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话:耶律楚材 1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不死贱男353话:耶律楚材 1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 窝阔台在继承大汗之前,先由幼子拖雷监国,最终召开库里台大会推举窝阔台继位。拖雷汗时代加大力度对金朝的征伐,窝阔台继任大汗,征伐高丽王朝,消灭东真国,攻灭金朝。 按照大汗推举制与幼子守灶的财产继承的传统,幼子的拖雷继承了成吉思汗统治的中心区域和主要军队,包括了六十多个千户军,而作为大汗继位人选的窝阔台只继承了四个千户军。 正是这种亲中选贤的大汗推举制与幼子守灶的财产继承制,导致了蒙古汗国和元朝在汗位、皇位继承问题上的一系列矛盾与冲突,根据惯例,大汗死后,继位者必须经过宗亲、贵戚和勋臣参加的库里台推举。在这段汗位空缺时期,先可汗的幼子可以以继承人身份监国,同时负责筹备召开选举大汗的库里台事宜。 于是拖雷权任监国,掌握了当时蒙古汗国主要的军事力量和中央政府,成为当时蒙古汗国的实际统治者。当时的汗廷重臣耶律楚材倾向于立一个有才能的人做大汗,他一方面要求拖雷坚决执行成吉思汗的遗诏,另一方面又努力做当时的蒙古长王察合台的工作,希望他带头拥立窝阔台为大汗。察合台同意了这一个重要建议,在这次汗位继承问题上,耶律楚材发挥了关键作用,被窝阔台誉为社稷臣,从此更受到蒙古大汗的信任和尊重。 蒙古国逐水草而居,没有首都可言,和林作为蒙古汗廷,是直到窝阔台称汗之后才确立的。色楞格河南面,其西面有一条小河从南向北注入色楞格河,周围有平缓的山包,山上有茂密的树林,而城的东南方则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这里有山、有水、有草、有树,既适于放牧,又是大草原上一处易守难攻的地方。 所谓的首都也不过是一座长约一公里,宽不足一公里的小城,城设四座城门,南北向与东西向两条大道交会于城中心并通向四门,城内建有大汗所居的万安宫,这是一座长六十米、宽五十米,由六十四根石基木柱支撑的金顶大殿。 窝阔台即位之初,确定了草原税制,规定蒙古民有一百匹马输牝马一匹,一百头牛输牝牛一头,一百只羊输羚羊一只,并定为永制。元朝建立后,原蒙古地区与东北地区由诸王统军镇守,直辖的腹地区以蒙古、探马赤军屯守,中原地区主要由汉军镇守,淮水以南主要是汉军与新附军。在军队的分布上,基本上采用了以汉人治汉人、以南人治南人的政策。 耶律楚材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尤其是在窝阔台掌权的时候,耶律楚材利用自己在蒙古汗廷的特殊地位,对蒙古最高统治者的政策施加影响,促使蒙古政府由游牧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对蒙古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蒙古贵族有个错误的观念,汉人无助于补助国家,可以掏空汉人的土地作为牧地。耶律楚材说:“陛下将要南征,军需所需的物资,都是来自中原的地税、商税、盐、酒、铁冶、山泽之利,年税可得到白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多万石,足以供给,何以说没有帮助呢?” 窝阔台尽管还不大相信,却要耶律楚材帮他进行征税,耶律楚材设立了十路征收课税所。提拔重用儒臣的耶律楚材认为,天下可以马上得之,不可以马上治之,要想治理好天下,必须重用儒生。成吉思汗虽然采取了一些重用道士、禁止杀掠的措施,但是并没有重用儒者来治天下。只是在窝阔台责成耶律楚材负责征收赋税工作时,才给他提供了一个提拔重用儒生的机会。 十路征收课税所的正副长官使用士人,并且都是宽厚长者,极天下之选。当时共选用了二十名天下著名的儒生,这是蒙古第一次大规模起用汉族知识分子做官,正是由于这些知识分子的共同努力,才使耶律楚材征收赋税的工作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窝阔台才在中央正式设立了中书省,将更多的权力交给耶律楚材。 从而出现了蒙古宗王、将领掌军权,大断事官掌司法权,中书省掌行政、财政大权的三权分立的局面。直到这时,耶律楚材才由掌文书、管占卜的必阎赤变成了蒙古大汗名符其实的亲臣、重臣。 反对屠杀政策,保护百姓生命早在成吉思汗时,耶律楚材就不断宣传好生恶杀的道理,既反对蒙古军队的大肆屠杀,也反对州郡长吏,生杀任情。窝阔台南征金朝时,他又建议窝阔台下达了逃难之民,来降者免死的诏令。 金朝首都开封即将被攻破时,大将速不台派使臣到蒙古汗廷说:“金人抗拒持久,我军多死伤,再攻下城之日,宜以屠城。” 耶律楚材听到这个消息,立即驰马进宫禀奏:“将士征斗了数十年,所想到得到的就是土地与人民?光得到土地没有人民,有什么用处?” 窝阔台同意了他的建议,当时汴梁城共有一百四十七万人,正是由于耶律楚材的建议才得以保全生命。禁止掠民为驱口,在早期的征伐战争中,许多被征服地的百姓变成了蒙古贵族的驱口,沦为奴隶。耶律楚材力图改变这种状况,提出括户口,皆籍为编民。 禁止以权谋私西域各国实行的是一种由商人包税的扑买制度,后来一些西域和汉族商人要求把这种制度搬到中原,耶律楚材坚决反对。从表面看,用耶律楚材征收赋税的办法,一年才能征收五十多万两银子,加上其他收入,数目也不太大。而那些商人提出包税,一下子就上交国家一百四十万两白银,确实有一定诱惑力。但耶律楚材深知,商人拿出一百四十万两,就会向百姓加倍地征收赋税,会大大加重百姓的负担,因此他不同意采取这种办法。 当时蒙古贵族不仅抢掠奴隶、财富,还勾结回回商人经商谋利,往往借贷官钱作为本钱,实质上是挪用公款,借公物以肥私,既危害国家利益,又危害百姓。耶律楚材建议要求禁止官吏以公款官物经商取利。 主张尊孔重教,当汴梁即将被攻破时,耶律楚材就建议窝阔台遣人入城,求得孔子的后代,寻得第五十一代孙孔元措,奉袭封衍圣公,藉以争取大批儒生。蒙古汗廷正式建立了国子学,以冯志常为国子总教,命侍臣子弟十八人入学。各地的庙学也逐步恢复,并得到了耶律楚材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在尊孔兴学的同时,耶律楚材还注意搜集整理儒家经典。 当成吉思汗的军队攻下西夏灵武时,诸将在争取美女玉帛,只有耶律楚材独自一个人收集书籍及大黄药材。因为他认为儒家典籍可以使人了解圣人之道,而大黄药材却可以治病救命,它们比美女玉帛更重要。 蒙元时期是一个民族纷争的时期,蒙古族的兴起使中原文化又一次与异族文化发生了碰撞。蒙古作为一个草原游牧民族,它的文化是落后的,它的金戈铁马征服世界之后,原本有的落后的制度文化能够使一个地跨欧亚、包括各种各样文化的庞大帝国能正常运行吗? 在逐步的扩张与统治中,蒙古统治者明白只有适应各个不同统治区域的风俗与文化才能巩固统治,所以在这个庞大帝国的内部,有很多的汗国,有多种统治方式。 对于中原文化来说,情况略有不同,蒙古统治者很重视中原地区,这块土地可以供应他所需要而他本身又制造不出来的东西,并且由于长期的交往,中原在他们的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这就是为什么蒙古把统治的重心放在中原而不是其他汗国,但这不意味着蒙古人会主动并且全面的接收汉文化。 首先是因为两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差异太大了,汉族是个典型的农耕民族,而蒙古是个典型的游牧民族,在民族差异上有着不可调和的部分,如果他们要自觉接受外族文化的话,一般是会选择与他们自身有很多相通处的文化因素,比如推崇喇嘛教、大量吸收色目人的文化。 蒙古族又是以一个征服者的身份临尊中原的,他深深的以自己的文化为荣,这是一种胜利者的心态,蒙古人带着这种优越感实行了民族等级制度,在这个等级中,汉人和南人处于最后,如果他要推崇儒家文化的话,那么南人和汉人的地位就不可避免地要提高,面对这个矛盾蒙古人采取了形式上的运用,也就是说在蒙古贵族有意识的采用汉制的时候他们是把它当作权宜之计。 但是历史有它的必然性,在文化上蒙古人又不可避免地要被先进的中原文化所征服,这就使得蒙古人在历史进程中渐渐有了汉化的倾向与发展。所谓的汉化不是汉族把其他民族完全同化,这个汉化是一个异族吸收汉族文化的过程,是个量变的过程,程度有深有浅。 与辽金夏相比蒙古族的汉化程度显然并不深,并且蒙古族的汉化道路实在是曲折而又艰难的,特别是在蒙元时期。在这个时期有一个人物对蒙古族的汉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就是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之所以能推动当时的汉化是因为他是个汉化的辽贵族,并且他在窝阔台时期主持了蒙古国对中原地区的行政事务,借助蒙古军国主义政府的力量从文化和政治上推动了汉化。耶律楚材的改革在当时并没有取得完全的成效,但他对后来忽必烈及其后代的具有汉化性质的政策的推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不死贱男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不死贱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不死贱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不死贱男》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