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秦国决心干涉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荆轲让我刺秦王第四百一十四章 秦国决心干涉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经过两天一夜的快速行军,秦王东巡的队伍总算在第二天的夜里轰隆隆的进入了咸阳城。

御林军的状态让秦阳十分满意,临别时夸赞了两位随行的将领,并让负责记录的内侍记录下去,由宫中出御厨和食材,要恩裳御林军一顿美食。

秦阳和赵楚楚也在御林军的山呼中返回了秦王宫。

一路骑马,尽管比乘坐马车舒服,可也让赵楚楚稚嫩的大腿内侧磨出了血。

秦阳等进了宫,没有太多外人,就干脆蹲下身子,对走路一瘸一拐的赵楚楚说道:“上来,寡人背你走。”

周围的内侍和侍女们一阵羡慕的轻笑,赵楚楚却是害羞,死活不同意。

秦阳哪里由得她,直接上去一个公主抱,就把一身猎装的赵楚楚抱在怀里,慢慢地向着凤栖殿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听着王宫侍卫和侍女,内侍们的纷纷请安,赵楚楚是羞得连头也抬不起来。

倒是秦阳十分得意,抱着赵楚楚一路哈哈大笑。

翌日清晨,在官署内办公的三公九卿就得到内侍的传召,秦王在议政殿召集重臣议事。

秦王东巡一个多月,竟然提前好几天连夜匆匆回宫,今天一大早还召集重臣到理政殿议事。这样的一系列举动,让众人纷纷猜测,这是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才会让秦阳如此着急。

秦国重臣汇聚,丞相萧任,太尉王翦,御史大夫冯劫引领群臣,朝着理政殿聚集。

只是刚一进理政殿,就发现龙影衙门的首座孙四喜已经侍立在理政殿的大殿内,秦王正低着头批阅堆满御案的公文。

众臣进殿,纷纷按照各自的官职排好觐见的队列。

“臣,参见大王。”

众臣见礼,秦阳也是随手放置了手上的公文,让众人免礼就座。

等众人落座完毕,秦阳这才开口自嘲了一句,“东巡了一段时间,倒是搁下了那么多公务,实在是懈怠了。”

这些公文大多都是丞相内阁那边已经大致看过,并在公文末尾留了意见的。

主要还是因为有些事情比较敏感,丞相衙门那边即使看过了公文,给出了处理的意见,但萧任那边也不敢擅自做主,所以会呈上来再由秦阳这边预览一遍,算是小心平衡着王权和相权之间的间隔。

萧任对这方面向来小心,不会逾越这里面的规矩。

秦阳自嘲偷懒,众臣自然要反过来肯定一下秦阳的勤政,至少在治理国家大事上,秦阳的勤政态度,大臣们都十分满意。

唯有一点遗憾的,就是这位君王后期开始喜欢开小朝会。而对大朝会却是没什么耐心,经常是草草了事。

其实严格来说,大朝会上商量的事情,已经在小朝会差不多拿下了定案。只不过是君王需要这么一个程序,让其他参与大朝会的官员觉得,君王是和他们在一起治理天下。

可现在这位君王却是经常省略了这一步骤,满朝文武也是不难看出,这位是一位喜欢乾纲独断的君王。好在现在秦王还算年富力建,在小朝会处理的事情大多还算十分的明智,没有出现什么不合理,或者昏庸的事情。

淡笑着接受了大臣的称颂,秦阳心里清楚,自己比原本历史上那位秦始皇实际上是要懒上许多倍的。至少秦始皇经常批阅公文,搞到通宵达旦。史书上还有记载说是一天批阅的公文竹简,都要拉上好几车。

秦阳反正是日落就开始打哈欠,晚上除非有紧急公文。否则他肯定是用来看话本之类的闲书,也不会去批阅公文看,更不可能批阅公文搞通宵,秦阳当秦王都十多年了,从来都是很少夜里处理政务的。

话题说开,秦阳也就开始把今天召集重臣议事的主要原因给说了出来。

“据齐国的龙影卫汇报,燕国那边已经控制了齐国的北方的关隘。并向田闵的叛军派遣了两万骑兵进行参与作战。”

“可以说,燕国那边参与齐国的内战,可以说是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了。”

说着,秦阳向一旁的孙四喜示意了一下。

孙四喜连忙起身,将早已抄录好的十多分关于齐国的消息,一一分发到重臣面前。

“这些资料是龙影卫从齐国那边发掘送回来的。”

“诸位卿家不妨看看。”

直到这时,大家才知道秦王为什么那么着急着赶回咸阳召集大臣议事,原来齐国的局势已经糜烂成这个样子。

在这之前,众人的印象中,齐国还是停留在那个有三十万大军,富甲东方的一个强大国度。

可现在竟是连北方的燕国都已经派遣军队进入齐国境内作战。齐国现在可以说是四处狼烟,处处烽火了。

而秦王的目的也已经很明确,就是想要召集众臣,商议秦国是否要加入到这场齐国的内战中去。

众臣议论纷纷,秦阳等他们说了一会儿,就直接点名全程闭目养神的太尉王翦。

“老太尉,您说秦国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胡子由花白变成全白,头上那半白的头发也变成了满头银丝。可王翦双眸睁开的一瞬间,秦阳还是能够很敏锐的捕捉到王翦眼睛里透露出来的一阵精光。

秦阳的询问,王翦却是沉吟了一番,这才开口道:“老臣的意见只有两点。”

“其一,燕国不能再扩大,要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待在燕国。”

“其二,秦国虎狼不惧任何对手,但凡大王有命,老夫这把老骨头,还能再次上战场为大王平定诸国。”

秦阳颔首,朝着王翦满意地颔首。

又是看向丞相萧任,询问道:“丞相作为百官之首,萧卿又是意下如何?”

知道秦王必然会点自己,萧任也是从容不迫的躬身回禀,道:“秦国经过多年休养,已经逐渐恢复。”

“韩魏赵三国旧地也已经能够自给自足,来年更是可以从三国旧地收取税赋,秦国国力可谓是空前强盛,不惧任何挑战。”

说着萧任又是躬身道:“至于具体钱粮问题,还得请治粟内史的赵胜来向大王解答。”

被萧任点名,秦王的目光也移了过来,治粟内史赵胜连忙起身,将早已背的滚瓜烂熟的数据拿了出来。

郎中令田安乐过来取走账册,递交给秦阳。

赵胜这边则开口将秦国这两年的赋税给简单的说了一下。

秦阳大致翻看了一遍,发现这两年随着工坊日渐兴旺,国库里可谓是日积斗金。和早几年国库年年亏空不同,这两年多以来,秦国的国库却是十分充盈,随时可以调拨大量的钱粮支持大军作战。

挥手让赵胜回位,秦阳又一一点名了几位相关的将领和文职大臣,询问他们对于出兵的看法。

有王翦和萧任提供的思路在前,其他的官员也就放开胆子向秦阳大胆表明他们支持秦军出战的主张。

重臣口径一致,国库充盈,武备也齐全。秦阳也就下定了决心,准备干涉齐国的内乱。

于是当天下午,就有一条小道消息从秦国的各大衙门里流传出来。

荆轲也收到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秦国决心干涉。”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荆轲让我刺秦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荆轲让我刺秦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荆轲让我刺秦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荆轲让我刺秦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