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古中秘第二十七章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送还东西不是主要,关键是罗安怎么回复对方。毕竟有真有假、有成品有原料,如果他有一句话说错,那可就要倒大霉了。

可这一点完全难不倒罗安,他敢漂洋过海的来这里混,那绝对是胆量和智勇双全的角色。

所以,罗安告诉贝勒,说金匠的年纪大了,短时间内没做完就累病了,现在正喝中药调理呢,可我怕贝勒您着急,就先回来给您交代一声,打造好的成品也先带给您验验成色!

贝勒见没用的金子就在眼前,而且都是真的,潜意识里就以为罗安没有藏私。而这一点,在骗术中叫做晃眼,也是计中计圈套圈里的第一环节!

不过,贝勒没有完全的相信罗安,毕竟成品物件里头是不是掺了假料,这都还没有落实。

所以,贝勒面上带笑,先用眼睛观察那些成品,见其中的做工和成色依旧精妙毫无缺陷,他对罗安的信任度就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而这第二关眼看一关过去之后,自然要到第三关检查真假了。

可当时没有现在那么精密的检测仪器,以当时九成九的人,他们验黄金也不过是利用黄金的一些特性来判定真伪,比如说贝勒刚才看成色。

但铜器上的黄金成色被罗安用特殊的金漆瞒过去了,那黄金的其他特征又是否能瞒得过贝勒呢?

譬如说硬度这一点。用现在的话说,黄金易锻造易延展,相比起其他的金属,在硬度上也是独一份的特殊。所以,古人对黄金硬度的测试基本有两种,一是称重量,而是用牙咬来试硬度。

但罗安早有准备,那些铜器在刷漆之前,都被他用一种极其特殊的药水泡过,不仅没有铜臭,就连硬度也与黄金相差不多。

至于重量他就更不担心了,这里的每一件铜器都是他设计过的重量,贝勒要想测重量,也不过是拿真金和器物作比较。

可很显然,这一招没什么意义。罗安知道贝勒的单块黄金有多重,毕竟是贝勒爷亲手把自家的黄金交给他的。再说了,罗安把两成的黄金还给贝勒,就是要他利用还回来的金子与铜器相比。

看到这里或许会有人问:难道贝勒就不能打家里拿新的黄金和铜器相比吗?

这点当然可以,可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贝勒的黄金早就被罗安看过了,之前有了那么多的金子可以被他计算,所以,不管贝勒拿不拿新的黄金出来,这些铜器都可以与其相比!

反正简短截说吧,罗安利用外洋的技术和自己胆量与智慧,成功玩了一出瞒天过海,并且在贝勒那边获取了百分百的信任和口碑。所以,经过这次的考验,不仅这个贝勒对他信任有加,就连别人也都找他帮忙打造金器了!

但罗安非常的谨慎,不管谁把金子给他,他都会计算好每件铜器的重量和成色,然后才会交还给对方,而这一来二去,罗安手里的黄金可就是一个大数了!

可惜,骗局再怎么漂亮也不会做到百分百的成功,而最终的败露,也使梁家的手艺彻底失传。

那是一次非常巧的巧合,其中有一个大人物请罗安打造金器之后,大人物得到了完美的假货时,他家里的一个下人不小心手滑了,把一件金器摔在了地上。

如果是小件的金器没啥事,罗安的金漆很黏,既不掉渣也不掉色,如果高度适当的话,也不会出现坑洼的变形。

可巧的不能再巧了,那个下人失手摔掉的‘金器’居然是一个实心烛台,而掉落时的位置和时间,正好是给烛台换蜡烛的时候。

要不说这个故事很滑稽嘛!你说谁家打金器做烛台呀!而且还在面上摆着用!也不知道这个大人物到底是谁,也不知道他是不是个傻子!

但也因此,罗安的骗局彻底崩盘。因为那么高的位置上掉下一个实心的‘金疙瘩’,‘金器’本身不仅没有半点的变形,竟然还把人家屋里的地砖砸碎了,下人惊慌之余捡起来一瞧,当即就拿着东西给主家看了!

结果自然不用多说,无非是那位二到极点的大人物差点没气疯,罗安的骗局也因此败露!

只是这个罗安很机灵,他早就给自己留好了退路。所以,等各种人物找上门来时,这缺德的洋人早就跑没影了。

没抓到罗安,所有人都不痛快,所以被骗的人们联起手来找他,同时还调查这些铜器的出处。

有人就对铜器看出了线索,说:就这种手艺的人,咱们这片不会超过三个,无非是谁家的小谁,还有他家的那个谁,以及城东的梁铁匠!

呃....那俩铁匠没必要起个名字了,用‘谁家的谁’形容,我觉得就挺好!

所以呀,梁金匠在这里就被牵扯了进去,虽然所有人都知道这和他无关,但这群受了骗的大人物们,总得找个出气的地方吧!

不过这些人也比较人道,没有为难梁金匠,只说:不找到罗安,你暂时别离开我们的视线。

就这样,梁金匠因此事受到了巨大的精神冲击,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选错的专业不仅没有用武之地,反倒给自己惹了麻烦。这真是听了上梁没有下梁好!

梁金匠打了一辈子的铁和金子,虽然敲打金子的次数翻个次方都追不上敲打铁器的次数,但他也因此对这一行失去了信心。

可毕竟做过金器,火炉旁有不少的金渣,他家里也有点金子,所以梁金匠在灰心意冷从此消声灭迹之前,在火炉旁又做了最后一次金器!

梁金匠知道,这次打金器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件金器了,所以这最后一件金器,他要给自己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不然的话,别人想起他的故事就只会停留在铜器上,而并非像他的专业那样!

梁金匠在火炉旁整整待了三天三夜,除了喝水以外,他没有吃过半点东西,而第四天的一早,当金黄色的朝阳撒在梁金匠的身上时,他的人生中最后一件纯金打造的手工艺品,便诞生了!

“就是这盆金梅!梁金匠将其打造之后,意欲给自己的人生画了一个句号,或者说是想以此物给他的金匠生涯画一个叹号!可惜,这盆金梅也没能留在梁家代代传世,因为梁金匠病逝之后没多久,这盆金梅就和他的家人一起消失了!”

章醒一口气讲完了结尾,举起手中的茶壶满满的灌了一口,这才又道:“可半个多月以前,这盆金梅却再度现实,它以展品的性质出现于哈市的博物馆里!它的藏主你们知道是谁不,就是当年坑骗满清贝勒的罗安的后人,中文名叫罗泉!”

听到这,王林等人当即蒙圈,心说:怎么转了一圈又转回来啦?而且此宝要是真在罗泉的手里,那以洋人的生意头脑又怎么会拱手送人呢!

章醒说:“当然,我说的这些只是这件东西的起因,其实事实远非你们想的那么简单。而且大林刚才也说中了,这件东西是有人托我带给你的,他希望你能见他一面,并且帮他讨回一件东西!”

王林心中了然,试探性的问道:“是不是梁金匠的后人托你找我的?”

章醒惊讶道:“你怎么知道?”

刘义插口说:“你这就是废话!按照小说的套路,仇家没有绳之以法必定还有下一部嘛!你刚才说的也很清楚,洋人罗安卷东西跑路了,可几百年后他的后代来了哈市,还带来了当年至关重要的道具。任谁想也知道这是一件追忆加主流思想的故事!”

章醒无语,好半天后才反问道:“那你们知道梁金匠的后人是谁吗?”

王林琢磨了一会,再次抱着侥幸的心理说:“在哈市,姓梁的大活人足有千百,可能和章哥你说上话的,就不一定超过个位数了。我猜这个粱姓后人肯定也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孩子,保不齐还是一家之主,坐拥大笔的财富!最关键的是这个人肯定是个好人!”

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像章醒这种三观正常的大老板,自然是不会找痞子们喝啤酒的。所以,王林的猜测非常明确,他甚至已经想到了一位姓梁的大人物!

章醒道:“大林你猜测不错,托我的人真是一个好人,而且他这次给出的报酬足够你吃一辈子的了。不管是看钱还是看人,又或是看事还是看势,我觉得你没有理由拒绝他!”

王林摆手道:“别把我说的那么大义,其实我的人生目标很渺小。我可不认为自己能发大财,而且我也不觉得自己是一个视金钱如粪土的人!”

柳姑娘拍了他一巴掌,直接问章醒:“你就说对方叫我们干什么吧!还有他到底能给多少钱!如果只是一棵金梅树的话,我们真的不想接这单生意!”

说实话,这棵金梅树远非本身物体重量的价值,它身上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年代价值、甚至还包含着故事价值,这都远远超过了金梅树本身。

也就是说,如果这棵金梅树按照黄金价值出售的金额为一块钱,那加上它本身的其他方面价值,最后的成交价至少能够翻上十倍。

可柳姑娘说一棵金梅树不够让他们几个接下这件事,难不成柳姑娘得知王林的身份后,对金钱的渴望以几何倍数增长了吗?

当然不可能了,其实柳姑娘的意思是:我们不想为报酬接活了,我们现在也不缺钱,犯不着为了身外之物去做能力以外的事情!

(未完,待续。)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古中秘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古中秘》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古中秘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古中秘》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