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相府中的谈话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平平无奇小侯爷第三十五章 相府中的谈话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李天纲实授江南巡抚,朝廷已经明诏天下,不日即将启行。 按照朝廷的规矩,封疆大吏到任之前,除了陛辞皇上以外,还要面见朝廷首辅,聆听教诲。 这日李天纲到宫中见过皇上与皇太孙,领过了圣训,便来到当朝首辅,宰相刘汝长的府上。 刘府的书房之中,二人分宾主而坐。 刘汝长原是江南一失意书生,在前朝的时候,科举屡次不中。待到太祖在金陵起兵,便投入麾下,算是个从龙老臣。 太祖征战天下,屠灭群豪,刘汝长文韬武略,立下汗马功劳。可以说,在太祖的辅弼之中,以他的功绩最为显著。 为了酬他从龙之功,立国之后,太祖便赐刘汝长为韩国公、世袭罔替。并用为首辅,乃是大正朝皇帝之下的第一人,百官之首。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手握极大的权柄,兼之刘汝长为人严肃方正,不苟言笑,百官见他,有时竟比见太祖还要害怕。 李天纲虽为封疆大吏,此时坐在他的下首,心中不免也有些惴惴不安。 闲聊了两句,二人便正式谈起江南的公务。 刘汝长精通政务,从江南的钱粮赋税,问到百姓兴苦,再谈到官员人事,事无巨细,竟然一一都关照到。 这一谈便是两个多时辰,终于谈完了正事。 李天纲心头一松,便欲起身告辞,却见刘相似乎没有送客的意思,只好稍稍安坐。 “江南是皇上龙兴之地,大正的根本,李大人,你可一定要稳住局面啊……” 刘汝长忽然叹了口气,语气中似乎有些隐忧之意。 “下官谨听恩相教诲。定当恪尽职守,为皇上效力,为恩相分忧。” 李天纲恭敬的回道。 刘汝长摆摆手,脸上忧色没有稍减,“李大人是个明白人,今日召你前来,其实还有一番话要对你说。“ 李天纲心中一动,隐约猜到刘汝长要说什么,却不敢胡乱答话,只好闭口不言。 “如今的局势,想必你也看的很通透。大正看似太平兴盛,实则……” 见李天纲不答话,刘汝长又接着说道。 “恩相何出此言?” 李天纲装出吃惊的样子,问道。 “李大人不是外人,当着你的面,老夫也便直说了。皇上年事已高,龙体也是一日不如一日,说句大不敬的话,不知道哪日便会驾鹤西去。如今太孙年少,国本不稳,这是老夫最为忧心之事。” 刘汝长站起身,看着墙上挂着的一副虎啸图,接着说道。 李天纲也连忙跟着站起身。 其实他何尝不知道,皇上已经老了,太孙年少,为人又过于仁孝,外面的那些藩王们虎视眈眈,一旦皇上驾崩,局势定然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此等隐秘之事,关系极大,就算清楚,心里暗自盘算便好,哪想到刘汝长居然当着自己直接说出来? “老夫曾多次向皇上进言,皇上都不置可否,也不知道他心里是如何打算的。若是想太孙坐稳大位,便要立下决断。那些皇子们手握强兵,个个虎视眈眈,只怕就在等着皇上仙去的那一天,便要一逞心中之快。” “皇上不做决断,你我做臣子的,却不得不提前做好计较。否则一旦皇上殡天,风云突变,只怕你我首当其冲,死无葬身之地啊……” 刘汝长话说的越来越通透,甚至可以说,是大逆不道了。 李天纲越听越是心惊,这种关系皇家大位之事,你说给我一个外臣听,不知道是何用意? 心思一转,李天纲便猜到了刘汝长的打算,顿时一身冷汗,心道,“这老狐狸是在逼我站队啊。就是不知道,你是站在皇上的那些儿子一边,还是站在皇太孙一边,又或者是另有打算?” 心中暗自盘算,脸上却丝毫没有表露,只是恭敬的回道,“下官遇皇上圣恩,蒙恩相提携之恩,不管事态如何,自当以朝廷为重,以恩相马首是瞻。” 刘汝长背对着他,点点头,也看不出脸上的表情。 沉默了一会儿,刘汝长又开口道,“李大人忠心为国,老夫自然是信得过的。只是今日之事,干系重大,还望李大人……” 说到这里,刘汝长便即住口,缓缓的转过身来,眼神似是两道利剑,似乎想要看穿李天纲的内心。 李天纲赶紧双膝一曲,跪在当地,“恩相请放心。今日之言,出恩相之口,入下官之耳,决然不会有第三人知晓。” 刘汝长点点头,“李大人为官已久,当知晓其中的分寸。” 李天纲告辞之后,刘汝长又在那副呼啸图面前站了良久,方正严肃的脸上看不出悲喜,也不知道在思忖些什么。 ………… 回到府中,李天纲也是在书房中沉思了许久。 江南是天下之粮仓,财赋之重地,那些心怀异心之人,哪一个不是觊觎已久? 皇太孙有皇上撑腰,是正统的储君,看上去赢面最大。 可那些藩王也不是省油的灯,仗着自己是天子血脉,皇上的骨肉,明里对皇太孙恪守臣子之道,暗地里都在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只等时机一到,便要将他们这个亲侄子一口吞下去。 还有刘汝长这老狐狸,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大半个朝廷都是他的势力,几乎将朝中的政事玩弄在鼓掌之间。他看上去虽是对皇上忠心耿耿,暗地里谁知道他在打着什么主意? 自己这个江南巡抚,看起来是个香饽饽,其实也是烫手的山芋,没那么好吃的。 朝廷局势变幻莫测,自己一个不小心,便会被卷入其中,落得个万劫不复之地。 “管你什么皇子皇孙、当朝宰相,只要本抚的实力够强,将来你们还不是要转过脸来求我。” 李天纲忽然想明白了这个道理。 不管是谁,自己都要虚与委蛇,在局势没有明朗起来,决然不能轻易站队。 待自己回到江南,要更加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将江南打造成铁桶一座。这样将来不管局势如何变化,自己总是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自己不能成为别人手里的刀,而是要成为那握刀之人。” 想到这里,李天纲把李侗唤了进来。 李侗的腿伤还未痊愈,却已经能够下地,在双拐的支撑下行动。 瞧见儿子一瘸一拐的样子,李天纲不禁又是心头火起,暗暗咬牙,“待我得势之后,定要你父子跪到我面前来求饶。” 李天纲好好嘱咐了李侗一番。 让他留在京都的太学里用心念书,同时要密切注意朝廷里的动向,随时与自己联系。末了又特意叮嘱了一句,暂时千万不要去招惹朱平安那个小纨绔。 李侗一一记住。 其实那日他就已经被朱平安打怕了,就算李天纲不说,他哪里还敢去招惹? “来人啦,你等下去好生准备。三日之后,本抚打道回江南。” 一想到即将要回江南,那时便是海阔任鱼跃,不像在这京都城里处处受气,李天纲不由得心情大好。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平平无奇小侯爷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平平无奇小侯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平平无奇小侯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平平无奇小侯爷》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