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平定黔中(下)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天下安康第二百七十二章 平定黔中(下)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徐世勣又围困了田惟康数日,直到田惟康部彻底的粮尽。 粮尽意味着生路的断绝,这群蛮人在被包围和粮尽的双重打击下,开始相互争夺粮食,冲击上官,更有人开始倒戈,向明军投降。 整个田氏军,已经溃不成军。 这个时候,田惟康终于决定投降。 田惟康很清楚,支撑田氏在黔中的统治的是田氏军。整个田氏,全部的军队加起来绝不超过三万,而他手中这三分之一的兵马则是其中的精锐,若是全部丧在这里,必然会让田氏伤筋动骨。 而没了军队压制,黔中蛮内部各垌,还有外面的牂柯谢氏、清江冉氏这些恨不得将田氏粉骨碎身之人,都会如饿狼一般,扑上来不断撕咬田氏的躯干。 而且明军完全可以号令各部,跟田氏拼耗下去,内忧外患、腹背受敌的田氏,根本赢不了。 最最重要的是,父亲年纪大了,且只有二子,二弟被困在沅陵,他若是再死在这里,怕是整个田氏内部,就要开始乱起来了。 所以在田惟康看来,最好的选择是向明军低头。 田惟康很清楚,中原王朝都是礼仪之邦,重视名声。只要他表现的恭顺一些,谦卑一些,或许大明不仅不会处置他们,还可能给他们厚加封赏,进行安抚。 于是田惟康便率领残兵六千余人向明军投降。 徐世勣对田惟康还算礼遇,不仅没有将其拘禁,还让人将其请入中军帐中,待作上宾。 置于那六千降兵,也被解除武装,择地安置。 这与田惟康想象的不太一样,天朝王师给他们的待遇,怎么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呢? 此时徐世勣根本顾不上与他周旋,明军与黔中诸蛮联军,真正的决战,已经开始了,他必须尽快增援战场。 徐世勣留下四十军的两个营,看管田氏军的降兵,其余部队,全部向东,赶往东面的洞坪寨。 明军的这次伏击战,本就是环环相扣的。 田宗显就两个儿子,无论是哪个出事,都会着急忙慌地救援。所以明军先包围了沅陵城,这样田宗显就会派出之前征伐过荆南,且战力最强的大儿子田惟康去救援。而明军再趁机设伏田惟康,这样田宗显就不得不亲自来援。 果不出明军所料,田宗显听闻长子遇伏被困,顿时慌了手脚。 虽然田宗显更疼爱小儿子,但是他更重视这个悉心培养多年的长子。田惟康十几岁就跟着他管理家族,沉稳有方,精明能干,颇得父亲和家族之人的认可。田宗显甚至将家族根本的黔州刺史这一职务交给长子,可见对其信重。 田宗显根本不敢想象若是长子出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于是田宗显便决定带领他集结的各垌、各寨两万余人,去救援长子。 而田宗显不知道的是,不管是包围沅陵城还是伏击田惟康,都只是开胃菜,明军真正的目标,就是他田宗显。 整个田氏的部队,就跟葫芦娃救爷爷一般,一个一个,前赴后继。 田宗显为了救援长子,心急如焚的他行军更快,几乎到了没日没夜前进的脚步。他自恃黔中的山山水水,都是他的地盘,他再熟悉不过,而明军远来,不识地形,跟他没法比。所以田宗显对于周边环境,几乎是完全无备。 终于田宗显在连续行军数日之后,到达洞坪寨。 垌坪寨在二酉山以西七十里的地方。 这里位于一片三岔路口,三面环山,中间是一片开阔的谷地,酉溪水从北面贴山流过。 欧彦在徐世勣成功包围田惟康之后,便留下六十二军继续包围沅陵城,他则亲率六十一军和郡兵、土兵直奔洞坪寨。他命杨琳率领六十二军埋伏在南面的山谷之中,而裴镇安率郡兵埋伏在酉溪水两岸的山上,而他本人率领土兵埋伏在东北方向的竹坪溪。 往东北方向,尽是两山夹一水,道路都是临河的浅滩。小股部队堵在这里,便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很快田宗显从黔州而来。 等田氏大军越过洞坪之后,埋伏在山上的裴镇安便立刻率部从后发起攻击,截断了田宗显部的归路。 与此同时,东北方向和南面的明军接到裴镇安的信号后同时杀出,在这片谷地,三面合围田宗显部。 田宗显部,本就是联军,战斗力、凝聚力还不如田惟康部。 尽管田宗显拼命抵抗,可仍旧是寡不敌众,最终田宗显率部血战三日,几乎全军覆没。 田宗显奋力逃出包围,身边残部已不足千人。 欧彦也不斩尽杀绝,打扫完战场之后,便从容返回。 若是要彻底平定黔中,欧彦务必要除恶务尽,就是不诛杀田宗显,也得想办法生俘。可惜现在大明无力顾念黔中地区,只得暂时打服对方,先伸进来一只手,之后的事情,以后再处置。 不得不说,双方都打着相同的主意,打服对方,再行谈判。 欧彦返回沅陵城,便指挥大军攻城。此时田惟康、田宗显两部已经被明军吃掉了,沅陵城这个诱饵也不必再留。 明军激战两日,攻破沅陵城,生俘了田惟善。 至此田宗显的两个儿子,都落在了大明手上。 有了此二人,这判便好谈了。 田宗显顾不得安顿内部,逃回黔州之后,便派人前来沅陵,和大明进行谈判。 这一次,田氏再无之前的嚣张姿态。为了换回两个儿子,让田宗显干什么都成。 田宗显虽然威赫黔中三十余年,可这一仗就打断了他的骨头。他本就年老,若是二子再回不来,他连位置都不一定保住。 大家怕田宗显,可不怕绝后的田宗显。 此时大明也无覆灭田宗显的意图。 黔中的地形摆在那里,换个人也未必管用。 最后双方约定,田氏向大明称臣,大明赐予田氏官职。大明收回沅陵郡,默认田氏对黔安、阳明二郡的统治,但有权驻军和派遣地方官吏。 最重要的是,田氏每年向大明供奉钱、粮、水银等物若干,这供奉比直接收税都来的划算。 至此,黔中之地,算勉强安定下来。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天下安康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天下安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天下安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天下安康》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