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话:迁都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不死贱男390话:迁都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堂堂中原大国金王朝被蒙古军队三次劫掠之后,国内被掏空了,经济凋敝萧条,百姓流离失所,军队兵将离心,朝廷上下,笼罩着一片消极悲观的情绪。 金国皇帝完颜璟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决定迁都,躲避蒙古军队的侵扰,他向文武大臣说道:“自从蒙古三次入侵之后,国力衰弱,兵无斗志,财乏民穷,想固守中都已经是不可能了,不如迁都到汴京去。” 一石激起千层浪,金宣宗的一句迁都的话语,顿时引起满朝文武的纷纷议论,许多大臣反对这种逃跑主义的行为。 徒丹益一气之下,竟在朝堂上痛哭流涕,边哭着,边手指着宣宗说道:“泱泱的大金国,被你们这些无能的昏君败坏得国不成国。我们当臣子的哪有颜面还活在世上,与其屈辱地苟活,不如堂皇地死去,倒还留下一个清白的美名了。” 这位左丞相站起身来,对准朝堂上的大木柱子,一头撞去,徒丹益立刻脑浆迸裂,死在了朝堂之上。满朝文武大臣一片哗然,金宣宗也觉得事发突然,一时手足无措,过了好一会儿,才让护卫把徒丹益的尸体抬下去,下令厚葬他。尽管徒丹益对迁都进行了死谏,仍然改变不了金宣宗决意迁都的决定,因为这位皇帝早被蒙古的骑兵吓破了胆,也早已经拿定了脚底抹油的逃跑主意。 金宣宗便任命完颜承晖为尚书右丞相,抹然尽忠为左副元帅,让他们辅佐太子完颜守忠留守中都,而自己却带着文武百官、嫔妃宫女逃向汴京,使金国从此走上了一条加速灭亡的道路。 成吉思汗得到这一个消息,兴奋地说:“上天助我也,这一次中都城必将被我们军队所攻破。” 成吉思汗立刻召开军事会议说道:“金朝皇帝既然与我和好,决定友好相处,现在又违约南迁国都,公开地破坏和议,是我军出师有名;何况金国的糺军又来归附,中都内部空虚,人心惶惶,正是我出师的良机。” 于是成吉思汗又派使者阿剌浅,出使金朝,去责问迁都的原因。阿剌浅快马加鞭,赶到河北的内丘县才见到金宣宗,传达了成吉思汗的责骂,声明既然讲和,便不该迁都,迁都之举就是不信任大汗的表现。金宣宗听了,不但不气,还再三解释,不过仍然继续向汴京前进,南迁之意已经不可能改变了。 就这样,战争的乌云再次笼罩于金国的上空,成吉思汗从来不让一个良机在自己的眼前溜过去,何况去年撤离中都,就是等候良机的到来,现在求之不得的良机来了,心中喜不自胜,但是他口中却怒责对方提供了这一良机,不该南迁国都,因此要兴兵问罪。明眼人能看得出来,显然这是为兴兵第四次攻打金国,在寻找借口而已。 成吉思汗命令大将木华黎率领大军六万人,第四次伐金。这次攻打金国,蒙古军中除了勇猛善战的骑兵,还有刚建立不久的炮兵队伍,以及新投降蒙古的糺军,这支糺军大部分为契丹人和汉人所组成,他们英勇善战,很有战斗力。 木华黎自三月出征,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先是扫清中都外围的金兵势力,接着利用围城打援计策,消灭了金兵的有生力量,不费一兵一卒地攻下了中都城,圆满取得了第四次征金的巨大胜利。 木华黎派遣石抹明安、三木合拔都领兵进城,向城内安民禁掠,允许士兵将掠取的粮食、牲畜等在城内贸易,既使饥民得到食物,又让士兵获得财物,这一举两得之计,使中都百姓安定下来了。 接着木华黎派人向成吉思汗报喜:“全军将士托成吉思汗的齐天洪福,我们攻下了大金国都中都城。” 成吉思汗接到报告,欣喜万分,好多天没有饮酒了,当即痛饮三大杯,以表示庆贺。 当时成吉思汗正在桓州的凉泾避暑,立即派遣大断事官失乞忽秃忽、汪古儿与合撒儿三人前往中都慰劳将士,并负责清理府库财产。此时的中都城,没有今天的北京城这么大。在金朝统治下的中都城,只限于北京的外城,即今日北京的南部。 虽然如此,当时的中都城,仍不失为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之一。那时候,环绕中都城的周围城墙长达八十多里,有十二座城门,城内分为四个小城。金朝的皇宫设在天坛的附近,同时还有一个夏宫,位于靠近北海白塔寺一侧。这座供金王驻夏的宫殿,它的周围就是内城,是一个供金王消闲娱乐的巨大公园。 成吉思汗担心金朝军队卷土重来,思虑再三,又派人向木华黎传达了摧毁中都的命令。于是蒙古军队立即放火,烧掉了皇宫,熊熊大火,竟然燃烧了一个多月。 成吉思汗只关心在占领中都之后,如何去接收金朝府库里的珍宝,即黄金、白银、珠宝、丝绸等。当时全国管府库的一个将官,名叫合答,他听说蒙古派来三位将官接收财宝时,急急忙忙亲自跑去迎接他们。为了讨好这三位将官,他取了几件绣金的丝织品,作为个人战利品赠送给他们三人,这种绣金丝织品相当名贵,是价值连城的珍品。 哈撒儿与汪古儿被这种名贵的丝织品所吸引,便收下了礼物,但是身为大断事官的失乞忽秃忽却表现得很正派,他严辞拒绝这种贿赂似的礼物,对那位合答说:“以前这中都城里所有的珍宝,全部属于金王所有;如今中都已被我们蒙古人占领,一切财产都属于成吉思汗的了。你身为降将,怎敢擅自支配这些本已属于成吉思汗的财物?又把这些财物任意送给我们,真是胆大包天,我决不稀罕这些财物,你拿回去吧。” 失乞忽秃忽的这一席话,吓得合答屁滚尿流地拿着那件绣金丝织品逃回去了。不久,三人回到成吉思汗处交差时,这位大汗是很了解人的心理的,见到他们三人以后,便突如其来地向他们问道:“那位合答向你们赠送了什么礼品啊?” 哈撒儿、汪古儿只得如实相告,并把那件绣金的丝织品拿出来,送给成吉思汗看。大汗一边看着,一边连声赞叹:“好,真是巧夺天工,价值连城啊。” 忽然,成吉思汗见失乞忽秃忽两手空空,便问道:“合答送给你什么礼物呀?” 失乞忽秃忽只得说道:“他也送这绣金丝织品给我,我拒绝了,没要。” 成吉思汗听了,很感兴趣地问道:“你为什么拒绝收他的礼物呢?” 失乞忽秃忽当即回答:“我以为在攻下中都城之前,府库里的一根绳子,一块手帕都是金国皇帝的。现在城已被我们拿下,一切东西都应该归于大汗所有,其他人怎么能随便占有?” 成吉思汗听了,不由得从内心深处喜爱他,非常佩服他的正直廉洁的人品和异常高洁珍贵的节操。 俗话说:“从细微处见精深,在点滴上看风格。”由这一件绣金丝织品的拒绝接受,充分显示出失乞忽秃忽的高风亮节。 想到这里,成吉思汗脱口赞道:“好一个失乞忽秃忽,你真是识大体,慎守职守,乃朕的忠臣,希望你永远成为我的眼睛、耳朵。” 在这同时,成吉思汗利用攻陷中都的有利形势,立即派出使者到金朝的新都汴京,提出撤兵的条件:“主动献出河北、山东尚未被蒙古军队占领的城市,金宣宗亲自去帝号,称河南王。” 这条件实际是逼迫金国宣布不战而亡,金宣宗怎么能答应呢?于是拒不接受这投降的条件,使者回到蒙古报告,成吉思汗立即下令突袭金国的汴京。可是汴京有黄河天险保护,蒙古骑兵要想渡过黄河,因为没有大量的船只,也只能望河兴叹了。 经过与众将领磋商以后,成吉思汗决定采取迂回进攻的战略,从西面陕西一侧进攻河南。成吉思汗命令大将三木合拔都带领蒙古骑兵一万人,经过西夏国,突袭了京兆,并血洗了这座中国的罗马古城,然后挥军南下攻打潼关。 这座建于后汉的雄关,西临华山,北距黄河,东接桃林,位于黄河与渭水的汇合处,是阻挡蒙古军队进入河南的重镇。因为攻不下潼关,三木合拔都只得顺华山一侧继续向南,来到嵩山下,终于攻下了洛阳南面的汝州。通过黄土高原,三木合拔都带领他的骑兵横扫了河南,直达金国的新都汴京。 但是金王在汴京周围部署了数万兵力,三木合拔都久攻不下,只得撤兵,从结了冰的黄河上经过,才把军队撤回蒙古。这时候由大将脱仑率领的一万蒙古骑兵,也攻克了真定,放黄河水淹了东平,把东平洗劫一空。还有史天倪等率领的一万骑兵,则取兵东道,攻取平州,在广宁遇到了阻力,连攻多日才攻下广宁城。 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内,蒙古的骑兵以摧枯拉朽之势,几乎把中原大地扫荡一遍,攻下了金朝八百六十二座城池,黄河以北大致都成了蒙古人的天下了。成吉思汗取得了第四次攻金的巨大胜利之后,把金国朝廷的势力赶到了黄河南岸,他对此已感到满足,不大关注在中原进行的战争了。 此后他再也没有发动认真的攻势逼迫金王,即使在黄河以北,除了蒙古军队牢固控制的中都地区之外,他几乎只是把被他占领的中原土地看成是一块空地,一块供他留下的军队进行劫掠的地区。成吉思汗之所以持这种看法,部分是由于当时的蒙古人还不懂得城市生活的方式。 在这段时间,蒙古军队每夺取一个城市,接着就进行洗劫,随后就放弃,离开城市而去。而蒙古军队一旦离开,金国皇帝便派兵来收复这些城市;到了第二年,一切又从头开始。 双方就这么攻陷、收复,收复、攻陷着,如此拉锯似地蹂躏中原大地,造成百姓啼饥嚎塞,饿殍遍地,原是沃野千里的华北大平原,变成了荒芜的不毛之地。 成吉思汗已经意识到金王朝再不是心腹大患了,便把主要精力转移到经略西方,而中原的广大战场便由他选择的一位忠诚大将负担,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木华黎大将主持。木华黎,是被成吉思汗称为车之有辕、身之有臂一样关系密切的股肱之臣。 木华黎的威名早在蒙古草原上如雷贯耳了,他跟随成吉思汗浴血奋战,从蒙古草原直到中原战场,独率一军,主持方方面面,辅佐大汗,运筹帷幄,都能够战则必胜,谋则有功,他的位置与作用,已成为成吉思汗的副帅和助手。 现在成吉思汗在经营西方,踏上征途之前,要托他主持与金国战争的全局,继续维护蒙古在中原的统治地位,木华黎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成吉思汗用人的最高明之处。多年以来,他对待部下,一旦看准了人,总是绝对信任他,大胆放手,只交任务,不干涉具体行动,从而使他及时到位,有职有权,这才能让他充分施展才能。在对待木华黎的放手任用上,正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 下载免费阅读器!!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不死贱男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不死贱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不死贱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不死贱男》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