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玩笑开大了!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你好,1983第七十四章 玩笑开大了!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爷爷奶奶,娘,这是给你们买的羽绒服。” 刘青山翻出来三件羽绒服,分别递了过去。 “这也是人家送的?” 林芝还有些担忧地问了一句,刘青山嗯嗯两声,还是别让母亲因为花钱而心疼的好。 不用花钱的东西,才是好东西。 林芝立刻眉开眼笑,接过来穿上羽绒服试了试:“怎么跟棉花套似的?” “娘,这样冬天才暖和呢,而且穿着还轻巧。” 刘金凤嘴里说着,顺便帮母亲把拉链都拉好,正合身,于是悄悄瞪了刘青山一眼:你小子学会撒谎了是吧? 但是她也知道母亲的秉性,苦日子过惯了,舍不得花钱,所以也就没有戳破。 “可不是嘛,刚穿上就热冒汗了,快脱下来吧。” 林芝脱下羽绒服,又帮着老爷子和老太太都试了试,都挺合身的。 “哥——” 刘青山正乐呵呵地看着呢,就感觉袖子被拉了一下,然后,老四那拐了好几个弯儿的叫声,就传进耳朵。 扭头一看,只见小老妹正昂着头,眼巴巴地看着自己。 他猛的一拍脑门:“哎呀,瞧俺这记性,咋忘了给老四和老五买新衣服啦!” 彩凤的小脸立刻抽抽起来,眼圈也红了,眼泪疙瘩在眼圈里一个劲打转,但是她还是很努力地强忍着。 “没关系,哥,你都给我们买糖啦,还有字母饼干……” 说着说着,小家伙的眼泪,还是很不争气的掉下来,吧嗒吧嗒落在衣襟上。 好像玩笑开大了! 刘青山本来想逗逗她,结果把眼泪疙瘩给逗出来,这可不得了啊。 于是他连忙拎起提包,嘴里喊了一声“变”,很快就掏出来两套童装:“哥会七十二变,说变就给你们变出来!” 山杏当然知道青山哥是逗她们呢,看到彩凤有点不大好意思,就抱过两件童装:“四姐,你要粉色的,还是要藕荷色的?” 小老四这才破涕为笑,跟山杏叽叽喳喳地研究一会,就想出一个好法子:每人穿一个礼拜,换着穿,这样一套衣服就顶两套了。 反正她们俩的身材也没差多少,还真是两个小机灵鬼儿。 等刘青山把东西都分派完毕,还有一样最重要的,他想了想,最终也是没拿出来。 家里现在还有一千块钱左右的存款,这次赚的两千块,既然是从酒厂小金库里拿出来的,那就转存在他自己的小金库好了。 倒不是刘青山揣着别的心眼儿,主要是担心以后花钱的时候,老妈心疼。 在屋里转了一圈,他就拎着两瓶酒,去了老支书家里,村里来了客人,照例是在支书或者村长家安排饭。 回来的时候,刘青山已经买了几斤肉,家里留一半,这边留一半待客。 等他来的时候,正往桌上端菜呢,刘青山把两瓶碧水大曲放到桌上:“李叔,忙活一上午,叫支书爷爷和队长叔他们,陪您喝点。” 上一次,已经见识了这位李忠师傅的酒量,大伙当然都放心,于是把酒盅都倒上,就开始吃喝。 “嗯,这肉片里的蘑菇好吃,有一股特别的香气。” 李忠吱溜喝了一盅酒,然后夹了一个黄灿灿的小蘑菇,嚼在嘴里,香气浓郁,也不由得赞不绝口。 旁边陪客的张大帅笑着说:“俺们这里,管这种蘑菇叫小黄蘑,专门长在落叶松的林子里,味道很棒。” 介绍完了,他又补充一句:“妈个巴子的,就是个头小点,不好采。” 刘青山也跟着凑趣:“浓缩的才是精华,大帅叔,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张大帅摸了摸光头,哈哈大笑:“青山啊,这话俺爱听,还是你有水平,浓缩的都是精华,这不就是夸俺的吗?” 大伙也都跟着乐,张大帅的身高,一直都是硬伤啊。 刘青山却由小黄蘑又想到了山货:这会儿大田基本都忙完了,各家又出现大批空闲劳动力,没事还得往山里跑跑,多攒点山货。 别看现在天气有点凉了,但是像小黄蘑和冻蘑这两种菌类,偏偏还就是在这个季节才会冒出来。 大伙边吃边聊,刘青山就把刚才想到的跟老支书和队长叔说了一下。 张队长点点头:“行,打场也结束,妇女和上了年岁的,留在家里编草帘子,剩下的都进山。” 老支书也表示同意:“杨老师都说了,来年开春,可能会有岛国那边的商人过来收山货,就算卖不掉,咱们自个吃,也是好的。” “咱们这好东西,咋能卖给小鬼子?” 张大帅的祖辈,有人就死在抗战中,所以从小就痛恨小鬼子。 刘青山笑着开导道:“大帅叔,所以咱们要多从他们手里赚钱,这样也算是替你三爷爷报仇了。” “对,到时候,咱们把价格要的高高的,狠狠宰小鬼子一刀。” 张大帅猛的喝了一盅酒,然后抹了下嘴唇,心里还坏坏地琢磨着:等蘑菇晒干了,老子就在上边撒一泡尿,都变成狗尿苔,哈哈哈! 不对不对,俺尿过的蘑菇,咋能说是狗尿苔呢? 等吃好喝好之后,李忠爷俩休息了一会儿,又拉着张招娣他们回县里,据车老板子说,他家的这俩闺女,已经开始跟着练车了。 不过这时候考驾照比较费劲,最少也得一年半载的,才能拿到车票呢。 等刘青山回到家,家人早就吃完午饭,母亲和大姐,正在缝纫机前面忙活,轮流练习踩踏板呢。 “最好别跑空针,找点破布,砸点鞋垫子啥的,正好当练手了。” 刘青山连忙上前指点一阵,然后就被撵到炕上睡觉。 折腾这么多日子,他还真累了,躺到自家热热乎乎的炕头,真是舒服啊,整个身心,都彻底放松下来,很快就迷迷糊糊睡着了。 等他一觉醒来,老四老五都背着小书包放学了。 老四穿着藕荷色的一身新衣服,老五穿着粉色的,就跟俩花蝴蝶似的,瞧着就喜庆。 到底是小孩子,有了新衣服,就忍不住想穿,放不住。 刘青山揪揪老四的朝天辫,摸摸老五的西瓜头,放上炕桌,叫她们赶紧写作业,然后就出屋了。 半个月没回来,先去后院看看蚯蚓池子,发现已经全都用砖和水泥砌完了。 盖猪场进料的时候,刘青山就自己掏腰包,买了些红砖和水泥,应该是这些日子,大伙帮忙干的。 反正他大姐夫高文学,肯定是弄不了的。 林芝知道刘青山惦记着蚯蚓,走了过来说道:“是大头他们帮忙弄的,这些日子,彩凤他们也领着不少孩子,又抓了不少蚯蚓呢。” 说完,她就从后院的菜地里拔了一颗大白菜,准备晚上用白菜炖粉条,再切点肉片,就是一顿难得的美味。 刘青山用叉子挖了池子里的土瞧瞧,一叉子下去,就是十几条蚯蚓。 其中,还有一些应该是新繁殖出来的,跟细线一般。 他也满意地点点头,准备抽时间叫上大头他们,把蚯蚓池子也都扣上塑料布小棚子,这样冬天就不会上冻了。 从后院回来,刘青山看到大姐和大姐夫正去棚子里喂鸡,就顺手接过大姐手里的饲料桶。 饲料里还没有添加蚯蚓粉,所以主要是苞米面和生芽子的小麦粉碎之后的面粉,再掺一些粉碎的蛤蜊粉。 除此之外,刘青山还看到里面有一些翠绿的菜叶,一瞧就是切碎的婆婆丁嫩叶。 婆婆丁就是蒲公英,用来喂鸡喂鸭最好了,小鸡小鸭吃了,除了能补充维生素之外,还能增强抵抗力,预防一些常见病,比如白痢之类。 进了鸡舍,他立刻感觉到一股浓浓的暖意扑面而来。 棚子里,有好几个地方都吊着水银温度计,上边有几个通风窗,此刻大都开着。 地面也清理地很干净,刘金凤每天早午晚都要打扫一遍,再加上补水补食,也挺忙活。 小鸡崽还没上笼子,看到刘金凤,都扇呼着翅膀飞跑过来,估计在它们的心里,已经把天天喂食的刘金凤就当成亲人了。 从城里带回来的鸡雏,已经快长到半大子了,估计到了年前,就能陆续生蛋。 刘青山还发现,棚子里面,还多出了好大一群黄绒绒的小鸡崽,只有老四的拳头般大小,显然这些都是孵化的二串子鸡雏,也都出壳了。 “姐,能忙过来不?” 刘青山一边往食槽子里填饲料,一边向刘金凤询问,大姐怀着孩子呢,可千万别累着。 “没事儿,有你姐夫,还有咱妈呢,爷和奶也会过来帮忙,老四老五也能帮着切婆婆丁呢。” 刘金凤一边应着,一边留心观察着这些鸡雏。 重点是它们圆溜溜毛茸茸的小屁股,看看有没有拉稀的。 “呦,姐夫,你这大作家也喂鸡啊。” 刘青山则冲高文学开起了玩笑。 高文学则一脸认真地说道:“作家更需要体验生活,前几天有两只鸡崽打蔫,还是俺发现的呢。” 说完,他用手推推眼镜:“三凤,俺正想找你商量呢,准备搞一部长篇的大部头,就以咱们夹皮沟的变迁和发展为蓝本,你看有没有搞头?” 在尝试了两个中篇之后,高文学终于按捺不住,开始寻求更高也更艰难的目标。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你好,1983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你好,1983》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你好,1983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你好,1983》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