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四国使者与朝议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荆轲让我刺秦王第一百三十三章 四国使者与朝议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当宫门外的朝臣越来越多的时候,卫尉也带着宫门侍卫,推开了厚重的宫门。

原本还聚在一起聊天的大臣们,以两位丞相为首,汇聚成两条黑色的长蛇,慢慢走进威严地秦王宫。

许多人哪怕是已经在秦国朝堂当了十几、二十年的官,进入秦王宫开朝会不知多少次了。可依然会在进入王宫的时候,变得忐忑不安起来。

在宫廷侍卫的引领下,诸位大臣纷纷来到了被秦阳改名为“紫宸殿”的朝议大殿。

有宦官和御使在大殿门外,看着重臣一步一个脚印,走上大殿。

“众臣早朝,卸剑、除履、正衣冠,进殿……”

早已熟悉了上朝礼仪的大臣们,不等宦官宣布,就已经各自把佩剑交给一旁的宫殿侍卫,然后脱下自己的鞋子,只穿着白色的足衣,走进了宽敞幽深的大殿。

踩着宫女和内侍连夜打过蜡的暗红色木地板。众位有资格上朝的朝臣,依照自己的爵位和官位,各自走到大殿两侧的蒲团上跪坐,静候秦王的到来。

有当值的侍御使,静静地观看着进殿的诸位大臣,随时准备弹劾哪些粗心大意,或者大声喧哗的同僚。

紫宸殿内,早已准备好内侍,看着秦王在郎中令的陪伴下,缓缓走进了大殿。连忙鼓足气力,微微扬起头颅,对着大殿内喊道:“大王驾到。”

随着内侍的提醒,两侧的诸位大臣连忙起身离座,在秦阳的身影出现在秦王御座高台边的时候,由两位丞相带领,来到大殿地中央跪伏在地,齐声喊道:“臣等参见大王。”

在大臣们整齐洪亮地拜见声中,秦阳一手执剑,一手扶着孙四喜的手臂,缓缓登上了放着秦王御座的高台上。

“众卿免礼,平身。”

“谢大王。”

君臣早已熟练地不能再熟练地朝会礼仪之后。

秦阳缓缓地在御座上坐下,朝臣也各自返回了自己的蒲团上跪坐。

作为郎中令的孙四喜观察着四周,拿捏着差不多的时间,这才在王座的高台边上,朝前走了两步,挥了一下手中的拂尘,对众臣庄严地喊道:“有事早奏……”

按规矩走了一遍之后,自然有朝臣拿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到朝会上议论。

如果是事先已经和秦阳商量过的,那一般只是拿出来给普通的官员议论一下,确认没有问题之后,秦阳作为秦王,会宣布该怎么去解决问题。

但如果是事先没有商量过的,例如有些议郎或者侍御使之类的官员,那秦阳就需要等朝堂上主要的肱骨重臣都出来发表过意见之后。秦阳再根据自己的想法,根据事情的大小或选择当场宣布执行,抑或者选择退朝之后,由秦阳和重臣一起在朝会以后,进行讨论,再决定是否要去执行。

当然,更多的情况,是各地的监御使,或者咸阳的侍御使发现了哪些官员的贪污舞弊或者渎职等等问题,在朝堂上进行参奏。

这种情况,一般秦阳会听一听御使们上奏的内容,然后根据事情的严重性,安排廷尉衙门会同不同衙门的官员进行审问处理。只是后来秦阳又设立了龙影衙门,所以有些时候,贪官污吏之类的事情,也被龙影衙门接手处理。让廷尉衙门处理官员的事情,明显下降了许多。

秦国内部的事情议论得差不多了,负责掌管诸侯,朝觐事务,同为九卿之一的典客大臣,就适时从座位上起来,捧着圭板对高台上的秦阳高声启奏道:

“启禀大王,代,燕,齐,楚四国使臣,带着各国国书和礼单,前来觐见我王。”

已经大致知晓四国使者来意的秦阳,有些意兴阑珊地念了一个“宣”字,一直注意着高台的孙四喜立刻注意到了秦阳的声音。

手中的额拂尘再次一摆,朝前两步,对着空旷地大殿喊道:“大王有旨,宣四国使臣上殿。”

随着孙四喜的呐喊声在紫宸殿的大殿中响起,一同守候在殿内当着人形传声筒的内侍们就一个接着一个,把孙四喜所喊的话,传递到紫宸殿外去。

守候在殿外的大殿侍卫,听到殿内的喊声,也同样高呼了一遍。

然后,早已等候多时的四国使臣,拄着代表各自国家使节的节杖,缓缓走入紫宸殿。

代国使臣是个肥胖的老者,穿着传承自赵国的衣饰,以土黄色和红色为主的官袍。看着高鼻深目的样子,似乎有着北方胡人的血统。

燕国尚黑和白两种颜色,所以袍服远看像秦国的服饰,可走近一看,却是黑色中点缀着一些素白。作为代表燕国出使的使臣,来人是一个文质彬彬的中年人,留着两撇胡须,看着有些书生的模样。

齐国的使臣,看着有些矮小,红色带黑色纹路的袍服看着有些大,使得齐国的使臣看起来有些猥琐的样子。他笑眯眯地走进了气氛严肃的紫宸殿,还不时左右张望,应该是在寻找大殿内相熟的官员。

四国之中,秦国唯一没有攻打过的,唯有齐国。秦国也派了使臣到齐国告诉齐国的文武大臣,秦国愿意和齐国永世友好,互不侵犯。加上有着国舅的大力鼓吹,所以齐国上下,对于强大的秦国,并没有像其他几个国家一样,由衷感到恐惧。

这也让齐国的使臣,走在威严地紫宸殿中,显得自在轻松了许多。不像其他三国的使臣,都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最后一个同样穿着红色袍服,却点缀着黄色条纹的皓首老人,戴着楚国特有的高冠,拄着代表楚国玄鸟纹饰的使节节杖。也跟着其他三国的使臣,缓缓地走进了紫宸殿。

虽然楚国被秦国狠揍了几下,割了不少土地给秦国,但楚国现在依旧拥有着十分辽阔的国土和数量众多的兵员。秦国国内,哪怕少壮一派的将领,在说起对付楚国的时候,都显得谨慎了不少。

代表楚国的皓首老者,走进紫宸殿的时候,既不像齐国使臣那样乐观,也不像代国那样卑微,同样不会像燕国的使臣一样如临大敌。

老者迈着明显比其他三国使臣要慢上一些的脚步,目视前方,镇定自若地走向了大殿中央。

在秦国满朝堂大臣的注视下。四位穿着各异的使臣,来到紫宸殿的中央,对着高坐在御座之上的秦阳躬身行礼道:

“楚国使臣屈英拜见秦国大王。”“齐国使臣苟莫离拜见秦国大王。”“燕国使臣杜钰拜见秦国大王。”“代国使臣阿支那也拜见秦国大王。”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荆轲让我刺秦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荆轲让我刺秦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荆轲让我刺秦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荆轲让我刺秦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