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思君令人老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正邪两赋第十二章 思君令人老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夜晚月光皎洁,一轮明月卧在墨色天空。孟府的荷花池中,荷花绽放,散发着阵阵芳香,荷叶随风摆动,真乃一道独特景致。 月光映照之下,隐见得几条鲤鱼,浑身犹如浴血,其鳞夜光莹莹。 鱼儿正于池中甩着尾巴,在水中毫无烦恼地游动,时不时还探出水面,吐出一个个剔透如玉般的水泡。 一只纤纤玉手伸进水中,惊扰了鱼儿,它们四散逃跑,有的躲到了暗处,有的躲到荷花下面,其中一只鱼儿略显笨拙,一头竟扎进了泥里去,惹得莺儿巧笑一番,眨眼间这一片池水骤然间竟见不得一条鱼儿。 “唉……这死鬼跑到哪儿去了,害得姊姊吃不香睡不着的,真是害苦了姊姊那个痴情种了。“ 莺儿无趣地趴在池边儿,小手在水中荡来荡去,心里不知在想些什么。 “姊姊对他那般上心,我却全然不解,他到底也有什么好的。“她喃喃自语,为自家姊姊打抱不平,却又觉得无可奈何,长叹一声继而发呆,不知何时身后一只纤细的手儿拍在她的肩头。 “你不解的事儿多了,他对我上心时你还看不到呢。“明玉走路悄无声地,说话依旧如往日般温柔,却不如前几日有精神,面带菜色,格外的憔悴。 这一嗓子可把莺儿吓了一跳,她一个机灵站起身来,随后向后扭头,见是自家姊姊这才放心。 她小孩子心性上来,似撒娇般搂住姊姊的胳膊,前后摇晃,哀求道:“爹娘走得早,我只剩下你一个亲人了,你数日滴水未进,让我怎么放心得下?“ 明玉哭笑连连,推开她的手,独自站在月光之下,借月光一照,但见她身形消瘦,衣裳满是褶皱,整个人无精打采,不见半点笑颜。 明玉虽面容憔悴了些,但眼神分外鉴定,她淡然道:“如若十年等他不得,我便随他而去。“ 听了这话,莺儿哪能不急,急的她胡言乱语,竟来了一句:“等?等个劳什子!他如若是在外娶妻生子,要你给她的夫人端茶倒水,你也心甘? 此言一出,她不禁醋意大发,气得她连连跺脚,一个人奶不住脱口骂道:“他有这个胆子?我!我明儿个就去找他,他要真把不三不四的人带回家来,我定然不饶!” 莺儿一听这话,瞧她来了精神,却又忍不住嘲她几句,莲步轻挪,漫步来到身边,讪笑道:“若是大爷就站在你身边儿,你哪儿敢说这种话,怕是会说:‘大爷说什么便是什么,我只管听大爷吩咐。’然后一口大气不敢出,往人家身边一站,看着人家就是嘿嘿嘿的傻笑!“ 越是激她,她越是生气,大袖一甩娇嗔一声,道:“哼,你也别劝我,过几日……不!明儿个就去找他!我看他这十天半个月,究竟能给我找到多少骚蹄子回家!“说罢甩袖离去。 莺儿见她所说并非气话,又有些自恼,恼自己何必激她,此番若真去寻找自家大爷,三五个月都是少的,十年八年也未见得不可能。 真让她舍了这锦衣玉食,不愁吃喝的日子,她可舍不得。 可当下想要去劝,又偏生的不敢去了,心想着她正在气头上呢,何必去触那个霉头,明儿个再去自是不迟。 在这荷花池边儿,她琢磨了一阵儿,明日如何劝说姊姊安心的话,又在脑海当中模拟了一番,心道是必能说服她,故此心满意足转身回房。 次日清晨,金鸡报晓,明玉近些日子萎靡不振,莺儿找了几个伙计来府上做饭,收拾。 明玉平时都早早儿的起床,用心为孟康做些他爱吃的,再为他更衣净面,如今他不知所踪,明玉便一睡睡到自然醒,头也不梳,妆也不上,几乎每日都是唉声叹气,像中了心病。 还好曹萼华病情康复,又与她二人相处甚欢,平时也能帮忙处理些杂物。 今儿个刚入清晨,曹萼华便为婆婆与她二人做了早点,包的包子,熬的清粥,又上街买了些小菜甜点,将饭做得了才去了明玉/房外叫她起床。 “玉儿妹子,你且早些起床,饭我都做得了,就等你来吃呢。“她寄人篱下,说话语气都尽量放低了些,屋里不做回应,她便一直站在门口等待。 过了片刻,明玉闻得屋外有人说话,便随口应付一声,起身将衣物穿好,等打开门时,曹萼华都有些惊了。 虽说不是蓬头垢面那般夸张,但明玉此时头发散乱,衣物满是褶皱,双眼通红,不知是哭过多久了。 曹萼华心下有些可怜,便出言安慰道:“妹子,你放下心来,孟大官人绝非薄情寡义之人,若非遇到难处,定然会回来找你的。“ 明玉双眼通红,泪珠挂在眼角,她听曹萼华此言,只觉得心里委屈,一个忍耐不住趴在曹萼华的肩膀上去,放声痛哭,一边儿哭一边道:“姐姐,孟郎怎么便半个多月都不往家里捎封信来呢?他要是变心了还好,他若是遭遇不测,这让我如何是好?“ 曹萼华也不知如何安慰,只是轻轻地用手拍打她的后背,一边儿还用袖子为她擦去眼角泪痕,随后扶着她一路走到饭厅,将她送入席位,这才罢休。 明玉纵然委屈万分,却也不能在外人面前丢了分寸,抽噎着止住哭声,俩手颤抖拿起筷子,这一口饭菜放入口中形同嚼蜡,咽下时如鲠在喉,实难下咽,倒不是饭菜有多么难吃,而是她此时万念俱灰,哪儿有心情吃饭呢? 匆匆吃了几口便要离席,她刚站起身来,未曾想王婆婆将筷子一摔,骂道:“真真儿的气死我了!孟大官人有事,只半个月未见你便如此想念,既然怕他有事何不出门去找,在家里哭哭啼啼又有何用?“ 王婆婆此言略微欠妥了些,莫说她说的十对七八,更是要顾虑其寄人篱下,吃的饭菜都还是人家给的,此番说来有些不妥,却也并无恶意,乃是真心实意,恨铁不成钢罢了。 曹萼华见婆婆生气,赶忙为其夹菜,又趴在耳边小声说道:“婆婆,这话不该你说。“ 王婆婆叹了口气,面容缓和了些,语气略带伤感之意,说道:“你起码还有个盼头,可老婆婆我呢?我儿死了,我连最后一面儿都没见到,难道我不比你惨吗?你且坐下,我与你从长计议。“ 明玉只道她是个老婆子,哪里懂什么寻人妙计,却又碍于她是长辈,她儿子也因孟府而死,不爱听也要耐着性子听她说上几句。 明玉坐在王婆婆身旁,恭恭敬敬地为她斟茶倒水,王婆婆连连摆手道:“丫头,我知道你出身高贵,看不起我与萼华这等乡野村妇,但是山人自有妙计你可听过啊?“ 明玉连忙说道:“没有……“话未说完,王婆婆抬手打断,道:“孩子,孟大官人失踪半月有余,不足一个月,走不到西域,更到不了番邦它国,还有西北各地,你仔细想想,孟大官人这一个月的恶脚程能走到何处?“ 明玉依照王婆婆所说,仔细猜想片刻,却也猜不出来,这几日她精神恍惚,此时还没缓过来呢,又让她冷静猜测,如何做到。 莺儿为姐姐担心,怕她着了魔道,这万一失心疯了可就难办了,毕竟就这么一个亲人,说什么都要将大爷给找回来。 过了片刻,莺儿忽然发笑,众人纷纷带着不解的神情望着她,莺儿笑道:“自然是江南了,北不及大辽,东不及福州,西不及蜀地,唯有南方最近。“ 明玉听得眼前一亮,随后又黯然失色,她道:“江南不说人生地不熟,外加上江南各地人多如牛毛,如何找得孟郎……“ 莺儿劝慰道:“找一找迟早会找得的,至少比你不找要好吧。“ 她当下也只能往好处想了,她呆呆地看着门口,就盼着孟康忽然推门而入,二人再度重逢。 莺儿见她发呆之际,赶忙端起碗来喂她吃粥,明玉呆愣愣的张口闭嘴,显然已陷入沉思之中,全然没有半点反应。 莺儿长叹一声为她夹菜,喂了足有两三碗粥,明玉这才缓了过来,让她将碗筷放下,莺儿却扔害怕她吃不饱,忙问道:“吃饱了吗?吃饱了才能去找大爷,不吃饱可没劲儿赶路。”, 明玉已许久未尽水米,吃了两碗粥后,脸色才缓和一些,却连喘口气的功夫都不舍得,直接站起身来,说道:“回房收拾行装,待我安排好了事务,咱们便走。“ 莺儿怕她劳累,将她按在椅上,无奈道:“你且歇着吧,我去为你收拾。”说罢饭也不吃,转身离去。 待莺儿走后,她猛地扭头看向曹萼华,双手紧紧抓住其两肩,曹萼华顿时一惊,不知她打什么主意。 明玉见状轻笑一声,道:“姐姐莫慌,小妹想请你帮忙操持家业,等我二人回来。“ 曹萼华当是什么大事,这才松了一口气去,笑道:“妹子放心,我一山野村夫,只看看宅子不算什么难事,你自放心去吧。”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正邪两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正邪两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正邪两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正邪两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