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你说你的,我做我的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九十三章 你说你的,我做我的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大明有个窝里横的典范,那便是多数的文官,敢于和天子对着干。 哪怕是被廷仗,被砍脑袋,在他们操控的舆情下,亦能赢取名望,名留青史,成为楷模。 毕竟大明天子能杀一人,能杀数人,这的确是天子威仪所在。 但是大明天子,能够将成千上万的读书人,包括他们的家眷,全都给杀了吗? 大明虽无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之名。 却有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之实。 离开了读书人,被士绅、大小地主等特权群体背离,那天下岂不就大乱了? 直到大明衰败覆灭,鞑清开始逐鹿天下,以少数派统御神州,整个境遇都发生改变了。 水太凉…何其嘲讽啊。 鞑清遇到事儿,那是真敢亮刀子。 纵使是大明抗税最凶猛的江南地,在鞑清问鼎神州后,那是真敢成批成批的杀啊。 最具骨气的那批群体,在抗击鞑清的途中,惨遭屠杀。 而活着的那些人,面对这样布武之势下,一个个都磕头当奴才,叫爷轻些杀。 “陛下,自户部呈递开海事奏疏后,朝野间就引起不小的风波。” 骆养性微微欠身,恭敬的说道。 “仅锦衣卫查明的情况,在京的不少清流,甚至国子监的监生,都抨击起此事,说此乃……” 翻阅奏疏的崇祯皇帝,见骆养性停了下来,挪开眼前的奏疏,看向骆养性说道:“说什么? 祸国殃民? 取死之道? 还是其他什么抨击之言?” “臣不敢言!” 骆养性闻言,忙行跪拜之礼,作揖应道。 “叫嚣的最厉害的那帮人,有多少是江南那边的?” 崇祯皇帝放下奏疏,端起茶盏,呷了一口,说道:“朝中反对声音,最厉害的那帮大臣,又有多少是江南籍贯的?” “超过五成。” 骆养性不假思索道:“剩下的那些人,不少的师承,或座师,亦是江南籍……” “朕知道了。” 崇祯皇帝放下茶盏,说道:“这件事情就此作罢,锦衣卫不必再暗查下去了。 他们反对与否,天津开海事,都要进行下去。 先前这京通贪污案,你们锦衣卫督办的不错。 你骆养性,做的也不错。 在朕这里,向来是有功就赏,有过就罚。 擢中军都督府,右都督衔吧。” “臣…叩谢天恩!” 骆养性双眸微张,难掩喜意,忙作揖行礼道。 虽说中军都督府右都督衔,是一个虚衔。 可是这放在锦衣卫内,那绝对是说一不二的存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骆养性赢得了天子的信任。 这在锦衣卫的地位,就得到了巩固。 似曹化雨、李若链之辈,都威胁不到他的地位。 瞧着骆养性的神态,崇祯皇帝继续说道:“另外…锦衣卫这边,该恩赏的恩赏,你跟曹化雨他们,拟定一份奏疏,呈递到御前来。” “臣领旨!” 现阶段的锦衣卫,在从恩养的那批遗孤之中,所遴选出的苗子,还没有被培养出来以前。 用骆养性这个投机派,是崇祯皇帝所明确的事情。 骆养性用好了,就是彰显皇权的刀。 用不好,就是损害皇权的坑。 清楚骆养性的为人,崇祯皇帝对其的警惕,并不会因为其做了几件事情,就放松下来。 就目下骆养性的种种表现,崇祯皇帝还是比较满意的。 用着顺手的刀,为何要废弃呢? 但若是骆养性,开始对自己的旨意,有所踌躇犹豫时,表露出想投靠到文官群体那边的迹象。 那不好意思,还是趁早去见骆家先祖吧。 用着不顺手的刀,要趁早回炉重造。 “对了,还有一件事情。” 崇祯皇帝伸手对骆养性说道:“朕近期在大内行厂那边,知晓河间府、大名府等地,似有白莲余孽的迹象。 先前你们锦衣卫,忙着督办京通贪污案。 现在也没有要案负责,从锦衣卫中遴选一批人手,远赴河南、山东等地。 给朕好好的查一查。 记住了,朕不希望天启朝的徐逆之事,再于崇祯朝发生,若是查到什么,即刻呈递密奏。” 骆养性强压内心震惊,作揖应道:“臣领旨!” 这好端端的,怎么会牵扯出白莲余孽啊。 早先在天启二年,徐鸿儒谋逆造反,引起不小的轰动,甚至导致漕运停摆,山东各府大乱,而北直隶更是深受其害。 倘若河南、山东等地,真的有白莲余孽的话,那绝对不是小事啊。 先前心情不错的骆养性,此刻却变得烦躁起来。 这件事情要是处理不好,导致真有白莲作乱事,那麻烦就大了。 不知晓此事,还有办法推脱。 可现在天子叫锦衣卫插手此事,要是没能阻止的话,只怕天子盛怒下,自己恐将吃不了兜着走啊。 骆养性心情烦躁。 那崇祯皇帝的心情,要比他更加烦躁。 白莲作乱一事,可谓是贯穿了大明。 对待白莲之事,大明的态度,向来都是坚决而强硬的,遇到一个杀一个。 毕竟白莲教的蛊惑性,煽动性,实在是太强太强了。 大明之所以能创立,就是因为太祖高皇帝,所处时期民不聊生,靠一个碗,都没有了活路,最终造了暴元的反,开始一步步逐鹿天下。 只是太祖高皇帝前期的崛起,靠的就是红巾军起势的。 靠着江湖骗术,蛊惑愚民百姓,白莲教就像是一大毒瘤,暗藏在大明治下,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爆发一次。 处在小冰河时期下的大明,特别是崇祯朝,那灾害频发严重,若是白莲趁机闹事的话,无疑又给大明平添不少麻烦啊。 “行了,你就退下着办此事吧。”眉头微蹙的崇祯皇帝,看向骆养性说道:“这件事情朕很重视,每隔三日,锦衣卫呈递一份密奏到御前。” “臣定竭尽全力,查明此事。”骆养性当即表态道。 矛盾积攒的多了,到了临界点后,就会频繁的爆发问题,现在崇祯皇帝所处的境遇,就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若是能将这些矛盾,赶在爆发前一一解决的话,那大明还是能抢救一番的。 7017k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