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董卓与袁绍的恩怨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国之董卓之子第五十七章 董卓与袁绍的恩怨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董守业见父亲答应,心里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过了一会儿,又说道:“父亲,孩儿有一事一直想要问父亲,不知父亲可否为孩儿解惑?” 董卓笑吟吟的说道:“你我父子一体,但凡是为父知道的都可以告诉你,父子之间能有什么秘密可言。” 董守业见状,便道:“孩儿一直想要知道,父亲当初是为何要进京,又是为何能够掌握朝政。” 董卓闻言脸色一变,,董守业见状也暗觉不妙,有可能撞枪口上了。过了一会儿,董卓终于叹了一口气,说道:“也罢,反正此事为父早晚也要跟你说的,既然你今日提起,为父便向你一一道来。” 于是便开始将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往事徐徐道来。 原来,在汉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当政,与十常侍争权, 何进与十常侍相比比较有优势,可以一举除掉十常侍,但中间却有个变故便是何进之妹何皇后。 这何皇后之所以被立为皇后,其中十常侍的功劳甚大。可以说没有十常侍便没有何皇后。这也应了何进之弟何苗的那句:“与十常侍共富贵。” 何皇后对于何进忘本想要诛杀十常侍的行为,十分恼火,便千方百计的阻拦,而何苗也反对何进诛杀十常侍。此时,何进开始摇摆不定,难下决心。 这时候,清流中的领军人物袁绍见何进摇摆不定,便力劝何进征召地方军阀进京帮助何进。 何进果然听从袁绍的计策。 董卓被征召之列,而且不仅仅是何进联系董卓,袁绍、十常侍也曾联系董卓。 这时候的董卓是想作为一个投机者,在夹缝中生存的。他对于袁绍与十常侍的示好并没有明确的回复,而是相应何进的征召,因为何进代表的是朝廷。 董卓便领兵往洛阳附近进兵。 还没等董卓进入洛阳,何进便意外身死,等到董卓进入洛阳之后,十常侍也全部都死光了。 董卓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自己干,保驾天子,进而执掌朝廷;另外一种是托身袁家以为羽翼,帮助袁家执掌朝廷权力。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最高权力就在眼前,谁都想搏一把。 董卓便选择了前者,瞅准机会,迅速下手,赶至北邙山,将小皇帝控制在手中。 而这个时候,袁绍以为何进与十常侍皆然身死,洛阳城内再也没有人可以当做对手,便开始肆无忌惮,大肆杀戮,将洛阳城内的宦官全部杀掉,一洗党人多年的耻辱。 就在袁绍在那儿沾沾自喜的时候,董卓却已经控制了小皇帝进入洛阳了。 皇权至上,董卓奉天子诏令四方。 袁绍傻眼了,原本以为董卓会投向自己,帮助自己执掌朝政的,因为袁绍实在是想不通一个粗鲁的武人该如何执政,治理国家得靠世家大族才是。董卓在洛阳城内可没有一点儿根基啊! 董卓的动作可以说是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袁绍还没有反应过来,董卓就已经得手了。 袁绍以为董卓即便是得手之后也会联系自己共掌朝政,权力分享。 董卓依旧是没有这么做,而是加紧将兵马开进洛阳城,试图以武力控制洛阳。这时候即便是袁绍想要下手除掉董卓却也晚了,最好的机会已经错过。 短短的几天时间,洛阳城内形势变化巨大,让人措手不及。 即便是这样,董卓也无法实现对朝政的有效把控,因为其声望不够,政治势力不够。在袁绍看来,此时的董卓依旧需要袁家,依旧得与袁家分享权力。 但是,董卓却并没有与袁绍分享权力。 董卓选择的是废黜天子刘辩,让陈留王刘协当皇帝。具体合作的人选也没有选择声望无匹的袁绍,而是选择袁家的另一个老家伙袁隗。 袁隗人老成精,经历无数次朝堂时局,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老油条,这种人不会轻易倒下,反而可以左右逢源。但这种人的有一个明显的破绽,就是不愿意冒险。就拿董卓进京这件事来说,如果他可以选择冒险直接支持袁绍率兵击杀董卓的话,没准儿这天下早就是他袁家的了。 袁隗选择的是与董卓合作,将少帝刘辩拉下皇帝宝座,将陈留王刘协扶上龙椅。作为回报,董卓拜他为当朝太傅,单论职位比董卓还要高。 当袁隗选择向董卓妥协的时候,即代表着洛阳城内最强的一股政治势力向董卓屈服。袁绍就能感觉大势已去,在京师,他再也不可能是董卓的对手了,可以说董卓在洛阳的势力已成,落地生根,袁绍再也无法撼动。 袁绍实力极其强大,个人声望也无人能比,但是由于袁隗和袁术的存在,他代表不了袁家。所以,要想重新夺回失之交臂的最高权力,只能是另寻出路。 袁绍选择的是远离洛阳这个是非之地,到地方上发展实力,就像当初光武帝刘秀离开更始帝刘玄那样。袁绍选择的是和刘秀一样的路,也去了河北。 袁绍从来都是一个多谋的人,不能能一点后手没有,便只身离开洛阳。尚书周毖和城门校尉伍琼都是袁绍手下的小弟,这两人在袁绍离开洛阳之后,便主动向董卓靠拢,获得董卓的信任,之后便推荐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张邈到地方担任牧守。董卓没感觉有什么不对,欣然同意。 其实这都是袁绍之前的计谋。这些人要么与袁家交好,要么是袁绍的死党,要么是袁家的门生故吏。韩馥是袁家的门生故吏,刘岱与袁绍是至交,袁绍在大战公孙瓒时曾经一度将妻儿老小让他代为照顾;孔伷、张咨与袁家较好,张邈是袁绍死党,号称奔走之友。 这些人出仕的地方都在洛阳城的周围,刘岱与张邈在兖州处于洛阳城的东面,张咨在南阳处于洛阳城的南面,孔伷在豫州处于洛阳城的西南面,韩馥在冀州处于洛阳城的北面。 这样的布置从三个方向将洛阳城暗中包围起来。一旦袁绍聚兵起事,这些人便会立刻出兵响应,将洛阳城紧紧地包围起来,到时候攻破洛阳夺回原本属于袁绍的一切轻而易举。 谁聊天算不如人算,这计策并没有成功。张咨被孙坚所杀,身死;韩馥反悔,防范袁绍;孔伷生病,也死了。这包围圈直接变得七零八落的,再也难以形成有效的势力,袁绍的这一良策再次失败。 董守业听完董卓的叙述,这才明白这袁绍竟然是这么厉害。 真是不服不行,以前倒是小看与他了! !!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三国之董卓之子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之董卓之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董卓之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之董卓之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