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御笔亲点:一甲头名,当为国士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放开我画皮仙第九十八章 御笔亲点:一甲头名,当为国士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 翠微楼。 典雅精致的暖阁内。 少女穿一件绣着云纹的蓝色长裙,纤细的腰枝一条紫色缎带系紧,显出玲珑紧致的秀丽身材。 她轻踩着莲步,手拿着一件白衣儒衫来到少年郎的面前:“江公子,试试这件儒衫可还合身?” 江朝歌看向面前脸含娇羞的蔡文姬:“文姬姑娘,这……” “只求江公子,莫要嫌弃。”蔡文姬眼含期盼。 罢了,既然吃的喝的都没有花钱,再多添件衣服……也无所谓了。 江朝歌只能叹出一口气,将白衣儒衫穿在身上。 立时风姿卓然,潇洒狂放。 蔡文姬只看得呆了呆,更别提后面站着的绿儿,此时早就惊得嘴巴都能塞得下一个小小的拳头。 而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从门外传来:“公子,有位龙公子想请您一见。” 龙公子?龙吟吗? 江朝歌总觉得这个龙吟有些古怪,每次来翠微楼都不找姑娘,专门找他……这不由让他想到些什么。 “江公子,这位龙公子看起来身份有些非凡。”蔡文姬再次开口了:“或许,便是公子的贵人。” “我的贵人?”江朝歌点了点头:“好吧,让龙公子在外稍等,我即刻出去见他。” “好的!” …… 不一会儿。 江朝歌便穿着白衣儒衫出了文姬的暖阁。 而在门外,一个粉面的书童早就已经候在了那里。 一见到江朝歌出来,书童立即施礼道:“打扰公子了,我们公子想请您单独一见,请公子随我来。” “不客气。”江朝歌跟了上去。 很快,书童便将他带到了一个雅阁中。 桌上已经摆好了菜品。 每一样都非常精致,一看就价格不菲。 江朝歌这几日在翠微楼中吃了不少的酒席,自然能看得出这一桌菜的价格,基本上够平民老百姓吃上半年。 而在桌后面,一身黑袍的少年已经站了起来。 书童和房间中的剑客,立即就走了出去,守在门口。 “江公子,我们又见面了。”龙吟脸上带着淡然的微笑。 “龙公子不必客气。”江朝歌已经和龙吟见过几次了,倒也没有太过于客气:“公子这么早过来找我,可是有事?” “是有一件事情。” “龙公子请讲。” “不知公子对于当今朝堂,有何看法?”龙吟等到江朝歌坐下后,便直接开口道。 上来就问我朝堂? 江朝歌的心里思索了一下,回道:“江某只是一介书生,朝堂上的事情……恐怕是有些……” “公子不必过谦。”龙吟摆了摆手:“怪我没有讲清楚,其实,我这次来是真心向公子请教的。” 真心请教我朝堂之事……你谁啊? 江朝歌认真的看了龙吟一眼,他本欲再次推脱,可是,他却发现龙吟的目光中透露着异样的真诚。 于是,他开始思索。 龙吟?龙吟……这货姓龙? 等等! 龙吟……如果这两个字反过来呢?那就是吟龙! 吟(赢)者! 赢龙! 江朝歌的心里一动,突然之间,一个大胆的猜测升起。 他和龙吟第一次见面,便是在这翠微楼见,而那一次见面,是蔡文姬第一次开阁,同样,也是在那一次时,他说出了“治河论”。 而后来……乡试就真的考了治河论! 一直以来,江朝歌都没有怎么去细想这件事情,可是,当龙吟问到他朝堂之事时,他好像有些明白了。 “难道,这货是皇族?不会是皇帝吧?!大秦现今的皇帝……好像就是和这货差不多的年龄。” 当然,这种猜测有些过于大胆。 江朝歌还是决定先试探一下,于是,他开口道:“现今朝堂三权当政,此事天下皆知,龙公子问我朝堂之事,应该不仅仅只问我朝堂之事吧?” 这话听起来矛盾,但实际懂的人,自然都懂。 龙吟的眼睛立时就亮了起来:“自然不止是朝堂之事,我想问的是……如果有一项国策,可留千秋之名,福泽万民,然而,三权并不同意,该当如何?” “公子确定,此国策可福泽万民?” “自然。” “既然是福泽万民之国策,三权为何不同意呢?” “因为,执行此策,会耗损国力。”龙吟回道。 江朝歌听懂了。 而且,到了这个时候,他已经真正的确认了,眼前这位龙公子,便是当今的幼帝。 因为,他明显是在问——治河论! “这位幼帝应该是看过我的治河论了……否则,上次不会特意试探我一次,而且,会问这个问题的,只有幼帝,不可能是其它的皇子。” 不过,只要这位幼帝自己没有承认。 他就不能直接拆穿。 江朝歌想了想后,再次说道:“公子可记得,在始皇之时,国相吕不韦曾下令修建郑国渠,此举消耗何止百万?若以国力而论,现今的大秦比当年的大秦,如何?” “自然是更加强大。”龙吟的眼睛又亮了一下。 “是啊,看起来是在消耗,可实则,当郑国渠渠成之时,大秦新增几万亩良田,正因如此,才能广纳六国之流民,汇天下之英才,至此,方有大秦横扫六国,天下一统!” “公子此言,真真是金玉良言,只是,若是三权不同意,又要如何将这利国利民之国策执行下去呢?” “三权当政,虽然,他们并不会损害国家,可是,并不代表三权背后的家族不会损害国家。” “公子想要除三权?!” “若想政令通达,三权必除!” “可是……”龙吟犹豫了。 “……” 江朝歌便不说话了。 他其实并没有要涉足朝政的想法。 只是,儒家的修为根基乃是‘名望’。 若是治河论真的能实施下去,那么,他的名望必然暴涨! 说一举破大儒,都是轻的! 既可以造福万民,又能得到无上的名望,何乐而不为? 但是,正如龙吟说的,想要实施治河论,实在是太难了,幼帝未亲政的时期,定然是要触碰到三权的权威的。 如果龙吟没有下定这个决心,他即使想趟这个浑水也趟不了。 毕竟,一旦趟进去……他就会成为一个炮灰。 没有幼帝作为强力的后盾,他虽然说不会死吧,可是,这一身皮肯定就没有了。 “来人,把这祸国泱民的江鱼儿,拖下去斩了!” 真要惹怒了三权,这事真的是有可能发生的。 到了那个时候…… 他没有了这一身的皮,他的“名望”也就直接就没有了。 相当于刚练起来的一个号直接清零! …… 不知道过了多久。 龙吟笑了,笑得极为自然:“好了,该知道的我已经知道了,既如此,便不再打扰江公子休息了。” 说完,他站了起来。 走到了门口。 江朝歌本着不能浪费的精神,坐在椅子上并没有起身,而是小口的夹了几口菜,又喝了一口酒。 龙吟站在门口,看江朝歌没有送他的意思,便只能再次回头:“江公子,是不是已经猜出了我的身份?” 这是想要直接摊牌吧?江朝歌心念电转,摇了摇头:“不,我并没有猜出来,龙公子也不必跟我讲明。” “……”龙吟。 “以友相称,不是更好吗?”江朝歌又道。 “呵呵,是啊……以友相称,或许会更好!”龙吟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直接就出了门。 江朝歌也不意外。 对方明显只是在试探,堂堂大秦幼帝,做事自当要慎之又慎,不可能真正摊牌,而且,也没有必要。 至于这位幼帝的决断…… 同样不可能会当场和他明说的。 既生于帝王之家,御下之策,这位幼帝当然会学到,哪可能上来就表明心迹,大喊:“贤臣啊,快来助朕!” 真这样,江朝歌都看不起他。 想要知道这位幼帝到底是何心思,只看明日的乡试,自己是不是能榜上有名便可。 门外。 沈三和书童正恭敬的等着。 一看到龙吟出来,书童便紧张的问道:“公子,可是表明了身份?” “不需要表明。”龙吟笑了笑。 “他难道……猜出来了?” “嗯。” “那我们接下来要去哪里……” “去一趟贡院。” “公子,不会是想要……” …… 贡院。 季承昼和两位副主考正在忙碌着。 而就在这时,门外传来通报。 接着,他便看到了那个熟悉的粉面书童身影。 不过,这一次,在书童的后面还跟着两个人,一个手持长剑,另一个一身黑袍,面如冠玉。 季承昼的脸色一变,能被那位李内官侍候的人,还有何人? 没有任何犹豫的,季承昼带着两名副主考,将三人一起迎入了内厅,随即,马上便扑通一下跪了下去。 “臣,季承昼,见过陛下!” “臣……” “臣……” “三位大人,请起吧。” 龙吟以手示意,同时,坐到了主位上,接着,又将手里一封书信拿了出来:“朕此次离京,并不适宜公开,三位主考,请先看看这封信。” “是!” 季承昼接过书信一看,随即,脸上一色:“既然有工部梁尚书的书信,我等自然是明白该如何做的。” “不,你们不明白,朕的意思是,三位大人要帮朕想想办法,如何能不暴露朕到了淮安县之事。”龙吟微笑的回道。 “不暴露……陛下到了淮安县?陛下你难道是要……” …… …… 第二日。 乡试放榜之日。 一脸春风得意的柳弘毅早早的便跑到翠微楼来堵江朝歌。 “江兄江兄,莫再睡了,今日要放榜了!” “知道了。”江朝歌换上白衣儒衫,走出暖阁的大门:“看柳兄的样子,今日定然是要高中了。” “承江兄吉言,江兄才是真的要高中的。”柳弘毅回以马屁。 江朝歌心里其实依旧没有百分百的把握。 如果这位幼帝决定暂避三权之锋,他很可能最多得个末尾的名次,甚至有可能名落孙山,榜上除名。 反正不会太好。 于是,他回道:“此篇策论,我是真真没有把握。” “无妨的,以江兄之才,即使策论写得差一些,位列二甲还是有的!”柳弘毅便出言安慰道。 乡试亦有一甲,二甲,三甲之说。 二甲便是第二等。 并不是前二名。 江朝歌回忆起昨日龙吟离开时的样子,觉得自己拿第三甲末名的可能性,其实更大一点。 “若有个三甲,就算是不错了。” “怎么可能?江兄,我们快走吧。” “好。” 于是,两人一起向着贡院而行。 …… 贡院门口。 早早的便被一堆的学子围住。 江朝歌和柳弘毅过去的时候,已经是里三圈外三圈的了。 而在贡院门口,他又一次看到了几个熟人,有许知,张君且,还有唐解之和李泽广。 许知和张君且的样子看起来有些紧张。 唐解之同样眉头紧皱。 李泽广倒是相对坦然,毕竟,他已经入了文士境,乡试……自然是可以过的。 看到江朝歌和柳弘毅,李泽广便迎了过来:“江兄,此次乡试,怕是要高中一甲了吧?” 上来就捧我的吗?江朝歌当然不会上当,万一信心满满的回话,结果又不中,那岂不会很丢面子? 于是,他摇了摇头,露出一副愁苦的样子:“策论写得不怎么好,恐怕不会高中,能得三甲末名便已经算是不错。” “江兄说笑了,三甲末名,岂能配得上江兄之才。” “实话而已。” 一番客气。 李泽广也就不再多问了,因为,他看出了江朝歌并无信心……难道,这个江鱼儿真的只是诗才惊世而已。 正想着,便听到一声锣响。 “放榜了!” “放榜了!” “都让一让,让一让!” 学子们都是纷纷开始后退。 而贡院之中,以季承昼为首也走出了一行人。 季承昼只是作作样子,并没有说什么话,后面的贡院执事却已经开始在红墙上,开始张贴起名录。 一张张名录,贴了上去。 首先贴的便是第三甲,而第一张贴上去的,便是……唐解之。 “恭喜唐兄,高中三甲!”柳弘毅马上就开口恭喜。 接着,便是李泽广,张君且,许知还有江朝歌。 唐解之的脸色就不怎么好看了。 中是中了……可是,按照他这一身的才名,在乡试中至少也是个二甲,结果,居然……中了个末名?! 丢脸啊! 乡试都只能中三甲末名,会试想要高中……基本是不可能了。 不过,面对周围的一片恭喜之声,他还得笑着回应:“呵呵,多谢柳兄!多谢李兄,多谢张兄,多谢许兄,多谢江兄!” 说完,他还不忘补了一句:“抢了江兄的末名……实是心中有愧。” 这话又是挖苦,又是自嘲。 江朝歌便回道:“唉,末名都被唐兄给抢了去,我这……怕是要榜上无名了噢。” “呵呵。”唐解之就只是笑。 …… 不到一会儿,三甲的名录便张贴完毕。 除了唐解之,再无人上榜。 许知和张君且的表情,就有些不太好看了。 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的策论,写得是什么样子,三甲无望……希望二甲有名吧,反正一甲是不指望了。 大家都开始专注的看二甲的名录。 “中了,我中了!” “哈哈哈……二甲,我也中了!” “我中了!!!” 很快,周围响起了高兴的声音。 不多时,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李泽广! “二甲第十七名,恭喜李兄!”柳弘毅今日表现得非常热情。 李泽广苦笑的摇了摇头:“呵呵。” 他可是入了儒道,进了文士境,乡试……基本上稳过,而且,按照常理,他至少也该入一甲的名录。 结果,只是一个二甲第十七名。 高兴吗? 真是高兴不起来! …… 三甲和二甲的名录很快贴完。 在场几人中,只有唐解之和李泽广榜上有名。 再就只有一甲的榜单了。 张君且和许知的脸色已经有些发白,两人都是无比的沉默,连恭喜李泽广的心思都没有了。 而到了一甲,便需要唱榜了。 所谓唱榜,就是有专门的人来唱念一甲的榜单,每贴一张名录,就需要唱一次。 并不影响贴榜的时间,只是显得喜庆。 “一甲第……” “……” 几个唱完。 终于,柳弘毅的名录贴了上去。 “一甲第二十一名,柳弘毅……淮安人士……” “哈哈哈,我柳弘毅中一甲了,是一甲第二十一名啊!”柳弘毅开心极了,差点就要抱住江朝歌:“江兄江兄,你可真是我柳弘毅的恩人啊!” “……”李泽广。 “……”唐解之。 两人无语。 他们其实也想让江兄当他们的恩人…… 而张君且和许知则是快要哭了。 柳弘毅和他们的才名其实和他们差不太多,虽然说柳弘毅略强一些,可是,也绝对不可能强到一甲的位置。 所以,毫无疑问的……柳弘毅真的在开考前,看了治河相关的策论。 “恭喜柳兄了。”江朝歌向柳弘毅道喜。 “为何江兄之名还没有贴上去呢?” 唐解之这时嘀咕了一句,毕竟,江朝歌一直说他的策论写得不好。 那么,按照他的想法……中个二甲就不错了吧?可现在一甲的后面几名都贴了上去,却还未见到江鱼儿的名字? 总不可能进到一甲前三吧? 听到唐解之的话,张君且和许知还有李泽广也都看向了江朝歌:“江兄,莫不是要拿下一甲前三?” “不可能的。”江朝歌摇了摇头。 于是,众人也不再多言。 继续听榜。 很快,一甲的名录便张贴得差不多了。 只剩下最上面的一甲前三。 而这一甲前三的名录,是需要由三名主考官张贴上去的,以示尊敬。 柳弘毅这时就真的有些担心起来了:“江兄,你不会真的没有准备治河论吧?” “真没准备。”江朝歌点头。 李泽广和唐解之两个对视一眼。 若是江鱼儿落了榜……他们心里,或许好受一点? 呸呸! 岂能这样想? 李泽广和唐解之两人立即摇头,接着,就开口宽慰道:“以江兄之才,若是真的不中,损失的也是朝廷。” 江朝歌心里也有了一些紧张。 不会吧? 那个龙吟真的要把我从榜上刷下去吗? 难道,就因为我说要除三权?这狗皇帝,看起来人模狗样,没想到竟是如此软弱,枉费了我一片真心! 江朝歌有些叹息,早知道就装得蠢笨一点好了。 正想着,就听到一声唱喝。 “一甲第三名……朱玉伯!” “哈哈哈,我是一甲第三名,哈哈哈……” 远处一个书生开心的叫了起来。 接着,便收到了一片的恭喜之声。 江朝歌有点小羡慕。 虽然他江某人可以长生不死,今次不中,来年还可以再考,但是……考都考了,真不中,还是有些不爽的。 “一甲第二名……余敬!” “恭喜余兄!” “哈哈哈,我中了!” “恭喜恭喜!” 又是一片恭喜之声。 江朝歌就越发的紧张了,剩下的只有一个了,一甲头名! 柳弘毅此时都已经不对江朝歌抱希望了,毕竟,一甲头名……太难中了,而且,江兄还一直说策论没有写好。 “江兄,没有关系的,来年还是可以……” “一甲头名,今届乡试解元……江鱼儿!” “什么?!”柳弘毅一下惊呆了。 不止是他。 李泽广还有唐解之以及张君且和许知,同样是一脸呆滞的看向旁边的江朝歌。 一时之间,他们竟然是忘了恭喜。 江朝歌的眼睛也瞪大了…… 咦?我是一甲头名?! 这个狗皇帝……噢,不对,这位眼光独到的幼帝,不错啊! 正准备适应一下环境,高喊几声:“我中了,我中了……我是一甲头名,今科乡试的解元!” 就听到那位贴榜的主考官季承昼又开口了。 “恭喜江鱼儿,不止是今届淮安县的乡试头甲,而且,还是御笔亲点!” “御笔亲点?!” 这话一出。 周围立即就是一片寂静。 再然后,就是一阵惊叹和震惊之声。 李泽广和唐解之等人则是直接呆住了:“御笔亲点?!” “那……那不是殿试才有的待遇吗?!” “一个小小的淮安县乡试,怎么可能由御笔亲点……这……” 完全不合理。 季承昼仿佛看出了众人心里的疑惑,便接着解释道:“因为,江公子的策论实在过于惊才绝艳,我等不敢自专,便将此策论封存呈入京城,本是该交由礼部几位大人共同会卷,或是礼部也与我等有一同之意见,此卷最终竟落入陛下案前。” 说完,他将一张策论之卷展开。 上面果然有朱红御批。 最主要的是,上面御批的几个字还极为显眼。 只有四个字——当为国士! “国士?!” “当为国士?!” “哗!” 。零点中文网]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放开我画皮仙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放开我画皮仙》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放开我画皮仙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放开我画皮仙》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