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拒绝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正良缘第一百三十章 拒绝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韩牧一口回绝,笑话,到手的功劳他会白白让出去吗?

而且,陈坚在江陵一带经营那么多年,会只发展出姚家一窝通敌细作吗?

在姚家之外,还不知有多少人呢?

更不知是否有沔州府城的人。

姚航到现在都不肯开口,次子也不知所踪,姚伯清明明被抓了个正着,却不肯承认是细作,坚称是私怨报复,要说身后没有倚仗,他是不信的。

他当初刚到义县时可被提醒过,姚家和许刺史关系亲密,许刺史是姚家的靠山。

虽然他不觉得许策会做通敌叛国的事,但还是要谨慎为之。

所以不管范司马怎么说,他就是不答应移交罪犯和案宗。

范司马和韩牧讲道理,“此案重大,那陈坚定居义县多年,不知结交了多少人,按律,这样的重案要案应该交由上一级衙门问询。”

韩牧:“别人或许会徇私,我不会。我这个县令是新来的,和陈坚不熟,而且谁能让我韩家通敌?义县就可以查。”

范司马利诱韩牧,“韩县令当然不会徇私,但案情重大,还可能牵涉到其他县,不如交给刺史府,由刺史主审,这样韩县令既省力,你还是此案首功,又能抽出时间来应对当下的瘟疫。”

韩牧:“我们义县的官吏能干得很,抗疫都不必我出太多力,他们自己就弄好了,我可以专心查这个案子,倒是许刺史忙得很,还是不打搅他了。

至于牵涉到别的县,哼,只要拿到他们的口供,还怕那些县令敢不配合吗?”

不配合的都有通敌嫌疑!

范司马:……

范司马心塞不已,只能威胁,“韩县令,交接此案是刺史的意思,难道你要违抗刺史的命令吗?

若是案情中间出了什么问题,你担待得起吗?”

韩牧这人是选择性吃软,但一定不吃硬,范司马话音未落,他脸色已经阴沉下来,冷冷地道:“我就不交!义县上下谁不知道许刺史和姚家来往亲密,你们这时候巴巴的来接手案子,谁知道你们打的什么主意?”

范司马瞪大了眼睛,实在没想到韩牧竟敢把心中的猜测说出口。

一旁的贺子幽和官吏们也瞪大了眼睛,互相看了看后一致看向贺子幽。

贺子幽只能上前扯了扯韩牧的袖子,小声道:“好歹是你的顶头上司,你给人留一点面子。”

韩牧皱眉,“他都威胁我了,我还要给他面子?”

不等范司马说话,韩牧直接道:“下衙时间已到,范司马舟车劳顿,先去驿站安顿吧。”

说罢叫来一个衙役,让他领范司马去驿站休息。

范司马胸膛起伏,气得不轻。

这是他第一次到下面的县公办被如此对待,不说接风宴之类的,他竟连驿站都不亲自送他去,简直……简直是岂有此理!

而且派一个衙役给他领路是什么意思?

韩牧不去,最少也得派个主簿吧?

最最少,也得是个文书吧?

范司马愤怒的跟着衙役离开。

衙役知道的少,他从他这里什么消息都打探不到,只知道姚家是昨天被下狱,且是沔州驻军亲自来抓人。

而沔州驻军还驻扎在县城内没走,听说韩牧要用军队抗疫。

范司马一脸不忿的住进驿站,门一关,脸上的愤怒便消失不见,只剩下阴沉。

他知道这一趟来提人会很难,却没料到韩牧会如此不给面子。

牵涉到沔州驻军,事情要麻烦上再加麻烦。

义县之外是边关,所以沔州大军驻扎在此,刺史府说是有管军之权,实际上一点也没有。

沔州军政分明,许策只有政权,军权一直牢牢的握在江信手上。

虽然俩人一直客客气气,似乎相处融洽,但范司马知道,这两位的脾性一直不太合得来。

江信对许策还有些客气,对刺史以下的官员,那是理都不理的。

韩牧竟能请动他调兵入城参与此案,他想把案子和人都接手的难度又提高了不少。

送走范司马,韩牧也饿了,大手一挥道:“先吃饭,吃完饭再回来加班。”

官吏们已经习以为常,纷纷去食堂吃饭,有的人要出去换班,急匆匆吃完就走了。

韩牧则是打了两份饭和贺子幽坐在大堂上吃,“你这次买了多少药材和粮食?”

贺子幽,“你给的钱我全都花了,上一趟瘟疫的消息就隐隐在沔州传起来了,所以药价略有些上涨,好在刺史府这次大方,回来的时候我在心里算了算,我感觉够用了。”

“如此余下的钱就先存着,以备将来急用,”韩牧一边吃一边扭头吩咐蹲在门口吃饭的衙役,“一会儿去把小周大夫叫来,让他分出足够一百人治疗瘟疫五天的药,还要一百人三天防疫的药。”

衙役应下,加快了吃饭。

贺子幽问:“要给赵家村送去吗?”

韩牧点头,“上次送的药材只怕不够,得补充了。”

他顿了顿后道:“我亲自去送。”

贺子幽瞪大了眼睛,“县衙这么一大摊子事……”

“已经没什么事了,”韩牧道:“各里正都查清楚了,近一个月有七个村庄出现过陌生人,但都找到了源头,只有距离赵家村比较近的三个村庄出现了瘟疫,现在人都隔离了,所有接触过他们的人,以及次接触的人都找到了。”

韩牧:“药已经分下去,该治疗的治疗,该预防的预防,井井有条,不用县衙多操心。”

百姓是很有智慧的,县衙只要给够药材和粮食,又有药方,他们便能自己抗疫,衙门插手太多,反而滋生弊端。

而且,县衙也没那么多人。

回来前,顾君若就叮嘱过,要做好全县都是疫区的准备。

而义县不小,交通不便,县衙人数有限,不能将物资交托给不信任的官兵。

所以他们只需要确保物资供应,卡断交通,令各村镇自治,不让瘟疫随着走动的人再扩散就可以了。

将物资交给里正和乡老,是最能保证当地村民的利益。

这些里正和乡老,即便有贪腐的情况存在,他们也不敢,也不会置乡民的生死于不顾。

因为,他们世代居于乡里,五步一亲,十步一故,有的甚至就是家族聚居。

性命攸关的事,他们可比县衙里的官差们上心多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正良缘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正良缘》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正良缘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正良缘》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