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我们 (第一更)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革秦第七十二章 我们 (第一更)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将我一家老小接来。 这句话的含义是十分清晰且直白的。 因此,陈矩听到这句话时候是有些惊讶。 他印象中,李斯这样的士人,多半是骄傲的,不屑于与他们这些不识字的人为伍,甚至,与他们同吃一席饭菜会觉得是耻辱。 秦国,在这些士人眼里,更是一个无法让人生存下去的破旧落后的国度。 他们来到秦国,大部分都是来捞钱、赚名。 他们高高在上。 但,李斯为什么忽然就要把家小接来呢? 陈矩犹豫一下。 李斯打了个呵欠:“不行吗?” “倒也不是不行。”陈矩摇摇头,收敛了之前对于李斯的几分敌视:“李会长为何忽然想要做秦人了?” “呵。”李斯躺了下去:“累了,我得睡一会儿了。” “那我就先告辞了。”陈矩微微施礼,那礼仪并不很合乎规制。 而且陈矩的腰身太直了。 直的就好像一把剑。 这是个十足的猛士。 李斯看着陈矩转身,轻声回答:“很快,天下人都要是秦人了,我提前适应一下。” 主动来投,和被动成为,是完全的两码事。 李斯分的清楚的。 “大兄。”惊凑上来:“我怎么听不太懂啊?” “我也听不太懂他的意思,但我觉得,这位李先生不会是个一般人……至少不会是一般的士人。” 秦王政令到之时,郡中原本的农会总协理便被撤职。 秦王政给出的政令也只是撤职,没有对其他的工作做出进一步安排。 这也就意味着,一切的权力,都被下放给了新任的总协理李斯。 李斯病好之后,带着陈矩一起上任。 陈矩要先护送李斯上任,然后才能去接他的家人。 李斯上任,其实欢迎他的人并不多。 但即便是不欢迎这位空降来的总协理,郡中的大户,各县的地头蛇都还是要前来拜会。 甚至,他们还要送来大把的礼物。 这些礼物,是以接风洗尘的名义送来的交际,说是一些家具、土特产之类的吃食。 可李斯打开箱子匣子,一眼看过去,黄金、金、绸、宝剑、玉器等一应俱全。 “啧。”李斯旁若无人将匣子盖上,一边胡泽保护他的陈矩已经帮着将箱子阖上。 李斯看着陈矩。 陈矩疑惑,你看我做什么? “秦王陛下对于这种事情是如何看的呢?”李斯好奇问道。 “这我哪知道?”陈矩摇了摇头:“我只是来保护你而已。” “一上任就送了这么多的东西,看来这个总协理的位置不好坐啊。”李斯苦笑:“你若真的只是来保护我的,那你刚才根本就不会开口说那句话。” “秦王陛下叫你来监视我,有没有说过这些东西如何处置?”李斯问道。 陈矩多少有些惊讶:“你问我?” 哪有这样直接问的? 不是应该旁敲侧击吗? 不是应该狡辩吗? 陈矩一时反应不过来。 李斯已经笑出声来了:“我若是想要讲这些财物据为己有,那么现在理所当然是不会这样问你的。” “但是陈兄。”李斯笑过了,脸上表情消失,嘴角似乎还有着某种不屑:“一只硕鼠,居于厕中,则取矢饱腹;入库中,则盗粮饱腹,位置不同,所能得到的东西也就不同。” “就像我,之前在楚国,无人奉养衣食,而入秦国,则有农会众人,一日三餐相奉。” “如今成为总协理,更是一来就得到这些金玉财货的供奉。” “这正是硕鼠从厕中,先入了库中,而后得入庙中。” “所以?”陈矩不是很能理解李斯的意思。 “可硕鼠究竟是鼠。”李斯瞥一眼陈矩,似笑非笑:“鼠之所食,对于厕主人,对于库主人,对于庙主人,都是偷窃,是要被制裁的,不是吗?” 陈矩似乎有些明悟了:“所以这些东西你不打算要了?” “谁说不要的?”李斯睨着陈矩:“我不做鼠,自然是要做捕鼠的狸。” “为主家有所用,则无论如何……都少不得我这花狸吃用,你说对吧?” “那我们要怎么做?”陈矩挠头。 他不太懂这些弯弯绕绕的。 只是总感觉李斯这人长的美,人也不错的。 李斯听得陈矩这一声“我们”,不由轻笑。 果然! “送了礼物来了,那就照单全收,借此打听打听这些蠢物到底是想要做什么。”李斯冷笑:“然后看一看哪些人是可以用并且有些好处的,而哪些人,是没有好处,并且不听我们使用的。” “收了别人的钱不帮别人办事是不是不太好?”陈矩有些犹豫。 “有什么不好的?”李斯挑眉:“这都是秦王的钱,是那群蠢物硕鼠盗取了秦王的钱,我们是秦王的使者,拿回这些钱物使用,不是理所应当吗?” 陈矩想了一下,无论如何都觉得李斯言之有理:“你说得太对了。” “收拾收拾,找个负责账目的,叫过来看看这些东西值多少钱。”李斯摆了摆手:“顺便,帮我沏一杯蜜茶来。” “唯。”陈矩点头,腰身仍旧剑一样的笔直。 李斯看着陈矩离开,嘴角含笑。 有意思。 秦王政,有意思。 农会,更有意思! 他手里抓了一块黄金饼子,掂了掂金饼子沉重的分量,又随意的将它扔回去。 这种东西……呵呵。 下午,李斯拿到了郡中农会的账册。 竹简堆积,他一卷一卷看过去,一卷一卷算过去。 因着之前已经接触过了安陆农会的账册,所以李斯对于一亩地种粮应该是多少、一季之中,铁犁和耕牛的损耗情况、农民一天之中可以采伐柴火的多少、草鞋的编织速度、调度之中的各种损耗都是清楚的。 他一遍一遍算过去,还真的发现了不少的问题。 首先是纺织速度。 这郡中有几个地方的纺织速度简直邪门。 李斯的妻子在家也是要纺线的。 所以他知道正常情况下一天之中一个妇人可以纺出多少麻线、丝线来。 也因此,他看着账册上的那些数字,头皮发麻。 这虚报了得有五六倍吧?这群人贪了多少啊,能拿出这么多来填补空缺? 还有这个柴草的消耗量,这是三千七百人人口所能消耗的量? 这饴糖的数量是什么鬼? 当饴糖是什么?河里的水吗? 一点一点,铺开来,是令李斯心惊肉跳的图景。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革秦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革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革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革秦》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