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岂能吹梦到交州3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屠龙后记第十七章 岂能吹梦到交州3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黎汉苍闻言,勃然变色道;“这是什么话?我家王位是陈氏禅位而来,岂能再还回去?况且那个陈天平是个什么东西,凭什么要把王位让给他,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杨渤也没好气道:“黎枢密,我话尽于此,若你一意孤行,届时天兵一到,你们身死族灭,可不要怪我事先没有提醒。”

此时,杨渤也不客气了,竟然不称黎汉苍为大王,也不承认其为胡姓,只是称呼他在陈朝的官职,等于将黎氏父子一把打回原形。

黎汉苍气得从御座上站起,指着杨渤道:“杨郎中,你竟敢对我如此大不敬?”

杨渤也站起身来,针锋相对道:“我身为钦差,代天巡视,若不是看在我们以前的交情份上,我会这么苦口婆心的劝你吗?你好自为之。”说罢,他一甩手,便要出宫。

黎季牦急忙命人将他劝住,说道:“多谢杨郎中美意,老夫与两位犬子商量一番,明日便给你们回话,定会让你们满意而归。”

说罢,他又命人拿出一箱礼物,送给杨渤,杨渤此番推辞不受,说有御史在侧,不敢收礼,然后他便回馆驿去了。

此日一早,安南国礼部尚书杜省便带着礼物来到馆驿拜见李琦、杨渤二人,说道:“我家大王不知陈氏尚有后裔在世,故此僭号,如今既然陈天平尚在,他愿意退位,迎归天平,奉其为主,并退还所占大明之禄州、宁远之地,并遣微臣跟随钦使入朝谢罪。”

李琦、杨渤闻言大喜,此行不动一刀一枪,便达成所愿,可谓功德圆满。他二人立刻带着杜省回到京师,向朱棣汇报此行成果。

朱棣听后,颇为满意,对杜省道:“黎氏果迎还天平,事以君礼,当建尔上公,封以大郡。”

杜省再三叩头道:“我家大王已然知错,目下已搬出王宫,虚位以待。陈王抵达之时,他必率国人迎于境上。”

朱棣大喜,即命杜省回国准备迎接陈天平事宜。不过他内心还是有些担心,认为黎氏父子习于变诈,或未尽诚,便向李琦、杨渤二人再三确认,黎氏是否诚心归顺,接纳陈天平。

杨渤叩头道:“陛下,微臣以项上人头担保黎氏诚心归顺,决无异心。”

朱棣这才放下心来,便召陈天平、裴伯耆二人前来,告知他二人,黎氏愿意退位,奉其为主,令他即刻回国即位,并告诫他回国后要宽宥黎氏,双方握手言和,共治安南。

陈天平感激不已,连连叩头,最后他有些担心道:“陛下,陈氏宗族已被那黎氏屠戮殆尽,我孤身一人回国,恐怕势单力孤,不能自保。”

裴伯耆在旁安慰道:“大王,不必担心,我陪你一同归国,召集故旧,定保你安然无恙。”

朱棣道:“陈天平你尽管放心,朕既然决心要助你复国,便会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朕已命广西总兵、征南将军韩观派其左副将黄中率兵五千,护送你归国,待局势稳定后再撤兵回来。另外御史李琦、郎中杨渤也一同陪你前往,做个中人,如你与那黎氏有所抵牾,他二人可从中说和。”

陈天平闻言,感激涕零。

临行之时,朱棣亲自将陈天平送出京师城外,赐陈天平绮罗纱衣各二袭、钞一万贯、告诫他要宽仁待下,悉心治国,并封黎汉苍为顺化郡公,享一郡食邑,以安其心。

陈天平一行人一路西行走了一个多月,来到了广西桂林府,与黄中、吕毅的五千兵马汇合后,折而向南,又走了二十余日,终于来到了安南境内的丘温。

杜省率人在此迎接,并以牛酒犒劳前来护送的明军。

陈天平左顾右盼,发现黎氏父子没有一人前来,便有些不满,对杜省道:“杜尚书,既然黎郡公奉我为主,为何不来亲迎?是轻慢与我吗?”

杜省卑辞道:“大王,黎郡公岂敢轻慢大王,只是偶有微疾,身体不适,他已率安南众臣在嘉林奉迓矣。”。

左副将黄中把杜省仔细打量了半晌道:“我军一到,他便生病,天下能有这么巧的事情?”

杜省尴尬一笑道:“将军若不相信微臣之言,可派人于路侦查一番,看是否有异。”

黄中哼了一声道:“不劳你费心,我自会派人侦伺。”

于是黄中派遣斥候沿路四出侦察,只见一路之上都是箪食壶浆迎接新王的安南百姓,并未发现什么可疑之处。

杜省在前引路,陈安平在中,黄中殿后,五千明军一路行过隘留、鸡陵二关,将至芹站,只见两旁山势险恶,林木茂盛,道路泥泞,军不成列。

忽然间晴空打了个霹雳,乌云密布,滂沱大雨从天而降,众人纷纷跑进林中避雨。一片混乱之中,杜省等人不见了踪影。

突然间一阵梆子响,林中飞出无数羽箭,明军纷纷中箭倒地,黎澄率禁军从四面八方杀到,将明军冲了个七零八落。

他杀到陈天平近前,正要举刀砍下,裴伯耆挺身而出,挡在前面,怒斥道:“逆贼,大王乃上国所立,你敢谋害于他,必死无葬身之地。”

黎澄一刀将裴伯耆砍翻,骂道:“吃里扒外的东西,没有早杀了你,留下了祸根。”

陈天平急忙给黎澄跪倒,哭泣道:“黎军使,请饶我一命,我愿回到大明再不归国,安南就由你们黎氏做主。”

黎澄狞笑道:“大王,既来之,则安之,卑职恭迎大王前往升龙。”说罢,他一挥手命手下军士将陈平安绑走。

旁边的杨渤见到这个场面,吓得脸色发白,指着黎澄,哆哆嗦嗦道:“黎军使,你也太大胆了,竟敢劫夺国王,袭击王师,你就不怕国破族灭吗?”

黎澄嘿嘿冷笑道:“杨郎中,念我们还有些交情,我今日不杀你,我们送你的那些珠宝,你就给自己买棺材吧。”

说罢,他哈哈大笑而去。

这时黄中在队后闻听有变,急忙率军赶来,安南兵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陈天平被劫,裴伯耆被杀,黄中深感罪责深重,急忙整军拼命追赶,追出十几里路,来到一处溪涧边,由于大雨,河水暴涨,汹涌澎湃,人马不得徙渡,河上唯一的一座小桥也被安南兵所毁,黎澄在对岸向黄中遥拜道:“安南小国,非敢抗拒王师。实因陈天平乃小人也,非陈氏亲属,而敢肆其巧伪,以惑圣听,今幸而得之,必杀其以谢交人。我王乃大虞之后,顺天应人,奄有此地,愿永为大国藩属。今日之事,实属无奈,我王即上表待罪,听后发落。天师远来,小国贫乏,不足久留,就请回师,恕不远送。”

说罢,黎澄率军隐没在密林之中。

黄中急的直跺脚,但是毫无办法,只好回军。

李琦指着杨渤骂道:“杨贼,你果然收了那黎氏父子的贿赂,以至今日之局,我要上表弹劾你,你等着受国法制裁吧。”说罢,怒气冲冲而去。

杨渤闻言,无地自容,知道永乐帝不会饶了他,便在林中自缢而死了。

黄中率兵退回大明境内,即刻上表请罪,将此行经过一五一十奏报给朱棣。

朱棣收到黄中等人奏表之后,勃然大怒,他自出生之后,还没受过如此愚弄,看来这个黎氏父子并未将他这个大明皇帝放在眼里,难道认为自己是篡逆之帝,不配为安南之主吗,于是朱棣召集群臣,铁青着脸,对群臣道:“黎氏父子,蕞尔小丑,罪恶滔天,朕本欲息事宁人,遣归天平,封其大郡,可谓仁至义尽,而其竟敢潜伏奸谋,肆毒如此,朕推诚容纳,乃为所欺,此而不诛,养兵何用!”

“靖难”名将成国公朱能带头应命:“逆贼罪大,天地不容,臣请仗天威,一举歼灭之。”7月1日,朱棣在奉享太庙后,返回奉天殿,他思虑再三,终于定下了出兵安南的决心。三天后,朱棣登殿点将,命成国公朱能佩征夷将军印,为总兵官;西平侯沐晟佩征夷副将军印,为左副将军;新城侯张辅为右将军,丰城侯李彬为参将,云阳伯陈旭为右参将,统率大军八十万远征安南,兵部尚书刘俊参赞军务,都指挥同知程宽、指挥佥事朱贵为神机将军,都指挥同知毛八丹、朱广、指挥佥事王恕为游击将军,指挥同知鲁麟、都指挥佥事王玉、指挥使高鹏为横海将军,都督佥事吕毅、都指挥使朱英、都指挥使朱英、都指挥同知江浩、都指挥佥事方政为鹰杨将军,都指挥佥事朱英、都指挥同知金铭、都指挥佥事吴旺、都指挥同知刘塔出为骠骑将军。由这份名单可以看出,远征军将领多是随朱棣起兵“靖难”的功臣宿将。

成国公朱能是“靖难”武臣之首,朱棣藩封燕王时,与张玉共为王府指挥使,自东昌之役中张玉阵亡以来,朱能一直是朱棣的头号股肱之臣,南征北战、所向无敌,更是难得的帅才,“虽位列上公,却从未以富贵骄人”,深得军心,远征军其他将领也都是一时之选。

大军出发前,朱棣特颁谕旨,说明此次出征“惟黎氏父子及其同恶在必获,其胁从及无辜者必释,罪人既得,即择陈氏子孙之贤者立之,使抚治一方,然后还师,告成宗庙,扬功名于无穷。”

7月16日,远征军正式出师,朱棣亲往龙江饯行,这一天风和日丽,江面上百舸争流,旌旗蔽空,鼓角齐鸣,明军威武雄壮,军容之盛为开国以来所未有。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10月2日,南征军统帅朱能突然病逝于龙州,37岁的朱能正值年富力强,朱棣倚之甚重,不想此次“出师未捷身先死”,朱棣哀痛无比。朱能“勇决得士心”,他死后,军中一片哀哭。远征军箭在弦上,容不得任何拖延,年仅31岁的右将军张辅临危受命,主动承担起指挥全军的重任,他一面飞章奏报朱棣,一面率军南进,六天后,远征军由凭祥度坡垒关,进入安南境内。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屠龙后记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屠龙后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屠龙后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屠龙后记》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