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防作弊措施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第七十七章 防作弊措施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我看这些人就是吃饱了撑的。 还是给他们安排的工作量不够大。 看来老朱我还是比较仁慈,还让他们拥有休息的时间,有空多多磨练一下这些官员,省得他们一天到晚想些有的没的。 “原来是这样,方恩人,还有别的吗?” 如果不是方恩人特地提醒自己的话,朱标绝对不可能发现这两者的区别。 “还有一点,那就是笔迹了。” 方世玉指着自己写出来的两幅字说道。 “从古至今有个说法,字如其人。” “北方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所以北方士子们的字大多雄浑豪迈,有着一股不羁的风采。” “江南多烟雨,绿水青山,所以南方士子的字比较清秀柔美,多了几分风流倜傥。” “所以我们可以从字迹上,来分别出南北士子。” 方世玉摇头晃脑地说道。 “原来还可以这样。” 朱元璋也跟着点了点头。 实在是没有想到啊。 这里面的弯弯道道居然这么多。 不比自己曾经排兵布阵容易啊。 太子朱标接着问道。 “方恩人,还有别的吗?” “原本有这两个点,已经可以辨别南北了。” “不过他们还有一招更加精妙绝伦的方法,那就是辨别出每一张试卷的风格。” “风格?!” 父子二人闻言,顿时愣住了。 墨汁和笔迹他们还算是可以理解,不过这个风格又是什么鬼? “你们并没有听错,就是风格。” 方世玉认真的点了点头。 “我大明王朝的苦苣,考的是什么?自然是程朱理学,而这门学派朱熹又是重中之重。” “朱熹可是南宋的人,足见这程朱理学的大能,基本上都在南方,偶尔极个别不在南方,那也出在了巴蜀靠南的地方。” “大明以前并非考这个学派,而没个学派的风格都是截然不同,所以自然是可以分辨的。” “北方虽然辽阔,但自古就没出过什么文学大师,大家基本属于闭门造车,文风更是花样繁多。” “没有学过的人可能分辨不出来,不过精通于理学的人来说,他们一眼就可以辨别出,文章出的风格是属于哪位文学大师的门下。” “刘三吾可是地地道道的的南方人,对于理学更是极为精通。” “所以当他们看见考卷的时候,便可以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就分辨出来哪是南方学子的考卷哪是北方学子的考卷。” “别说录取的都是南方学子了,若是他们高兴,专门找一个他们喜欢的大师门下学子录取,也完全不是问题。” 什么…… 方世玉说的轻巧,可在朱元璋父子二人听来,却是如同晴天霹雳一般。 如果真的按照方世玉所说的那样,那岂不是以后这帮主考官想让谁中进士,谁就中了进士。 虽然自己是皇帝,最后一关的殿试自己可以控制,可是参加殿试的人,已经是被挑选过的,自己这个九五至尊,已经无力回天了。 朝廷举行抡才大典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你有没有挽救的方法?” 朱元璋声音沙哑的询问道。 方世玉刚才的那一番话,对他造成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在隋唐之前,无论是汉朝的察举征辟制还是晋朝九品中正制,能不能做官,这无非取决于有没有人赏识你,或者你会不会投个好胎。 这非常容易形成几大世家门阀,轮流把控朝政的尴尬局面。 从隋唐一直到南宋,之所以启用科举,目的就是为了提拔寒门子弟,从而打消掉世家门阀对朝廷的影响。 但是如果一切按照方世玉所说的那样,那么很快将会以学派以及地域为分界,产生全新的世家门阀。 那么这个天下到底谁才是掌权者? 别说朱元璋这种事无巨细都要亲历亲为的开国皇帝了,就是换成隋朝杨广,那都是无法忍受的。 “方法总比困难多,只是得不偿失啊,费时费力不说,还要得罪文官集团。” 方世玉不咸不淡的说道。 像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他实在是不想去做。 “恩人,您这话就错了。” “那些都是朝廷该操心的事情,何况文官集团算个球啊,反正咱都是要跑路的人。” “现在最为紧要的事情,那就是赶紧洗刷恩人您身上的嫌疑,安全第一啊。” 为了大明王朝的江山,太子算是拼了,他彻底的沦为了大忽悠这个角色。 “说的没错,以我对当今陛下的了解,他从来都不怕麻烦的。” “为了科举,陛下已经等了十五年,便是再耗费点时间,那又如何?” 朱元璋连忙配合自己儿子的话,在旁边附和道。 而且他说的也是心里话。 自己不过是一个佃农出身,年轻的时候有什么苦,有什么累没有尝受过。 麻烦是什么? 朱元璋的字典里,就没有麻烦这两个字! 况且,文官集团是哪位? 大明王朝的那些文官,都已经被他搞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了,也没见翻出什么水花来! 谁跟老子横,老子就砍了他的脑袋! 方世玉想了想,他觉得祝老头他们说的倒也是。 甭管自己说了啥,即便自己现在不说,后面他们也会自己摸索出来,现在说出来,只不过是让他们少走一点弯路,应该不会影响历史的正常前行。 “那行吧,本少爷就好好的跟你们说道说道。” 方世玉转过身去,然后来到了小院的院墙前。 太子熟门熟路的,把粘好了笔墨的毛笔递到了方世玉的手里。 方世玉一脸欣慰的点点头,直接提起大笔,再墙上写了起来。 很快,七个大字映入眼帘。 弥封! 眷录! 台阁体! “恩人,这和糊名制有什么区别吗?” 太子满脸疑惑的问道。 别的我们先不说,这弥封和糊名制不是一个意思吗? 恩人该不是为了凑数,才写下这两个大字的吧? “小祝同学,你想太多了。” “糊名制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防作弊措施,非常容易被人识破。” “不过我这一套防作弊措施用下来,我可以保证,这些考官还有阅卷官,百分百发现不了心仪考生的卷子。” “不过......”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