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虎回来了,山里就消停了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的1995小农庄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虎回来了,山里就消停了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这次去市里,陈凌多逗遛了一周时间。 正好这次没有带小孩子,也没有带别人来,他不管去哪里也都方便。 去看望赵大海、梁越民两家,又去山猫的狗场,看了看狗。 狗场里原来山猫养的那些是不用管的。 主要是从斗狗大赛带回来的那些。 这一批狗什么品种都有。 很多还是大洋狗,烈性犬。 到了母狗发情的时候。 那家伙,公狗闻到味儿,全都跟疯了似的。 山猫的哥哥嫂子还真搞不定。 钟老头老两口子也不在,山猫的哥嫂每天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啊,总不能天天守在狗场吧。 于是陈凌就在接完阿福阿寿之后,天天去狗场忙活。 有了两头老虎镇场子,这些公狗性子再急再怒,也不敢炸毛了。 陈凌让它们和谁配对,它们就乖乖和谁配对。 它们发泄完精力后,陈凌不去管,也不会再闹了。 一个个老实得很。 狗群老实了,不再躁动了。 有时候陈凌就会把赵大海家的小丫头还有梁越民家的小胖子喊过来,在狗场玩半天,也会把表现好的狗放出来,去狗场不远处的果园放狗,抓些小猎物。 如果人少的时候,还会把阿福阿寿放出来。 带两个小娃一块骑马打猎。 秋天的小猎物比春夏还要多,陈凌每次出去也是收获满满的。 只是野鸡野兔这些东西,他在村里都已经吃烦了,就都送给熟悉的朋友们。 卖咸蛋的刘建成,开水族馆的杜广河等等…… 有时候碰到了以前那些斗狗的人,夜里出来玩耍,对方如果顺眼的话,也会给他们几只。 这些人看到陈凌带着大群的狗,领头的还是两头大老虎,就算早有听闻。 亲眼看到也是够震撼人心的。 说震撼人心,这句话太模糊,但看到体型越发健硕威猛的两头老虎,他们一个个是实打实的不敢上前。 甚至阿福阿寿稍微有点靠近的动作,他们都会心头一紧。 于是自然而然的对陈凌越发佩服,一个个都在私下议论这小子还真不是一般人。 后来看到陈凌天天骑着马闲逛,是在找小水牛,但碰不到合适的日子。 不逢集郊县的骡马市不开市。 这些人就自告奋勇的帮陈凌联系了好几个牛马经纪,很快就给陈凌找了两头水牛崽子。 陈凌挑了那头漂亮的,鼻尖乌黑油亮的小母牛。 为啥不挑公的小牛呢,原因也简单。 主要是小白牛还没到配种的时候。 而到了配种的时候,也要精挑细选的。 到时候既要过了陈凌这一关,也要过了小白牛那一关才行。 不然带回去小公牛培养出感情了,但品相太差,陈凌会觉得可惜。 有种自家孩子被猪拱了的感觉。 于是后面几天,狗场又多了一头棕色的小水牛。 这小水牛比小白牛的小时候欢实多了,敢跟狗玩闹,敢用脑袋顶小青马……也敢去阿福阿寿身前撒欢。 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初生牛犊不怕虎。 总之,陈凌这几天玩得挺开心的。 期间孙艳红找过来,说了乡里那几个年轻小子卖熊肉的事情。 正好被几个熟客看到了,让弄了几样菜。 幸好孙艳红机灵,知道野味的肉异味重。 除了生肉去腥之外,还用了小龙虾和火锅料那一类的重口的调料,让人吃了个差强人意。 这也没办法,虽然这熊肉中的异味被压了,但还是稍微有些嚼不烂。 孙艳红店里的这些厨子也不太懂这个。 只当成了一般野味对待。 陈凌也是通过赵玉宝要的熊掌秘方才知道,熊掌熊肉这类东西,在炖的时候最好加点蜂蜜。 不然得用小火炖一天一夜才能炖烂乎呢。 尤其熊掌,不加蜂蜜炖煮,有时候两天也炖不烂。 不会处理,食材再好也不顶用,做出来只能过干瘾。 就把这个诀窍告诉孙艳红,让她看看怎么跟那些厨子说。 毕竟这都是老厨师需要保密的东西,现在也不是网络分享大时代,该藏一手的还是要藏一手。 而孙艳红找他的主要目的,是想问问陈凌熊掌好搞不。 很多人知道有熊肉之后,都过来问熊掌。 秦岭熊掌很出名。 因为秦岭的野蜜蜂特别多,秦岭的蜜蜂,很多都筑巢在倒卧在地的枯木里头,或者地上的石头缝隙里。 所以说黑熊偷蜜有一手的,这一类的蜂窝又简单,比树上的蜂窝好掏,还不容易被蜇。 黑熊用爪子掏了各种各样的野蜂蜜,舌头舔舐手掌,时间长了,熊掌就会变得肥腴厚润。 孙艳红听人说过,一顿熊掌宴,两只前掌一起,就能卖上五六千块钱。 现在物价抬头明显,可以预见,往后越来越贵。 但陈凌知道黑熊不好搞,养殖黑熊,抽熊胆,吃熊掌,他这样经常打猎见血,分得清宠物与食物的人,都觉得做不来。 所以告诉她这事不要再多想了,没戏。 孙艳红听到没法大批量的搞,也没在意,见识过小龙虾的火爆,熊掌这点钱不会让她觉得有多可惜。 只是想弄点新菜式而已。 不然总觉得梁越民他们生意做的那么厉害,自己也是跟陈凌合伙的,老跟不上趟,说话都不硬气。 这就是野心大的人的想法了。 陈凌对这个是一点感觉都没。 确实,梁越民方便面的畅销,他真的无感。 倒是听到家属楼的小孩子们议论方便面的故事居然是跟电视上新出的动画片一样,都在说动画片好看,黑娃真厉害,小金真聪明之类的话,让他很开心。 这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既高兴孩子们对故事的认可,也高兴他们对自家两狗的夸赞。 好几天都是乐滋滋的。 不过后面几天,他也给孙艳红提了两个建议,一是让她再买几条龙鱼,做龙鱼宴,二是野味里面加上蛇,风雷镇养蛇的多。 今年竹鼠没做起来,还不如普通的排骨吊锅受欢迎,距离鹿肉更是差得远,让陈凌也没想到。 那就再试试别的吧。 自己弄个新菜系,给老丈人他们那边也整点外快。 不然老头子整天念叨这两年连引蛇药用不上了,一年到头都没抓几条蛇。 就这样,在市里待了十天左右。 连睿睿都想他了,真真都去电话亭给他打了两次电话。 一次打到了家属楼那个家里,一次是托梁红玉打给了梁越民两口子…… 陈凌不敢再多待了,赶紧回家吧。 回去的路上他还在盘算着,“那几条龙鱼就先养在孙艳红那边吧,有人看得上就卖,至于做菜……估计在省城也没人花那么多钱吃龙鱼吧。” 他这次花钱可不少呢。 除了建议孙艳红买龙鱼之外,他自己也忍不住出手买了几条。 虽然品相都不怎么好。 但并不便宜。 有两三千的,有三四千的,甚至有条金龙鱼都是捡漏价了,还要价六千六呢。 几条鱼干了陈凌两万多,将近三万块钱。 在村里都能建个小洋楼,捎带给两个,甚至三个儿子娶上媳妇呢。 龙鱼的火爆可见一斑。 “养着吧,我定期给点特制的饲料得了……” 这鱼实在不适合在乡下养,设备就不说了,气质也不搭,老别扭了。 要不是梁越民没时间养,陈凌还真想在他那边养着。 就没孙艳红什么事了。 这好大哥连品牌名都用的他家的,分钱又分那么多,养龙鱼未来指定发财,比知道彩票号码还要靠谱多的事,陈凌当然想带着老兄发财了。 可惜好大哥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爱财之人,他只是喜欢做事业,确切说喜欢做成事业成功之后的那种感觉,完成他自己心中给自己定下的一个个目标。 这陈凌就没啥好说的了。 回去的时候,还是走水路,就是这次没找到合适的船,只好搭了货船。 陈凌东西多,带了两头老虎,又买了牛,还从山猫的狗场抓了几条能出窝的小狗,陆路不方便…… 他可以找小绵羊要一两运输车拉他们回去,但是能回去,这些小狗子颠簸一路,能不能活下来都不一定。 小狗子不是鱼,这种颠簸也不是身上流血受伤,有时候喂了灵水也没用。 走水路相对来说比较稳,也快一点,一夜时间回家,船上还能睡一觉。 除了小水牛和几只小狗不太懂是,随处拉尿比较麻烦之外,其余都好。 早晨六点多钟,快到藤河乡的时候,陈凌不仅在天上发现了追逐大雁群的二秃子,还在大河里发现了蒜头它们的踪迹。 让他意外了半天,也不知道这群家伙是来接自己回家的,还是来这边玩的。 估计是来接自己回家的吧。 不然也不会这么巧,二秃子在,蒜头它们也在。 发现小家伙们越来越有智慧,也越来越懂事,陈凌为此高兴了半天。 阿福阿寿两个隔了一个月回来,由于季节变化大,岸上的山林景色不一样了,大河的水流也比夏天清澈,它们看什么都觉得新鲜,不断伸长脖子,仰着大脑袋,到处看。 等发现大老鳖之后,还齐刷刷的低下头,好奇的注视着水下。 小青马见此,想在两头小老虎面前显摆自己跟蒜头它们很熟,唏律律的叫着,并不安分的踢踏的蹄子,甩着尾巴,看样子想跳下水去跟这群大老鳖玩耍。 也幸好早晨船上没人出来,不然看到这情况,估计会被吓一跳。 等终于靠了岸,到了藤河乡之后,陈凌就骑着马,背着一竹筐小狗子,带着阿福阿寿两头老虎,一头小水牛往家里赶了。 这阵仗被早起的人看到纷纷出来看热闹,至于陈凌他们都熟,前两次都是从这里带老虎路过的。 但乡下新鲜事少,每次都有太多的人出来看。 一路走,一路被人看。 等终于赶到陈王庄村外,刚到村口就看到老丈人赶着一大群驮马和家里的几头牛在往老河湾走。 另一边,落后老丈人好远的麦田里,丈母娘领着沈佳宜那姑娘正在麦田不断弯腰捡着什么东西。 很快陈凌这边的动静太大,这阵仗也太惹眼,两人就齐齐的看过来。 女徒弟看到他领着老虎回来了,激动地挥着手喊着他跑过来。 “你们这是干啥呢佳佳?” “奶奶带我捡大雁粪呢,说可以当饲料喂牲口……” “哦,捡大雁粪啊,哟,捡的还不少呢。” 大雁的粪,是很好的猪饲料,将雁粪泡在猪食槽里,加上麦麸或者茅草面,猪都抢着吃。 当然也能喂牲口了。 这东西喂牲口据说还可以防病防瘟呢。 也不知道什么原理,本来就是粮食谷物和麦苗而已,经过大雁的胃跟肠道后,竟然就成了药材一样的东西。 “是啊,奶奶说早晨和黄昏大雁粪最多了,它们就在人少的时候来偷吃麦苗,一边吃一边拉,嘻嘻。” 这姑娘也不娇气,不嫌脏。 来到乡下跟小栗子她们差不多,玩疯了。 “师父,老虎长得好快,这么大了,你告诉它们别动好不好,让我摸摸它们?” “来,你摸吧,它们听话着呢。” 这时候,高秀兰也背着大半筐子大雁粪走了过来,也说:“这俩小老虎长得真快啊,你第一回接回来的时候还傻憨憨的,现在这都快认不出来了。” 是啊,阿福阿寿这几个月长得贼快,算算也不过才不到一岁呢。 就比真正成年的猛虎还要壮硕威风了。 “啊哟哟,当家的,快出来看,快出来看,富贵把老虎带回来啦,这下子山里可算能消停了!” 陈凌三人在村边边说着话,没一会儿工夫就招了一堆人过来。 看到阿福阿寿都说它们大变样了,看着比以前吓人多了。 一时间没人敢上前。 阿福阿寿倒一点感觉没有,仰着大脑袋,不断对着乡亲们抽动鼻子,发出很响的呼哧呼哧声音。 这声音在老虎和豹子身上其实很正常。 对阿福阿寿来说,这些人也算是熟人了,它们就是简单的闻闻味道。 结果把乡亲们吓得不轻,一个个不敢再多看了,觉得老虎在闻他们的味道,好像要吃他们似的。 连同样背着筐子出来捡大雁粪的也都转身回家去了,不太敢再在这个时候出家门。 因此倒是让高秀兰多捡了两筐。 一同放在小青马身上回了家。(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的1995小农庄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的1995小农庄》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的1995小农庄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的1995小农庄》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