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话:察必皇后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不死贱男441话:察必皇后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忽必烈与察必的婚姻一开始是政治婚姻,察必的父亲是成吉思汗手下的大将。黄金家族为了笼络人心而联姻,但是察必的魅力很快地就征服了忽必烈。察必不仅是元宫中地位最高的女人,也是最受皇帝宠爱的女人,察必事事以忽必烈为重,以淡泊之姿赢得了丈夫的尊重。 察必生命中共发生了两件足以影响元朝的大事,忽必烈是一个打仗的天才,他的势力很快就引起了他哥哥也就是蒙古大汗的忌惮,忽必烈为了避嫌,把察必和子女送到汗廷当人质。察必在这过程中没有半点异议,下定决心与丈夫共患难,这件事让忽必烈与察必真正成为了生死与共的爱人。 察必的另一个明举是在忽必烈继承汗位时当机立断,当时蒙古大汗去世,幼弟阿里不哥对汗位虎视眈眈。而忽必烈还在前线攻打中原,他不知道该如何抉择,察必给忽必烈送去了密报,忽必烈最终下定决心回京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最终忽必烈成就大汗,为他日后统一中国奠下基础,察必在忽必烈继承汗位的事件上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察必也经常劝诫忽必烈,有一次有官员奏请将京城郊外的农田划为牧场,得到了忽必烈的允许,皇后想要劝阻,刘秉忠拜见忽必烈,察必也正好在身边。皇后故意指责这个汉臣为什么不劝阻皇帝划农田为牧场,忽必烈听到察必的话后默不作声,最后牧场的事不了了之。 察必皇后是济宁忠武王的女儿,聪慧机敏,容貌美丽。但是后人提及察必皇后最多的不是她的美貌,而是她的审时度势,那时南宋的太后被俘虏到大都,水土不服,察必皇后一时善心大发,请求丈夫将太后送回江南。 忽必烈不肯答应,但是察必皇后不肯放弃,一连求了三次。这时忽必烈才对察必皇后说了他的真实意图,如果将太后放回南宋只怕会害了她,要是真的为太后好,就让她待在大都。并让皇后多做做南宋太后的思想工作,察必皇后一点就透,读懂了丈夫的真实意思。 从此之后察必皇后不再提释放南宋太后,而是配合丈夫,对太后多加关心。南宋太后自觉回归无望,出家为尼,为此察必皇后还将免税的土地拨给太后当做她的生活费,因为察必皇后的用心,太后一直对元朝心生感激。 翰林学士曾经为忽必烈讲过唐史,读到长孙皇后的事件时,皇帝让学士到皇后寝殿前读,察必皇后承诺自己会多读这样的故事。 察必皇后并不爱铺张浪费,相反是个勤俭节约的人。有一次,察必皇后曾经使用了丝绸,忽必烈知道后说,丝绸是军需用品,不可随便取用。于是察必皇后带领宫女自己纺织,不仅将旧弓弦的丝织成绸缎,也将无用的羊毛编织成地毯。世人赞叹一个皇后竟能勤俭节约到这种地步,察必在历史上留下的声名并不响亮,但她确实是一个贤明的皇后。 察必一共生有三子一女,大儿子名叫真金,他还有一个早夭的哥哥。真金出生在漠北,适逢海云禅师应召到此,忽必烈请海云为自己的儿子命名,海云以世间万物真金最贵,定下了真金的名字。 真金少年时代时,父亲忙于政务,由汉臣教育成人,真金深受汉家文化的影响。忽必烈继位之后,真金封为燕王,蒙古朝廷中的汉臣建议忽必烈采取中原嫡长子继承制来决定储君的人选。 忽必烈最终采取了建议,将真金封为太子。有御史上奏忽必烈禅位给真金,真金得知此事后忧虑非常,为此忧郁成疾,不久就去世了。真金的死让作为母亲的察必悲痛欲绝,真金死后,忽必烈将储君之位传给真金的儿子铁穆耳,铁穆耳后来成为了元朝第二任皇帝。 察必的二儿子叫做忙哥刺,他的地位比较特殊。忙哥刺被忽必烈封为安西王,在诸王的地位中很高。安西王府设立在元朝灭亡南宋的关键时刻,初时的王府兴旺发达,掌管西北军政大权。忙哥刺遇刺身亡,忙哥刺的妻子奏请让他的儿子阿难答继位,但是忽必烈认为年幼的阿难答还承担不了这个职务,拒绝了王妃的请求。 察必的三儿子叫做那木罕,忽必烈曾派他出征阿力麻里,陪同的有脱脱木儿等人。在途中,脱脱木儿因为不满忽必烈抓捕了那木罕,脱脱木儿还联络了许多草原部落首领一起反叛。后来反叛集团内部发生内讧,脱脱木儿被杀,剩余的人也投降了忽必烈。那木罕被释放,那木罕比他的两位哥哥活的更久。 察必的女儿叫做囊家真,嫁给了自己的表兄,丈夫去世后改嫁给小叔子。谁知第二任丈夫也去世了,囊家真再改嫁给丈夫的幼弟。 察必的故事一直在民间流传,其中有一则关于她改制衣帽的趣闻。蒙古帽本来是没有帽檐的,忽必烈常常会觉得阳光刺眼,他将这件事情告诉了自己的妻子察必。察必兰心蕙质,聪明机智,想到在蒙古帽边缘加上前檐。 忽必烈很喜欢这种样式的帽子,自此之后就成为了蒙古帽的定式。察必还为丈夫缝制了一件衣服,它没有前襟,没有领口,也没有袖口,后长前短,非常便于骑马射箭。当时的人们纷纷效仿,很快大都就开始流行起来。 察必也经常会劝谏忽必烈,元朝灭亡宋朝,忽必烈在宫中举行了盛大的典礼,大家都非常高兴,只有察必闷闷不乐。忽必烈询问他已经征服了整个江南,以后不用发生战争,为什么还不高兴呢?察必回答,她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哪个帝国能够绵延千年,她不希望元朝最终的结果也像宋朝一样。 忽必烈为了让察必能够高兴起来,命令太监将他从南宋皇宫中拿来的珍宝带到皇后寝宫前。但是察必只匆匆看了一眼就离开了,面对丈夫的询问,察必只好说出原因。原来察必不忍心拿宋王朝积攒多年的珍宝,那本是留给赵氏子孙的。 察必登上后位后,依旧不改自己朴素的作风。传说察必在王宫前亲自栽种了名为誓俭草的植物,用以劝告皇室勤俭节约,察必在富贵中依旧不忘勤俭,这是非常少见的,察必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皇后。 元朝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末藩镇割据以来中国的南北对峙、五六个民族政权长期并存的分裂和战乱局面,推动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蒙古灭亡南宋之后,统治阶层出现了以许衡为首的儒臣派与以阿合马为首的理财派官员之争。由于蒙古需要大量财宝赏赐予各封王,加上开支繁重,所以财政日渐紧张。 以儒臣派官员认为元朝应该节省经费、减免税收。反之以色目人为主的理财派官员认为,南人藏有大量的财物,应该没收以解决朝廷的财政问题,于是这个问题在朝中没有停止。 忽必烈信任色目官员阿合马,设立尚书省解决财政问题。而儒臣则以受汉化更深的太子真金为核心形成一派,与阿合马抗衡,结果阿合马被刺杀,而真金也于其后得病而死。忽必烈仍然先后任用汉人卢世荣、西藏人桑哥等理财派官员以之来解决朝廷的财政问题。 !!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不死贱男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不死贱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不死贱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不死贱男》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