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龙潭对决(上)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乌江战纪第436章 龙潭对决(上)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瞫梦龙对荼天尺道:“正是此人,在酉水差点让我难堪!” 巴军谯虎、蚺飞正要出战,蚺飞部将蚺游已抢先飞身而出,大声应战。 两人就在离暗沼地不远的地方,战了三四十合,蚺游被刺死。 蚺飞大怒,早已提剑出阵。 费无庸叫道:“来将何人?” “楚鸟,我是蚺氏二公子蚺飞,今来报仇!” 费无庸叫道:“知你巴人擅用柳叶剑,看看我楚剑利也不利!” 蚺飞懒得打话,挺剑执盾迎去。两人交战五十余回合,蚺飞大喝一声,手起剑落,费无庸应声倒地。 楚军一队士兵冲出来,抢了费无庸的尸体回去。 早有一楚将飞身出战,大叫道:“瞎巴!敢杀我弟,快拿命来!” 蚺飞厉声道:“来将何人?” “我乃费无平!特来为弟报仇!” 蚺飞道:“来得正好,正好送你兄弟俩一起上路,有个伴儿!” 费无平更不打话,二人交锋,五十余回合,蚺飞刺中对方左膊,费无平负痛而逃。 楚军主将屈容对老将斗武道:“不想,蚺氏原来有这样一个劲敌,要是巴人用兵得当,蚺氏部族未必已被攻破。” 屈容话未落地,楚国著名猛将班丰出战。 两人战有八十余回合,班丰大喝一声,蚺飞应声倒地。 早有人将死者抢回本阵。 红面虎、龙威将军樊云彤怒道:“我去斩了此人!” 樊云彤话音未落地,共氏部族伍百长谯虎早已迎了上去,报了姓名,再不打话,劈头就刺。 战了五十余合,谯虎肚子吼叫,估计要拉稀,原来是他腹内生火,几天不解大便,肚皮像一块青铜板,昨晚吃了闻名于世的巴国药物巴豆,定然是剂量不准,此时尚有余效,知道不妙,虚应几招,道:“我内急!一会再战!” 楚将班丰果然停剑,笑道:“看你把屎都吓出来了!” 谯虎大怒,提剑想再刺,实在内急,道:“你且等我!”急向左面丛林方向跑去。 丹涪水武士决战决斗,有他们的规矩。比如,内部之间决斗,有的人不论冬天热天,会脱下只剩一条短裙,甚至全luo,目的是为了让观摩的武士能够看清致命一剑是如何刺中的以及刺中之后的效果,他们从刺进的角度、深度和被刺中者痛苦的表情中获得技术和灵感。 又比如,他们会为女人的归宿决斗,他们知道女人们就算记不清楚自己有过多少个男人,但肯定记得清楚部族中每一个武士杀死过多少个敌人。他们甚至会为一头猎物的致命伤归功于谁而决斗,因为他们的荣誉是以猎到多少头成年野猪或山羊、鱼或者其他猎物为标准。 再比如,如果在决战中一方出现突发情况,比如内急,虽然这种情况只有苴蛮子那样顾头不顾尾的武士才会有时发生,会暂时中止,甚至因此停止。这个时候,即使对方是一个强大得很快就要死在他手上的对手,也不会趁他突然出现的有机可乘的麻烦而结果对方。 楚将班丰曾与巴国武士决斗过,他自己也是一名武德高尚的武士,尊重乌江巴人的规矩,于是潇洒地将剑插归于鞘内,原地等候。 规矩总是容易被人打破的。打破这个规矩的是楚国人,准确地说是曾经的楚国人。 共氏部族的共彪见谯虎跑了,一时并未深想谯虎的人品武品,以为是打不过班丰,大怒,叫道:“不杀班丰,我共氏武士名誉何在!” 共彪提剑要出,却听龙飞将军巫城叫道:“量此鼠倍,何须劳烦共公子亲自动手!”飞奔先已出阵。 红面虎樊云彤虽然性子急,也很想立功,但比巫城懂规矩,听共彪如此说,当然要让他去出战,想不到楚国人巫城先杀出去了,笑道:“这只九头鸟,比我还性急。” 班丰见一个巴将大步流星向自己走来,叫道:“来将何人?那人出恭去了,你懂礼不!” 巫城叫道:“你要懂礼,就不会从楚国跑到巴国来撒野了!”好像他自己不是从楚国来的一样。 待巫城走近,班丰见巫城使的是一支楚式长剑,他这剑还真是与荼天尺一起去鸡公山请老师傅专门打造的。 班丰道:“看不出,你擅用我楚人的剑!” “我耍楚剑时,你还没有从母胎里钻出来!看来,你是怕了,要不要换长的来?”巫城戏弄道。 班丰比巫城年长近七八岁,闻言大怒,也不施礼,上前来便刺。 战有四五十合,班丰明白剑术上有点吃亏,撤了几步,道:“敢不敢换长的?” 巴国龙飞将军巫城爽快笑道:“有何不敢?休说长的,粗的又有何妨!刚才,我叫你换长的,你不愿意,知道后悔了吧?不听老言人,吃亏在眼前!快去换来!” 班丰道:“你休得意!尚不知是谁要后悔!” 巫城“哼”了一声,难得再说闲话。 二人施礼,插剑入鞘。 两军将士,数万只眼睛在看,不知这二人为何突然又停了。 虎安山大部族子部族牟氏首领牟忠在公子瞫梦龙身后侧,道:“这二人无缘无故阵前罢手了。巫城本就是楚国人,莫非他是在卖阵?” 瞫梦龙回头喝道:“你岂敢料五弟!” 牟忠自知失言,笑道:“牟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请公子见谅。” 突然,听到楚将班丰叫道:“送我的矛过来!” 红面虎樊云彤笑道:“看来,五弟是不服我的剑术,要在众人面前显摆他的戈矛术。” 虎安山大部族舟师伍百长荼天尺叫道:“快,给龙飞将军送一支矛去!” 两名武士得令,迅速将一支有两只弓形耳的青铜矛抬过去。弓形耳为巴式矛的重要特征。这只矛的重量,尚不足以让两个五大三粗的武士抬过去,仅是一种仪式。 楚将班丰、巴将巫城,解下腰间的佩剑,交给送矛来的武士,各执长兵器在手,再施了个礼,又大战起来。 长矛主要用于两军对垒,步战使用的长矛竿并不特别长,山地环境中战斗的矛也不如中原地区常用的长大,单打独斗别有看处,有点相似后来的枪法。但矛与枪还是有所不同,矛的头部,较枪而言,比较长,更加扁平,两边有刃,可以刺,也可以扫或者劈。 班丰、巫城两个地地道道的楚国人,在同一个战场上,代表不同的国家,各施平生本事,战至七八十合,不分胜负,双方武士看得心惊肉跳,齐声喝彩!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乌江战纪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乌江战纪》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乌江战纪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乌江战纪》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