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知我者,罗幼度也!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问鼎十国第二十七章 知我者,罗幼度也!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魏仁浦放下碗筷,说道:“军国之大事,未虑胜,先思败。这存亡之间,最忌不留余地。现今局面大好,某以为更不能破坏此番情况。” 大周现在局面一片大好。 但是大好的局面之下,靠的是那薄弱的根基支撑。 唐末五代十国造成的动荡对于中原地区危害太大。 以领地而言大周占据中原,疆域确实最广。 但是各地久经战乱,经济凋零,民生疲敝。 这些年郭荣接连动兵,先与北汉、契丹决战高平,又取蜀国四州逼降孟蜀,接着又马不停蹄地与南唐大战江淮。 没有出现问题并不代表没有问题,而是胜利掩盖了一切问题。 一旦遭受一场大败,各种潜在的问题就会一次性地冒出来。 王朴作为郭荣最信任的谋臣,在郭荣亲征时坐镇汴京,对于大周潜在的危机再了解不过了。 能够理解魏仁浦“未虑胜,先思败”这六个字的意思。 以道理计,现在的大周确实需要一段时间的休养。 不是短时间的恢复元气,而是长时间的休养生息,三年五年的那一种。 只要有个五年的恢复,大周现在的情况完全有实力拉出二十万大军,到时候别说现在的三万骑兵,五万、八万都不在话下。 这真不是吹。 一直有人拿宋朝没有养马地,没有骑兵的事情说事。 但实际上宋朝起家的资本仅次于隋朝。 宋朝并不缺马,缺的是一个好的马政以及骑在马背上的人。 太宗北伐时期就有马十七万。 大宋朝的将官甚至视契丹的好马皆常品。 宋军不只有马还很挑,压根瞧不上契丹的马…… 宋真宗有一次与朝臣对话就说:“今诸将喜用骑兵,以多为胜;且骑兵之多者布满川谷,而用之有限,苟墙进而前,小有不利,则莫之能止,非所谓节制之师也。” 连这位宋朝的皇帝都直说:咱缺的不是马,而是骑在马上的人。 故而不存在没有养马地,施展不了马政一说。 后周宋初的马政还是很高明的,只是后来发现养马太费钱,这大投入,换来的回报不甚明显,自己荒废掉了。 罗幼度叹道:“魏相公老成谋国之言,在下焉能不知。只是三年五年,变故太多,就怕时不与我!” 现在他心底有两大心事。 其一,也是最关键的,郭荣的寿命。 郭荣今年三十六,精力旺盛,正当壮年,能拉弓跑马,罗幼度一点也没看出他有什么问题。 两年后会不会病故,罗幼度完全猜不准。 如果郭荣因为自己的出现而长寿,那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 没有人敢在郭荣的统治下造反,这跟找死没区别。 可一但事情不可逆,郭宗训是不可能镇得住满朝文武的。 国力必然会大受影响,周边的诸多割据势力,也会另怀心思。 到了这个时候,离分裂内斗就差一步了。 大周实力不可避免地大受影响,到了这一步,凭什么再取幽州? 其二、就是他不确定契丹睡皇帝能不能坚持个十几年不死。 历史上的耶律璟命硬,面对各种各样的反叛,都伤不了分毫,反而厉害的将对方全数镇压。 最后还是因为自己作死,大醉之后,索要食物,侍从没有听到,便要开杀戒,不甘心坐以待毙的近侍小哥、盥人花哥联合厨师辛古,六个贴身亲信将之杀了,跟张飞的死法差不多。 照道理说罗幼度一直活跃于黄河以南,就没有去过黄河以北,对于燕云地的影响力不大。 但事实显示并非如此。 大周因多了一个罗幼度,势头之盛,远超前世。 大周朝的明主贤臣与契丹辽国的明主贤臣一对比,相去甚远。 现在最慌的就是那些已经彻底将自己视为辽人的汉臣,尤其是最具代表的韩家。 这些人比谁都清楚,一但中原王朝真正的崛起,那会是什么后果。 他们是不可能坐以待毙的。 也是有这两大心事,罗幼度才会如此激进。 不管未来怎么样,先将幽州拿下来再说。 到时候就算真的出现各种变故,有燕山防线在手,不至于陷入宋朝无险可守的地步。 这郭荣的生死,自然是不能说的。 所以罗幼度现在只能放大契丹内部的情况。 “不趁着契丹内部动荡时下手,等到他们内部矛盾解决,就更不好对付了。与我们中原饱受战火不同,他们的动荡限于皇室权位之争,并不动摇根基,很容易就恢复元气。” 王朴左看一眼,右看一眼,摇头笑道:“某算是明白了,二位已经将问题看得通彻。哪里是找某来商讨的,分明是做选择的。” 他沉吟片刻道:“不如这样,两位相公各让一步。马政放不得,可以先建根基,培育优良马种,至于繁殖,可以稍微延迟一二。节省下来的钱财可用于购买战马,扩充骑兵。枢密院可以从别处调拨一些钱帛以作购马之用。” 罗幼度先一步松口道:“此法倒也是两全其美。” 他的主要目的就是争取更多的经费购买战马。 杀鸡取卵的事情不是不能干,但这个时代的人不清楚郭荣的情况,仅凭契丹现在的情况,不足以让大周孤注一掷。 能够尽可能地获得购马经费,已经是一个完美的结果了。 三人做了最后的合计,然后将关于枢密院拟定的大周马政上缴给了朝廷,走程序等郭荣这皇帝批阅。 枢密院主管军国大事,奏章走的是特殊渠道,当天下午就送到了郭荣的御案上。 优先处理议政厅、枢密院的奏章是任何皇帝都默认的潜规则,郭荣几乎第一时间就拿起了枢密院关于马政的商讨结果。 奏章上详细地写了枢密院对于大周马政的改革方式。 看着新奇的购买战马的方式,这位大周皇帝忍不住笑了起来,自语道:“这方法也就他罗幼度想得出来。” 他反复看了几遍,心痒难耐。 这郭荣喜欢罗幼度并非没有缘由的。 郭荣性格最大的毛病就是急躁,喜欢冒险也敢于冒险。 历史上他即位时间仅有六年,打了四仗。 一次被动,三次主动。 不过高平之战的被动防御,硬生生让他打成了主动灭国战。 四仗没有一次不是郭荣自己力排众议决定开干的。 高平之战,受阻于冯道。征伐蜀国之战,受阻于范质、王溥,淮南之战,因寿州久攻不下,朝臣大多都在劝郭荣撤兵。 至于最后的北伐幽燕,那就更加了。 之前还是文官反对,这一次反对郭荣攻打幽州变成了武将。 书上记载是“帝与诸将议攻幽州,诸将皆以为未可,帝不听。” 这诸将显然不愿打幽州的不在少数,不知道是不是在寿州城下打出阴影来了。 毕竟寿州攻防战,罗幼度在是打了一年,在没有罗幼度的情况下,周兵打了一年半,还险些给刘仁瞻、朱元、林仁肇翻盘。 郭荣的心急,让大周的文臣武将极为头疼。 看着好似比自己更急的罗幼度,郭荣感慨道:“知我者,罗幼度也!” 几乎没有多想,郭荣在这份奏章上画了一个勾,然后命人将罗幼度叫到御前,好是安抚。 “幼度莫要着急,别看朕沉得住气,心底却与你一般,恨不得率师北上,收复我中国疆土,震我华夏声威。朕要让冯太师知道朕未尝不能比唐太宗,未曾不能做大山。” 罗幼度哑然失笑,这冯道都去世好几年了,至于吗? 这怨念得有多大! 当初冯道劝说郭荣不让他亲征,郭荣就用唐太宗、大山自比。说唐太宗也曾亲征,说北汉乌合之众,若遇我师,如山压卵。 冯道直接回怼:陛下不是唐太宗,陛下也不是大山。 郭荣轻捋着胡须,说道:“马政确实不能落下,朕想法子从别处调拨一些钱帛用来买战马,以充实骑兵编制。” 罗幼度见有着意外之喜,连道:“陛下圣明。” 罗幼度想了想,说道:“陛下这北伐之事,至关重要,但民生亦不可忽视。断然不可为了军备而短于民生……” 郭荣道:“这个先生放心,史上诸多前车之鉴,朕皆记心中,断然不会重蹈覆辙的。” 罗幼度放心下来,作揖道:“臣下多虑了。” 郭荣看着面前的罗幼度忽然想到一事,说道:“你现在身为节度使,为何不募集牙兵,护卫周全?这上了战场,身旁没有忠心牙兵怎么行?” 罗幼度略微犹豫,作揖道:“臣武艺低微,冲锋陷阵之事,还是让张琼他们来吧。无须牙兵陪护左右……而且臣一直以为牙兵是前朝陋习,并不值得推崇。只需些许护卫,保护安全即可。” 郭荣神色略微复杂,若满朝武臣都有此心,自己何至于寝食难安? 郭荣看着罗幼度,越看越是欢喜,说道:“枢密院院事不得松懈,御营司亦是如此。此番购得军马,朕优先为御营司补齐数额。此举少不得给李使相、张都点检埋怨,北伐之时,好好表现,也好堵上他们的嘴。” “谢陛下!” 罗幼度瞬间兴奋,高声作揖。 郭荣笑着挥了挥手,道:“去吧!”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问鼎十国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问鼎十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问鼎十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问鼎十国》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