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封信:你不来,我不老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写给小笨笨的信第 33 封信:你不来,我不老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小笨笨: 上世纪50年代初,在浙江医学院任教的法国教师李丹妮爱上了她的学生——袁迪宝,而他也爱慕着自己老师,二人双双坠入爱河。 命运多舛,造化弄人,时局动荡,李丹妮被迫回到法国定居,而袁迪宝也无奈和别人结了婚。 得知袁迪宝已婚后,丹妮选择了一直未婚,但二人都恪守道德,而等待却成了她的宿命。 多年以后,袁迪宝的发妻离世后,在儿媳的鼓励下,他写下了给丹妮的信。 当老人袁迪宝双手颤颤巍巍地接过第一封法国回信,不禁老泪纵横… 86封情书,55年等待——自1955年杭州一别后,在半个世纪之后的2010年,袁迪宝和李丹妮终于在厦门重逢,走入婚姻的殿堂,成为当时轰动全国的跨国旷世之恋。 相伴走过生最后7年的旅途,前天上午9:45,这段传奇的男主人公袁迪宝在丹妮和家人的陪伴下安然过世,享年90岁。 祝愿这位多情的老人在天堂也能幸福安详! 小笨笨,当我看完这段新闻时,我多希望你在我的身边,静静跟你分享这对老人爱情里的感动。无奈,我只好写了下来。 写成一封情书,换取你这一秒的笑容。 世界上,伟大的人很多: 有人开创了一种教派,引导世人,流芳百世; 有人发明了一门科学,促使社会进步,利于千秋; 有人解放了一个国家,带给百姓和平,安定生活··· 但还有一种个人的伟大,那就是在悠悠岁月长河里,静静地爱着一个人,不求回报,不求拥有。 忍受孤独,忍受相思之苦,忍受世人的谬误······ 于世人,于大义,这种私人爱情的感动或许会过于狭隘,但何尝不是一种伟大? 我欣赏这对老人爱情里的袁迪宝,但我更佩服女主人公李丹妮的等待,因为我也做不到。 这年代,爱一个人已经很难,而用一生来爱一个人是难上加难。因为我们都做不到,所以才更应敬佩这种爱情。 在别人的故事里,寻得了属于自己的感动,或许也是一种真爱的传递。 有人也许会质疑,我整天说爱来爱去,难道我生活里就没有其他东西了吗? 怎么可能没有?爱情,只是我生活里的一部分,但也是我引以为傲的一种灵感源泉。 我希望,我老了之后,别人评价我时,不是什么有钱、功德圆满的聪明老人,而是有浪漫情怀、多情有趣的小老头。 有人选择在物质社会里功成名就,自然也会有人愿意选择在情感世界里默默爱一个人。 无关伟大,只是个人选择,不求苟同但求真。 伯乐赏识、升职加薪、帅气有才、去哪里旅行、帮助了谁谁····· 都不是我最值得“炫耀”的资本,这些在俗世间,努努力就可以做到。 而很难做到的是,用一生来爱一个人,正如故事里的李丹妮。 我也有英雄梦想,也在过美人关。 哪怕老天厚爱我,让我未来实现了“皇图霸业”,但我猜,在老之将至,回顾一生时,也许我在意的不是身前身后名,和被子孙窥探的家产,而是我这一生有没有真爱过,和被一个人爱过? 如能在临终前,还有爱人相伴,这难道不是一种幸运、一种功德圆满? 故事里的老人袁迪宝或许这一生平平淡淡,没什么伟大成就,只是一个平凡的老头,就像芸芸众生中的你我,但他在人生最后几年找到最爱的人相伴,并感动世人,比如其中一个——此时的我,正为这位多情老人写了这篇文一样,将这份感动、真爱传递。 于老人,这何尝不是一种小伟大? 也愿此刻看我文章的你,在薄情世界里,真情温暖地活着。 我不伟大,但我希望我的故事能“伟大”。 所以,小笨笨啊,无论你存不存在,未来还在不在我身边,有没有看懂我情书里的世界,都希望老了相遇时,我能说一句: 你好呀,小笨笨,我是用一生爱了一个人的疯子。 渺小的:疯子 PS:每周我会持续更新《致小笨笨信》系列,为你说出内心真实的亲情、爱情、友情,还有一个人的孤独。感恩您的关注!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写给小笨笨的信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写给小笨笨的信》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写给小笨笨的信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写给小笨笨的信》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