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夜探观音寺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阳警鬼探第146章 夜探观音寺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地心鬼窟的头领鬼在摩围山、石鸡山、凤池山、四角山以及川河盖的乱葬岗各豢养了一帮小鬼。目前,川河盖和摩围山的小鬼暂时被控制了,基本上不可能出来作恶。但是,阻止石鸡山、凤池山、四角山的小鬼杀戮还没有动身;我还要到鲁王府查证向掌官的行踪,以确定地心鬼窟的头领鬼是不是它;地心鬼窟那帮鬼怪应该是它们的老巢和主要屯兵地,基地急需摧毁,鬼怪急需收服。等等工作,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此时的我,是以一人之力对付庞大的人鬼勾联犯罪网络,最多是以黔州一县侦缉之力对付庞大的犯罪网络,实在是力不从心。   侦缉部门不但稀缺端公这种人才,有的地方还极度排斥我们。现在,要是多有几个端公多好,可以帮助我缉拿鬼怪。   只有求师傅、师叔出马了,让它们多少帮我担待一些。   我简单写了情况,让驾驶员迅速送往“钟馗堂”,想请师傅稳住或者封住地心鬼窟,待我和李梅处理完较近的石洲凤池山鬼婴后,再一起捉拿地心鬼窟的头领鬼等鬼众。然后,我们再一起解决黑木崖和断肠谷的鬼婴。   出发前,我仔细查看了凤池山的资料,说是明朝万历年间,凤池山顶修了一座观音寺,香火极为旺盛,是周边几个县村民的精神圣地。寺旁有一汪天生水池,池水清澈甘甜,四季不涸。   1909年,黔州县一位在东瀛留学的学生归来,不事农事和学识,披着齐腰长发,扛一把没有开口的黑铁宝剑,自称恍惚道人,在观音寺讲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局势,以及当地州县的发展走向,说穿了就是造清廷的反。附近村民奔走相告,来听课的越来越多,逐渐成立了近万人的“铁血英雄会”。   1910年12月,恍惚道人组织听课村民以朝山为名,在观音寺聚会,打出“奉天承命,扫清灭洋”义旗,响应辛亥革命,得到上千村民拥护,一举攻下黔州县城。清廷急忙调集临近三州的大兵围剿,数千义兵苦守县城是多日,大多慷慨就义,仅有三百义兵退守观音寺,被围困三个月后,弹尽粮绝,全部战死,恍惚道人的尸身被四州均分。   在谁占有带头大哥恍惚道人首级时,四州各派出三名高手,分枪械、徒手等科目决斗,按照排名高低分配了头颅、双脚、双手和躯干,黔州分得首级,吉州分得双脚,恩州分得双手,酉州分得躯干,都挂在城门上警示了半年,直到被人盗走。   清兵撤走后,十多个村民悄悄聚集起来,准备掩埋义军尸体,但尸体太多,山顶地面全是石头,一时不知怎么掩埋。这时,一老者发现天生池的水位正在慢慢下降,不到两个时辰就干涸见了底。这水池虽然在山顶,观音寺上百位位僧人取用上百年从未干涸过,老者认为是上天显灵,率领村民下跪祷告,说如果英雄们想葬身此地,我们就恭候三个时辰,如果天生池不再冒水,就将三百义军葬在池里。上百名村民焚香化纸跪等了三个时辰,天生池不但没有冒水,先前稀稠的池泥在寒风的吹拂下,竟然慢慢干涸。村民从山下运来泥土,将三百义军集体安葬在天生池里,草草下葬。   解放后,当地政府在观音池上立了一块纪念碑,纪念这些反清灭洋的义士。但是,**期间,几百红卫兵一把大火,将观音寺烧得片瓦不留,纪念碑也被砸毁,如今观音寺旧址已经长满了茅草。   我想,这等英雄虽系草莽,落得葬身荒野的凄凉下场,但气节实在令我敬佩。特别是恍惚道人如果凭着留学生身份,完全可以在大城市谋个一官半职,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却忧国忧民,更敢于揭竿起义,实乃人中豪杰,我不由自主多备了些香烛纸礼,准备顺便祭扫一番。   远远望去,凤池山像一只展翅飞翔的凤凰,无论是凤头、凤冠、凤尾还是凤翅、凤爪都长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下午时分,我和李梅到达凤池山垭口,带路的村民说他的任务完成了,让我们顺着悬崖边的羊肠小道直走,大约一个小时就到了观音寺。无论我和李梅怎么恳求,怎么加价,他就是不走。   我追问原因,他说马上就要傍晚了,一是上观音寺只有“贴耳崖”独条羊肠小道可以通行,小道里面是绝壁,外面是万丈悬崖,只能容一人走动。夜间,这里山风特别大,稍不注意就会被吹下悬崖。二是一到晚上,观音寺就会打仗,射击声、刀砍声、冲刺声、哭喊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在我们站那里都能听到,据说是鬼怪在打仗。因此,当地白天很少有人上观音寺,夜晚更没有人去。   我们见向导确实在不愿意带路了,也不强人所难,让他返回。   我和李梅沿着一条隐隐约约的羊肠小道向前走,开始二十分钟的路径在茅草从中走过,虽然不时有几块断碑倒在草丛中,有点阴森的感觉,但此处一览众山小,山底美景尽收眼底,心情比较舒坦,也就高高兴兴往前走。   走不多久,前面出现了大约两公里长的、白晃晃的悬崖,我们要走的路就像一条羊肠子一样,牵在悬崖的半山腰。正如向导所说,这条路确实只能容一个人通过,里面是石壁,头顶是向外突出的悬崖;狭窄路段的石壁上,不时还凿有几个可以容下一只手抓握的小洞;路的外面寸草不生,山下的房屋看起来像桌子一样大小,让人双腿发颤。   我们束紧衣服、扎我裤腿,防止山风过大而我们的衣服过宽,将我们吹下悬崖。然后,我在前面探路,李梅在后面战战兢兢地跟着,一步一步朝前走。   如果不是开了弓,我一定要做回头箭,因为这段路太吓人了。我们耳朵贴着石壁,艰难地一步一步挪动着脚步,有时候根本不能面朝前,要侧着身子走,我明白为什么当地村民称这一段路为“贴耳崖”了,就是必须将耳朵贴在崖壁上才能通过。   虽然心惊胆战,但想着一帮小鬼又要作恶,我和李梅还是互相鼓励着行进,花了大约三十分分钟,终于走完了“贴耳崖”。   我给李梅说,不管今晚能否收服鬼婴,我们必须在山上过夜,因为晚上在“贴耳崖”行走,一旦有鬼怪惊扰、推搡,我们十有八九要跌下悬崖。   走完“贴耳崖”, 转过悬崖边一个九十度的大弯,就是一道两百米左右长的陡峭山坡。半坡一仞两百多米长的悬崖中,有一道残缺的山门,门楹上“观音寺”三个字清晰可见。   走进一看,门柱门楹是整条石头,对联是颜体阳刻字体,上联是:玉笋凌霄曾向瓶中靡珠露,下联是:山环皓月好泛钵里现昙花。在只能够容一个人走过的羊肠小道上搬运数百上千斤中的整块条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足见当年当地村民对观音寺的虔诚。   我念动符咒,换上狄富的鬼皮,免得上了山顶被小鬼识破,重蹈摩围山的覆辙。   我在山门的门楹上和门槛下各布了一道“镇鬼符”,即使届时我收不了鬼婴,它们也不敢跨越此门下山,只有困死在山顶。   过了山门,再上二十多级台阶就到了一个大约两百多平方左右、长满荒草的平台,荒草中散乱着石桌、石凳、瓦片,这就是名噪一方的观音寺。   上了山顶才发现,真如资料所言,该山四面绝壁,只有山门可以上下,我真庆幸刚才在山门下了符,否则还得跑一趟。同时,我真佩服地心鬼窟的头领鬼,将豢养鬼怪的地方选在如此险要之处,即使鬼婴不和我争斗,让我喊它们回去,我也得心惊胆战下山。   在平台左边有一块稍微低洼的地方,野草格外浓密、嫩绿,说明地下土壤较厚、水分较足;仰头观看天象,上方阴气极为浓厚,说明地下冤魂较多。刚想到此处,山顶四方都有阴冷阴冷的风刮向我们,有的风还“呜呜”叫嚷,浑身不由得起了鸡皮疙瘩。   我在草丛中仔细查找,发现了一块八仙桌大小的碑座,上面的枯草、泥土近期被清除过。碑座中间有一个八十公分左右长、二十公分左右宽的方方正正的凹槽,应该是安放墓碑或纪念碑的碑槽。   我抠掉碑槽内尘土,里面居然有纸灰和朱砂,我怀疑有人在碑槽内用符咒和朱砂下了什么符,可能是想镇住碑下的鬼怪。   虽然没有找到确凿证据,但我敢认定这就是当年埋葬“扫清灭洋”义士的天生池。   我立即点燃香烛纸礼,和李梅作揖、磕头,祭扫恍惚道人等“扫清灭洋”的义士,祝愿他们在九泉之下幸福美满,请求原谅我们的打扰。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阳警鬼探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阳警鬼探》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阳警鬼探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阳警鬼探》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