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二六 古文龙虎经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成为了道医之后五二六 古文龙虎经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龙虎山有一道二经,一道指太平道,二经指的是龙虎经,太清玄元经。 其他的什么八大神咒,五雷法,劾神役鬼,都只能算是法术。 其中太清玄元经,乃是老君所传。 龙虎经是张天师本人所书,又称古文龙虎经。 太清玄元经如今只有张天师本人才可学,龙虎经却是一经生万法,衍生出了诸多法门。 白虎阴神,金龙阳神,龙虎交合,结成圣胎,的龙虎元神秘法。 也有九转七返龙虎还丹诀的丹法。 更有龙虎如意之类的神通。 至于太平道,却是为其深藏,主脉不修,隐脉才修,以传承太平道统,每每乱世,传人下山,搅乱风云,扶持潜龙。 张通毅学的便是龙虎经的衍生功法,龙虎混元法。 取意“土水独相配,翡翠生景云,黄赤混元精,紫华敷太阳,水能生万物,圣人独知之。” 乃是一种高明的性命双修之法。 精气神混炼一体,形成“金性”保持自身阳和之态。 李郸道只大概听了一句他的经文,便已经得其三四分真意。 指点了张通毅两句:“你太依赖外物了,龙虎,龙指神,虎指身,虎魄龙魂,龙争虎斗,你应该去观摩真龙,真虎,得其神意,再修此法。” 张子清道:“虎易寻,但龙何在?” 李郸道摇摇头:“龙到处都有,非龙兽,虎也非虎兽。” 李郸道一点金行三阴戮妖刀,只见白炁西来,锐利无匹,有进无退,似可杀人。 “此乃虎。” 又一点木行,青帝九皇秘法,一根青藤活化,似乎虬龙盘于树上,节节往上爬。 “此乃龙。” “金生水,木生火。” 李郸道又变化其中,只见刀炁凝寒露,木藤变火苗。 水火不容,便是龙争虎斗,化为一团云雾。 云雾无其形,灰朴朴,变化万千。 透过阳光,五彩斑斓。 可惜张通毅悟性不足,不能理解。 李郸道摇摇头:“先去龙虎山吧,你基础太差,一些基本知识还没有得人解秘。” 张子清叹息:“那就多谢李大夫了。” 李郸道对龙虎山很是好奇,张通毅他们也对龙虎山出身十分自豪。 李郸道其实还跟龙虎山有过一桩过节。 三界会查之时,李郸道掌握了一部分关键性的证据,被龙虎山张秉礼施压。 当时炼制不死药,乃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张秉礼说是前朝杨素,修炼魔功所致。前文二百一十六章有提及。 因此李郸道也打听了张秉礼的事情。 张子清不知道李郸道在微末之时,和龙虎山还有过节,而且记仇记到了现在。 “张秉礼是张子祥天师的侄儿,乃是张通玄的叔叔,是龙虎山监院,为人刚正不阿,深受敬仰。” 李郸道摩挲着下巴:为人刚正不阿…… 算了,不纠结这个了。 龙虎山离着赣巨人出末的深山老林倒不算远,数百里地。 山周围的妖魔鬼怪却多。 李郸道怀疑是龙虎山豢养在此的。 一路上又遇到了一群落头氏,脑袋在空中飞来飞去,吸食动物精血,被李郸道收了好些只进白骨鸡鸣图中,丰富其中构成。 此时这些恶鬼在图中自由活动,已经开始修建鬼城了。 而这副李郸道自出泾阳见到百姓苦难所画的图作,原本只是收纳一些不能被超拔的怨鬼的容器。 没想到在炼入了桃花源梦后,竟然有了几分小千世界,画中冥土的感觉。 里面百鬼横行,各自有其生活作息。 这画倒是可以成为一件传承之宝。 李郸道不欲奴役怨鬼,但身上确实有几件这样的宝贝,有着鬼道气运。 一件失魂落魄幡,得自五鼠,一件鬼帝印,得自曹操,还有自己画的这白骨鸡鸣图,以及九泉号令,酆都号令,北阴酆都法传承。加上之前给了丫丫的阴阳子母八卦刀,内炼九子鬼母。 这些似乎都可以专门成立一个门派了。 鬼帝印镇压气运,白骨鸡鸣图收容怨鬼,北帝法降伏诸鬼,九子鬼母守护山门,布置大阵,失魂落魄幡成为制式法器。 说出去,人家说是邪修也是可能的。 只是这些东西都是李郸道拔超救苦,并未专门炼鬼,比如张通毅用秘法活炼僵尸,因此并无煞气,反而还有一股鬼道气运聚敛。 张通毅年轻,不得法意,但是张子清已经活了六十多岁了,修为虽然马马虎虎,也失去了先天之精,早已经成家立业。 但经验老道,跟着李郸道一起之时,李郸道给张通毅讲课,张通毅没有听懂,反而他听懂了。 他虽然不是修炼的龙虎混元法,但也是龙虎经衍生出来的法,加上教导张通毅数年,对其中关卡,也多少有些了解。 结果这几百里路走下来,张通毅略有收获,可张子清却直接找到了一些破关诀窍,感觉多年修行的瓶颈有了松动。 李郸道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但好歹到了龙虎山脚下。 《龙虎山志》载云:“山本名云锦山,第一代天师于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因以山名。” 但龙虎山也确实如龙虎,其分两支,阴阳抱负,状若龙虎媾和。 除却龙虎之外,边上还有龟山一座,加上丹霞地貌,位属于南方,便是四象具全。 不过李郸道是不敢在这里擅自望气的,那是作死的行为。 不过见天地之间霞光若金缕衣,山俊水清,似仙人斜倚。 山下诸多卖香的,算卦的,围聚在一起。 “现在是没有到庙会的时候,那时候更热闹。”张通毅见李郸道对这些人文景观好奇,不由自主道。 “我们龙虎山下治民,大多少跟随着四代天师迁徙而来的信徒,也有一些汉时黄巾军民。” “后来慢慢聚观而成镇,成县。” “多年来,未见洪水,干旱,风调雨顺。” 李郸道看着好多百姓都有一些修为在身,扎纸人的,卖黄表纸的,卖冥钱的,卖蜡烛的,叠元宝的。 “果然向道之风蔚然。”李郸道感叹。 “先带着李大夫去客栈吧,我们再上山禀报知客,夹道相迎。” 李郸道受宠若惊:“如何要夹道相迎。” “李大夫乃是赐紫大夫,李唐宗室,又修为极高,贤名广传,我天师道,最尊礼法,自然要以五品礼仪相迎。”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成为了道医之后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成为了道医之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成为了道医之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成为了道医之后》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