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秦家暂毕,贾府事启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第一百四十八章 秦家暂毕,贾府事启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王济仁给秦家父子俩开好了药,便告辞离开了。 冯一博派了人跟着去取药。 又留下几个得力的下人,帮忙照应着秦家事务。 免得朗伯忙不过来。 两天后,冯一博就在状元楼中宴请了王济仁。 知道他有意与贾家交好,还特地请了贾琏、贾珍来撑场子。 席间,王济仁见到了三人谈笑风生的样子。 尤其还谈到买卖之类。 就明白冯一博绝非仅是贾府的普通亲戚。 对他和贾家的关系,有了深一点的认识。 没过多久,就有药材商到冯府拜访。 这自然是王济仁的人。 再之后,就是整整一车人参被拉到冯府。 都是百年以上的品质。 说来,这事还差点惹了大祸。 不过这倒也不能怪王济仁。 他当时叮嘱下面的人,说冯一博要多少就给他多少。 那人拜会了冯一博,表示需要珍惜药材都可以找他。 留下名帖后,临走前就问道: “我家主子说您要百年老参,不知需要多少,我尽快安排给您送来。” 冯一博稍一沉吟,就说了句: “先来一车吧。” 秦业那边要用来日常续命,他自己又想存上一些。 因此才会这么说。 却不知道他一句话,差点把太医院的库房搬空! 王济仁所派之人奉命行事,以为自己主人和冯一博商量好的。 因此直接就让人,把太医院库房的老参都拉来了。 好在王济仁及时发现,从自己私库连夜挪了些补上。 不然,真把太医院贵重药材搬空,造成品类缺失。 那可是杀头的大罪! 若没及时发现,再遇到宫里来点急病。 抄家灭族都够了! 好在发现的及时,只是虚惊一场。 不过,这事也让王济仁更摸不透冯一博的底。 只知道这冯府院子不大,钱却绝对不少。 最主要的是,真舍得花啊! 十几万两随便拿出来就算了。 哪有百年老参按车来买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买的是萝卜呢! 如此几天过去,冯一博再去秦府探望。 秦业已缓过不少,起码能自己翻身了。 见了冯一博顿时老泪纵横,却又觉无颜以对。 只一个劲的说着谢。 秦钟的脸色也不用害羞,就能看出血色了。 见到冯一博来了,就眼睛发亮。 似有千言万语一般。 让冯一博一时间,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而宝玉隔三差五的探望,期盼着两人一起夜读。 却发现秦钟对他没那么亲近了。 也不知自己做错了什么,宝玉就只能回去暗然神伤。 不时趴在被窝里抹泪。 冯一博不知这些,心中还盘算着其他。 犹豫着等秦业再好一点,是不是借口送他回乡。 到时候,也把他送到流求。 让可卿和他,父女团聚一下? 但不管去还是不去,都不能提前透露分毫。 尤其这秦钟和宝玉关系亲近。 怕是一个处置不好,就要漏了陷的。 而且秦业这边,也至少再调理一阵。 现在的身体状况根本支撑不了舟车劳顿。 秦府这边的事,只能暂时告一段落。 又过了几日,就是贾政生辰。 作为晚辈都要为他祝寿。 林如海和李守中虽然没亲来,却也让人带了礼物。 冯一博就是那个人。 他除了带礼物,还带了林家姐妹一起过来。 冯一博留在前面,和贾家的爷们一起饮宴。 林家姐妹给贾政拜寿之后,就到了后宅拜见贾母等长辈。 随后黛玉又把妙玉介绍给诸姐妹认识。 没想到,因妙玉精通佛理。 在后宅竟极得年龄大的女卷欢迎。 尤以贾母和王夫人为最。 当时贾母还说要留两姐妹多住一阵。 一是月余未见,贾母极为想念黛玉。 二也是想留妙玉,可以一起讲经参佛。 不过姐妹俩都以林姑姑还需人在跟前伺候为由。 婉拒了。 当然,荣府还有一人也欢迎妙玉。 那自然就是颜狗宝玉。 见到妙玉的模样,他早就色授魂与。 天下间还有这样气质的女子? 一时痴在那里,差点把魂都丢了。 妙玉和长辈说完话,就和黛玉在一旁安静看戏。 宝玉立刻就过去纠缠了。 三两句话的功夫,妙玉就不耐烦了。 不过有黛玉在,自也不会让他黏上妙玉。 只几句话,就把宝玉挤兑走了。 妙玉当时还有些奇怪。 等听了黛玉讲了这位表哥的事,顿时露出厌恶之色。 这厌恶并非为了别的。 而是在黛玉口中,这位表哥文不成、武不就。 一心就只喜欢扎在脂粉堆里。 这让自诩高洁的妙玉,如何能不厌恶? 若非对方是国公府的公子,没必要平白招惹了去。 她怕是都要甩脸色的。 这样的事只是小插曲,其余的人都沉浸欢畅之中。 宁荣两府的人,都在这一天齐聚一堂。 前后两边都摆了酒席,还请了名班听戏。 阖府上下,热闹非常。 也正是在此之际,有门吏匆忙来报: “老爷!二老爷!有六宫都太监夏老爷特来降旨!” 贾家一干人正痛快着,好好的气氛却戛然而止。 一听宫里来人,贾府的主子们连忙止住戏文,又撤去酒席。 别府客人全都引到别厅回避。 贾赦、贾政等立刻着人摆上香桉,率贾家男丁启了中门迎接。 夏秉忠潇洒的乘马进了大门,身后还跟着许多小内监。 一路直至正厅方才下马,满面笑容走至厅上。 他面南而立,也不曾捧旨负诏。 只等贾府众人跪好,就说了句: “奉特旨,立刻宣贾政入朝,在临敬殿陛见。” 说完就要走,贾政连忙挽留道: “请天使吃杯茶水!” 夏秉忠笑着摇头,继续往外走。 贾赦身为荣府尊长,自也过来。 见状连连给贾琏使眼色。 贾琏会意,将早就准备好的汇票,缩在袖中递了过去。 没想夏秉忠视而不见,直接在小太监的搀扶下上马。 没等贾家人再多说什么,就乘马扬长而去。 这样耐人寻味的态度,搞得贾家上下惶惶难安。 今日夏秉忠的态度,与之前戴权相比,简直是两个极端。 这也不由让贾府之人多想。 戴权是太上皇的人,亲近贾家,就代表太上皇对贾家的态度。 夏秉忠是皇帝的人,疏远贾家,就代表皇帝与贾家的疏离。 就是不知是坏事,还是敲打。 这个态度都让贾家众人,陷入深深的担忧。 却又猜不出到底是什么事。 没办法,贾政匆忙更衣入朝。 只留贾母等人,俱都惶惶不定。 贾政刚一走,贾府就发动了所有关系。 不断派人飞马来往探信。 另一边,贾府外亲都回避在别厅。 冯一博自然也不例外。 此时夏秉忠离开,他也得到了前面消息。 见贾府中人惶惶难安,他本想着带林家姐妹先走。 不过,又想到前日。 贾琏和贾珍还帮他撑了场子。 冯一博沉吟了一下,决定投桃报李。 他心中隐约觉得,怕是与记忆中那件事有关。 但又不敢肯定是不是。 于是便派心腹长随大波,去宫中的西南角门。 找守门的小春子打听情况。 别误会,大波不是那个意思。 大波,还有一个大平。 都是他从金陵冯家庄带回来的,作为他的长随。 本来想起名定海和平波的。 但考虑到当时林如海还在病中。 以这位老岳父的身体情况,随时可能被送走。 “定海”二字看着实在不太吉利。 真有个三长两短的,都容易让人多想。 这个“海”是不是被他“定”死的? 于是只能把“平波”二字拆开,一人一个。 冯一博又不喜欢小的,所以才有了这个名字。 没过多久,大波就过来禀告。 两人到无人处,大波回禀道: “大爷,小春子公公去问了夏公公,只说让您安心,其他什么也不肯说了。” 让他安心? 至少不是什么坏事了。 冯一博心中已经确认了八成。 应该就是他印象中的那件事了。 但没有下旨之前,又都不作数。 毕竟还有他这只蝴蝶。 冯一博找了贾琏,直接道: “琏二哥,我托人问了,叔父此去应该不是坏事,可能只是结果悬而未定。” 2k 贾琏先是诧异于他在宫里还有关系,而且消息比他们贾府还灵通。 不过,他也没想更多。 连忙先拉着冯一博去内宅禀告。 后面一众长辈,正都惶惶不安。 这消息不管真假,先告诉一声。 好歹能安一安,这一大家子的心。 等贾琏当众禀告,众人都微微松了口气。 贾母听闻,也心中稍安,便叫冯一博上前回话。 “一博,你可方便说是从哪打探的消息,是否可靠?” 贾母期盼的看着冯一博。 身旁王夫人早心急如焚,此时也附和道: “对啊!一博你这个消息可靠吗?” 冯一博不紧不慢的拱手,口中不漏半点,道: “回各位尊长的话,我是托了可靠的人打听,消息自然也十分可靠。” 王熙凤这时急于表现,就顺着问道: “一博兄弟,那对方具体是如何说的?” 原话和转答的肯定有些误差。 有时候,这一点误差可能就是致命的。 所以,这话问的算是有些水平。 冯一博不由侧目,看向恍若神仙妃子的熙凤。 他也没必要隐瞒,便笑着道: “对方只说让我安心,想来不是坏事。” 王熙凤闻言立刻轻拍胸口,长长的松了口气,又笑着道: “不是坏事,那不就是好事咯?”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