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安东军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穿行宋末第四百零七章 安东军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韩伯龙得知杜昱在燕都称王建立大梁,心中顿时有了底气。

滦州距离燕都不远辽国朝廷的控制力也降到冰点,他趁机举起义旗起兵反辽。在拿下几个当地豪强补充了粮草之后,他带着两万余义军向燕都方向赶来,试图和大梁胜利会师。

得到那段记忆眼光和见识增长不少,韩伯龙清晰的认识到现在的他根本没有实力自立门户,最正确的选择就是抱紧杜昱的大腿,先把自己的势力做大做强。

至于以后是效忠玄法道还是想办法自立,那还要看看局势的发展再说。

他之所以选择带着义军向燕都靠近,不仅是因为相对安全,更重要的是能够得到大梁在物资上面的支援。

驻守滦州的辽国官员在得知治下有人聚众起义之后叫苦不迭,以前耶律淳在的时候他们听从南院大王的敕令即可。

现在王爷撤走,皇帝耶律延禧又逃往中京,根本就没有一个主心骨给他们撑腰。更难受的是滦州距离燕都不过四百多里,他们时刻处在对手的兵锋之下。

在见到韩伯龙大军并没有攻城略地,而是向着燕都方向行军之后,他松了一口气,看样子只要自己不去作死,还有可以当一段时间的滦州知府。

看看城中的军队,想想韩伯龙那两万余人的义军,滦州的知府长叹一声,放弃了出城清缴反贼的想法。

考虑到自身就是汉人,在辽国日薄西山的局势下,他甚至在心中默默盘算今后投靠大梁之后能否保住自己的官职和地位。

而在滦州城中与他秉持相同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数,‘聪明人’都在做着两手准备,随时都可以倒向胜利者的一方。

滦州的官府毫无反应给了韩伯龙巨大的鼓舞,没有辽国正规军队的袭扰,他们一边清扫沿途的大小势力,一边向燕都反向行军。

在建立联络之后,杜昱很快就得知了韩伯龙的行动方案。

经过一番思考之后,他决定派杨春和陈达带领五千兵马,携带大量物资去接应义军的队伍。

经过反复清缴,如今燕都附近已经没有任何敢在大梁军队面前耍花活的势力了,杨春和陈达一行人十分顺畅的东行军。

不到十天的功夫,他们就在情报部门的不断联络下与韩伯龙部胜利会师。

多年没有见到韩伯龙两人非常开心,拉着他和武松等人在大营之中开怀畅饮,诉说思念之情。

不过毕竟是在军中几人还是相当有分寸,并没有喝的酩酊大醉,尽兴之后就停止饮酒,开始在宴席上谈论正事。

杨春从怀中拿出杜昱的密旨递给韩伯龙。

韩伯龙读后才知道,梁王没有让他和麾下的义军去燕都的打算,如今大梁军在各个城池都有驻守之人,实在没有地方安置他们。

按照杜昱的旨意,韩伯龙被直接任命为安东军主帅,武松是他的副手,而闻焕章则被任命为军师。

安东军的编制暂定为五万人,是大梁的第三个军团。人手方面由他和武松自行招募,物资则由燕都方面来提供,而他们的驻地就划在滦州。

密旨中明确要求,韩伯龙和武松两人在得到杨春运送的物资之后立刻着手组建安东军,目标锁定在滦州和周边地区,扫清沿海一带辽国的势力,将气与大梁的地盘连城一片。

韩伯龙合上密旨递给武松,心中有些感慨,他倒不是觉得杜昱小气,相反梁王十分大方,要知道杨春和陈达是最先追随之人,连他们都没能混到一路元帅的地位,却轻描淡写给了自己。

尽管没让他到燕都履新,却给了在外领兵之权,可谓是相当信任。最难能可贵的是,对安东军并没有插手的意思。

武松看完了密旨,又转身递给闻焕章。

闻焕章看完之后将密旨收好,几人各有心事却都表现得非常平静。

“伯龙,怎么样。梁王此次的封赏够意思吧。”杨春半开玩笑的口吻调侃到。

“梁王大恩,小弟应该参拜一番,如此接旨多有冒犯啊。”韩伯龙说罢就向着燕都的方向拜了三拜。

“哎!伯龙不必如此。是梁王再三嘱托,密旨不要弄得十分正式疏远了兄弟感情。”杨春说道。

韩伯龙一愣,他这才明白杨春为何在见面的时候不说正事,反而在宴会这种私下的场合交待此事,他很快就反应过来,这是杜昱拉拢人心的一种手段,大概是担心不允他前往燕都心生不满。

“梁王真是时刻不忘兄弟情谊,让小弟万分感动啊。只是如今大梁立国,总要有个规矩,我等做属下就要有个做属下的样子。请杨春兄弟代为转达小弟的谢意。”韩伯龙的嘴炮功夫也不浅。

“这倒无妨,愚兄定会与梁王回报。”杨春说道。

“杨兄,梁王对安东军攻略滦州是否有时间上的限定。”武松问到。

“那倒没有,安东军才刚刚成立并没有经过多少训练,物资也不全。梁王不会让兄弟做无畏牺牲的。武松兄弟和伯龙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大军组建起来,什么时候觉得实力够了再去攻城略地也不迟。”杨春说道。

“只是如此一来,粮草和兵器铠甲方面就全仗兄弟了。”武松说道。

“本就是应该做的,咱们梁山出来的弟兄本就是一家何必如此客套。”陈达说到。

几人又聊了一会关于安东军的细节问题之后便各自回营。

此次杨春和陈达运送的物资只有五千个钢制枪头和三千套刀盾,铠甲方面更是少得可怜。不过对于刚刚举兵的义军来说已经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交接了物资之后,杨春和陈达辞别韩伯龙等人,他们要回去搬运第二批第三批的物资来支援安东军的建设。

韩伯龙、武松、闻焕章等人,立刻在义军之中召开会议,宣布改名为安东军,并且按照杜昱给他们带过来的大梁军制进行重组。

就这样安东军停留在滦州的边缘,驻扎在这里进行改造重建。

一批又一批的武器和粮草源源不断的从燕都运到军中,大军很快走上正轨,开始专业的军事训练。

与此同时,韩伯龙通过玄法道的途径联系尚未起兵的教徒,将他们召集过来,进行一番筛选。

年轻力壮的被选到安东军之中作为战士培养,老弱则被安排到军营的外围为军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韩伯龙在等待安东军重组完毕形成战斗力之后,就要杀个回马枪把滦州一带献给大梁。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穿行宋末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穿行宋末》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穿行宋末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行宋末》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