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乡音无改鬓毛衰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你好,1983第七十章乡音无改鬓毛衰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京剧模特队在台前走了一个来回,其中一个还走到中央,双袖猛得向空中一抖。 嚯,好家伙,两丈长的水袖被她挥舞起来,层层叠叠,犹如漫天云朵,缤纷而下。 “噢,卖糕的!” “歪瑞比油特佛!” 不少老外都大声惊呼,他们哪见过这架势哇。 刘青山顺势在人群中带起节奏,嘴里大声呼喊: “Peking-Opera!” 老外还真就喜欢这套,很快就全都跟着齐声大叫。 甚至有几个水桶腰的老外大妈,也扭着屁股,跟着一起摇摆起来。 等到京剧模特队表演完毕,刘青山立刻上去,扯住那两条长袖子甩了甩,嘴里大声用英语说着: “女士们先生们,这是我们生产的优质亚麻布,纯天然植物纤维,不伤皮肤,吸水性超强,穿戴格外舒适,是古代王室和贵族专用布料,欢迎大家鉴赏订购!” 别的优点且不说,单单是王室专用这个标签,就令在场的外商眼睛一亮。 老外也同样喜欢攀龙附凤这一套,就像从前的人,谁不想弄件黄马褂,穿上得瑟得瑟? “什么情况,这些老外都疯了吧?” 看着大群外商蜂拥而至,将碧水县所属的展台团团围住,就跟国内过年的时候,去供销社抢购一样,周围展台那些人彻底看傻了眼。 有人忍不住酸溜溜地说着:“这个碧水县,搞什么幺蛾子,这不是扰乱秩序吗?” “人家能把亚麻布卖出去就是本事,黑猫白猫,能抓到耗子就是好猫。” 随着那位老人的影响力不断攀升,这句话也经常被人们提及。 此时此刻,王县长和郑红旗他们三个人,都忙蒙了,订购意向书签了一张又一张。 他们忙并快乐着,万万想不到,小刘同志搞了这么一出,居然就让亚麻布卖爆了。 什么是人才,这就是人才啊! 郑红旗心里感叹一句,他连额头上的汗水都顾不上擦,操着半生不熟的英语,和外商简单地进行着沟通,比划着商定数量。 广交会方面也临时抽调过来两名翻译协助,这才算是勉强应付下来。 王县长则拿着手里的印章,啪啪啪地就是往意向书上盖章。 他的动作气势十足,脸上更是扬眉吐气:想不到哇,咱们碧水县的产品,也有被疯抢的时候。 厉害,小刘同志就是厉害,真是咱们碧水县的福将! 他们这边忙得不可开交,刘青山则陪着那位表演水袖的演员,优哉游哉的,正在跟几名老外在那闲扯呢。 那些老外来了兴致,还扯着几丈长的亚麻布,也秀了一段水袖。 雪白的亚麻布,在地上拖来蹭去的,都快变成抹布了。 不过人家就爱这么玩,其中一名大胡子,还兴致勃勃地发出邀请,愿意花钱请他们这支京剧模特队,去他们国家进行表演呢。 咦,竟然还有这样的意外收获! 那名演员大喜过望,赶紧找地方给团里打电话去了。 刘青山也使劲眨眨眼睛:俺这算不算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就在这时候,刘青山猛的听到一个很不和谐的声音传过来:“你们碧水县搞什么搞,吵吵闹闹的,干扰大会秩序,你们负得起责任吗?” 这谁呀? 刘青山循声望去,瞧着有点眼熟,好像是春城市代表团的那位白处长。 搞什么搞,你在火车上才是胡搞乱搞,识人不明,差点叫大伙集体受骗,还有脸跑这来嚷嚷? 估计正是因为火车上的事件,这位白处长感觉丢了面子,威严扫地,所以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回来。 可是你也不瞧瞧现在是啥形势,谁敢阻挠出口创汇,就会被踏上亿万只脚,永世不得翻身。 果然不出刘青山所料,那位白处长正指着王县长和郑红旗的鼻子训斥呢,转眼就被工作人员给拽走了。 那些老外听不懂中文,都被搞得云里雾里的:难道,这种亚麻布有什么问题吗? 连签订意向书都停滞下来,气得王县长心里把那位白处长的八辈祖宗都骂了个遍。 刘青山也连忙站出来,用英语说了几句什么,很快,一切就又恢复刚才的模样。 仿佛刚才只是有人不小心,摁了一下暂停键。 “青山,你刚才跟外宾说的是什么?” 刚才刘青山语速太快,郑红旗没太听懂,所以抽空询问一句。 “呵呵,没啥,俺就说白处长是看到抢购的外商比较多,就要涨价,这种做法是严重违规的,所以才被拉走。” 刘青山回了一句,然后继续跟老外谈笑风生。 这也行? 郑红旗忽然觉得:这个小子,怎么感觉有点小坏呢? “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啊,很会和外商做生意。” 就在不远处,有几个人正在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 说话的是居中站立的一位老人,六十岁上下的年纪,精神很是矍铄。 这位可是对外经济贸易部的大领导,刚才恰巧目睹了这一切。 “秦老,你这是又动了爱才之心呀,我派人去摸摸底,要是人家愿意,就给你调过去,怎么样?” 身旁的另一位稍微年轻一些的,笑着接了一句,然后轻轻摆了一下手,身后便有人急匆匆地离开。 也就几分钟之后,那名工作人员就回来,低声汇报几句什么,那位领导就笑着摇摇头: “老秦啊,你还是暂时死心吧,那个年轻人还是一名高中生,等到什么时候大学毕业,你再早点下手。” 他们这一行人又驻足片刻,就去别处查看,如今广交会的成交额,已经有几十亿美金,距离突破百亿,也为时不远了。 刘青山当然并不知道发生的这些事,他依旧不慌不忙地跟那些老外聊天,话题大多是介绍华夏的历史和特色,反倒和出售的商品没啥太大关系。 尤其是华夏美食,更是被他说得天花乱坠,差点把老外的哈喇子给馋出来。 出乎意料的是,就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又有几名外商,签订了几份意向书,而且还是碧水县展出的其它商品。 足足忙活了一上午时间,等到中午闭馆的时候,王县长和郑红旗他们差点累虚脱。 三个人互相搀扶着,这才算是走出庞大的流花展馆。 在展馆外面,一辆辆进口的高级轿车,拉上那些风光无限的外商,前往宾馆或者饭店。 开车的司机,在送完外宾之后,还可以享受一顿高标准的免费午餐,大米饭随便吃! 除此之外,还有一定数额的误餐补助,所以这时候的轿车司机,人人羡慕,和医生还有卖猪肉的,一起合称“羊城三宝”。 王县长他们当然享受不到外宾这种待遇,只能到附近的餐厅,用工作人员的话来说:都是自己人,克服一下啦。 三碗大米饭下肚,这三位才算是活过来了,撂下筷子,彼此看看,然后一起哈哈大笑。 笑声很快引起周围食客的不满,这三位才收敛一些,但是依旧难掩脸上的喜色。 然后,三个人的目光,就汇聚到桌上第四个人身上。 望着刘青山那张尚显青涩的脸,嘴里正不紧不慢吃着饭菜,三个人的心情,都有些复杂。 今年的广交会,真多亏把这个小福将给领来喽。 等到下午继续开馆的时候,热度终于有所下降,刘青山就更清闲了,甚至还去其它展区转了几圈,开阔一下视野。 等他转悠回来,发现在他们展位前面,正有一位中年人推着轮椅,停留在那里。 轮椅上坐着的一位白发老者,并没有穿西装打领带,而是穿着老式的绸布裤褂和布鞋。 刘青山朝老人脸上望望,年龄肯定已经过了七十岁,脸上已经有一些老年斑,头发全都是银白色,却梳理得一丝不苟,一根根都精神抖擞地向后背着。 此刻,老人的目光,正盯着柜台上那个硕大的玻璃罐子,脸上的神情,也越来越激动。 “老先生,您好,请问您需要些什么?” 周局长用尽量标准的普通话,客气地问道。 老人的嘴唇翕动几下,然后张嘴说话,他这一张嘴,差点惊掉在场人的下巴: “你们是东北哪嘎达滴银啊,俺老家是奉天滴。” 一口浓重的东北腔,从这个一看就是老华侨的嘴里说出来,这感觉,实在太过古怪,以至于,展位里面的那三位,都愣住了。 还是刘青山走到轮椅前面,微微俯下身子:“老爷子,俺们是白山那边的,离奉天也不咋远。” 回答完了,他嘴里又念叨着:“乡音无改鬓毛衰,老爷子,啥时候回老家瞧瞧,树高千尺,叶落归根啊。” “乡音无改鬓毛衰……” 老者伸手轻轻抚摸着自己银白色的鬓角,眼中忽然有些湿润了,嘴里更是反复念叨着:“少小离家老大回啊,可是,回不去喽,回不去喽!” “父亲,说好了您不能伤心的。” 推着轮椅的中年人,赶紧掏出手帕,帮着老人擦拭眼泪,还略带嗔怪地望了刘青山一眼:都是你个小娃娃,勾起老人的伤心事。 “快了快了,三年之内,老爷子您就可以回家了。” 刘青山也觉得有点对不住,所以就提前透露出这个消息,也算是对老人的补偿吧。 看到老人疑惑的目光向他投射过来,于是又说道:“所以,您老要好好保重身体,到时候回乡好好瞧瞧。” “好,好。好!” 老人口中连连道好,然后抬手朝着大玻璃罐子一指:“你们这泡的是药酒吧,给俺整一口先尝尝?” “父亲,医生不许您喝酒的。” 中年人见状赶紧劝说着。 “妈个巴子的,儿子管老子,反了你啦!” 老者训完儿子,又乐呵呵地望着刘青山:“俺这几十年的老寒腿了,还是当年跟着少帅打仗的时候,落下的病根,不知道你这药酒管不管用。” “管用,准保管用,这里面可都是真材实料。” 刘青山也跟着笑了几声,随即又想起什么,便伸出巴掌,伸到老人眼前: “那咱们爷俩击个巴掌,爷们说话,一口吐沫一个钉,等到时候,您老喝了俺们的药酒,能走路了,一定要走着回家!” 老人也大笑着伸出满是皱纹的手掌,用力跟刘青山拍了一下,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他嘴里还大声嚷嚷着:“你个小瘪犊子,敢小瞧老子,到时候,俺就是爬,也要爬回俺当年住的小山村儿!” 望着笑得跟孩子一样的老父亲,中年人心中也不由得一声叹息:老爷子有多久都没这么高兴过啦……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你好,1983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你好,1983》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你好,1983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你好,1983》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