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上报纸了(求月票)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你好,1983第十七章 上报纸了(求月票)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放心吧,手术很成功。” 听到主刀医生的这句话,刘青山眼眶湿润了。 可是他不敢哭出声,怕爷爷听了激动,只能强忍着喜悦的泪花,给医生深深鞠了一个躬。 “谢谢,谢谢您!” 那位医生拍拍他的肩膀:“小同志,明天摘了纱布,老人家的视力就应该能恢复一些,不过最好在医院观察三天再回家,毕竟大老远的,折腾一趟不容易啊。” 跟着,他又留了一些医嘱,比如说不能吃辛辣食物,要注意休息,不能用眼过度……还有一点,不能坐飞机。 因为飞机起飞的时候,会导致眼压升高。 刘青山一条一条记在心里,就是这最后一条嘛,就算他想坐飞机,人家也不让啊。 这个年代,飞机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坐的。 等医生走后,刘士奎这才摸索着伸出手,刘青山见状,连忙把手伸过去。 刘士奎轻轻拍了几下孙子的手背,嘴里一个劲说着“好好好!” 看到爷爷肩头开始颤抖,刘青山连忙宽慰道:“大夫刚才说的,千万不能激动,爷,您也是老战士了,必须服从命令。” “是,保证完成任务!” 老爷子也被孙子给说乐了,还开了一句玩笑,然后才转换话题:“三凤儿啊,这两天你也别闲着,给你大姐置办一下结婚的东西啊。” 想了想,他又补充一句:“别怕花钱!” 刘青山充分领会了爷爷的精神,当天下午,就抱回来一台春雷牌收音机。 长一尺半,高也将近一尺,交直流两用。 收音机,也算是家里的大件儿了,整个夹皮沟,也就村支书家里有一台小戏匣子,跟宝贝似的,小孩子根本都不让碰。 要是哪天看到老支书打宝贝孙子,那不用说,肯定是瞎捅咕收音机了。 虽然城市里的人们,从七十年代流行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这旧三大件,已经逐渐向八十年代的冰箱、电视、洗衣机这新三大件发展。 但是在农村,还远远没有达到这种程度。 老三大件,要是能有一件两件的,那都算是大户人家了。 病房里就有插座,刘青山喜滋滋地把电源插上,调试一下,收音机里,就传出一阵清脆的响声:“嗒嘀嗒,嗒嘀嗒,小喇叭开始广播啦!” 我一个老头儿,就给我听这个? 刘士奎乐呵呵地说道:“不错,四凤儿肯定最爱听。” 脑海里想象着小老四趴在收音机旁边,聚精会神的小模样,刘青山脸上也露出微笑,出来好几天,还真有点想家里人呢…… 第二天,有护士来给摘纱布。 外面的阳光比较足,刘青山连忙拉上窗帘,免得太刺眼。 “老爷子,您睁眼试试?” 听了护士的话,刘士奎眼皮挑动几下,然后缓缓睁开,原本白蒙蒙的眼睛,重新又变得清澈。 眨了眨眼,他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激动说道:“瞧瞧这丫头,长得多俊,以后肯定能找个好婆家。” 护士被他说得一乐,喜滋滋地走了,好像还是第一次有患者夸她长得漂亮呢。 “爷,能看到俺吗?” 刘青山蹭地一下跳进爷爷的视线。 “能!” 老爷子使劲点了一下头,然后伸出粗糙的双手,轻轻抚摸着孙子的脸颊,心里充满唏嘘。 青山这孩子,真的长大喽。 要是子君还在的话,那该多好啊? 瞧着老爷子又要激动了,刘青山赶紧祭出无敌法宝——春雷收音机。 “爷,你看看这是啥?听听,二人转‘回杯记’,您不是一直念叨着想听吗?” 刘青山一边说着,一边打开收音机。 听着收音机里传来的声音,刘士奎是连连点头:“对对,就是这个!” 见老爷子的注意力成功被吸引过去,刘青山跟着说着:“爷,这回你眼睛好了,赶明个儿,咱们再买个电视机,又能听声,又能看人,更带劲呢!” 刘士奎一个劲地点头:这日子啊,总算是有奔头喽。 随后的几天,刘青山除了照顾爷爷之外,就是抽空去采购一些物品。 当然,也多亏有吴建军和刚子他们帮忙,淘弄来不少票儿。 要不然的话,就算刘青山手头有钱,也买不到想买的东西。 不过有个东西,那哥俩也无能为力:进口双卡录音机。 这东西,没有外汇卷,买不了啊。 刚子也跟着着急:“青山又会唱又会跳的,的确应该买个录音机,蹦擦擦,蹦擦擦……” “干嘛呢干嘛呢,你要蹦外面蹦去,别把楼板蹦塌喽。” 还没等刘青山阻止呢,大眼睛护士李雪梅进来就是一声吆喝。 这眼睛大,瞪人的威力也大,刚子立刻就消停了。 紧接着,托马斯就走了进来,先是跟刘青山来了个拥抱,然后又跟刘士奎问候了两句。 他手里还拎着一网兜的水果,里面好像还有几瓶罐头和奶粉啥的。 刘青山一边招呼他们坐下,一边开起玩笑:“托马斯先生,不送花,改送水果,您这也算是入乡随俗了吧?” 这时候看望病人,可不就是水果和罐头嘛。 “没错,是李这么告诉我的。” 托马斯冲旁边小护士努努嘴道。 刘青山洗了点水果,分给大家,李雪梅不好意思当面吃,就装进衣兜里。 闲聊一阵,又回到最初的话题,刘青山跟刚子解释说:“这个录音机不是俺用,俺准备多录点英语磁带,给俺二姐听,她准备考大学呢。” “青山,有你这么个弟弟,你家那俩姐姐真幸福。” 刚子也好生感叹,这几天,他可都一一看在眼里,刘青山给他大姐买的那些婚礼用品,许多城里的女孩子结婚,都没这个待遇。 现在又要给二姐买录音机,还必须是双卡的,啧啧…… “对了,刚子哥,你和建军哥,找到学俄语的老师没?” 刘青山跟着问道 刚子点了点头:“厂里有个退休的老技术员,年轻时候跟过老毛子专家,倒是会说俄语。” “那敢情好,赶紧学,以后咱们国家和外国接触会越来越多,掌握一门外语很重要。” 刘青山笑着应道。 可是刚子却撇撇嘴,有些无奈地说道:“可是人家嫌弃我们,不肯教,说我们流里流气的,不是正经……” 正说着呢,就见吴建军兴冲冲跑进来,手里拿着一张刚刚出版的报纸。 “我看看我看看!” 刚子立马起身接过来,走马观花瞧了一遍,脸顿时就垮了:“咋没写我呢?” 扑哧一声,旁边的李雪梅实在忍不住,一下子笑出声来。 “就你们几个也想上报纸,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想学点文化,别人都嫌弃。” 这丫头还真厉害,小嘴叭叭叭的,包括刘青山在内,都被她用手给指了个遍。 一边数落着,她一边抢过来报纸,把头版头条的新闻浏览一遍,立刻又变得眉开眼笑起来。 “看看,这里面还有托马斯先生呢,你们啊,就应该跟人家这位刘青山同志好好学学。” 她又点了一遍:“瞧瞧人家,年纪轻轻的就会外语,而且还见义勇为,抢救外宾,不图回报,为国争光,都是时代青年,这差距咋这么大呢?” 李雪梅越说越来劲,可是看着周围这些人的脸色,却越来越不对劲。 一个个的,都在那憋着笑。 尤其是她看着最不顺眼的那个家伙,脸都憋红了。 于是往刘青山身前跨了一步,抖抖手里的报纸:“瞧瞧报纸上介绍的这位刘青山同志,同样都会说外语,人家能救人,你呢,就知道骗吃骗喝——对了,你好像也姓刘吧,我听他们也叫你青山……呀!” 这丫头终于意识到什么,突然捂住自己的嘴巴,眼睛瞪得大大的,惊愕得盯着刘青山。 不会……这么巧吧? 刘青山则朝她眨巴眨巴眼睛,揶揄地说道:“李护士,你说的都是俺。” 哈哈哈! 刚子终于忍不住发出畅快的大笑,刚才被训得跟茄子似的,现在终于顺畅啦。 腾地一下,李雪梅的脸色涨得通红,连耳朵都红了。 不行了不行了,这屋里没法待了! 李雪梅把报纸往刘青山手上一塞,然后一溜烟跑出屋,她现在只想一个人好好静静。 “兄弟,可以啊!” 刚子朝刘青山竖竖大拇指。 刘青山则拿着报纸,走到爷爷床前,恭恭敬敬地把报纸递过去:“爷,你看!” 看到标题上印着“青年楷模刘青山”这几个大大的铅字,老人那双粗糙的大手,就开始颤抖起来。 “三凤儿呐,你是咱们老刘家的骄傲啊!” 刘士奎终于忍不住老泪纵横,他此刻的心情,真的可以用悲欣交加来形容。 虽然儿子离世太早,可是自己的这个孙子,却成为青年人学习的楷模,成为这个家的顶梁柱。 要是子君知道,肯定也会含笑九泉的。 “爷,眼睛刚做完手术,不能哭,这是好事儿,应该笑啊!” 刘青山能体会到爷爷此时此刻的心情,赶紧劝慰着。 刘士奎哈哈大笑几声:“青山呐,爷爷现在的眼睛就算再瞎喽,也值得!”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你好,1983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你好,1983》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你好,1983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你好,1983》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