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农庄模式在推广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要做明世祖第一百零八章:农庄模式在推广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此外,大宁诸卫废而重立,也不应当只遵循旧制,考虑到边关物资短缺现象严重,孤有意在那边设置农庄,遣人同耕同种,以节省消耗。” 这个事情不难通过。 朱见济今年开春就已经在直隶推广农庄了—— 虽然以朝廷政令去征收了周边农村的土地建立集体公社,引起了一些人不满,但强权和利诱之下,还是顺利的施行了。 皇庄建设的成果,在德云社和周边亲历者的宣传下,得到了直隶百姓的肯定。 他们很真诚的表示自己也想过上“每天两鸡蛋”的幸福日子。 唯一的问题,就是他们手里的田地被整合之后,是归公还是归私。 对此,朱见济提出了两个解决办法。 一个是以市价偏高点的价钱赎买农民手里的土地,一个是允许农民将土地兑换成股份加入农庄,农庄可以按照比例给他们分发收益,但会缩减掉他们加入农庄后的相应待遇。 前者可以直接获得收益,后者不会失去自家的地。 不过善于精打细算过日子的老百姓们合计了一下,不少都选了第一种方法。 因为他们觉得农庄合力耕种,虽然可以尽人事,但终究还要靠老天爷赏饭吃。 如果遇到天灾了呢? 如果农庄负责人心黑一点,搞贪污盘剥呢? 还是沉甸甸的铜板跟银子最可靠! 男人在农庄里干活吃大锅饭,女的可以送去织布厂做工,挣两份钱! 于是在直隶各地,有不少村子被整合起来,展开了农业集体化活动,其间又有新的水泥路修起来,把破碎的聚集地连接成一大块。 有些地方乡绅其实是不高兴的,对此并不配合。 可惜主持者是皇太子。 朱见济可以对普通人和颜悦色,可面对地方上窃夺朝廷权力的蛀虫,那就不可能了! 不配合就不配合, 直接不理会,苦果总归不是他来吃。 要搞事的可以让锦衣卫上门跟他谈谈心,毕竟只是乡镇上的小乡绅,出了那一亩三分地,就没有人肯给他卖面子。 不过有些眼光长远的士大夫注意到了更深层次的一点,上奏疏指责起了太子。 因为朱见济这样的行为,已经在破坏农村原有的生存环境了。 农民团结起来自给自足,那地主怎么办? 每个官员家里,谁没个几百上千亩地?谁来种? 而且农庄管理人除了要在原村子里德高望重,还要接受皇家培训,相当于是朝廷在选拔最基层的吏员。 那等他们给朝廷说话,能够了解官方政策如何了,还能轻易的被地方“乡贤”牵着鼻子走吗? 奈何有如此眼光的官员终究稀少,很多都是可鄙的肉食者在堂。 更重要的是,一直让官老爷们担心的,借着组建农庄的机会去清查田地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被抽调去干活的锦衣卫们只是淡定的抽人合地,没有多问什么。 没有被切实的伤害到,普通官员当然不会去认死理的跟皇帝对抗。 又不是所有人都跟杨善钟同一样死脑筋。 农民被弄过去了,之后是死是活,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官老爷家里自有长工和佃户在,不怕劳动力缺乏。 对此,朱见济只是把抗议的奏疏压下不理,默默把对方姓名记了下来。 既然这些人能看出组建农庄的本质是在扩张皇权,那也最能适应情况,容易在此之后出现“坐在朝廷反朝廷”的事。 他得多盯着一点。 这,只是景泰六年以来在直隶发生的变化。 而农庄模式放到地广人稀的边关,那遇到的阻力只会更小,还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到了卫所制度。 不再由士卒半屯半军,而是有专门的人去种田,至于其他的……当然是让朝廷发工资。 职业化军队的战斗力在这次战事中已经有所体现,为了获得足够的军响和功劳,宣府大同那边的,都把东边蒙古扫成什么样了? 虽然也有也先在此前就不断打压那些部落削弱其力量的原因,但最终受益者仍然是大明。 捡来的便宜也是便宜! 六年前是也先抱住了天降的大饼,这次让大明咬一口又怎么了嘛! 朱见济要改革卫所制,把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大明军队战斗力释放出来。 “另外,孤还想在关外修路……” “造成过去维系边关卫所花费巨大的原因之一,便是交通不便,以至于运输一些物资都要驱使人马,辛苦来回。而遇到战事变动,受山河地形阻拦,更是难以及时有消息传回。” “如果有一条坦途连通大宁,开平和宣府,那管理难度也会下降。” “可是用之前的水泥?”有人问道。 “不错。”朱见济笑眯眯的告诉他们,“孤已经把水泥配方交给了工部,那边经过数月磨练,也有了熟手,届时只要派一些人过去,便可在北方建起来个水泥厂,或是筑城或是修路,都是方便。” 于谦说道,“的确是良策。” 水泥有多好用? 看下徐有贞就知道了。 这位治水专家本来在黄河那边拼搏了数年,水泥一到,那完成度就迅速上升。 他已经上了封奏疏说明进度,表示再过不久就能收工,并且在奏疏之中为小太子大唱赞歌,非常明显的在抱大腿。 景泰帝特意把这封奏疏拿出来,当着儿子的面开金口朗诵,把有一张厚脸皮的小太子都说的脸红耳赤。 朱见济由此决定放徐有贞一马。 随后,关于战争的小尾巴如何处理,大明的统治者拍板决定了—— 册封阿剌知院蒙古可汗,如果他乖乖把太上皇血脉跟玉玺送回来的话,那可以封王。 大宁诸卫重建,地盘已然在手,之后主要的问题是招揽流民前去垦荒。 对这次大战中有卓越贡献的将士论功行赏,把之前发钱的诺言兑现。 最后,朱见济要杀猪取血。 要把这一揽子计划全都实行起来,他需要让别人拿命来帮忙氪金。 “臣提议,今年考成法之推行,可以再严格一些。”王文忽然说道。 “去岁考成法初行,仓促之间,未能来得及将朝廷中的无能庸吏尽数揪出,乃至于出现衡州府之事……今年考成,当严厉施行,改官场不正之风,以示大明气象。” 王简斋说到后面,有些消瘦的面容上都透出了丝丝杀气。 看得出,他也知道了其他地方关于考成法的推行情况。 像这种冒犯士大夫的法子让贵人们很不满,除了南京,自然也有人在别的地方阳奉阴违。 摸鱼的继续摸鱼,直到摸到了王尚书的根子。 王文无法容忍这种事情。 特别是内阁里面还有两个害虫,天天哔哔赖赖的,吵得王文耳朵疼。 景泰帝自然无有不可。 朱见济更是用每一块肉支持着王简斋。 每抓一头猪,那就能让人多吃几口肉,这种好事还是要做的。 朝廷缺钱嘛! 只有陈循和江渊二位阁臣在一边对视一眼,随后提出疑问企图阻止王文的大杀特杀。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要做明世祖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要做明世祖》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要做明世祖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要做明世祖》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