做等候。” 百晓生端来一碗冒着凉气的冰镇酸梅汤递到徐闲身前。 “不必了,人来了。” 徐闲遥遥望着城外数里处轻笑出声。 “去取一坛茅柴为来人接风。” “诺!” 百晓生看着徐闲嘴角的笑意有些出神,讲到底殿下还是第一次如此郑重其事的等一个声名不显的人。 炎炎烈日下, 三五两牛车正风尘仆仆往上京而来,细细看去不过十余人其中八九人俱是满头白发,老迈龙钟,驾牛车的三五人同样已至中年皆是一身破旧黑衣,唯独中间的一辆牛车上一少年郎不过及冠之年正眺望着那高耸的城墙眼中有莫名的神色升腾起来。 “终于到上京了!” “我公孙家蜷缩于郿邑郡家道中落近,百十年来更是人丁凋零,最后竟是落得隐姓埋名的下场,如今正值风云变幻之际,举族投诚便是能复祖上万分之一的荣光,老夫便是死了也值了。” 远远望着上京的城郭年过花甲的老者杵着手中的拐杖顿了顿,眼中竟是有泪花涌现。 “起儿,这趟入京正值南征,你几位叔伯凭借祖上余下来的本事,想来从军也能杀出一条朗朗乾坤来,不说封侯拜相,可弄个爵位也不是难事。” “你自幼熟读兵书,深得用兵之法,可我公孙家不及祖辈荣光,便是从军并无功绩傍身,只能从底层摸爬滚打,可你毕竟是我公孙家的独苗了,便在军中谋一个文书谋士的位置吧,上阵厮杀冲锋一事便交给你的叔伯若真是除了意外也不至于从此断代。” 老者望向牛背上神情淡漠的少年开口道。 “叔公,起儿省得!” 白起目光在周遭扫了一圈,看着几位叔伯的目光,长叹了一口气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牛车很慢, 徐闲不急, 只是静静地看着, 一盏茶过后, 牛车已经到了城楼下不足十丈, 定睛看去, 牛车上那少年郎头发用黑巾束起,一身纯白布衣已有风尘之色,外边套着的黑甲同样有刀枪剑戟的痕迹显然是祖传之物,虽是少年可眉宇间总有一股子挥之不去的冰冷之色。 “吱呀吱呀……” 吊桥放下, 护城河上有水珠被激荡而起, 被修缮过后的厚重城门缓缓开启, 有灰尘簌簌下落。 入眼, 一身黑金蟒袍的少年郎正提着一坛美酒, 迈出走出城门。 走出十余步后站定, 举目望着牛车上那个白衣黑甲的少年。 “这是何人?” 先前的老者揉了揉眼睛问道,看清楚城门大开处那个一身黑金蟒袍的少年郎彻底呆愣住了,如今天底下有胆子穿这一身衣裳的只有一人。 “快扶我下车!” 老者慌忙从车上翻身而起,身旁的几位中年汉子也是几位茫然呆愣在牛背上,老者下车理了理身上的布衣,便要行礼,便是公孙家显赫之时遇上眼前来人的身份也要毕恭毕敬何况还是说落魄到如今的田地? “不必多礼!” 徐闲扬手道,嘴边一直挂着温和的笑容。 “本殿,特来为公孙家入京接风洗尘。” “殿下,草民……” 老者眼角有浊泪流下只是觉得受宠若惊,原本以为此次能够入京都已经是天大的喜讯,能走个侧门安然无恙的投军便已经是一帆风顺呢,哪里又能够想到不仅城门大开,更是当朝殿下轻易出城相迎。 “草民,白封信,见过殿下!” “草民,白于成,见过殿下!” “草民,白阜明,见过殿下!” …… 牛车上几位孔武有力的中年汉子一同行礼道,当目光落到徐闲身后的凉州兵卒上时感受身上的那股子悍勇之气更是觉得不虚此行。 “草民,白起,见过殿下!” 少年郎从牛背翻身而下,语调中并没有太多的起伏,只是眯着眼看着眼前的那身穿黑金蟒袍的来人,看清后眼中的惊异一闪而逝,在郿邑郡时便时常听人说起,如今一见只是觉得那人的年纪恐怕比自己还要小上些许。 “可会饮酒?” 徐闲拍开手中茅柴酒的封口遥遥对着白起的方向,眼前的白衣黑甲的少年和自己记忆中那个身经百战的“人屠”“杀神”有些许区别,可眉宇间那股子冷冽却又如出一辙,只是没料到系统安排的是少年时期的白起罢了。 想来也是,白起担任左庶长时已经而立之年, 长平之战时,已经年近花甲, 赐死杜邮时,已经年逾古稀, 不过眼前刚刚及冠之年的白起已经颇有一番气度,若真是系统给一个长平之战过后的白起反而会失望许多,毕竟那个时候他一生已经定型了,少了更进一步的可能,要知道这方世界可是远远比上辈子辽阔许多。 “殿下为草民等人接风,自不胜荣幸!” 白起态度不卑不亢,可身为世家子弟懂得礼节尊卑,动作依旧是一丝不苟的模样。 “为何自称草民?” “公孙家已经没落于此,何必在提先祖荣光。” 白起自嘲一笑。 “相比之下草民更喜欢凭自己腹中韬略从战场上,挣来的滔天富贵,手中权势。” “起儿,不得无礼!” “无碍!” “来人,上碗。” 徐闲轻笑一声也不在意,白起受封于武安君后被接连贬官自然有其中的道理所在,本就是一个纯粹的军旅之人,为什么要学那些虚与委蛇,圆滑之道? 夷陵火焰灭,长平生气低。 将军临老病,赐剑咸阳西。 徐闲不晓得这方世界,白起会做出什么事来,会杀多少人,会立下怎样的泼天大功,只晓得他只管放手去做杀出一个朗朗乾坤,自己真不在乎劳什子的功高震主。 十几口海碗一字排开, 淡绿色的茅柴酒冒着淡绿色的酒沫。 “既然你有意从军,正值南下。” “那便提前,饮胜!” “饮胜!” “饮胜!” 白起一口饮尽。 …… 迈步走在长街上, 七日前那一剑余下的痕迹还在, 整条长街如同地龙翻身过后一片狼藉,中间的青石板被掀开猩黄的泥土在几场春雨过后已经出现几个深浅不一的水坑,可上方青石板的切口处还有几分剑意余下似乎在诉说着那一剑的恐怖。 “草民在郿邑郡听说过很多关于殿下的传言。” 白起落后徐闲半步清冷的嗓音在徐闲耳边响起。 “草民,只是觉得自己和殿下的性子很近。” “哦?” “莫不是我们都会杀人?” “世人总骂我爹是屠夫,想来子承父业也不算丢脸。” 徐闲莞尔道。 “屠夫?” “陛下之前的名头,草民倒是觉得挺不错。” …… ““北地屠夫”,撞见“人屠”“杀神”倒是有趣。” 徐闲突兀的轻念出声, 自家老爹从死士营一丘八做起,屠城灭国,刀下亡魂无数,可细细算来杀的人拢共不过三十万,平野原一战便是最大规模,可大多也都是俘虏。 白起则是身逢家族中落,同样起与微末之间,后担任秦军主将三十余年,攻城七十余座,一生未尝败绩,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名列武庙十哲。 他杀的人很多, 杀的人多了,便有了“杀神”,“人屠”的称号, 纵观历史做到伏尸百万的人屈指可数, 其中最为狠戾者还是当属武安君白起。 “往后你不必在自称草民,明日便去上京大营报道。” “算起来这趟南征,本殿为主将,诸多事宜可自行决断。” 徐闲沉吟片刻。 若是花甲之年的“人屠”便是把主将的位置让与他有又何妨,可眼前的白起终归只是及冠之年,许多事情不是字面上那么简单。 “如此便许你一镇总兵,领六万凉州本部人马为左军!” 徐闲最后轻笑出声,飘摇的大袖尽显磅礴。 “殿下,不可!” “使不得啊,起儿不过及冠之年如何能担此大任!” 身后跟随的白氏众人闻言心头掀起惊涛骇浪,初始只是觉得惊喜,可意意过后,那手持拐杖的老者最先回过味来。 “稍安勿躁!” 徐闲扬手,后者长叹了一口气不再多言。 “殿下,如此信得过草民?” 闻言白起也是楞在原地, 过了良久这才凝神问道。 一镇总兵六万人马,传闻中便是眼前这人出次领兵在老将的帮衬下也才得领一镇,可如今初次相逢便许下如此重诺还是让人暗自咂舌,要知道他口中的一镇人马可是实实在在的凉州铁骑,并非那些郡兵降卒可比! “何不试试?” “可草民用兵之法,异于常人。” “想必于胜之,草民更擅长于歼之!” “若草民领兵,这一仗会死很多人。” “很多,很多,很多……” 白起看向徐闲很是认真的开口道,眉宇间的冷冽便是隔着很远也能清晰的感受到,话语间的森寒便是长街上纵横的剑气也无法盖压。 “无碍!” 两个字轻轻的吐出, “起儿,不可!” 身后的老者闻言只觉得一股子寒意窜上脑门,再也顾不得太多,冲上前来大声喝道,如此领军,日后如何善终? “叔公,安心!” “起儿,自有分寸。” 白起没有回头而是望着黑金蟒袍上的锐利的爪牙。 “如此!” “末将白起,叩见殿下!” 单膝跪地躬身一礼, 身上布衣猎猎作响,斑驳铁甲咔咔出声, “免礼!” 白起起身目光灼灼望向南地, 手已经握住腰间的铮铮铁剑。 “本殿许你见太平!” 大风吹过黑金蟒袍大袖轻盈扬起,黑金丝线绣成的巨蟒张牙舞爪,少年郎望着白衣黑甲的少年“人屠”一字一顿道。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开局就杀皇帝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开局就杀皇帝》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开局就杀皇帝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开局就杀皇帝》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