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七章 不周负子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天道今天不上班第两百九十七章 不周负子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众人头脑如陷风暴,人族是靠着修仙才能进入太虚的,那虚灵呢? 还是说它们本来就是太虚里孕育出来的? 但不管怎么说,虚灵本来就很强大,本来就存在了无数年,本来就是极为可怕的文明。 天道的忽然出现,让世间可以修仙,但对它们来说,或许只是一种锦上添花。 “自然,天外文明修得一定是自然之道,工匠之学。”罗阎突然激动道。 张辟疆感慨道:“或许吧,但用工匠之学来形容虚灵的学问,实难以表达其万一。” “虚灵的体系之深邃,我们上万仙人观摩、研究了虚灵几百年,也没有搞明白。” 肖遥牧插嘴道:“无法理解么?哒啧……” “还是可以理解的,但就是因为理解了一点点,我们才觉得自己一无所知。”张辟疆叹道。 众人点头,若是真的完全不能理解,那也许是绝对特性。 可恰恰是钻研了几百年,能粗略地晓得一点,才更能体会其深邃和广博。 张辟疆带领众人一边下沉,一边说道:“据我师祖赤松子所说,最初发现天外生灵的,就是黄帝。” “他乘龙升天,遨游太虚数百载,一路向北极紫微星前进,本意是探索天道的影响范围。” “如果飞出了天道影响的极限范围,那么理论上,所有的超凡力量都将消失。” 妙寒眉头微蹙:“那他不就必死吗?失去天道的力量,他要如何在太虚中生存?” 张辟疆颔首:“正是用生命来探索边界啊,他与上古仙人们飞了三百年,穿越了有无数脏雪球的地带,又跨越了一片有极度稀薄气体的区域,一直飞到周围空无一物,漆黑冷寂,连太阳都如一颗小星般的时候,终于撞上了一面透明的墙。” “那墙面巨大,好似薄膜,却坚韧至极。经过长期的摸索,才终于知道,那是半径十万天尺,包裹整个太阳界的巨大泡泡。无论黄帝他们朝哪个方向飞,最终都会撞上它。” 妙寒追问:“十万天尺是什么?” 张辟疆比划道:“以太阳至神洲的距离,为一天尺,乃是三亿里之遥。” 众人皆惊,十万天尺岂不就是三十万亿里? 难怪黄帝飞了三百年,平均每个呼吸就跨越三千两百里,这个速度已经很快了。 “这是碰到世界的边界了啊……” “天啊,原来太虚有这么大,就算上古仙人不懂瞬移,也足足要飞三百年!” 众人议论,这个距离大到令人眩晕,他们有想过太虚很大,只是没想到这么大。 张辟疆斜眼打量众人,不禁乐了,说道:“开什么玩笑……太虚之大,何止这点?都还远远没有到最近的恒星呢。” “天空中每一颗亮星,都是一颗太阳,各个亘古长存。” “而那巨大的泡泡,仅仅只是包裹了我们的太阳而已。” 众人愕然,他们中不少人,已经知晓夜空中闪烁的群星,各个都是太阳。 本以为那三十万亿里半径的泡泡,已然足够大,合着除了他们的太阳,其他星星一颗也没包进来? “其他的太阳,到底有多远?” 张辟疆叹息道:“就拿织女星来说吧,距离我们一百五十八万天尺。” “按照黄帝等上古仙人当时的速度,要飞四千七百四十年,这还是理想路程。” “若是把补给的时间算上,中途再耽搁几下,五千年才能到织女星。” 在场所有人都傻眼了,包括炎奴。 他曾流浪太虚,离神洲有百亿里,为了回来飞了半年。而黄帝他们比自己快得多,去织女星竟然要五千年。 五千年什么概念?都够春秋战国再打个十轮了。 “太虚到底有多大?” 张辟疆摇头:“不知道,哪怕是今日之仙人,能以光速飞行,最远也只去过紫微星,从神洲出发,飞了四百多年。” “那尺度不用问,只要记住是四百光年即可。” 众人麻木,纵地金光神通,位列天罡,罗阎曾说这个神通最大的弊端,就是太快,容易刹不住车,只能用来逃跑,实战没用。 现在才知道,光速都太慢了。 张辟疆又道:“太虚之广袤,令人绝望,所以后续的革命,经常是在加强易经的卜算精度……从连山到归藏,再到周易,以及如今现代的天衍之法。” “对于星辰距离的估算,越来越精准,但即便如此,对着太过遥远的星辰,误差还是很大,毕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太虚有多大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仰望星海,以仙人之目力,可以见到的最远的一颗星,距离我们两百八十亿光年,众仙都称其为‘至远星’。” “应该还有更远的,但我们看不到,继而也就无法起卦卜算。” 众人都僵硬了,两眼发直,世界观受到严重冲击。 从最初的天尺,再到之后的光年,以仙人之速,动辄几百几千年,他们就已经感觉到恐怖。 此刻听闻两百八十亿光年,就彻底没有办法再想象这是多远了。 “总之黄帝当时和你们一样,误认为那巨大泡泡是‘世界胎膜’。” “太阳以及神洲、荧惑、太白、镇星、岁星都在其中孕育,而紫微星、织女星、北斗七星等星辰,都在胎膜之外,可能是虚假的,是天道投射的影子。” “所以他觉得胎膜是天道所立,甚至觉得那就是天道本体。” “只要将其毁灭,或者说脱离这个范围,就能脱离天道影响。” “于是黄帝毫不犹豫地在上面,开了个口。” 张辟疆侃侃而谈,描述往事。 大家感慨,显然,以黄帝之聪慧,认知也被局限了,这也无可厚非。 就算是他们,遇到那笼罩‘整个世界’的巨大边界,而群星都印在上面,也会认为是天道本体。 “那所谓胎膜,不是天道,而是虚灵立下的结界吧?”妙寒说道。 张辟疆嗯了一声:“没错,那东西看似透明,实则坚韧至极,再大的能量打上去都被吸收。” “最后是黄帝拿出了一根石柱,利用改变‘圆周’的特性,使那巨大球体自己破裂。” 炎奴挠头,妙寒瞪大眼睛,无数人错愕。 罗阎更是激动地跳起来:“什么!那时候天柱在黄帝手中?” 众人都看向罗阎,炎奴问道:“啥天柱?是一件奇物吗?罗阎你知道?” 罗阎点头:“我可太知道了!那奇物如今正在我魔道蓝白山驻地内。” “那是我魔道时代守护的极重要奇物,为一根石柱。” “我跟你们提过的呀,就是衍生‘机关之道’的那根石柱。” 众人恍然,那根啊,罗阎曾说除了天道会衍生修行体系外,还有一件奇物也衍生过,是一根石柱,那就是机关之道的源头。 “伱还说过,此物很危险,一旦受损会引发可怕的灾难。”妙寒说道。 罗阎严肃道:“当然啊,那根石柱与星球绑定,会影响整个神洲天地的‘圆周’。” “一旦这根圆柱不够圆,出现一些破损,则整个星球的‘圆周’都会随之改变。” “我不知道你们懂不懂,但这是非常可怕的事,神洲大地就是我们的星球地表,圆周一旦变化,它立刻就会随之变形,则山崩地陷,海啸滔天。” 众人当然知道神洲之大地在巨大的球体上,只是没想到,还有改变‘圆周’的奇物。 圆周哪怕有一点不标准,那整个神洲稍微变化一点,简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地海错位,山河破碎,必然会是巨大的灾难。 “等一下,这个特性是怎么知道的?”妙寒面色古怪。 大部分奇物,是看不出它的作用的,往往是尝试过才会知道。 罗阎与张辟疆对视一眼,显然两人都知道那件奇物的故事。 “我没试过,也不敢尝试……” “但这是一件非常古老的奇物,所以关于它的可怕之处,有传承记载。” “在我魔道故老相传的典籍中,就详细描述了它的作用,以及在上古时期所造成的特大灾难……” “女娲之世,此物曾令天塌地陷,皆因石柱之圆‘不周’而导致的,故曰不周浩劫。” 众人哗然,不周浩劫?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竟是因为一根柱子不够圆?难怪说‘地不周载’。 “所以女娲炼石补天,补得是这根石柱子?”妙寒愕然。 罗阎平静道:“是的,石柱因为意外出现缺口后,立刻天倾地陷,那在古人眼中,这根不周的石柱,当然就是天柱了,又称不周山、不周负子。” 人群里的妙寒、老鬼、元符这些饱读诗书之辈,都听得明白,山海经记载: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 炎奴茫然:“难道还挂着一个小孩?不然为何叫负子?” 妙寒叹道:“负子是‘辜负子民’的意思,后来衍生为尊贵之人‘有病’、‘抱恙’的自谦之词。” “当时一定是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死了很多族人,令女娲感觉自己辜负了子民,故曰不周负子,以此警示后人:有山而不合,就会‘不周’而‘负子’。” 炎奴挑眉,原来是个特性概括,别让那山不合,否则就会触发不周效应,导致辜负子民。 罗阎颔首:“大抵如此……灾难发生之后,上古诸多氏族开始抱团。” “女娲氏族擅长和泥制陶,所以负责炼石修补石柱。伏羲氏族擅长绘画捕鱼,于是负责后勤与制圆,不断设计校正圆度,保障最后能修回原样。” “为此,他们还被迫发明了规、矩,即圆规和直尺,开启了机关工匠之路。” “最后天地平静,伏羲以结绳记事,将这些记录成册,挂在陵墓前作为墓志铭,是为‘三坟’之首。” “此即为神洲文明的起源。” …… :抱歉。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天道今天不上班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天道今天不上班》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天道今天不上班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天道今天不上班》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