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毛衣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清穿之幼清第155章 毛衣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过了初一,就开始互相拜年了,这毛衣的作用便更加凸显出来了。 “老爷,今日又降温了,要不再添一件衣裳吧?” “不用了,万岁爷赏的衣裳看着薄,但是格外暖和,昨个我穿着走路都出汗了,不用再多添衣裳了。” 那夫人闻言有些吃惊:“老爷,那衣裳真有那么暖和?” “这是自然,今日我便去在内务府当差的同僚那里问问这衣裳哪来的,要是可以,多买几套回来。” “这样也行。” 毛衣穿在里面暖和,不少人家得了赏赐穿着觉得不错去内务府问了,内务府本就得了命令宣传幼清的铺子,这不,没两天幼清的铺子便来来往往都是客了。 内务府那边又送了好大一批羊毛线,幼清来者不拒,直接请了人盖了几间大作坊,里面烧上地暖,开始织毛衣。 这衣裳也从原先的规规矩矩变得花样百出,都不用幼清来教,心思灵巧的妇人创造能力可不一般。 “主子,这两日光是毛衣便卖出了近一千套,还有零零散散的手套袜子围巾,再加上盈利约摸已有好几千两了。” 毛线是从内务府买的,有康熙在,梁九功从中牵线,价格也高不了,至于手工费,幼清给的是公道价,但是架不住毛衣卖出去价格贵,一件普通款的二三两银子一件,带花样的衣裳,那价格根据花样的不同价格自然也不同,反正就是贵。 至于袜子还好,穿在脚上花样不多,但是这手套围巾带在手上和脖子上花样可就多了去了。 而且这两样东西虽然小,但是那价格未必比一件毛衣便宜,大户人家的夫人小姐也不缺那边银钱,自然喜欢好看的,好看的多,买的也就多,这才造成了火爆场面。 “刚开始,生意好正常,过一段时间估计就降下来了,如今天冷,织的是厚毛衣,过几个月天没那么冷了,织些薄毛衣,也是不错。” 有康熙的赏赐大广告,内务府说的铺子名,怎么着也要热闹一阵。 “主子说的是,对了,奴婢有件事要跟主子说。” “你说。” “主子,这毛衣本也不难织,这羊毛线要说难寻,其实也不算特别难寻,奴婢怕过段时间反应过来铺子里生意不好,另外奴婢已经发现有人头头用棉线织毛衣卖,那人还是作坊里的妇人,因为没用羊毛线,奴婢倒也罚她什么。” “这本就正常,京城人多,哪怕有人愿意买羊毛线自己织也不要紧,到底不如咱们这边的款式多,倒是不愁生意,至于作坊里的妇人用棉线织毛衣出去买,这个倒没什么,只是每天白天四个时辰不能少,其余时间做什么也不用管太多。” 本来她开这家铺子就没想做长久生意,她主要还是推广羊毛线,上行下效,宫里的人喜欢,宫外的达官贵人才会推崇,进一步便是普通百姓也会想法子来赚钱,毕竟织毛衣用的是手工。 今年赚一笔,明年冬天估计就有心思灵巧的商人注意到这个商机,大清版图辽阔,冬天北方城市冷的不得了,这羊毛线衣可有不小的市场,到时候也能让平常闲赋在家的妇人多一项收入来源。 一个国家的富足与否,一个要看国库,还有一个便要看百姓富足程度,人人有差事做能拿工钱,长此以往,藏富于民,这才是真的国泰民安。 原先的新肥料增产,很大程度上解决普通百姓温饱问题,如今幼清弄得这个作坊,也能解决一部分劳动力,增加普通百姓的收入。 今年京城冬天虽然冷,但是京城的百姓日子过得却比往年舒坦。 粮食比往年多一些,虽然只有一亩地增产,那也多出几百斤粮食呢,可不就能过一个好年。 过罢年,京城突然下一起了一场大雪。 早晨醒来,康熙还没来得及穿好衣裳便问梁九功:“雪还没停?” 梁九功一边小心伺候着康熙一边小心翼翼的说道:“还没呢,这一夜雪竟越下越大。” 康熙叹了口气,若是再下几天,少不得要有雪灾,年前都好好的,这年后怎么又不安生了。 穿好衣裳,早膳都没吃康熙就吩咐了人去京城附近查看,普通百姓住的都是茅草屋居多,大雪不停,房屋倒塌,人命是大。 下午暗卫便回来回复了康熙:“回万岁爷,城内还好,房屋尚且还算结实,城外村庄有些年份久远的茅草屋坍塌,没人死亡,但是有人受伤。” “安排些年轻的太医过去值班,对灾民进行救治,就近拨粮,准备防寒保暖的物品给送过去,还有,安排就近的衙门负责搭缮救助房屋……确保受灾情影响的百姓安全无虞。” “嗻” 康熙安排了一番,只盼着雪赶紧停下来,瑞雪兆丰年不错,但是雪太大了,那就是灾年了。 可惜天不遂人愿,又过了两天,雪还是没停下来,康熙一直派人赈灾,但是情况越发不乐观,京城附近的还好,可是稍微远一些的地方,受灾情况救治就没那么及时了。 粮食倒是够用,但是棉花不够用,还没等康熙下令做什么,幼清那边就带头开始捐赠物资了。 这个时候捐银子倒是次要的,粮食衙门还有赈灾粮,可是别的东西就是买也买不到。 幼清就把剩下的羊毛衣手套袜子围巾等全都捐赠出去了,然后开始在京城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旧棉衣,然后以最快的价格送去灾情地区。 康熙闻言立马下令赏了幼清一个“善人”的牌匾。 要说这牌匾的价值,寻常做牌匾的木头做成的,内务府赶制,并不算什么特殊,但是有“善人”这个牌匾,以后少不得被百姓亲近,还有便是在万岁爷跟前挂了名,以后皇商也不是不能想。 有脑子转的比较快的商人立马跟风,捐衣裳,捐粮食,还有捐人去修缮百姓的房屋。 随后康熙下旨先是口头上嘉奖了一番,随后每家都送了块牌匾,实质性奖励没有,但是捐款的商人是极为满意的。 士农工商,钱够了,就想得些好名声。 物资及时,康熙也提前下令注意雪情,一切都井然有序。 这雪一连下了六天才停下来。 这边雪停下来,那边重建工作立马展开,还没出正月,这场雪灾的赈灾工作就完成了。 对此,康熙是脑子的,百姓也是满意的。 受灾范围也就在京城附近,影响地方不远,这算是好事。 除了正月,雪渐渐融化,康熙又从京城搬去了慕清园。 新的一年,康熙盼得美人归,就是不知能否如愿。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清穿之幼清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清穿之幼清》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清穿之幼清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清穿之幼清》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